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0200000004

第4章 拜师学艺,临摹古画(2)

宴会尽欢而散,从此张大千与张学良交上了朋友。后来,张大千用石涛的笔法画了一幅《黄山九龙瀑》赠给张学良,画中还题了一首诗,借景寓意,颂扬张学良的雄才大略。画中采用石涛的技法,以巨松为近景,山岩上的松树由大到小,从近处推向远方,突显了空间的距离感。为了突显山的陡峭和挺拔,张大千运用了侧笔直皴法和斧劈法。

画中群山充塞,巧妙地让云气呼吸,以瀑布为血脉,又在右上方的圆峰处留白,以突出建在峭壁上的双亭。除了花青和赭石的浅绛以外,又在适当的山岩上敷以较薄的石青、石绿,使得全画色调清俊明快,充满美感。在题语中,张大千评论了黄山派各大家的风格:“渐江得其骨,石涛得其情,瞿山得其变,近人昌言黄山画史,遂有黄山派,然皆不出此三家户庭也。”此画已兼得黄山的骨与变,而又不失其情,反映出张大千取得了兼学三家之长的总成就。此画比起这一时期张大千其他的黄山图,是比较严谨之作,因为这是为至友张学良所绘。张大千一生多次向张学良赠画,交情之深,非比寻常。

1935年10月,张大千应杨虎城之邀,赴西安小住。数日后,正准备回北平时,张学良特地拜访他,并向他索画。张大千因急于成行,答应日后补赠。这时,张学良婉言道:“你先画吧,之后我用专机送你回北平。”于是,张大千静下心来精心绘制一幅《华山山水图》。画成后,张大千提着画在炉边烘烤,令其速干,好送给张学良。不料,因画距炉火太近,不慎被烤着了火,连张大千的胡须也烧了。当时,天色已晚,张大千只得秉烛再画,终于画出一幅更壮丽的《华山山水图》。张学良听说后,非常感动。

从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张大千常在各地开画展,他完全可以购置田产,住豪门大宅,收入是绰绰有余的。可他家的真实情况,真像一些朋友对他的评论:“富可敌国,穷无立锥之地。”他家的住房全是租借朋友的。他本人也常是囊中羞涩,借了还,还了借,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原来,张大千的大部分收入都用来买古画了。只要他喜欢的,而且是真迹,他都会不惜重金买下收藏。他通过不断地学习钻研,欣赏、临摹古人的作品,提高了自己的绘画艺术。

张大千对自己的收藏颇为自得,他说自己“一身是债,满架皆宝”。他还说“家有藏宝我不贫”,这宝就是他收藏的古画真迹。

张大千搞收藏与一般收藏家不同,他并不是一味地为收藏而收藏。每收到一幅名画,他都会悉心研究并仔细临摹,从而在古人墨迹中吸收绘画艺术精髓,将古人名画作为自己“借古开今”的工具,以完成“不负古人告后人”的使命,也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继承并加以发扬。如《江堤晚景》这幅画,他至少临摹过四次,仅这幅画的前景林木部分,他就临摹不下三十次,可见其超人的勤奋,大有“画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

张大千的收藏品达一千件以上,为唐、宋、元、明、清历代名家书画,价值连城。这些藏品每一件都有其不平凡的来历,一向被张大千视为生命,因此“东西南北总相随”。

张大千将古画吃透了,不像有些人那样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因此他才能吐出珠玑来。

1933年1月,国家教育部筹办中国画赴欧洲巡展,筹备会主席是蔡元培,副主席是叶恭绰,筹备会的常委有徐悲鸿、刘海粟、陈树人等。他们征集到可以展现中国绘画艺术最高水准的作品二百余幅,先后在法国巴黎、比利时布鲁塞尔、英国伦敦、意大利米兰、德国柏林和前苏联莫斯科、列宁格勒共七个城市展出,一举震动了世界画坛。张大千的一幅国画《金荷》被法国政府购藏,另一幅国画《江南景色》被前苏联政府购藏。

张大千从小随母亲画花,长大后极其擅长画花卉。他画的花卉种类很多,如荷花、秋海棠、牡丹、兰花、水仙、梅花等。而他平时画得最多的是荷花,他常说:“赏荷、画荷,一辈子都不会厌倦!”

