登陆注册
2709600000011

第11章

【原文】

学者要收拾精神,并归一处。如修德而留意于事功名举,必无实诣;读书而寄兴于吟咏风雅,定不深心。

【译文】

求取学问一定要精力集中,专心致志从事研究。如果一面修养道德一面在意名声荣誉和事业成功,一定没有真正造诣,读书只在吟诗作赋上下功夫,一定没有什么心得。

【赏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问的获得只能通过辛勤的劳动,来不得半点虚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专心致志,下苦功,不要只停留在书本上,要真正领会贯通,做到用起来得心应手。

【原文】

人人有个大慈悲,维摩屠刽无二心也;处处有种真趣味,金屋茅檐非两地也。只是欲闭情封,当面错过,便咫尺千里矣!

【译文】

人人都有慈悲之心,维摩法和屠夫刽子手的本性是相同的,处处都有真正的生活情趣,华贵的金屋和简陋的茅屋也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人心被情欲封闭,使真正的生活情趣被错过,虽然相隔咫尺却已相去千里了。

【赏析】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与生俱来的,只是后天环境的影响,世俗的物欲遮蔽了人的本性,才产生了善良与丑恶的区别。有的人性善,心底无私天地宽,这样的人即使住茅草屋,心里也愉快充实;有的人心术不正,这样的人即使住在高楼大厦里也会心里不安。

【原文】

进德修道,要个木石的念头,若一有欣羡,便趋欲境;济世经邦,要段云水的趣味,若一有贪著,便堕危机。

【译文】

增进道德修养,要有磐石一样坚定的意志,若一羡慕外界的荣华富贵,就会被物欲所包围;治理国家,要有行云流水般淡泊的胸怀,若一有贪图名利的念头,便会陷入危机四伏的深渊。

【赏析】

人的一生,要有木石一样坚强的意志,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使自己变成一个心胸开阔,胸怀坦荡,宽厚仁慈,德才兼备的人,同时对荣华富贵要淡然处之,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原文】

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病受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先无得罪于冥冥。

【译文】

肝有病,眼睛就看不见东西;肾有病,耳朵就听不见声音,病发生于人看不见的地方,一定会在人们所看得见的地方表现出症状来,所以君子要想表面没有错,必须从看不见的细微处下功夫。

【赏析】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君子慎独,要想在人前光明磊落,必须在人后清白无瑕,要人前人后一个样,不要存在侥幸、浑水摸鱼的心理。

【原文】

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唯苦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唯平心者,始知多心之为祸。

【译文】

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无忧心的琐事可牵挂,一个人的祸患没有比多心更可怕的了。有那些琐事缠身的人,才知道无事一身轻是最大的幸福;只有心静如水的人才知道多心是最大的祸患。

【赏析】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小人生性贪婪,心地狡诈,行为奸伪,做事不光明正大,所以由己心推彼心,总怀疑别人,自寻烦恼,整天琐事缠身,是非不少,为闲言碎语费尽心神猜疑;而君子光明磊落,根本不用怀疑别人对自己有什么不利的言行。

【原文】

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宜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

【译文】

在政治清明天下太平时处世应当正直,在天下战乱动荡不安时处世应当圆滑,在国家行将衰亡的时候,处世应正直与圆滑并用;对待好人要宽厚,对待恶人要严厉,对待平常的众人应当宽厚与严厉并用。

【赏析】

古人为人处世,讲究明哲保身,不同的环境,不要用不同的处世方法。处在太平盛世,为人处世要方正刚直,像唐朝的魏徵多次批评唐太宗,唐太宗并不生气,还要提拔他。相反,身处乱世,为人处世尽可能灵活变通,因为正直的人会处处碰壁,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但是这种灵活只是对待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总的原则是不能改变,不能丧失人格。

【原文】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译文】

我虽然有功于别人,也不可记在心头,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却不可以忘记;别人对我有恩,我不能忘记,别人做了对不起我的事,我不要放在心上。

