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从活禽中找到了禽流感病毒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一直在家禽中流行并爆发。
澳大利亚在1976年、1985年、1992年、1995年和1997年爆发禽流感;
英格兰在1979年和1991年;美国在1983—1984年;爱尔兰在1983—1984年;德国在1979年;墨西哥在1994—1995年;巴基斯坦在1995年;意大利在1997年;香港在1997年相继爆发禽流感。
2003年10月以来亚洲多国发生禽流感。所有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皆为H5或H7亚型,在严重的家禽疫样爆发中还曾分离出H4和H10亚型。
禽流感爆发历史图(来源:人民网)
1989年3月,中国吉林和黑龙江的马群爆发了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病死率达20%,种系分析显示其为H3N8禽流感来源,且未发生基因重组。1990年4月,黑龙江的马群再次爆发流感,发病率为48%,无病死率,其病毒分离株与1989年吉林分离株极为相似,其病死率的下降可能由于该地区的马获得了对该病毒的免疫力。
1997年香港H5N1禽流感爆发期间,接触H5N1患者的医护人员和家庭成员H5N1抗体阳性率显著升高,提供了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证据,但都只提供了血清学资料,未见人与人之间感染的临床病例。2003年荷兰H7N7禽流感爆发期间,3例未接触过病禽的家庭成员的发病提示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尽管禽流感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极为有限和少见,但一些病例值得医学家们警惕和研究。
美英科学家曾报告,造成1918年西班牙流感的H1N1病毒为禽流感病毒。那么,这次流感期间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病例数就应当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
1918年西班牙流感为禽H1N1流感病毒直接感染人类所致。1957年亚洲流感为欧亚禽流感病毒(PB1、HA和NA基因)和人H1N1病毒的重组产物,此后H1N1病毒从人中消失。1968年香港流感为欧亚禽流感病毒(PB1和HA基因)和人H2N2病毒的重组产物,此后H2N2病毒从人中消失。1977年,H1N1病毒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爆发,该病毒与1950年在人类中循环的病毒几乎相同。目前,H1N1和H3N2流感病毒共同存在于人类中。
1977年俄罗斯流感的H1N1病毒与20世纪50年代在人类中循环的病毒几乎相同,很可能该病毒在某种动物宿主体内潜伏了20年而没有发生变化。这次大流行的死亡率相对较低,原因在于20岁以上人群已经对该病毒存在免疫力。
显而易见,禽类身上的流感病毒在不断地突变,突变的结果是影响了人类的健康。两者之间有着传染传播与致病或致死的关系。
§§§第二节我国对禽流感的研究
1975—1978年,香港多位学者对香港和由广东、广西进口的活禽(鸡、鸭、鹅)进行了市场监测,分离到62种不同血清亚型的流感病毒,其中有7株是从鸡中分离到的,有3个毒株亚型为H3N2,其余4株分别是H3N6、H3N9、H6N4和H1N1。
1976—1979年,我国从上海、广西和北京等地家禽(鸭)中分离出多株甲型流感病毒。
1978—1979年,辽宁省丹东市捕捉了17种不同品种的野禽,从其中4种(主要是野鸭)中分离出33株流感病毒。1980年,我国从南京鸡鸭加工厂屠宰的外表健康的鸭鹅泄殖腔中分离出H4、H5、H6等亚型禽流感病毒。
1992年又从鸡体中分离出低致病力禽流感毒株H9N2,从而发现禽流感在大陆鸡群中的流行。
1994年,我国向全世界公布了这一事实之后,通过“禽流感血清学调查和病原分离”证实了禽流感在我国大范围存在。
1997年,陈福勇等从某鸡场分离到H9N2毒株。
唐秀英从鸡群、鸭群、鹌鹑、鹅等中分离到28株H9N2、1株H3N2、1株H1N1、1株H3N8、2株H4N6和3株H5N1病毒,其中由鹅体分离的H5N1为高致病力毒株,其余均为低致病力毒株。此外,唐秀英等还在国际上首次从发病鸡群中分离到1株H14N5毒株。近几年,唐秀英等在对我国部分地区商品蛋鸡群及养鸡专业村进行禽流感血清学调查中发现221个阳性鸡群,其中H9亚型阳性鸡群占93.89%,证实禽流感尤其是中等毒力以下H9亚型禽流感病毒已在我国广泛存在,给我国养禽业造成较大威胁。