张大千年轻时曾定居苏州,庭院里那一池荷花成了他写生的对象。他33岁时住进北平颐和园,一住就是五年,颐和园池塘中那又肥又大的荷花,使他画荷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张大千画花卉有两个原则:不喜欢的不画,不了解的不画。他说:“画花一定要时常观察花的神情。我一向要求自己画‘池塘的花’,而不是画‘花瓶里的供花’。”

徐悲鸿赞扬张大千画的荷花前无古人,因此才能在欧洲巡展中脱颖而出。

张大千爱荷、养荷、观荷、画荷。他十分赞赏八大山人画的荷花,说那才真有大荷花的景象,不是几支花叶的拼凑。张大千深得八大山人用笔章法,并常临塘观察、写生,取法自然。八大山人画荷多用湿笔,张大千兼用渴笔。湿笔墨活、浓郁、深厚、凝敛而不滞,渴笔飞白、苍劲、流畅、华滋而不枯。张大千兼工带写,采用淡彩、水墨、泼墨、泼色等方法,能够画出荷花在风、晴、雨、露中的各种姿态。所画荷叶泼墨与渴笔兼用,舒卷自如,层次深厚;荷干亭亭玉立,气势挺拔。张大千的墨荷尤其与众不同,常用草书笔法画荷,行笔奔放,一气呵成。特别是画荷梗时,仿篆书笔法,用圆笔中锋一泻数尺,人称神来之笔。

张大千在颐和园花很长时间观察荷花的千姿百态,研究它的生长规律,又学习八大山人等古代名家的绘画艺术,使他笔下的荷花形态各异,多姿多彩,或正、倚、俯、仰,或静、动、离、合,或大、小、残、雅,赏心悦目,人见人爱。

1936年,徐悲鸿在《中国今日之名画家》一文中曾评价张大千说:“大千潇洒,富于才思,未尝见其怒骂,但嬉笑已成文章,山水能尽南北之变(非反指宗派,乃指造化本身),写莲花尤有会心,倘能舍弃浅绛,便益见本家面目。近作花鸟,多系写生,神韵秀丽,欲与宋人争席。夫能山水、人物、花鸟,俱卓然自立,虽欲不号之曰大家,其可得乎?”

1936年1月,时任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主任的徐悲鸿和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前往苏州网师园三顾茅庐,力请张大千去中央大学教国画。盛情难却,于是张大千提出了三个条件:一是要坐着讲课,不能站着,站着那种演讲式的讲法他不习惯,他从来不当众讲演的;二是要给他准备一间画室,里面摆张大画桌,还得有一张睡椅,画累了他可以躺下睡觉;三是让同学们到这个画室里上课,边画边讲。

徐悲鸿听后不由哈哈大笑道:“真是奇人怪要求啊!好吧,只要你同意授课,这些条件都答应你。”

张大千前去授课,这种别出心裁的讲课方式赢得了学生的热烈欢迎。这位中国画坛上的传奇人物教课的确与众不同,他学识渊博,不仅教画教得好,就连中国的古典文化如书法、诗文等无所不通,造诣之深让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

张大千告诉学生:“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

张大千本人正是这样做的,他不但在家里日夜读书,就是在旅途的车船上也总是手不释卷。他说:“一个成功而伟大的艺术家,自当具有高尚的人格,要有开朗的胸怀及丰富的知识,不能局限于一个范围内。这种修养的养成完全靠多读书才能达成,而且不局限于哪一类的书。古时伟大的艺术家全是重气节之士,人品高了,作品的气质自然也就不同于流俗,所以任何种类的书都要看。”

