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3000000002

第2章 端王登基

北宋一百多年的历史,一直处于辽和西夏的军事威胁之下,即便在和平年代,边境地区也不是很太平,域外的强敌虎视眈眈地看着宋朝。1100年,年仅25岁的宋哲宗做皇帝没有多长时间,就在郁郁寡欢之中死了,没留下子嗣来继承皇位。

他的继任者——宋徽宗,与南朝李煜相同,都是很有文采但政治上无所作为的皇帝典型。赵佶是北宋第八代皇帝,宋神宗第十一子,即位后被称为徽宗。哲宗病死后,向太后立他为帝,但最终落个国亡被俘、折磨而死的下场,终年54岁。在他当政期间,虽然开始有重振朝政的决心,但很快就在奸臣的阿谀奉承下,穷奢极欲、荒淫无度,大肆搜刮民财,并且信奉道教,发给道士俸禄,自称是“道君皇帝”,大建宫观。北宋的方腊、宋江农民起义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发生的。不仅如此,他还对外不断进行战争,在1120年,与金朝订立盟约要夹攻辽国。结果导致后来金军南下攻宋。靖康二年(1127年),宋徽宗被金兵俘虏,后死于五国城。

一切还要从1100年的一天说起。这天天空中飘满了雪花,寒风料峭,东京王城内福宁殿中隐隐传来一阵哭泣声,原来是哲宗皇帝驾鹤西去。赵煦即位时,稚气未脱,由祖母宣仁太后高氏垂帘听政,直到他16岁时才得以亲政。哲宗不是一个奋发有为的天子,至多算是守成的皇帝,他在执政多年之后,突然驾崩,使朝野惊恐不已。天不可无日,国不可无主,哲宗没有子嗣,偌大个江山交给谁呢?这实在是个棘手的问题。哲宗有两个皇后,第一个是孟皇后,但夫妻二人不和,孟皇后后来被废黜,出居瑶华宫,号华阳教主、玉清妙静仙师。她生有女儿,没有儿子。第二个皇后是刘氏,她生得倾国倾城,且又多才多艺,很得哲宗喜爱,由美人进位贤妃,孟皇后被废掉以后,刘氏得以顺理成章入主中宫。她生有一子二女,但儿子赵茂出生仅三个月便死去了,刘氏哭得死去活来,但毕竟于事无补。哲宗在悲痛之余,还存有一线希望:自己风华正茂,何愁没有子嗣?然而儿子还在虚无缥缈之中,他自己却撒手人寰了。

哲宗这一病不仅使朝臣十分关注,更使向太后忧心如焚。但向太后毕竟是一位十分沉着而有主见的老人。她在哲宗病了半年之后,便暗暗打定了主意:万一哲宗不测,只有在他兄弟中选一人来继承皇位了。可是究竟选谁呢?宋神宗有十四个儿子,早在哲宗即位前,长子佾、次子仅、三子俊、四子伸、五子侗、七子价、八子倜、十子伟均享寿不永,短命夭亡。余下的是九子必、十一子佶(音吉)、十二子俣、十三子似、十四子思。这五人都垂涎帝位,其中活动最积极的是哲宗的异母兄弟赵佶。神宗的这几个儿子虽都不是向太后所生,但由于皇太后的特殊身份,向氏仍是赵氏王朝中最有权势和最有资格决策皇帝人选的人物。她可以在这几位王子中任选一位来继承王位。她想若论长幼,应立九子,但他患有严重的眼疾,难以立为国君,而其他王子不是出身庶贱,就是纨绔子弟,只有十一子端王赵佶近两年来颇有贤名,而且赵佶对自己又十分殷勤。哲宗病后,他又时常为国事而忧心,又听说他仍在为其兄四处寻医求药,这说明赵佶的贤德果真是名副其实。

