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2500000004

第4章 牛胃里的9万元钞票(1)

贾成功决定回一趟老家。他有两年多没回去了。

人在外面混好了,都愿意回老家,去逞逞能,这叫“衣锦还乡”。人之常情,一般人都很难免俗。2000多年前,刘邦混好了的时候也回了趟老家沛县,并留下了一首《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时候他混得很好,已经不能再好了——都当上了皇帝,成汉高祖了。所以,他回老家的时候很排场。当然,村里的老少爷儿们照样有人叫他的小名“刘三儿”,管他什么“汉高祖”“汉低祖”的。他和昔日的一帮狐朋狗友一起喝酒,喝得醉醺醺的时候,想想这些年自己从一个亭长(相当于现在的乡镇派出所长或武装部长,行政级别为“股级”)混到了国家最高领导人,而且是天下第一牛人,真是挺不容易的,心里有很多感慨,就随口吟唱起了这首《大风歌》,边唱边哭,“泣下数行”。

贾成功回老家,不是回去逞能。他也不敢逞能;如果村里人知道他一下子有了870多万,他的父母就再也别想睡个安稳觉了。他回老家有两个目的:一是看望家人,给他们一些钱;二是想睡几个好觉。自从有了那870多万元,这些天来每天晚上都失眠,不到凌晨3点是睡不着的。他觉得自己的身体像氢气球一样直往上飘,想换个环境接一接地气,让自己的身体沉下来,静一静,想想今后干什么。

这天,贾成功早早地吃完了午饭,去济南长途汽车总站坐车。他身上带了41万元现金。一捆一万元,共41捆。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他曾想过不带现金,只带着存折,到了县城的银行再取钱,但又怕一下子取不出那么多钱来,所以就准备了1000块的零钱。他找出几年前的一件短袖T恤穿上,是咖啡色的,有些破,一看就是地摊货。背包也是个很破的蓝色帆布包,差点要当垃圾扔掉的。他还花2000多块钱买了100只海参,装在一个皱皱巴巴的方便袋里。他用破衣服把那41万块钱包好塞进破背包里,上面塞了那包海参和饼干、火腿肠、榨菜、大半瓶纯净水;零钱装在裤子的口袋里。上车后,他把破背包塞在自己座位上面的行李架上。破帆布包看上去一点都不起眼,谁也不会想到里面会有那么多钱。

一出桃城汽车站,贾成功就被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鲁西南话包围了。鲁西南话和豫剧里的河南话比较接近。平时,贾成功在济南说普通话,觉得鲁西南话不好听,现在却觉得很亲切。

在鲁西南话里,“水”念“妃”,“树”念“富”,称呼父亲为“大大”。十几个机动三轮儿车夫围上来,有的拍着他的肩膀说:“兄弟,坐三轮儿不?”有的拉着他的胳膊说:“上哪去?

送你去呗,提着包多沉。”还有的用手指着他的脸,冲他喊:“三轮儿!三轮儿!”好像他的名字叫“三轮儿”。他看见不远处有一辆出租轿车,是天津夏利,就挣脱了三轮车夫,朝出租车走过去。

贾成功到家时,大概下午3点钟。他的父母正坐在院子里的梧桐树下择毛豆。他想给父母一个惊喜,所以这次回来前没打电话。看见他进了院子,父母都很惊讶,急忙站起来。他的父亲贾得福埋怨他不提前打个电话。他的母亲爱哭,看见他穿着破衣服,提着破包进了门,眼泪就更止不住了。他的父亲咧着嘴笑,对他说:“你看你娘,总是这么没出息。眼泪说流就能流下来,就跟个演员似的。”