【赏析】

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时我们都应该互相帮助。帮助别人时我们要主动,不遗余力,不要求任何回报,别人帮助我们的时候,我们不要忘记别人的恩惠。假如我们无意中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不要寻找各种理由解脱,要真诚地表示歉意。别人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不要放在心上。忘却是一种召唤,是给予他人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

【原文】

心地干净,方可议书学古。不然,见一善行,窃以济私;闻一善言,假以覆短,是又藉寇兵而赍盗粮矣。

【译文】

只有心地纯洁的人,才可以读圣贤书,学古人的道德文章。否则,看见一种好行为就私下为自己谋私,听见一句好话就用来为自己护短,这就好比把兵器借给了强盗,把粮草送给了土匪。

【赏析】

现在对人才讲究德才兼备,有才必须先有德,这样的人心地纯洁,真正为社会、为百姓造福。如果有才无德,这样的人心术不正,有了学问以后如虎添翼,会以自己的学问作武器,无恶不作。所以选拔人才,要先看他的思想道德。

【原文】

奢者富而不足,何如俭者贫而有余;能者劳而俯怨,何如拙者逸而全真。

【译文】

奢侈的人财富再多也不够,那些称得上节俭的人虽然贫穷,却有剩余;有才能的人由于心力交瘁而招致众人怨恨,怎能比得上笨拙的人闲散却保持了本性。

【赏析】

财富与快乐不是成正比的,不是财富越多越快乐。相反,财富越多,人的欲望越多,生活奢侈,心里常感到不满足,所以心里并不快乐,财富也会很快挥霍掉。生活节俭者却相反,钱尽其值,物尽其用,平时能量入而出,所以他们的生活常常游刃有余。

【原文】

读书不见圣贤,如铅椠佣;居官不爱子民,如衣冠盗;讲学不尚躬行,为口头禅;立业不思种德,为眼前花。

【译文】

一味读书,却不研究古代圣贤的思想经义,就是写字匠;做官不爱人民,就是衣冠楚楚的强盗;讲学不注意身体力行,就像不懂佛理只会念经的和尚;建功立业却不想培养道德,就像开放的花朵,转眼就会凋零。

【赏析】

无论对什么事,都应该透过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真正的本质,读书如果不求甚解,只停留在对字义的表面理解,而不去领会书里真正的意义,就什么都学不到。当官不为老百姓办实事,停留在表面的政绩工程,就不是一个好官。教书育人,不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也必然教育不出品德高尚的学生。虽然已经建功立业,却不想提高自己品德,只考虑一时之名,其事业也必然昙花一现。

【原文】

人心有部真文章,都被残编断简封固了;有部真鼓吹,都被妖歌艳舞湮没了。学者须扫除外物,直觅本来,才有个真受用。

【译文】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篇好文章,可惜被内容不健全的文章给封闭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曲美妙的乐曲,可惜都被妖艳的歌舞给淹没了。读书的人须排除外来物欲的诱惑,直接去寻找自己的本心,才能真正享受其中的乐趣。

【赏析】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不能不动脑筋,只停留在书本表面,要边学习边思考,要认真体会书里所讲的真正含义。学习必须开动脑筋,不能人云亦云。但光思索而不学习也不行,否则只不过是胡思乱想。

【原文】

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得意时,便生失意之悲。

【译文】

心存俭苦,常会体会到令人愉悦的乐趣;过分得意时,就会生出失意悲伤。

【赏析】

人生之路坎坷不平,有痛苦也有快乐,有得意也有失意悲伤。对于这一切,要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痛苦时不要悲观失望,“苦是乐的种子,乐是苦的根苗”。人不能因为一时的得失决定自己的一生,不能因一时的苦乐而放弃人生的奋斗。

【原文】

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业来者,如盆槛中花,便有迁徙废兴;若以权力得者,如瓶钵中花,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

【译文】

凭高尚的道德修养得来的富贵名誉,像山中的花,会不断繁衍绵延不绝;凭建功立业得来的富贵名誉,像盆中的花,只要稍微移动,就会有兴旺和枯萎的变化;凭权力得来的富贵名誉,像插在水瓶中的花朵,用不了几时花就会凋谢。