赵佶是神宗皇帝的第十一个儿子。据说在他降生之前,其父宋神宗正在看南唐后主的画像。虽然李煜托生说法不足为信,但在赵佶身上,确有李煜的影子。赵佶从小就爱好笔墨、射箭、骑马,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有一名叫春兰的侍女长得花容月貌,又精通文墨,是向太后特意送给赵佶的。但赵佶并不满足,以亲王之名,经常微服寻花问柳,被誉为“青楼天子”。

按说赵佶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对皇位有任何非分之想,可是因为哲宗皇帝的病危和申王的多病,使他看到了一点希望。哲宗皇帝已病了一年多了,这一年来,赵佶不满足于当亲王的荣华富贵。因为皇帝和亲王地位有天壤之别,而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自己晚出生了几年。他出生时,上面已有十个哥哥了。同是神宗皇帝的儿子,就因为出生的先后不同,而决定了将来地位的尊卑。

后宫中最有权势的是向太后,因为赵佶的亲生母亲在后宫中地位极低。只有让向太后对他产生好感,才有可能达到入主金銮殿的目的。为此他用了很多珠宝,买通了向太后身边的两位侍女郑氏和王氏。她们本就爱慕端王,又兼得了珠宝,便不断地在向太后面前诉说端王如何如何仁义孝顺、如何如何贤德聪明。赵佶自己也没有闲着,一有机会就向向太后献殷勤。由向太后对自己的喜欢程度可知,自己所作的努力没有白费。

赵佶得到了朝中很多人的称赞。哲宗即位后,一日,他派亲信去江苏天庆观问一个被称为王神仙的人,让他推算一下,看看以后何人入继大统。王神仙推算完,一言未发,只在纸片上写了“吉人”二字,交给来人带回。来人询问再三,王神仙只是摇头不答,宦官无奈,只得将纸片交给哲宗。哲宗召集臣子观看,没能作出解释。其实,“吉人”二字合写是“佶”字,这预示着赵佶要当皇帝。

赵佶被封为端王,从而也意味着赵佶有可能被立为皇帝。哲宗朝曾令群臣进拟堂名,学士纷纷献名,怎奈皆不中哲宗之意,最后定名为 “迎端”,这竟成了迎赵佶入继大统的谶语。

赵佶家有个叫杨震的管家,有一次,有两只白鹤降落在端王府里。在古代,人们认为白鹤落在家中,是难得的祥瑞,于是知道的人都纷纷前来庆贺,杨震怕此事会引起皇帝的猜忌,便把那些人赶走,说:“是鹳不是鹤!”又有一日,杨震的卧室中长出一棵灵芝,家里人都去庆贺,吓得杨震赶紧说,这不是灵芝而是普通的蘑菇。这接连不断的祥瑞异兆,让赵佶高兴得神魂颠倒,更加自高自大。于是有一天,赵佶叫来一个手下亲信,吩咐说:“你到大相国寺测一下我的生辰八字,一定要在每一个卦摊前都推算一遍,询问一下祸福,可只准说是为你自己算命。那人拿着八字去了,在每个卦摊前询问,但那些卖卜者都信口雌黄。最后见到一个人,穷困潦倒,坐在卦摊上,问他姓名,算卦的回答说:“张合。”于是二人聊了一会儿后,仆人便拿出赵佶的八字让他看。张合看了很长时间后说:“你真是开玩笑,这不是你的生辰八字,这是天子的生辰八字,为何要这么捉弄我呢?”那个管家大吃一惊,不敢小瞧这位先生,赶忙认真地请教。于是张合便道破了底细,不知是出于巧合,还是张合真的会掐算,管家更是惶惑不已,惊讶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他怕张合看破了会坏事,于是就赶紧一溜烟跑回了端王府,不敢泄露任何事情。第二天,便向赵佶说了他的经历。赵佶也是大吃一惊,但心里十分高兴,心想原来自己真的是有当皇上的命啊,只是因为自己出生得太晚了。如今,老天又一次垂青于我,看来我命中注定要做皇帝。想到这儿,赵佶不禁有些飘飘然。到了第二天,那个管家上街的时候,又碰见了那个算命的,管家很紧张。张合笑着对他说:“没有什么可紧张的,昨天我说出了天机,故今天特地在此等你,希望你回去后告诉你家主子,虽然有天命的眷顾,但还要自爱,为人处事要谨慎,这样才有可能灵验。”管家回去后,再次向赵佶禀告此事,赵佶顿时出了一身冷汗。心想,原来上天在帮我让我做皇上啊!后来,赵佶当上天子,张合也跟着官运亨通,做了大官。这也许是因为张合给赵佶留下的印象太深了,使他即位以后,也不忘好好感谢上天。