贾成功和父母坐到堂屋里,父亲泡了茶让他喝,是那种很便宜的花茶。得知他没吃午饭,母亲急忙下厨房给他煮了两包方便面,里面还卧了两个鸡蛋。以前每次回家,他都买些好吃的,到了家先从包里掏出那些东西一样一样放在桌子上。这次,吃完了方便面,他把海参、饼干、火腿肠、榨菜、大半瓶纯净水掏出来。他的母亲看着桌子上的这么一点东西,用手绢抹眼泪。看着母亲抹眼泪,贾成功嬉皮笑脸地说:“我贷款买的房子,每个月得还银行1800,可穷可穷了,这次回来也没买啥东西。”

贾成功的父亲吸着烟,眼睛被烟熏得眯缝着,阴阳怪气地说:“你太客气了。我看这些东西怎么也值10块钱。你就是一分钱的东西不买,大老远跑回来了,这里也是你温暖的家。”

贾得福“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在桃城一中上过两年半初中(饿得受不了就辍学了,去安徽要饭),多少有些文化,说话喜欢“拽词儿”,喜欢对大儿子冷嘲热讽。

老两口盯着大儿子的破帆布包,显然,他们很想知道里面还有什么东西。贾成功嬉皮笑脸地说:“包里是替换的衣服,别的没啥东西了。”他又把那包海参打开,说:“这东西还值几个钱。”老两口不认识海参,问他是什么东西,怎么吃,多少钱买的。得知这么点东西就花了2000多块钱,老两口很惊讶很心疼,说他“不想过了”。

贾成功又把包着钱的破衣服拿出来,放在桌子上,慢慢打开。看到一大堆钱,老两口眼睛都直了。老太太一迭声地小声说:

“我的娘哎,这是多少钱。我的娘哎,这是多少钱。”老头子吸着烟,呛了一口,脸涨得通红,瞪着那堆钱说:“这是咋回事?你没干啥坏事吧?我可是教育过你,要做一个好人。”

贾成功把那41捆钱分成4摞,10捆一摞,多出的一捆放在一边。他摩挲着那4摞钱说:“你们俩一摞,老二一摞,老三一摞,小梅一摞。那一小捆是一万,给老三家孩子。”

贾成功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他是老大。老三的儿子刚出生7个月,他还没见过,一万块钱算是见面礼。老三已经有个女孩,7岁了。按计划生育政策,头胎是女孩的,还可以再生第二胎。老二家有个男孩,只有这一个,已经11岁了。以前穷,贾成功的弟弟妹妹谁家有了孩子,他都给50块钱,说是给孩子买件衣裳。现在有钱了,他给老三家的孩子一万块钱,说是给孩子买衣服,其实是给大人的。

老两口瞪着眼睛看着那一堆钱,神情都有些恍惚,都不说话。老太太还在抹眼泪,眼泪好像更多了。老头子又点燃了一支烟。老头子吸完了烟,又用破衣服把那堆钱包起来。

这天晚上,全家人聚在一起,吃了顿团圆饭。老二、老三头几年都在北京打工,这两年不去了,觉得太遭罪,家也顾不上。从北京回来后,二人种过花菇,赔了;种过蔬菜大棚,养过小尾寒羊,也没赚多少钱。两人都觉得未来就像梦似的,一点都把握不了。贾成功的妹妹小梅也带着孩子来了。她嫁到了邻村宋庄,只有三里路。宋庄有个小超市,商品很齐全。老三拿着大哥给的200块钱,去采购吃的东西,顺便告诉小梅大哥回来了,让她回家一趟。老三还到卖熟食的“宋刀子”那里买了几斤猪下货。

老太太和老二媳妇、老三媳妇、小梅在厨房里烟熏火燎地忙活,老二、老三一趟趟地往堂屋里端盘子,热菜凉菜荤菜素菜摆了一桌子。老二把酒杯刷好了,老三把一捆啤酒冰在一个大水桶里。天已不太热,不知谁把风扇打开了,唿隆唿隆地转。

吃饭前,贾成功就宣布要分钱,并公布了方案。那堆钱就放在条几上。吃饭的时候,全家人不时看一眼那堆钱。除了贾成功,都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钱。老头子喝了几杯“曹州老窖”,脸色通红。贾成功和老二、老三每人开了三瓶啤酒。

