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把握时事,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才有可能真正事半功倍,做一件大事业,这是很关键的一点。
——陈欧
每次选择都能跟随我的心
做企业要想活得开心,还是得靠兄弟们给力
陈欧曾在自己的微博中感叹道:“做企业要想活得开心,还是得靠兄弟们。拥有一支团结可靠的兄弟连,我就可以去洗洗睡了。”
在陈欧看来,“找一起做事的兄弟比找女朋友还难”,只有相互欣赏、人品好,才能一起创业。他觉得自己很庆幸,在创业的时候有好兄弟刘辉、戴雨森的大力支持。
前面提到过,陈欧是在大学第一次创业时认识师弟刘辉的。没有刘辉的加盟,或许陈欧不能开发出在线游戏对战平台GG平台,并在第一年就有了300万注册用户,最高时有上千万的注册用户。而当陈欧从斯坦福商学院毕业,选择回国创业时,刘辉放弃了在新加坡的Garena公司的期权,毅然回国与他一起创业,这份为兄弟两肋插刀的情谊让陈欧十分感动。至今,陈欧仍记得当年刘辉说的一句话:“我宁可错过拥有金钱的机会,也不能错过和陈欧一起创立伟大公司的机会。”
同样,戴雨森也是能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人。只是陈欧的一句“我需要你”,戴雨森毅然决然地从斯坦福商学院退学,回到北京陈欧一起开始了苦哈哈的创业历程。要知道,当时戴雨森只要在斯坦福继续待3个月即可拿到斯坦福大学学位。
戴雨森2008年从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本科毕业后,考取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在入学第一天的新生Party上,戴雨森第一次见到了陈欧,英俊的五官、自信的微笑、潇洒的身姿、不凡的谈吐,这些因素积聚于陈欧一身,让他成了整个party上最引人注目的明星。两人一接触,一聊天,戴雨森吃惊地发现陈欧原来就是那个创办GG游戏平台的人,那可是戴雨森之前经常玩的游戏平台,而且他俩都在谷歌实习过,这些因素大大加深了他对陈欧的好感。
后来,戴雨森和几个华人学生搞了名为CEO(China Entrepreneur Organization,中国创业家)的小沙龙,大家聚在一起,尤其是吃饭的时候讨论创业的点子以及获得的资源,陈欧也是这个小沙龙的常客。两人的接触就这么多了起来,戴雨森也因此发现陈欧和自己有越来越多的相似点,最大的一个相似点就是他们都把创业当成“精神上的满足”。
其实,在斯坦福,经常有事业成功的人士来学校演讲,因此学校里的很多人都会想创业——你问斯坦福的学生,可能10个人中有9个想创业。但真正创过业的很少,毕业之后能去创业的也很少,大部分人毕业之后还是该找工作找工作,毕竟创业风险很大。像陈欧这样百分百专注创业,而不是今天讨论创业,明天就关心绿卡和找工作的人,绝无仅有。因此,在参加戴雨森创办的这个CEO小沙龙的学生里,后来真正全职创业的就只有戴雨森和陈欧两个人,因为“大家都有想法但也都知道这是有风险的”。
陈欧很快就发现戴雨森和自己一样,对互联网有浓厚兴趣,想干一些不同的事情,且非常执着,尤其都想在毕业后回国创业,于是和戴雨森一拍即合,一起筹备创业。在戴雨森待在斯坦福9个月的时间里,后面的一段时间基本上都在跟陈欧讨论商业计划,想方案,出去见VC找钱。然后一等到选定创业项目,陈欧就立即回国了,而在争取到徐小平的18万美元投资时,陈欧的一通电话就说服戴雨森放弃了斯坦福的学业,和陈欧一起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创业。不得不说戴雨森勇气可嘉,尽管他大学时曾先后在GE、谷歌和百度实习过,但毕竟都不是正式工作。
而徐小平当年之所以选择投资陈欧的项目,根本不是他有多看好陈欧的项目,关键是看中了陈欧这个人,还有他的兄弟同事,用徐小平自己的话来说:“联合创始人都是放弃斯坦福学位回来的,放弃新加坡的期权回来的,他觉得这个团队不是说成功吧,至少够疯的。”在徐小平看来,一个年轻的创业团队有斯坦福的学习背景,又有足够的勇气和冲劲,何愁不能成功呢?