还有一个叫谢瑞的人,从成都来到京师,以拆字言人祸福为生。来人只须随意书写一字,谢瑞便能拆字析意,没有不被言中的。赵佶怦然心动,随手写了一个“朝”字,派一名宦官持字前往,谢瑞见字便端详宦官说:“此字非公公所写,我干这种事情的,只能据字而言。我发迹交运在于此字,贬谪远行也在于此字,但不敢直言。”宦官惊讶地说:“没关系,你直说好了。”谢瑞说道:“‘朝’字拆开来看,即为十日十月四字,不是这一天生的人,谁会写这个朝字呢?”谢瑞话一出口,满座皆惊,十月十日乃徽宗寿辰,京城尽人皆知。宦官马上回奏徽宗。还有一次,徽宗书写了一个“问”字,托一官员交给谢瑞,谢瑞在“问”字旁秘密批字后交给那位官员,嘱咐到家后方可拆开。赵佶打开一看,上面写道:“吾皇万岁,圣人万岁。”赵佶惊讶不已。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一生充满了如此多光环的皇帝,最后竟然成为北宋的亡国之君。

宋哲宗病重期间,国家大权都掌握在向太后手中。向太后是前朝名相向敏中的曾孙女。神宗任颍王时,娶向氏为妻,封安国夫人,神宗当上皇帝以后,就立向氏为皇后。1085年,38岁的宋神宗驾崩了,向皇后与神宗的亲生母亲高太后策立赵煦为帝,就是后来的哲宗。哲宗当了皇帝后,尊向皇后为皇太后。高太后命人重修庆寿宫给向太后居住,但庆寿宫在高太后居住的东面,按照常规,东方为上,向太后推辞说道:“哪有婆婆住在西边而媳妇住在东边的道理?”坚持不肯居住在那里。

宋哲宗挑选皇后的时候,同时也为他的弟弟们娶妻子,向太后告诫她家族的女子都应该避讳。她的家族中有要想当官的人,也一概拒之于门外,不肯帮助。在大臣们的心目中,向太后是一个正直而不徇私情的好太后,却成为赵佶平步青云的阶梯,赵佶知道,要想从一名普通的王爷成为拥有天下的皇上,最关键的是要取得向太后的信任,只要向太后能够帮忙,登上皇位就有十分的把握。于是赵佶使出浑身解数,来讨取向太后的欢心,让这位单纯的老人家认为自己好。甚至他还不惜降低自己的身份,去巴结向太后身边的宫女,不惜花费重金讨好她们,让她们在太后面前为自己说情。最终,宫廷中都称赞赵佶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不仅是一表人才,而且还知道孝道,同时也会关心下面的人,向太后也受到迷惑,对赵佶另眼相看,对他特别喜欢。朝野间私下也议论纷纷,说一旦哲宗驾崩,继位者便非赵佶莫属了。

