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5100000002

第2章 我是经销商,弱者不是我(1)

有专家预言,二十一世纪战争会消失。然而历史的车轮辗过,战争仍在继续,和平对于某些领域来说仍然是遥不可及的奢望。

厂商、经销商、终端零售商之间的博弈风起云涌,渠道战、价格战、服务战,各种商战似乎成了市场的永恒。作为经销商来说,所要面对的战争将越来越残酷,是作为一个弱者任人欺凌,还是想办法变大变强?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如何来实现呢?

发展才是硬道理

中国绝大部分经销商的发展都止于“行商”阶段。尽管面对幅员辽阔、城镇化程度越来越快的中国市场,经销商的作用巨大并且不可或缺。但随着消费者收入的提高、消费层次的分化、经销商的作用和地位肯定会发生重大变化,经销商一统天下的局面肯定会被打破,渠道的多元化必然会出现。事实上,这些都已经成为现实,经销商的地位会被进一步地边缘化。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中国市场的渠道流通中,一直以来都是批发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大到国营商场小到小卖部都成了批发市场的常客,这就促使“坐商”形成。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以后,有部分批发商不满足于现状下的营业额,同时也是为了拥有更多长期固定的客户,开始了试探性的送货上门服务,这就是行商的雏形。九十年代末期,在行商的雏形阶段,那些初步尝到送货上门所带来的好处的批发商逐步发展壮大起来。他们开始渐渐占据了批发市场的主要位置,也就是所谓的大户。这种状态的出现,形成了市场的一、二批两极分化。壮大起来的“大户”们已经不满足于批发市场的生意,开始主动出击,寻求直接和厂家合作的机会,借以求得更大的利润。他们开始独家区域经销或代理,行商时代彻底来临。进入二十一世纪,有一部分在其他行业取得利益的“富有者”看到做经销商可以带来的“好处”后,开始涉足经销行业,而从此经销商的“血腥时代”也随之宣告爆发。

时势造英雄,但时代痕迹太重的“英雄”总是会被“雨打风吹去”。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以前成长起来的中国经销商大多就属于这种“英雄”。这个时期经销商的发展就其主要经营特点而言,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倒爷”阶段(大致在1990年以前)一部分市场意识强、信息渠道广的人员,凭着胆子大、动作快、勤劳、有经验和某种关系网,从“小打小闹”成长为经销大户,积累起了资金和不算健全但覆盖很广的销售网络。这个时期的厂商关系,由于产品紧缺,表现为“厂强商弱”的特点,因此经销商不得不通过找门路、拉关系、请客送礼,甚至行贿来保证货源。而这个时期的主流制造商,即那时所谓的“名牌”制造者,实际上只是一个生产者,其产品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尽管销售业绩很好,但并没有真正掌控和经营市场。这些决定企业命脉的东西恰恰掌握在有求于它们的“倒爷”手里。而这也正是这些“倒爷”成为企业最后走向衰败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没有将强势业绩转化成为强势市场地位。而那些相对弱势的制造商则走向市场,在市场上实现了跟经销商的沟通。但正是这点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进步,成为它们在不长时间之后后来居上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阶段:“坐商”阶段(大致在1990年至1995年前后)这个时期的经销商已经“今非昔比”,资金规模和销售规模都已经比较大了。由于新建企业风起云涌,在产品供应仍旧相对紧缺的情况下,已经出现局部或者结构性过剩,制造商对经销商的争夺已经开始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那些主流经销商已经完成“从奴隶到将军”的转变,制造商必须看他们的脸色行事了。同时,由于他们控制着“最受欢迎和最能挣钱的产品”,所以下游经销商也“有求于”他们。现在,他们能够足不出户、“坐”在自己的店里面轻松挣大钱了。与此同时,那些相对弱势的制造商由于得不到这些经销商的青睐,不得不越过他们,去与他们的大二批(主要是地区级和县级经销商)打交道。这一举措虽然是无奈之举,但却最终成为主流经销商和他们的供应商走向没落的主要原因。

第三阶段:“行商”阶段(大致在1996年之后)一些弱势经销商和他们的供应商为了与大企业和大经销商抗衡,率先提供上门送货服务。由于效果甚佳,这种方式被迅速普及。而这种方式的普及,则使得中国的经销商最终完成了对市场的覆盖。其特点是市场总体覆盖率很高、覆盖面很广,但由于经销商个体市场管理能力差,加上受个人认识、知识、能力和财力的限制,他们并没有充分利用和挖掘这种覆盖所带来的价值。因此,中国绝大部分经销商的发展止于“行商”阶段。尽管中国市场幅员辽阔,城镇化程度越来越快,经销商的作用巨大并且不可或缺,但随着消费者收入的提高、消费层次的分化、经销商的作用和地位肯定会发生重大变化,经销商一统天下的局面肯定会被打破,渠道的多元化必然会出现。事实上,这些都已经成为现实,经销商的地位会被进一步地边缘化。