张大千记忆力惊人,过目不忘,加上读书时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因此他看过的书都能过目成诵。

张大千认为画不是口头教出来的,光说不行,还要动手示范,这样效果更好。他往往在学生的画上改动几笔后,便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张大千说:“有人以为画画是很艰难的,又说要生来有绘画的天才,我觉得不然。我以为只要自己有兴趣,找到一条正路,又肯用功,自然而然就会成功的。从前的人说‘三分人事七分天’,这句话我却极端反对。我以为应该反过来说,‘七分人事三分天’才对,就是说任你天分如何好,不用功是不行的。世上所谓神童,大概到了成年以后就默默无闻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只因大家一捧,加之父母一宠,便忘乎其形,自以为了不起,从此再不用功。不进则退,乃是自然趋势,你叫他如何得成功呢?在我个人的意思,要画画首先要从勾摹古人名迹入手,把线条练习好了;写字也是一样,要先习匀双勾,接着便学习写生。写生首先要了解物理,观察物态,体会物情。必须要一写再写,写到没有错误为止。”

张大千《仿石涛山水图》:纵133.5厘米,横65厘米,现藏于山西省博物院。

此画右边远景坡石平缓,孤峰略突起;左边群峰并立,悬崖峭壁,错落有致,林木葱郁,一股瀑布从崖顶倾泻而下,直落深渊。近景林舍在望,树木掩映,林后小径有两位高士一前一后仰观瀑布。构图雄伟新颖,意境幽远。用笔流畅洒脱,山石用披麻皴,有山崖石质感。两个高士虽是点景人物,由于作者笔墨功夫深厚,只草草几笔,人物就栩栩如生。设色清丽淡雅,使画面显得格外活泼生动。正如作者题诗所云:“门外烟波远,平生浩渺心。”表明作者返璞归真的心情。张大千的仿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令人叹为观止。

同类推荐
  • 听不完的历史

    听不完的历史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从圆筒录音开始直至二十世纪的重要历史录音唱片。全书分为录音先驱、浪漫派钢琴大师、德国现代钢琴学派、二十世纪早期诸多小提琴学派、中提琴和大提琴巨匠、德奥指挥学派、欧美指挥明星、意大利歌剧——从威尔第到真实主义、法国歌剧、瓦格纳王国等。每一章都按照时间顺序对作曲家的生平、重要录音、演奏风格、历史地位等做了详尽阐述,并配以各CD唱片的封面、编号、年代和评级。
  • 西方音乐故事

    西方音乐故事

    《西方音乐故事》收集了数十篇古今西方著名音乐家的逸闻趣事。本书定位为西方音乐知识普及类书籍,以浅显易懂的文字与叙述方法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莫扎特、肖邦等西方著名作曲家与音乐的不解之缘,并囊括了许多世界名曲的起源及发展创作背后的故事。
  • 大戏剧论坛(第4辑)

    大戏剧论坛(第4辑)

    论《长生殿》的整本演出、伎乐:横游于亚洲大陆的艺术之舟、礼仪之属和娱乐之需:宫廷戏剧的两种文化属性、上海新式舞台的出现与海派京剧的确立、明清女性戏曲作品的“拟男”现象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剧神异情节及其渊源、王瑶卿经典剧目《悦来店》解析、定位李玉茹:从京剧表演艺术发展的角度、戏剧意象论、相通的戏剧源流及相似的审美理念——兼论梅兰芳访日公演成功的艺术因素等等。
  • 不闲居集

    不闲居集

    《不闲居集》洋洋近百篇,洒洒30余万字,记下了韦君琳在艺术领域求知、求进、求成、求精的步履和心得,记下了他对那些他所崇敬的前辈长者和同气相求的朋友们的艺术道路、生活剪影、多彩人生或艺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刘旭编著的《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先秦、秦汉时代的戏曲,宋金杂剧、宋元南戏、恢弘元曲、明代戏曲、清代戏曲等曲艺艺术。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 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缘来农家