宋哲宗驾崩后,向太后就召集大臣商讨立皇帝的事情。其实她早已有人选了,之所以要这样做,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她宣布说:“国家遇到了不幸的大事,皇帝死后却没有子嗣,应当立即选出一位亲王继任正统职位。”宰相章惇见向太后这样说,就以为让他再度风光的时候到了。但他对向太后的打算全然不知,还以为自己是国家的重臣,在立皇帝这一重大问题上,不能不考虑他的意见,现在既然是征询意见,于是就很积极地说道:“简王与皇帝是一母同胞的兄弟,皇帝驾崩了,按历朝历代的规矩来说,都该是简王继位。”向太后摇摇头说:“我没有子嗣了,而其他王子均是庶子出身,不用再如此分别。再说简王乃是神宗皇帝的第九子,断不能越其诸兄啊。你的话不合适。”章惇又奏道:“按照历代惯例,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如今十四个藩王已死了八个了,加上现在皇帝驾崩,共是九人。依照长幼顺序,还是应该立简王为皇帝。”章惇和简王并无深交,他之所以要鼎力推荐赵必即位,目的不过是要阻止赵佶登位而已。他平日不喜欢赵佶的所作所为,认为他轻佻而不稳重,全然没有天子的风度和气质,因而不希望他登上帝位。简王为人倒也诚恳,出生不久便被授予了爵位。哲宗即位,对这位同母兄弟又是一番加官晋爵,简王能有如此荣誉,可见他和哲宗的关系十分亲密。现在哲宗驾崩了,简王在现存的弟兄中居长,根据情理,应该由他继位。但麻烦的是,简王自小时就患有眼疾,倘若让一个有眼疾的人登基,岂不让天下人笑话!向太后当即反驳说:“简王虽然是在老大的位置上,但因为患有眼疾,世上岂有堂堂天子患有眼疾的道理,绝对不行。”她这一番话让章惇不禁语塞而感到事情的严重性。此时,他才明白原来向太后早就有定赵佶当皇帝的心了,只怪自己愚笨竟然没有看出来。向太后的目光隔着竹帘扫视朝中群臣,见大臣们一个个汗流浃背,十分紧张,脸上露出惶惑之色,便慢慢说道:“简王既不可立,那根据顺序自然是端王入继大统了,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吗?”群臣无人回答。在立皇帝这样极为重大的问题上,他们向来很小心,怕有不合适的地方,会招来杀身之祸,最好的办法就是什么也不说,听向太后如何安排,反正谁当皇上,他们都有俸禄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章惇见无人出来与他站到一起,便又大声反对道:“端王这人做事很随意,怎么能掌握天下呢?”知枢密院事曾布因受过章惇的挤压积有怨气,今见章惇如此放肆,根本不把皇太后放在眼中,便大声指责他说道:“章惇,你从未与大家一起商榷立天子的事,如今又突然大发如此议论,实在让人惊骇,真不知你有何居心。皇太后说应该立端王,臣听得多时了,觉得十分合适,没有异议,一切敬请太后定夺。”曾布既提出了这样的意见,而且与太后的心思又如此贴切,于是群臣也就都跟着附和说:“应当谨遵太后圣旨,不可节外生枝,再有他议。”满朝文武中,除宰相章惇一人外,没有人再提出反对意见。向太后见只有章惇一人上蹿下跳,而自己只几句话就让这个老夫子败下阵去,心里感到无限快慰。而章惇此时如丧家之犬,一言不发。向太后知道现在已经掌握了全局,便慢慢说:“哲宗在世的时候曾经说过,端王是个很仁义的君子,而且又很仁孝,是不同于其他诸王的。于情于理,都应该立他为皇上,不用再商量了。”众臣都无话可说。于是向太后命人传召端王赵佶进宫。其实,赵佶早就翘首企盼着这一天了。他时时刻刻关注着朝廷上那一场大辩论,时刻派人打探消息。他在端王府内十分紧张,害怕会有什么闪失从而出现不该出现的局面,特别是他听到章惇反对他当皇帝的时候,又气又恨,心里暗暗想:倘若我当了皇帝,一定要诛杀这个老匹夫!这是他一生中最焦灼不安的时候。突然,他听到了传唤他的声音,接着是一片杂沓的脚步声,他知道自己已经获得成功,脸上的愁容便一扫而光了。当他迈着轻盈的步伐,喜不自禁地在群臣的簇拥下来到福宁殿时,向太后已经在那里等着他了。一切都行礼如仪,赵佶在哲宗皇帝灵柩前宣布即位,是为徽宗皇帝。