那么,经销商为什么很难做大呢?俗话说得好,有多大的老板就有多大的生意。生意做不大无疑是老板的问题。有几种类型的经销商永远都不可能做大:

1.事必躬亲型亲自做市场,送货收款都是自己做。因为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合理进行时间管理的情况下通常所能直接有效管理的客户(终端)不会超过150个,即使加上帮手,经销商所能管理的有效客户数不会超过300个,而且所能运作的运输车辆也不会超过2-3辆。

2.甩手掌柜—土财主型因为做经销商赚了点钱开始不知天高地厚,把生意交给家人或者是亲戚进行打理,自己就开始花天酒地到处充当公子哥。只要有钱进账,其他的都无所谓。等到发现已经无钱可花时,市场已经是无药可救属于他人。

3.不懂资本运营型作为经销商,特别是处在当前零售大鳄大行其道时代的经销商,除了好的产品外,资金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因为除了下线经销商外没有哪一个零售大鳄是不压货款的,除非你不做。往往有相当数量的经销商因为资金的原因举步维艰,看到好的产品、好的商机只能望洋兴叹。因为自身销售网络的不健全,只能寄人篱下。

4.自以为是型这一类型有点类似于第二类型。感觉自己有钱了,是老板了,就开始对人吆来喝去。并且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明白,自己说的就是对的,有钱就是老大。结果呢?不但自己的员工逃之夭夭,就连厂家也恐怕要唯恐避之而不及了。可想而知最终结果是什么。

经销商要想真正做大,成为企业家型经销商,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刚开始一定要自己亲自做因为不亲自做就不可能了解市场。只有自己栽种的树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2.规模扩大时,一定要培养出几个得力助手这些助手可以是自己的家人、亲戚朋友,也可以是聘请的人员。

作为老板,要言传身教,带出第一批队伍。只有队伍扩大了,网络才能扩大,渠道才能更健全,市场才能做得更大,销售额才能上去。

3.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就要设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招聘专业人员,明确分工如果一切都交给自己的得力助手,可能会在他们跳槽时带走客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实行分工不但可以充分展现个人所长——每个人只做自己最擅长的事,而且即使任何一个人离开都不会造成过大的损失。

4.设立相应的管理人员和监督机构企业规模太大时,仅靠一个人的力量肯定会管不过来,因此要实行分层次的管理。让一些有能力的人来帮助你管理,而你只要对这几个人进行管理就行了,这样可以留出时间考虑诸如市场、企业的发展问题了。

5.制定相应的制度,按制度进行管理规模小时,一切都记在脑子里,半个小时就能把事情处理完了。

这时,没有制度可能效率更高。规模一旦扩大,就会发现有做不完的事情,处处感觉有难题了。这时,就必须按制度办事,按制度进行管理。合理的制度不但有助于企业的发展,更能为企业留住适合企业发展和需要的核心人才。

我们分析经销商的发展历程,不能单纯只看这一独特个体的发展,还要把它放在时代特征和市场环境的变迁中来比较分析。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帮助经销商群体回顾历史,把握现在,预测未来。在与厂商、零售终端的风云际会中走在时代的前沿。

图穷匕现,茧破蝶出

剑,乃百兵之灵。剑之所求:矫若游龙,空灵忘我;魂之系者,善莫大焉。古人讲:“宝剑锋从磨砺出”,一柄剑要经过打磨和血雨腥风方能流传世间。以宝剑论营销,它终将是一门实践科学。无论理论发展到何种程度,实践是必不可少的阶段,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战争中方能学习战争。在营销的历史上,从来不缺少精彩的永恒。这几年来,我们身边同样出现了很多成功借助契机的精彩营销事件。但这些火热的表象并不能掩盖一个让人焦虑的现实问题,那就是目前中国的整个营销生态还仍然处于一个混沌状态。

首先,市场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并没有准确的角色定位。无论是厂商、超级终端还是消费者,目前都处于一个角色错位的阶段。这些利益相关者,彼此缺少准确的战略性思维和定位,对自己的战略发展方向不清楚,对自己在整个行业供应链、产业价值链上所处的位置及所具备的核心能力的认知还处于一种混沌状态。

其次,关系混沌。目前无论是厂商关系,还是厂商跟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我们都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个是“闷”,一个是“紧”。