老二、老三和小梅都问大哥是怎么发的财,贾成功就把整个过程轻描淡写地说了一遍,但日本人给了多少钱,却没说。

全家人就像听了天方夜谭似的,似信非信。小梅问他,那日本人到底给了多少钱,他笑而不答,只是说够他这辈子用的了,可能下辈子也用不完。老头子劝小梅说:“别问了,他要是想说,不问也会说的。这是他的隐私,咱都别问。”

贾成功问老头子,在村子里盖一处新院子需要多少钱。老头子说,一个不太好也不太孬的院子,大概需要五六万。贾成功心想,他那些钱能盖100多处院子了。他们村子比较小,只有30多处院子,那些钱能盖五个村子了。五个村子,红砖瓦房,很漂亮的一大片。

一家人除了老二媳妇闷声不响,都说说笑笑的。除了老二,也没人在意他媳妇的闷声不响。老二的儿子和老三的女儿只顾吃,筷子不好使就下手抓。小梅的女儿就文静多了。这孩子长得很漂亮很可爱,扎着两个小羊角辫,大眼睛忽闪忽闪的,说话细声细气的,和她妈小时候一样。老太太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忽然感慨地说:“要是李菲也回来,多好,咱家人就齐了,多热闹。”

小梅跟着说:“对呀大哥,你为啥不叫嫂子来?我还怪想她的。她长得好,穿啥衣服都好看。”

贾成功听小梅这么说,心里咯噔了一下子。他和李菲离婚都两年半了,一直瞒着家里人。他急忙低下头去,嚼着辣炒大肠说:“她工作忙,不好请假。放假的时候她又怕车不好坐。

她那个破工作,我都不想叫她干了,可是她在家里闲着又难受。

下次吧,下次我叫她跟我回来。”

老太太说:“你们咋还不要孩子?你都37了(贾成功周岁35,被“虚”了两岁)。明年老三家孩子就不用我看了,上济南给你看孩子去。”

农村老太太去城市里给儿子看孩子,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

穿得干干净净的,养得白白的,回到村子里就和一般的农村老太太有些不一样了,老太太十几年前就盼着去城市里给大儿子看孩子了。老头子曾笑话她“命贱”,人生最大的爱好除了做饭就是看孩子,一点都不注重精神生活。

贾成功喝了一大口啤酒,说:“要孩子不急。”过了一会儿又说:“要孩子不急。等李菲辞掉了工作再说吧。我还想再好好地挣两年钱。”

老太太叹了一口气,说:“光想着挣钱,啥时候是个头啊。

你是老大,到时候孩子却最小。”

贾成功忽然觉得有些累了,身上很没力气,头也有些疼。

情绪刹那间变得恶劣起来,他就什么话也不想说了,剩下的半杯啤酒也不想喝了。

老太太早早地吃完了饭,从老三媳妇怀里接过小孙子,让老三家媳妇好好吃饭。老太太亲了亲小孙子的脸,对不会说话也听不懂话的小孙子说:“一会儿,大爷给咱一万块钱,赶集买肉吃。”

老二媳妇忽然不咸不淡地说:“俺儿早生了十年,不然也能得一万块钱了,也能赶集买肉吃了。俺儿的命不好。”

老二瞪了媳妇一眼,说:“啥命好命不好的,别胡咧咧!”

老二媳妇声音低低地说:“我没胡咧咧,我说的是实话。”

老三媳妇嘴角浮起不易察觉的笑,语气很平静,说:“二嫂再生一个啊,大哥一高兴,说不定给两万呢。”

老二媳妇剜了老三媳妇一眼,还想说什么,小梅抢在前头说:“二嫂,话不能那么说,有你外甥女的时候,大哥不也给了50块钱吗?那时候大哥不是条件不好吗?咱得体谅大哥。”

这时老头子才明白了怎么回事,他咋呼小梅说:“吃你的饭,哪来这么多废话,我听着烦!”