【赏析】

自身的道德修养是富贵功名的基础。古人论人生,首先讲求道德的追求,其次才是建功立业。从古至今,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而抛弃了荣华富贵,最后成为一代伟人,千百年来被人们所景仰。

【原文】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亲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译文】

恪守道德规范的人,有时会遭受一时的冷落;而那些依附权势的人,却会遭到千年万载的唾弃。胸襟开阔,通达事理的人看的是物质以外的精神价值,想的是死后的名誉。所以宁可忍受一时的寂寞,也不愿遭受永久的凄凉。

【赏析】

在茫茫历史长河之中,人的一生是极其短暂的,有的人宁愿忍受一时的寂寞,宁愿舍生一死,也要追求完美的人生。这样的人千古流芳,文天祥在生死关头选择了舍生取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的英雄永远被后世景仰。而那些依仗权势的佞幸奸臣,尽管一时荣耀,最后却落得身首异处的悲惨下场,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对照今天,一些人为了蝇头小利而丧失原则,最后的下场都是可悲的。

【原文】

春至时和,花尚铺一段好色,鸟且啭几句好音。士君子幸列头角,复遇温饱,不思立好言,行好事,虽是在世百年,恰似未生一日。

【译文】

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花草也会争奇斗艳,在大地上铺上一层美丽景色,飞鸟也会唱几句美妙的歌声。君子士人侥幸出人头地,整日衣食无忧,却不想留下好的语言,做些好事,即使活到一百岁也好像一天没活过。

【赏析】

裴多菲说过,“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有的人虽生犹死,有的人虽死犹生,主要看他对社会的贡献,这个问题确实值得人们去思考。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去度过,是珍惜手中的机会,为国立功,为人民造福,还是贪图享乐,不思进取,最终白活一世呢?

【原文】

学者有段竞业的心思,又要有段潇洒的趣味。若一味敛束清苦,是有秋杀无春生,何以发育万物?

【译文】

做学问的人既要有兢兢业业的心思,又要有潇洒脱俗的情趣。如果一味克制自己,过清苦的生活,就只有秋天的肃杀而没有春天的生机,怎么能培育万物呢?

【赏析】

学习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所以要刻苦学习各种科学知识,才能用自己所学到的东西,为社会做贡献。学习的同时,也要适当放松自己的身心,学会轻轻松松享受生活。

【原文】

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为贪;大巧无巧术,用术者乃所以为拙。

【译文】

真正廉洁的人没有廉洁的名声,立名者正是因为他有贪心;聪明的人不使用权术,用权术正是因为愚蠢。

【赏析】

君子胸怀坦荡,办事光明磊落,不慕虚名,能以平静的心态去对待功名利禄,因而受到大家尊重;小人心术不正,追求名利,到处招摇撞骗,到头来聪明反被聪明误,受到众人唾弃。

【原文】

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

【译文】

心地光明,即使身在暗室中也好像在白天;心地阴暗,即使在白天,也好像有厉鬼缠身。

【赏析】

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一个人应该光明磊落做事公正,无论什么时候都能问心无愧,心安理得。相反,如果心术不正,手段恶劣,目的虽然达到了,心里却总觉得不踏实,疑心生暗鬼,总怕遭到老天的报应。

【原文】

人知名位为乐,不知无名无位之乐为最真;人知饥寒为忧,不知不饥不寒之忧为更甚。

【译文】

人们都知道有名声地位是件乐事,却不知道没有名声,没有地位才是最快乐的;人们都知道饥饿寒冷是痛苦的,却不知道不饥不寒时的忧愁才是更痛苦的。

【赏析】

有的人整日为名声地位而忙碌奔波,有时甚至不择手段,等有了地位,才发现失去了很多。幸福是什么呢?幸福就是身体健康,家庭和睦,生活舒心。只有在平凡的生活中,人们才能享受生活带来的快乐。