所谓“闷”,是大家普遍感受到现在营销队伍的生态关系非常复杂,但是找不到突破口在什么地方。也许每个人都能指出一些问题的所在,但是都不知道这个拳头该往哪里打,从哪里突破。

而“紧”则是指随之而来的紧张关系。厂商关系日益变得紧张和复杂。在行业内,一些最基本的营销法则、市场秩序、市场信用并没有真正得到确立。

那么究竟该如何来应对这种困惑呢?中国企业和广大的经销商该如何思考营销问题呢?这里我们引入一个概念,那就是社会关系营销。

一、什么是社会关系营销

按照营销之父菲利浦?科特勒的观点,市场上存在五种竞争观念,即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营销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各种组织无一不是在其中某一个观念的指导下从事着营销活动。而社会营销观念是最高层次的营销观念,它不仅注重营销的效率和效果,还考虑社会与道德问题,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社会关系营销是企业在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如为慈善机构捐款、保护环境、建立希望小学、扶贫)的同时,借助新闻舆论影响和广告宣传来改善企业的名声、提高企业形象的层次,提升其品牌知名度、增加顾客忠诚度,最终达到提升销售额的营销形式。

社会关系营销在国外已是很经常的事情。许多制造商将慈善事业更多地与公司目标联系起来,捐赠目标针对公司运营或销售的地方。通用汽车基金会副主席甘保说,1994年以前,他们的捐赠真是为了利他目的,现在他们的思路是,需要平衡他们的利他捐赠和策略捐赠,意即既考虑社会利益又考虑公司利益。惠普公司竭力说服其海外分公司相信慈善事业是公司做生意方式的一部分。事实上,美国《商业周刊》已将社会关系营销描绘成了“慈善事业中最热门的事情”。正如最早从事社会关系营销的美国运通公司的一位总经理所说:“社会责任是一个很好的营销诱饵。”

社会关系营销没有固定的形式,就目前出现的形式来说常见的有以下六种:销量决定型、公益事业冠名型、义卖捐赠型、抽奖捐赠型、主题活动型和设立基金或奖项型。

二、社会关系营销为企业带来的相关利益

国外有研究表明,社会关系营销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关系。这种正相关关系的逻辑基础是,社会关系营销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利益,足以补偿其付出的成本。这些利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同类推荐
  • 如何让生意来找你

    如何让生意来找你

    将李嘉诚的成功历程逐一呈献给大家,给渴望成功与财富的大众读者树立了决心、梳理了思路、告诉人们如何突破自我、如何创造财富、如何取得成功、如何让财富来敲门。同时,本书还将李嘉诚创造财富的诸多细节揭晓与众人,给渴望成功与财富的大众读者树立了决心、梳理了思路、告诉人们如何突破自我、如何创造财富、如何取得成功、如何让生意来找你。
  • 领导力提升与开发

    领导力提升与开发

    从领导力的内涵和起源入手,以东西方理论互相借鉴、中外思想互相参照的方式,分析如何提升领导力:提升领导力应注重行为、态度和风格;提升领导力应考虑权变和情境;提升领导力应把握好权力与政治的运用;提升领导力应注重激励和沟通;提升领导力要善于变革和创新。同时,提出通过领导胜任力模型、领导者的职业生涯规划、领导力开发技术与实施等方面进行领导力的开发。领导力的本质是影响力,领导力即获得追随者的能力,表现为“跟我来”、“看我的”、“一起干”。制约领导力提升与开发的因素主要有:道德失范;权力滥用;决策失误;用人失察;协调失衡;思维僵化;心理障碍;言行失体;眼界限制。
  • 每天一堂销售课

    每天一堂销售课

    从一个刚入行的销售菜鸟到业绩辉煌的顶级销售员,需要多长时间?销售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客户即是敌人又是战友。
  • 隐谈判:后台交易

    隐谈判:后台交易

    本书介绍了谈判的技巧,分八章,内容包括:“真正的谈判开始于正式谈判之前”、“谈判就是一场攻心术”、“谈判上半场——站在谈判的门外”、“中场不休息——用策略去掌控结果”、“谈判下半场——坚持就是胜利”等。
  • 当代英美组织领导力发展:理论与实践

    当代英美组织领导力发展:理论与实践

    与引进的关于“领导力发展”的西方学术著作和教科书不同,本书是中国学者立足本土文化情境、采用跨文化视野系统研究西方组织领导力发展的第一部专著。本书“如其所是”回答英美语境下“组织领导力发展是什么”和“怎样发展组织领导力”两个关键问题,同时提出汉语世界第一个组织领导力发展理论框架——它为宝钢集团、中兴通讯等跨国企业所认同,具有十分显著的实践价值。
热门推荐
  • 隐婚甜妻,乖一点