老头子实际上是冲二儿媳妇来的。他虽然平时爱说爱笑的,但在这个家里拥有绝对的威严。两个儿媳妇就都不吱声了。为了缓和气氛,老太太拿脸蹭着小孙子的脸,说:“奶奶多说话了,奶奶傻。你说,奶奶是不是很傻呀?”

吃完饭,贾成功把钱分了。老二和老三的媳妇都领着孩子回自己家的院子了。小梅也走了。天黑,她又带了10万块钱,老三去送的她。不一会儿,老三就回来了。

贾成功和父亲、两个弟弟坐在院子里梧桐树下喝茶、说话,主要是盘算各自的10万块钱怎么花。老头子准备把那些钱存进银行,作为养老的钱。老二、老三都想把那些钱当成本钱,干点什么。他俩文化程度都不高,都是初中毕业,除了靠体力挣钱,没有什么过硬的生存技能。老二会泥瓦活,老三会开车。

老二说想办个养鸡场,老三说想买个小客车拉客。贾成功不参与意见,因为这两个领域他都不懂;他只是觉得想法很好,但事情挺复杂,得慢慢来。老头子既不赞成老二办养鸡场,也不赞成老三买小客车,但他也没好主意。过了一会儿,老头子坐在椅子里耷拉着脑袋打起了呼噜,贾成功和老二、老三这才离开。

贾成功睡在父母隔壁的院子里,这是奶奶生前住的院子。

堂屋比较破了。屋里正墙上挂着奶奶的遗像。奶奶已去世三年多了。贾成功开着灯,抽着烟在屋里转了几圈。奶奶很慈祥地看着他走来走去。如果奶奶还活着,他会给奶奶很多钱,她想吃什么就支使老二或老三赶集去买。当然,奶奶舍不得花钱,可能偶尔想吃个烧饼夹驴肉。她这辈子吃过的最好的东西就是烧饼夹驴肉了。如果给她海参吃,不告诉她海参有多贵,她会用筷子夹出来扔给鸡吃。前些年,贾成功混得不好,最多一次给过奶奶50块钱,少的时候还给过她10块钱。临去世的时候,奶奶都不能说话了,用手拍拍自己的枕头。父亲拆开枕头,发现一个鼓鼓囊囊的荷包,打开荷包,里面都是钱,有一把1角、5角、1元的硬币,还有一叠皱皱巴巴的纸币,面额最大的一张是50元的。一共是230多块钱,也不知道她攒了多少年。

奶奶一辈子光受苦了,光干活了,去世前不久还天天在厨房里烧火,一天都不肯闲着。贾成功看着奶奶的遗像,想着她在世时的一个个生活场景,想起她去世时没见最后一面,眼泪禁不住哗哗地流。

贾成功睡的床也是奶奶生前睡过的,比单人床宽,比双人床窄。他关了灯躺下后,又想起了他的初恋情人朱蕊、前妻李菲、他深爱的戴娜。如果他早就有钱,她们谁都可以做他的妻子。

没钱的时候是真没钱,有钱的时候又一下子有那么多,要是能均匀一下就好了。1994年,他有两万块钱就能把朱蕊给娶了。

2000年,他如果有20万,李菲就不会把他扫地出门了。半个月前,他还和戴娜同居,如果戴娜晚去美国几天,或者他早几天拍到了海市蜃楼并卖掉,戴娜就是他的媳妇了,就不是美国人约翰逊的夫人了。想想这几个女人,尤其是戴娜,贾成功又哭了,泪水流到了耳朵里,很痒痒。