【原文】

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译文】

做了坏事怕别人知道,恶性之中还保留一点向善的良知;做了好事急于让别人知道,好事里已经埋下了祸根。

【赏析】

有的人有羞耻之心,做了坏事心里感到不安,这样的人只要能诚心改过,大家就应该给他一个自新的机会;有的人没有羞耻之心,厚颜无耻,无恶不作,这样的人必然会得到他应得的下场。

同类推荐
  • 开心学国学(典籍卷)

    开心学国学(典籍卷)

    本册将国学典籍分成经部、史部、子部、集部四个部分,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方便查阅,可谓是一册在手,国学典籍尽收眼底,是中外人士研习中国文化的之作。
  • 脉经

    脉经

    脉学是中国医学的卓越成就之一。魏晋以前,脉学史料已经相当丰富。《脉经》编纂了从《黄帝内经》以来,直到华佗,有关脉学的经典理论和重要方法,各按类别递相依次排列,对中国公元3世纪以前脉学进行总结,并作了发挥。
  • 四书五经·诗 书 礼 易 春秋

    四书五经·诗 书 礼 易 春秋

    本书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名句”丛书之一。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著五经的《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中,遴选部分代表名句,分主题原文呈现并有白话文注释,配以精美书法作品,附传统经典名篇全文及生僻字注音,同时定向邀请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及汉语言文字造诣的书法教育家、清华大学德艺双馨的师生校友、社会各界实力派书法名家书写主题内容,经典名句、传统丹青、中文释义三位一体,以传统艺术形式承载民族优秀文化思想。
  • 袁天罡与推背图

    袁天罡与推背图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袁天罡略传;袁天罡墓地之说;袁天罡与李淳风;袁天罡叔父袁守诚;初出茅庐;拜师孙思邈;给武则天算命等。
  • 棋经

    棋经

    《棋经》,又称《棋经十三篇》,是中国悠久的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从内容到体裁到篇目设计,都是模仿《孙子十三篇》全书首篇总论棋局,以为黑白之棋,正合阴阳之分。以下各篇则从“得算”、“权舆”等各个角度,分别论述了对弈的战略战术,对弈者应有的品德作风。论述深刻,内容丰富。
热门推荐
  • 女汉子逆袭:皇后很嚣张

    女汉子逆袭:皇后很嚣张

    既然都送上门来,那就勉为其难的做皇后吧。当皇后?可以,皇上你可别给我搞三宫六院!其他的妃子,我看就没有必要留在宫里了吧!什么叫男女平等,什么叫女人不是盖的,皇上来了又怎么样?他要不听话,我就休了他!书友群:137709980,亲们来了可得好好的支持哈!
  • 弃后很倾城:皇上别多情

    弃后很倾城:皇上别多情

    “娘子,你觉得什么才是阖家欢乐”玄烨问“当然是一家人和和美美的”贺兰曦道“那你觉得几个人才符合”玄烨又问“三个或以上”“那我们开始造吧”……多年后“娘子,既然已经一家三口了,何不来个一家四口”玄烨又道“皇上你忘记了你的后宫佳丽了吗?”贺兰曦笑着道玄烨凑到她的耳边道“有你的地方才是家”……贺兰曦是来自21世纪的女强人,因为意外穿越来到康熙皇帝统治的时候而她是大名鼎鼎的康熙帝的皇后,但是空有头衔却无实权【故事纯属虚构】
  • 环境哲学

    环境哲学

    从哲学的视角观照环境问题,把环境问题纳入哲学的研究框架,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关于环境问题的世界观,并以此指导和规范人类的行为。同时也探讨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问题及实现途径。
  • 道门大门道

    道门大门道

    门道不门道,修了才知道。道门证大道,方为成仙道。无论正读反读,顺读逆读,前读后读,左读右读,里读外读,都是道门大门道!且看在道儒释玄融汇、古语今言交织的架空世界里,男女主配们如何经历人世间的波澜起伏岁月,度过人间世的霹雳弦惊生涯,体会世间人的似水流年味道,最终勘破天地万象得大自在!
  • 盛宠皇贵妃