    缘来农家

    将军家的大小姐勿心,因为将军夫妇双双去世,受不了打击疯啦!在将军夫妇的葬礼后,带着弟弟就不知去向。有人说她死了,有人说她疯疯癫癫的被关在疯人院!……。青山脚下五里村有人来找茬,阿狸直接拎着狼牙棒,将找茬的人打得弃械投降,某男在一旁很得瑟,“嗯,看到没?这是我娘子!再敢来,就不是让你们缺胳膊少腿了。”这死男人又在瞎讲了!阿狸拿着狼牙棒指着某男:“谁是你娘子,在说一遍,你个卖身抵债的,还不快麻溜的去刷碗。”某男:“娘子啊!別生气,生气对身体不好。”阿狸白了他一下,某男笑嘻嘻的,“我这就去,就去。”待情:“……”他家主子是被谁给换了蕊子了,以前那高冷范的哪去了?
  • 乐小米青春虐恋合集(7本)

    乐小米青春虐恋合集(7本)

    在残酷与幽默间游走,以无法超越的凛冽之姿,撕去浮华,讲述一场纯粹而离奇的少年情事……请善待那个初喜欢你的人,或许从此以后,不会有更好的爱情。一个青春时代的烙印,《青城》之后,再无遗憾!
  • 我是凶手

    我是凶手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无限终焉

    无限终焉

    一群来自主神空间的回归者……一群来历莫测的神秘轮回者……远古的遗迹,末日的预言!到底怎样才能拯救自己的家园?生死搏杀,布局斗智,一切只是为了当初那最淳朴的愿望——只想……活下去!现在……“轮回世界第二阶段启动……”“位面重叠开始,恐怖片世界……降临!”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欢迎加入本书书群(135558117)
  • 以案说法: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案例选编

    以案说法: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案例选编

    本书分公司企业类、合同类、担保类、知识产权类、产品质量类、民事诉讼程序类、其他相关案例七部分,案例按照案情介绍、处理经过、经验教训与案例评析、本案法律要点四部分的体例编排,通过对案件起因、背景情况以及处理经过的介绍,总结其中的经验与教训等。
  • 波湖谣

    波湖谣

    湖畔人家故事多,满子过后是恩怨,而满子未满,恩怨未解,阴错阳差,是是非非,却也不过是一锅红糖煮荷包蛋。波湖畔到底发生了什么?装完最后一车棉花秆子,日头已经下去很久了。给友义做对手的满子把牛车赶到大路上,忽然说:“你一个子赶回去吧。我去把先头丢下的那半垅麦种完。”前年暑假从高中毕业回来的满子,眨眼间已经像同他上下年纪的人一样,成了一个大黑皮佬。因为皮黑,眼亮得像两盏灯。茸毛胡子底下,一口牙齿白得像玉,声音也变老了,像鸭公叫。
  • 国防教育

    国防教育

    了解我国国防的概括和历史以及我国现代化国防建设的现状,熟悉国防法规的基本内容,明确我国武装力量建设的内容与要求,增强依法建设国防的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指出,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 邪皇圣传

    邪皇圣传

    邪皇临世亡魂哮,尤恨乾坤赋我生。那些与生俱来的戾气,冲破云霄刺透神魂,我将彻底掌控,那些欺我的人,负我的人,辱我的人,你们终将通晓,我的离开便是你们的劫源――终极燃文,挑战玄学极限,邪皇绝世炸裂来袭!
  • 凤惊狂:今妃昔比

    凤惊狂:今妃昔比

    情敌伤她腹中骨肉,至爱骗她舍弃血亲心肝!重生归来,颠覆天下,报此血海深仇……
  • 漫漫婚情

    漫漫婚情

    因为男友劈腿买醉,不小心却把上司睡了,还和他扯了结婚证,阴差阳错签下了假婚契约,一颗心却渐渐陷入了他的囚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