1997年4月,香港流浮山3个鸡场4 500只鸡突然死亡。检验结果为H5N1的禽流感病毒感染;不幸的是,5月21日1名3岁男童死于雷耶氏综合征及肺炎合并症,从其气管分泌物中分离出1株H5N1流感病毒(A/HK/156/97);截至1998年2月11日共有18人确诊为H5N1病毒感染并发病,其中6人死亡。经过对A/HK/156/97分离株8个基因片段序列的分析,并分别与人源和禽源流感病毒比较,发现8个基因片段同源率达90.1%~98.5%的毒株均为禽流感病毒,未发现任何曾在中间宿主与人流感病毒基因重排证据,由此确定,禽流感病毒首次突破种间障碍,未经中介直接感染人并致死。
1999年2月,郭元吉等发现5个禽源H9N2病毒感染人病例,3月,香港从2个小女孩体内分离出2株H9N2禽流感病毒,虽然7人均全部康复,但该事件发生增加禽流感病毒感染人并致病例证。值得注意的是H9N2有多年流行历史,特别是近年来在我国广泛存在,1999年7月在对我国某禽流感研究小组成员血清学调查中发现25%的人员H9血清抗体为阳性。禽流感被认为是人流感病毒发生变异的新基因来源已成定论。
1997年香港H5N1和1999年内地及香港H9N2禽流感感染人事件的发生,更突出地显示了其公共卫生意义。
§§§第三节禽流感为什么多发生在华南
我国华南地区是世界禽流感发生中心。国内外学者一直在关注,国际学术界总结了4个原因:
1.该地区水网密布,拥有高密度禽类及哺乳动物,人口稠密,人、猪、家禽和水禽之间接触非常紧密。
2.该地区独特之处还在于:气候温暖、潮湿,利于流感病毒长期存活;禽粪喂猪、猪粪喂鱼、水禽放养和鸟类丰富的生产生态模式。
3.人们喜吃活禽、活鱼,高密度、多品种活禽市场存在的生活模式。
4.这个区域正处于国际候鸟迁徙路线上。
这些特点决定禽流感和人流感病毒可通过粪便、水系、饲料、活禽市场、用具、饲养管理过程、迁徙和共同中间宿主等环节在家禽、水禽、野鸟、猪和人之间保存、传播和演化,产生新型禽流感和人流感病毒。候鸟迁徙又可将流感病毒带出和带入该地区。
禽流感病毒作为人流感最大的基因库间接威胁人类健康,还作为新病原直接对人类构成威胁,因此其公共卫生意义不容忽视。在2000年刚刚到来之际,意大利H7N1高致病力禽流感的爆发并波及欧洲、北美及亚太等地区人流感的大流行,无不提示人类,禽流感将是人类本世纪面临的挑战之一。
§§§第四节人类近十年感染禽流感大事件
2003年2月,香港2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1人死亡。
2003年2月28日,荷兰暴发H7N7禽流感疫情。至4月,病毒感染800多家鸡场1100万只鸡。83人感染,1名男子死亡。
2004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确认泰国和越南11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其中8人死亡,但未发现人际传染。中国首次公布H5N1禽流感疫情。
2004年4月6日,加拿大2名养鸡工人出现感冒症状,被确诊为感染H7N3禽流感病毒。
2004年8月,越南再添3人死于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
2004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了自9月初以来越南的首例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病例。
2005年1月至2月,越南新发13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其中12人死亡。
2005年2月,柬埔寨出现首例禽流感病例。英国一家学术杂志发表研究报告,怀疑越南可能出现人际传染禽流感病毒。
2005年3月,越南再添15例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病例,柬埔寨报告同类诊断1例。
2005年4月19日,死于越南一所医院的柬埔寨女青年被确认感染了禽流感,这使柬埔寨当年因感染禽流感死亡的人数增至4人。
2005年6月,越南证实,1名农场工人因接触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病鸡而感染致命性禽流感病毒,该患者并未表现出任何患病症状,但他的血液中携带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
2005年7月21日,印尼卫生部确认,1名38岁的农场工作人员因感染H5N1病毒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