老头子的那10万块钱没了,一夜之间全没了,1000张,一张都没剩。

贾成功醒来的时候刚过六点,天已经很亮了。这一觉他睡得很香,连个梦都没做,已不记得多久没睡过这么高质量的觉了。他老家这个地方,立秋之后白天有些热,夜里还是很凉爽的,睡觉很舒服。如果他的膀胱足够大,还能继续睡。去了趟厕所,回来懒洋洋地蜷在床上,他伸伸胳膊蹬蹬腿,感觉很惬意。阳光很明亮很热烈,透过窗棂照进屋里,一绺一绺的。外面有鸡叫,有狗叫,还有不知谁家的驴很响亮很欢畅地叫。贾成功的身体曾经去过很远很远的地方,现在又躺在自己出生时的老屋里,心里很踏实。这种感觉已经很多年都没有过了。

这时,老头子推开门进来了,神色有些焦急,问贾成功夜里听到了什么动静没有。贾成功急忙折起身子,说没有。老头子说,那10万块钱没了。说着,老头子走出去了。贾成功愣了愣,赶紧穿好衣服,去隔壁父母院子里。

老太太正在厨房里做饭,老头子蹲在厨房门口抽烟。老太太边烧火边哭,边哭边埋怨老头子,大意是说老头子一辈子没见过钱,有了点钱就不知道往哪里塞,一夜起来,10万块钱连影儿都看不见了。老头子说,他认为那个地方是最安全的,谁能想到会出这样的事。贾成功也蹲在厨房门口,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从老头子的叙述中,他大概知道了怎么回事。

同类推荐
  • 七日谈

    七日谈

    帷幕拉开直升机降落在小岛上的时候,岛上的七个人已经死光了。富豪走下直升机,来到散发出阵阵恶臭的尸体前,点了一根雪茄。他开始指挥五六个健壮的男人挖一个大坑,那坑必须大到足够埋掉七具尸体。年轻貌美的女人也从直升机上走了下来,她带着哭腔对富豪控诉道:“你杀了他们!你这个杀人魔!”富豪歪着嘴笑,“你说得不对!我可没杀人,我为杀人秀提供了场地而已。”“你怎么可以……”女人的话还没说完便被谁一把推下了刚挖好的大坑……在女人歇斯底里的尖叫声中,片尾曲响起,屏幕上开始滚动演职人员名单。
  • Secret base

    Secret base

    “我回来了。”玄关处传来了三上崇水的声音,他匆忙换了运动鞋,鞋架旁的指针已经转到了十二点过半,过了三上家午餐开饭的时间。 “哥,你好慢。”干净的声音自里屋传来,那是崇水的弟弟三上雪哉,“菜都冷得差不多了。”“抱歉,整理资料慢了一点儿。”崇水并没有露出多歉疚的表情,他本来就是个不擅长表达感情的人。“我刚才把锅子热了一下,”父亲笑眯眯地从厨房走出来,他把手里的青绿色石锅放在木桌上,招呼崇水赶快坐下吃。
  • 2013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

    2013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

    微型小说,又名小小说、袖珍小说、一分钟小说、一滴泉小说、超短篇小说或百字小说等。过去它作为短篇小说的一个品种而存在, 后来的发展使它已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其性质被界定为“介于边缘短篇小说和散文之间的一种边缘性的现代新兴文学体裁”。阿·托尔斯泰认为:“小小说是训练作家最好的学校。”本书收录了2013年的微型小说。
  • 前尘:民国遗事

    前尘:民国遗事

    文学对既往的书写,与历史教科书的臧否扬抑,着眼点不同;文学对人物的书写,尤看重的并非其端正的思想,标准照似的行止,而是被大时代话语遗忘的栩栩如生的个性。那种率见性情、俯仰自由、我行我素、癖好不遮、胸臆无碍的面目,其实任何时代都有,只不过,大时代的火车轰轰隆隆过后,路边的野菊花狗尾巴草之类,要么零落,要么被遗弃与遗忘的居多。这也是已故作家汪曾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发表《受戒》、《大淖纪事》等小说,意在勾沉扶奇的动机。
  • 折翅的老根