陈欧内心也抱着同样的想法,即使他的社交游戏内置广告项目在中国本土遭遇水土不服,他也只是想着转型,因为支撑他坚持下去的理由之一是,只要团队还在,兄弟还在,没有什么做不了的。正是由于“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才有了转型成功的聚美优品,才有了如今上市的辉煌和荣耀。
就像陈欧自己说的那样:“我的创始团队基本就是早期的同学,后面高管团队大部分也是通过圈子认识的,而且基本进来之前有一年时间的认知和考察,这样才能保证进来之后彼此相吻合。高管切记不要火速招聘,因为高管讲的是大家同心同德,如果高管能力很强,跟你不同心,可能贡献没多少,但是会把你的摊子弄得天翻地覆。”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人不管有多大的能力,靠自己都无法完成所有的事情,是必须要靠人帮助的。换个角度,我们也可以说,朋友或者愿意帮助你的人其实也是你资产和能力的一部分。若是身边聚集了一批这样的人,那么不管做什么事,都不会太难。
有人说,圈子决定未来,人脉决定事业,这并不是空穴来风。一个人如果单单有钱,未必能够开创一番事业,但是要是有一帮愿意帮他的朋友,那么创建事业就相对容易多了。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精细化的社会,越是精细化的环境中越是需要彼此的协作和配合。这时候,朋友,这个我们了解也了解我们的人,就更显得重要了。因此,人们在创业时最好找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让他们参与到你的事业当中来,你将会走得更加轻松,离成功更近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比其他的朋友对你的事业和人生更有帮助。
首先,只有志趣相投的朋友才能够真正了解你心中的想法,给予你最想要的帮助。人与人能否成为至交好友,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知心。
其次,只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才具备帮助你成就事业的能力和条件。因为同样热爱着你所热爱的行业,他们比别人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比别人的认识更加深刻,见解更加独到。
最后,正因为这些人和你一样对你的事业所在的领域拥有无限的激情和热情,他们更愿意以一种轻松的心态投入到你的事业当中。这样的合作谈不上是谁在帮谁,因为你们彼此都在这个过程中成长,获得愉悦和成就感。这种帮忙不但不会让你感觉欠人情,你们之间的友谊也会因为一个共同的梦想而变得异常稳固。
很多环节只要你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问题就解决了
在2011年12月25日播出的那一期《非你莫属》节目中,在节目的最后,主持人张绍刚突然说道:“我现在正式向所有《非你莫属》的观众朋友做一个消息的宣布,就是今天将是刘惠璞一段时间以来录的最后一期节目,现在掌声有请刘惠璞自己到我这儿来解释原因。来,惠璞!”
刘惠璞有些羞涩地走到舞台中央,解释道:“是这样,因为个人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将要离开服务了几年的世纪佳缘,然后这也是我最后一次代表世纪佳缘出现在《非你莫属》的舞台上。”
主持人张绍刚笑称:“刘惠璞以后不再是世纪佳缘的副总了,所以以后他有3种方法来我的节目,我按顺序给你说吧:第一种方法,像现在这样,站在我的身边找工作;第二种,你代表某公司,你找到了新的职位,还是做副总,你还甚至于就不仅仅管销售,还管人力资源,于是又代表另一家企业,坐在这个位置上接着招人;第三种,你自己做一家企业,然后自己替自己的企业来招人。”
主持人的话才说完,58同城CEO姚劲波就抢着说道:“我今天其实蛮巧合的,刚好今天录完节目,我约了惠璞谈一件事情,其实我是想邀请惠璞加入58同城,我知道惠璞比我更适合这个舞台,如果惠璞接受了58同城的邀请,加入我们,以后你就代表58同城来参加这个节目,我消失。”
主持人问道:“我想请问一下劲波,给不给副总职位?”
“当然。”
看到58同城这般急切抢人的架势,陈欧也不甘示弱,赶紧向刘惠璞抛出了橄榄枝:“其实我从一开始参加节目就拼命挖惠璞,但是因为我们是好兄弟,所以害怕是上下级之后,这种情感不在了,但是如果真的惠璞来我这儿,我给他副总职位,加上真正的聚美优品高价值期权。”
最终刘惠璞选择了“谢谢,再见”,他的理由是:“在2011年,我只代表世纪佳缘。”
有人觉得刘惠璞去创业可能更适合,或许刘惠璞自己也曾有过这个打算,但最终他没有创业,而是于2012年2月8日在自己的微博上公布了他的决定:“谢谢关注,辞职后接到不少邀请,包括创业的。考虑再三,基于自我认知,认为并不适合创业,一直以来和聚美创始团队关系融洽且价值观一致,亦很荣幸收到聚美陈欧的邀请,即日加入聚美优品团队。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确实,陈欧一开始在《非你莫属》结识刘惠璞后,就想着怎么把他挖到自己的公司去。一次,做完节目后,大家相约一起去喝酒,陈欧当时坐在刘惠璞的左边。其他人都在讨论如何泡妞,陈欧却一个劲地问刘惠璞怎么做销售,刨根问底地问,面面俱到地问。刘惠璞当时心里想着“陈欧这个人真是挺无趣的”,突然就听到陈欧问他:“你愿不愿意来聚美工作?”