同类推荐
  • 植物之诗:植物学家吴征镒

    植物之诗:植物学家吴征镒

    为了实现中国植物学本土化,他的脚印几乎印在了中国的每一片土地,他对中国植物学的研究,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国植物学界。着作等身,成果累累,这样的评价对吴征镒来说,是毫不过分的。他用科学的语言抒写着一首植物之诗,科学之诗,也用诗的语言写下他对祖国,对人民,对真理,对科学的追求和热爱:我愿意默默地深深地崇拜。
  • 刘胡兰

    刘胡兰

    刘胡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现已更名为刘胡兰村)。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毛泽东当年为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朱强编著的《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讲述了刘胡兰生平事迹。
  • 慈禧全传之伟大的统治者慈禧太后(第三部)

    慈禧全传之伟大的统治者慈禧太后(第三部)

    我到达中国开始在《香港孖剌西报》的工作时,义和团运动已经发展到顶峰了。从外国记者和中国沿海居民的口中,我常常可以听到诸如“慈禧太后是个嗜杀成性的老泼妇”或“慈禧太后是一个杀人女魔王”的话语。时代在不断变革中前进。近年来,我常常从美国人口中听到对慈禧的赞美。美国人毫不吝啬地给予慈禧太后以热情的赞美,我承认,我并不能解释清楚其中的缘由,但是这并不能否认欧洲人对慈禧太后的厌恶。
  • 铁血宰相俾斯麦(下)

    铁血宰相俾斯麦(下)

    铁血宰相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也是19世纪欧洲政坛的传奇人物。他不但统一了德意志,更创造了日耳曼民族的特殊性格。他的铁血政策深刻地影响了后来德国的政治走向,甚至可以说是他改写了欧洲的历史。当时对于俾斯麦的功过得失,人们褒贬不一,因而作者认为要想真正了解他很有必要对他的精神历史作一些深入细致的研究。在本书里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精彩的心理分析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在书里作者不仅仅描绘了一个因得胜而神采奕奕的将军形象,而且通过分析俾斯麦身上所特有的三种性格元素——骄傲、勇敢和怨恨——揭示了支配他一生如猛狮般能量不竭的缘由。
  • 德川家康(青少版)

    德川家康(青少版)

    这是一本浓缩了三百年历史的励志读本,更是一本高度提炼的人生智慧,作为送给青少年的青春厚礼,这本《德川家康青少版》从复杂的历史怪象中梳理出最高的人生智慧,让青少年学会了解自己和他人,了解处世之道和成功之道,并将它们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像德川家康一样去应对生活中的一切变化,像德川家康一样用耐心和智慧赢得人生的辉煌。
热门推荐
  • 无敌奶爸从神级选择开始

    无敌奶爸从神级选择开始

    恭喜你的女儿六岁了,神级选择系统开启!选择:陪女儿看书,奖励:文豪属性+2。选择:陪女儿搭积木,奖励:建筑力+2。……手携萌娃,寻妈路上苦难多,无敌,从开启神级选择系统开始。
  • 明智·留一个角落安放信仰

    明智·留一个角落安放信仰

    我们所认识的世界,所熟习的人,真的就是的确如此吗?有没有一颗时刻澄明的心能够去随时随地看透任何一个流转不息的人和瞬息万变的世界呢?当这样追问自己的心灵时,就会发现执著于自己一时一地、一人一物的幻象是多么可笑的事情。认识的主体在迁流变化,认识的客体也同样在迁流变化;我是有限的我,你也并非全知全能的你,那么为何那么确实地相信这个虚妄的、流动的自我呢?
  • 99%的新人,没用心做好的50件事

    99%的新人,没用心做好的50件事

    《99%的新人,没用心做好的50件事》作者基于他总结的职场三原则,从方方面面为大家介绍了50个职场指南,它们将陪伴你的职场生涯,做你永远的指南针。改变你的工作态度,改变你的工作方法,你将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不管你是新人还是对职场感到厌倦或力不从心的“老手”,《99%的新人,没用心做好的50件事》都将是你驰骋职场的指南!
  • 幽冥雪晴