    折翅的老根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热门推荐
  • 侍帝晨东华上佐司命杨君传记

    侍帝晨东华上佐司命杨君传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亲爱的上神大人

    亲爱的上神大人

    上神说好的高冷呢?说好的高岭之花呢?说好的不撩妹呢?某女:你无耻下流,变态,不要脸。某上神:娘子我只对你无耻下流,变态,不要脸。某女欲哭无泪。
  • 尊重儿童权利·译言古登堡计划

    尊重儿童权利·译言古登堡计划

    科扎克以人的基本权利作为论据,认为:“世上没有小孩,他们都是人”,并且呼吁人们尊重儿童的每一天,尊重儿童的无知和认知世界的努力,尊重他们的失败和泪水,以及他们的财物和物质需求。孩子有权保持他原本的样子。雅努什·科扎克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引发我们对于科扎克三个理念的思索——儿童的尊严、权利以及其公民地位。“老医生”希望孩子能够被客观公正地对待。他认为,我们要和孩子沟通交流,聆听他们的想法,理解他们,了解和满足他们的需求,而最重要的是要给他们时间。在雅努什·科扎克年里,让我们认真思考,我们能为孩子做些什么,让他们拥有快乐的童年,成长为富有创造力、幸福的人。
  • 万能系统已上线

    万能系统已上线

    世界有无数未解之谜等着人类去发现,神农架的野人踪迹、亚马孙雨林的巨蟒、百慕大三角的船只失踪、神秘的亚特兰蒂斯.......我将以自己的想象带领你们领略不同的神秘。
  • 月光下的人生

    月光下的人生

    朱自清的诗文,表现出他对黑暗时局的强烈不满,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对光明未来的殷切期待,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年轻的读者。他的诗文“语言洗炼”“文笔秀丽”,能给人以美的愉悦,情的感染。尤其是他那无悔的一生,是一部活生生的人生教科书。他一生追求真理,寻找光明,爱国家,爱人生,平凡而又高尚。1948年6月,他虽贫病交加,却在抗议美国扶植日本和拒绝接受“美授”面粉的宣言上签名,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赞扬了他的这种民族气节。
  • 最强位面嚣张系统

    最强位面嚣张系统

    【2018火爆新书】偶获嚣张系统,从此能够穿梭在各种小说、动漫以及电影世界。武侠、仙剑、火影、遮天……丧尸、死神、斗破、超神……收主角做小弟,抢反派的奇遇,做天地之奇才!“我不是针对任何一个人,我是想说,在座的各位,都是辣鸡!”陆银很忙,他或许正在嚣张,或许正在即将嚣张的路上…… 书友群:621663803,欢迎进群讨论更多精彩位面~
  • 别惹腹黑狂妃

    别惹腹黑狂妃

    当废柴成为绝顶天才——一个字:狠!两个字:腹黑!三个字:太逆天!她是惊才绝艳的大陆第一炼器师。一朝穿越,成了侯府任人欺凌的三小姐。上古神兽,很流弊吗?乖乖化身小萌宠,不然拔光毛做成炖鸡!九品天赋,千年第一?她天生神体,秒杀一切天才!极品玄器,价值万金?不好意思,她喂猫的饭盆都已经是神器了……她有一双洞悉一切的通天眼,却始终看不透——他!
  • 食色满园

    食色满园

    现代厨师陈然意外重生古代农村,作为一个美食爱好者,既不懂得如何种田,也不了解如何养殖,且看陈然如何扬长避短,利用一技之长带领一穷二白的陈家致富奔小康。
  • 惹上极品大恶魔

    惹上极品大恶魔

    那日相见,他笑着说:“丫头,来日方长。”她骂道:“谁要跟你来日方长,滚粗。”“我永远缠着你”“……”“走吧”“去哪?”“我家。”“尼玛,谁要跟你去”两人爱恨纠缠不休,宠文一枚哦!………………。
  • 刀剑乱舞何日樱绽春至

    刀剑乱舞何日樱绽春至

    描写无能,对话撑剧情系列人设可能有部分崩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