    隐婚甜妻,乖一点

    未婚夫与妹妹狼狈为奸,竟然把她送到别的男人枕边,而这个男人恰好是她的前任。转身回家,却被反污蔑成行为不检点。老爸勃然大怒要赶她出家门,妹妹与后妈一旁看热闹。呵呵,还真以为她是任人宰割的小白兔,来一对打一双。前脚刚出家门,后脚前任就尾随。“女人,才主动送上门,翻脸就不认?”?“再见,叶先生,我们三年前就玩完了!”某女狂傲地甩了下头发。?“小野猫,你想怎么玩,随时奉陪。
  • 屠神之旅

    屠神之旅

    血杀之道,屠神之说。当血红色的光芒降临人间,屠神的传说已然开始......突破人间极限,武道成丹。是偶然,还是天命。踏入修真之道,却发现自己非人非妖。是上天的捉弄,还是本命的轮回。但是茫然却不曾出现在他的本心,因为嗜血是他的本意。何为天道,又有什么是非道?夜狼的本心就是自己的道,他的人生就是天命。本心就是道,神若想控制夜狼的命运,本心必杀之。神若想动摇夜狼的本心,夜狼必屠之。
  • 末世危机之丧尸女王

    末世危机之丧尸女王

    末世来临,安心琪同闺蜜和男友一同所在的地方,即将被丧尸攻陷时,闺蜜却爆出和男友有一腿,并抛下了她,变成丧尸后将会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 从“煤结”到“煤解”

    从“煤结”到“煤解”

    煤炭资源整合,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词。2009年,作为中国第一产煤、输煤大省及能源重化工基地,作为整合先行省,山西掀起的煤改作为起笔,已经足够浓重。其后的趋势,更有人称其为“风暴”,说它牵动数以万计的“煤老板”的命运,甚至显得微不足道,即使将它上升到牵动亿万民众神经的高度,应该说也不为过。煤炭资源整合,在三晋上北下南的地图上一路驶来。从雁门关外到河东大地,从吕梁之巅到太行山麓,整合发展如火如荼。潞安集团,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决战中,领导班子全过程、全方位组织指挥,纪检监察部门全程跟踪监督,诸多部门联合行动,整个企业倾力而上。
  • 穿越之农门骄女

    穿越之农门骄女

    胡家村的人都知道,胡全的亲爹就是上山的时候不小心摔死了,接着他女儿也在上山的时候摔了,不过找到的时候还活着,倒是捡回了一条命。于是,不少的人就又说了,胡全的大闺女,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有没有后福,作为当事人的胡喜儿并不清楚,不过,她觉得,活着就是活着,总该好好地活下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食色攻略:唯有美食不可辜负

    食色攻略:唯有美食不可辜负

    民以食为天。从古至今,人们都把吃饭看做是繁衍生息的第一需要。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觉感受,而且已然成为一副体现民族素养、人文地理、历史沿革、世事沧桑的画卷。现代人对于美食方面的要求,不仅要能满足自己的实用需要,亦对审美方面提出了相当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品尝美味,还要感受文化和情趣方面的熏陶。
  • 九月初见的时光

    九月初见的时光

    心有缱绻意,九月望初见。两情缱绻如初见,此人心中唯九月。九月初见的时光,九月初见的时光; 九月初次相见的时光,九月与初见的时光。
  • 情商与影响力

    情商与影响力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情商与影响力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本书从培养习惯、缔造个人魅力入手,通过精辟入理的分析、具体典型的实例,为读者打造个人影响力提供了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帮助读者在模拟的情境中走出对幸福、成功的迷思,获得完美人生。作者在第3版中,对情商的构成因素以实际案例为背景,面向应用进行了解释,提出以下概念:情绪弹簧、情绪单级化、情绪免疫力,等等。还增加了职场成功与不太成功的案例,帮助读者创造和谐的职场氛围与个人生活。
  • 阴阳诡世

    阴阳诡世

    我出生在一个小山村里,我亲眼见到我爹被一棵树吃了,从此以后,三阴聚煞,白骨连舟,幽冥黄泉,我才知道这个世界光怪陆离,并非我看到的这么简单。华夏九州三千里,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守灵人,镇山神,千年的历史中,又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辛秘。何为道?何为爱?何为苍生?这是一个追寻,抗逆,不屈,又天马行空,光怪陆离的故事。
  • 今宵月儿圆

    今宵月儿圆

    刘殿学的小小说取材日常生活题材,善于提炼,通过各种生活细节,展现生活的一个侧面,幽默、智慧处处可见,单篇不长,以一种轻松而又调侃的笔墨,勾勒出纷杂错乱的芸芸众生,让读者在笑声中去分析,去思考,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