直到今天,刘惠璞都还记得自己听到陈欧这句话时心里的第一反应:“这年头什么公司都敢出来挖人!且不说聚美的规模远不如世纪佳缘,你也不是拿创始人的身份挖我,只是一个高级职业经理人职位,而且我在世纪佳缘还有那么多的期权。”确实,当时的世纪佳缘即将上市,而聚美优品只是一家五六十人的小公司。不过,刘惠璞经常问陈欧业绩如何,陈欧第一次给他的答案是日收入几十万。3个月后,陈欧口中的数字就变成了100万。刘惠璞至今都还记得自己听到这个数字时有多吃惊:“(这个数字)把我给吓坏了,因为世纪佳缘上市之前,我们经过7年的努力才把日收入提到100万左右……特别惊慌你知道吧,作为一个传统互联网人,看到一个更牛的商业模式崛起了。”
尽管一再被刘惠璞拒绝,陈欧还是没有放弃,每次见到刘惠璞都会劝他跳槽到聚美优品,但每次都被刘惠璞婉言拒绝。直到2011年3月份,刘惠璞更加明显地感觉到:聚美优品的发展真是快得令人瞠目结舌。2011年5月,世纪佳缘上市,但到了同年9月,刘惠璞开始考虑加入聚美优品,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因为“当时世纪佳缘遇到了增长性问题,而我对自己的工作又充满了厌恶感,做了太久的销售,天天就是见客户”,很想改变这种现状,另一个原因是,刘惠璞突然发现聚美优品已经长大了,虽然毛利率跟世纪佳缘差不多,但销售在成倍增长。刘惠璞内心十分惊奇:他们是怎么做到的?电商到底是什么?
一发现刘惠璞的态度有所松动,陈欧就开始下猛药了。在刘惠璞的印象中,他只和陈欧前后谈了3次,过程很简单,然后他加入聚美优品的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刘惠璞回忆说:“第一次谈完回家,到了夜里,陈欧给我打电话,说想再谈谈,正好在唱歌,叫我过去。然后我就过去了,和一帮美女唱歌喝啤酒,喝得醉醺醺的,大家搂着出来。第二天又去公司谈了一次,晚上又去唱歌喝啤酒,还是一帮美女。我心想,这公司太好了,上下其乐融融,这种公司文化太吸引我了,我想着那就加入吧。第三次见面一句话就定下来了。
“结果加入聚美半年多时间也没去唱过歌,每天忙得昏天黑地哪有时间唱歌,leo(陈欧英文名)就是个工作狂。那天晚上唱歌的女同事平日在公司也是朴素得很,后来我跟人开玩笑说,陈欧把一帮美女叫出来忽悠了本来就是大忽悠的我。可以看得出,陈欧挖人很用心。”
刘惠璞确实也没有让陈欧失望,尽管他刚进聚美优品时各种不适应,因为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是什么,但他觉得他一定要有自己的一块业务,他好歹也是一个堂堂上市公司的副总裁,总不能跑到公司里去帮别人干活吧。刚好当时陈欧谋生出要做聚美优品自有品牌的想法,在公司管理层几次商讨后,这个艰巨的任务就落到了刘惠璞的头上。在刘惠璞几乎“跑断腿、说破嘴”的努力下,凭借他从陈欧手中争取到的一千万订金,聚美优品的自有品牌在2012年3月初上了线,并在几个月后销售额突破月千万,很多新商品拿过来一天就卖掉了。
在陈欧看来,“找人永远是CEO最核心的任务。很多环节只要你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那问题就解决了。因为不得不承认,在国内打仗还是靠强人,靠团队不适合我们这些创业型公司。我在《非你莫属》时认识刘惠璞,他过来之后,快速解决了聚美的人力资源和销售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企业之间的主要竞争变成了人才的竞争,拥有人才、善用人才,企业就会不断创新,企业竞争力得以提高,企业就会不断发展壮大。因此,优秀的企业家都非常重视对人才的引进和选拔,把网罗人才放在头等位置。
而网罗人才的重点在于选对人,就像中国IT教父柳传志说的那样:“当组织架构好了之后,我在每一个行业里面要选对人,这个人是不是真能够独当一面,这是非常重要的。(要看他)有没有这么高的追求,有没有这么大的胸怀,有没有非常强的学习能力。我相信在座各位,原来大学、研究生学什么到现在干什么的人已经不多,很多人都是从这个行业进入那个行业不断学习,学习能力强不强是非常重要的。而在长期实践中,我主要注意培养不仅是干活,更是通过干活怎么带出人来,这是我觉得我最需要做的工作,我觉得选对人是很重要的。”
没必要请那么多高薪的人,你可以“一强扶百弱”
2013年8月,《创业邦》杂志专访陈欧时,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后来招的人比前面贵,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陈欧的回答是:“薪资倒挂永远是一个问题。但是早期的元老有他的期权,后面人的期权可能没有那么多。不可避免后面要请一些高管,但有些人瞎请,老觉得外面空降的高管就是好的,自己的人就是差的,瞎给高工资,这是自己作的。
“我的理解是,后面不要请那么多高薪的人,你可以一强扶百弱,一个经验丰富、能力很强的管理层,你给这个人比较高的工资,他可以把下面的人带起来,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薪资冲突;如果一下子进一堆比较贵的人,可能不是对前面团队的冲击,而是对你公司现金流、生命线的冲击,这是很危险的。”
尽管陈欧也像其他公司CEO一样忙着到处挖人,但他一直秉持一个挖人原则——“一强扶百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