    幽冥雪晴

    简介:她本是个平凡的高中生,因偶遇僧人缘渡,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身红色的嫁衣,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校草何洛晨的穷追不舍,幽冥邪少的拼死守护,梦中的凄美少年······一个她一无所知的世界到底隐藏了怎样的秘密?当真相大白的那一刻,她爱与不爱,何须别人刻意成全······场景一:缘渡:“女施主,贫僧见你面若桃花,定当有桃花运啊。”薛芝晴:“擦——什么?桃花运?我看是桃花劫才对!”缘渡:“······”场景二:薛芝晴:“谢天谢地,缘渡那家伙总算干了件好事——没那么扫把了。”一会过后——薛芝晴忍不住咆哮:“这该死的缘渡老头,以后就算是相信太阳会打西面出来,也不再相信他会不扫把!哼!”场景七:天帝:“你可知尘儿为何会落入凡尘?”薛芝晴(狠狠给了他一记白眼,这都不知道,白痴!:“因为他名字就叫落尘啊!”天帝:“······”
  • 青年作家(2015年第11期)

    青年作家(2015年第11期)

    《青年作家》是一本老牌纯文学读物,创刊于2006年,由文学巨匠巴金先生撰写创刊词,曾被誉为中国文学刊物“四小名旦”之一。
  • 王火文集·第二卷:霹雳三年 浓雾中的火光

    王火文集·第二卷:霹雳三年 浓雾中的火光

    《王火文集·第二卷》包含《霹雳三年》和《浓雾中的火光》两部长篇小说,其中《霹雳三年》以一对年轻的男女新闻记者登场做了主角。作品讲述了他们不平凡的独特经历,他们的爱、恨和苍凉青春。这对恋人活跃在十里洋场的上海和当时心脏地带的首都南京,沐浴了大时代的暴风骤雨,又经过了建国后的坎坷曲折,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好时期;《浓雾中的火光》讲述的是四十年代重庆缙云山下、嘉陵江畔的一所著名大学里发生的故事,作品从侧面再现了抗日战争期间大学生活的风貌。
  • 金玉良缘之我的锦衣卫大人

    金玉良缘之我的锦衣卫大人

    言情版柳星月与锦衣卫北镇抚使阴差阳错之下结下梁子,本以为今生都在不会与他在有交际。却三翻两此的相遇,偏偏每次相遇还都很倒霉。那时星月便决定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孽缘阿情不知何起,却深入骨髓。从遇到柳星月的那天起他就知道这个女子不简单,她身上隐藏的秘密,只是情不知何起一往而情深。他早以情毒入髓无法自拔。阴谋版江湖传言建文帝宝藏现世,引得朝堂江湖皆动荡不安,嘉靖帝大怒,秘密命锦衣卫同知陆炳暗地里调查建文帝宝藏一事。柳星月无意间竟卷入那重重阴谋之中。对陆炳而言,权力美人他都势在必得
  • 娇妻难宠,BOSS难讨好

    娇妻难宠,BOSS难讨好

    重生经济人差点被潜!清白保住了,可不小心卷入了艳照门事件!还被威胁,她该怎么办……
  • 爱情花开月正圆

    爱情花开月正圆

    结婚四年,她看他起高楼,看他宴宾客,看他把别的女人请进来,终于忍无可忍。登报离婚后,她发下了毒誓——要是再踏进江宅一步就不得好死!等她怀上了他的孩子,毒誓应验了。“舒曼,为了我们的孩子,你要撑住。”可我那么恨你,为什么要为你留下这个孩子?
  • 我的N种生活

    我的N种生活

    我崇拜痛苦和不公,生活深处的隐痛,它们唤起了我以及我的语言,让我的休闲有痛的感觉。我的隐痛是无限的,语言对于我来说是阶梯,经过攀登,我希望尽头是一扇门,打开它我就可以看到那些痛楚和不公了。这种感觉比做爱、喝酒、游荡、读书更重要,它来自语言,语言深处居住着的理解自己、安慰自己、灭掉自己的冲动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