    盛宠皇贵妃

    年兮兰重生一世,立志与人斗、与天争,为自己前世在宫斗中悲惨死去的三子一女向冷面帝王讨回公道,却在选秀时阴错阳差的引起了皇帝的关注,被迎入后宫,开始了从贵人到皇贵妃的盛宠之路。许多年后,当富察兮兰回想起自己波澜起伏却又倍受宠爱的一生,恍然发现前尘往事仿如黄粱一梦,而此次重生,竟然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 加南奥特曼

    加南奥特曼

    三零二零年的华夏,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经济、军事、科技全都名列前茅,俨然成了领军之首。或许是因为世界各国的迅猛发展,地球隐隐有些不堪重负,由此陆续出现了一些体型庞大的变异动物,这些变异动物,用着极端的当方式摧毁着人类的家园。或许人类有些自私,但为了生存,世界各国不得不联手保卫地球。似乎这些变异的动物的出现,并没有这么简单,只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攻势越来越猛,究竟幕后黑手会是谁?难道是莫名出现的巨人吗?但是,为什么还会出现电视剧里的“黑暗扎基”,主角能否获胜?后续又身在何方?让我们拭目以待。(作者互动QQ群:590598317,期待你的加入!)
  • 朱自清讲文学

    朱自清讲文学

    《朱自清讲文学》收录了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朱自清有关文学的随笔、讲座等数十篇。长期在清华大学中文系任教的朱自清,在研究现代和古代文学方面均有较高成就。作为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朱自清亲自参与了新文学的创造与建设,其关于中国文学的梳理与辨析,独树一帜,并逐步建立起“雅俗共赏”的文学标准与尺度。《朱自清讲文学》全面整理朱自清有关文学的论述,涵盖古今,涉及多种体裁,展现朱自清在文学创作之外的学者风貌,其独到的文学解读也将对广大读者了解与欣赏中国文学有所助益。
  • 重生魔主之君临

    重生魔主之君临

    当武侠世界开始了灵气复苏,当伟力归于己身,一人也可成军,他们知道,世界变了。当叶欢凭虚御风,剑气纵横三千丈,众人蓦然惊醒,原来,传说就在身边!神话已然诞生!
  • 稀里糊涂修了个仙

    稀里糊涂修了个仙

    白宛和一个不小心出了车祸,喜的是,她穿了;悲的是,她好死不死穿成了孤儿。好容易被收养,白宛和一个不小心摔下山崖,喜的是,她没死;悲的是,她莫名其妙走上了修仙路。从此,拜了个师父,结果是鸡肋。拜了个师兄,大约也是鸡肋。收了个徒弟,终究还是鸡肋。后来,跟阎君攀上了交情,她白宛和却变成了鸡肋!白宛和:仙门不靠谱,远离鸡肋修仙日程。新坑《仙生漫漫》正在连载中,欢迎吐槽。新坑《桃花笺上录》开始连载了,欢迎吐槽。短篇小故事合集,无毒,可放心食用哦。
  • 总裁前妻的秘密!

    总裁前妻的秘密!

    【正文已完结】“叶守守,你还要霸着陆太太这个名分多久?”婆婆携着趾高气昂的小三,来到她面前。“我怀了你老公的孩子,现在,你这个下不出蛋的母鸡,该退位了吧!”“抱歉,不是我不离婚,是向荣他不想,你可以试着和他谈谈,要不要我借你电话?”结婚三年,身为丈夫的他,从不动她,却又在每次她危急的时刻救她!面对他屡次的背叛,她练就了一身应付小三的本事,这种事情,经历多了,也就麻木了。但——身为她妹妹的女人怀了丈夫的孩子,这种言情狗血大戏,竟然会出现在她身上!“陆向荣,我们离婚!”她冰冷的美眸满是坚决,手执着份离婚协议书。男人坐在沙发上,慢条斯理的抬起眸子看她:“理由呢?”“老公冷淡!”“……”就在两人准备离婚的这个节骨眼上,她却意外发现自己怀孕了,可——这个孩子是谁的?守守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