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这首怀古词做出了主体判断,面对“悠悠”的历史,盛赞孙仲谋的成熟干练。自称是春秋大军事家孙武之后的这位乱世英杰在15岁的时候即被举为孝廉,他的哥哥孙策遇害后,孙权稳定了江东六郡的局势,此后大有作为,不仅率大军亲征黄祖,顺利地夺得江陵,还与刘备联合攻曹,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孙权据有江东达50多年时间,最大的业绩在于开发了东南,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孙权的交际能力很强,也很懂得汇集多方力量,他在为政期间广泛揽集人才,任用鲁肃、诸葛瑾等为其宾客,还以周瑜和程普为左右都督。依仗着长江地势,多次击败曹操的进攻,及至曹丕建立了魏政权之后,他仍然在表面上接受其封号,实则争取时间巩固政权基础。通过除灭各个分支割据势力,平定少数民族山越,领地也扩展到福建、两广、湖南的广大地区。使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的这些地方重新统一,社会经济也得到了恢复发展。
采纳陆逊建议的他扩大屯田面积,将自己驾车的牛由八头减为四头以便耕地。他还身先士卒亲自耕田,“与众均等其劳”,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令诸将“尽除荆州民租税”,并加强武备崇尚节俭。为建立吴国鼎立之业,孙权接受鲁肃的建议,联合刘备共同对付曹操进攻。其后因夺取荆州而杀死关羽,双方从此失和了,刘备为复仇而爆发夷陵之战。孙权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后来两国又恢复联盟,长时间不为谣言所动。聪明的孙权很会利用江南豪族势力,注意与吴郡的地主紧密结合,以高官的权力对之加以笼络。豪强地主在太湖流域经济发达地区的势力非常强大,孙权凭智谋赢得了广泛支持,他通过保护私人土地所有制来发展经济的方式,将战利品赐给豪族世家地主,并在很多方面为其利益提供方便。
其统治在劳动力紧张的太湖地区很独到,对将帅、佃户和地主的政策讲求方法,高明之治使他成为当时难得的英杰。随着农业的稳步发展,造船业、手工业、商业也得到发展,为江南地区经济中心的地位打下基础。为了扩充地域,他曾派人大规模航海,“遣将军卫温、诸葛直……浮海求夷洲、亶洲。”舰队到达台湾,这是中国大陆与台湾交往的历史的开始,此外,他还与海外的扶南、南洋、印度等建立外交。为了扩充土地、人口并补充兵源,他多次进攻山越族,这种暴力强迫的做法打破了山越族长期闭塞的状态。
应该说,称帝前的孙权还是很值得称赞的。当年,孙权有四员大将,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确实对巩固其统治起了重要作用。这四员干将都很年轻,周瑜做中郎将时才24岁,鲁肃参加幕僚事业大约30岁左右,赤壁之战时的吕蒙是31岁,至于陆逊任职时只有21岁。从这里也可以看到,交际在内外都可能发生作用,孙权善于提拔年轻有为的将领,使他们能够独当一面,并在合适的时机找到实现自我的可能。当面对曹操大军攻击的时候,年轻的将领们大都比较勇敢,而年老的人则往往因有所顾忌而陷人犹豫。
如果不打算“破釜沉舟”,他也不会多次挫败曹操的进攻,更不会在夷陵之战中大获全胜。而且他的用人不受别人左右,也很少畏首畏尾,从而尽可能地发挥各种人才的优势。当孙权与曹操对峙时,他乘轻船人曹军,“行五六里,迥还作鼓吹”。曹操“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日:‘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这是枭雄说出的实话,在这里不难看到,智者孙权很善于观察,直至时机成熟才做出令人刮目相看之举,终于厚积薄发,成就了一番大业。
当魏建立帝制政权后,孙权也搞了轰轰烈烈的登基仪式,尽管一直谨慎,不露半点锋芒,以免自己不慎成为众矢之的,但称帝的事实已经决定了他的独立事业的开始。别忘了,隐忍的他曾经佯装善意地劝曹操称帝,深谋远虑的曹操一眼看穿了,没有上当受骗。曹丕没有曹操的远见或者是没有那么多顾虑,因而他的称帝以孙权、刘备的称帝为后果。“滚滚长江东逝水”,晚年的孙权刚愎自用,对文官、武将中的元老重臣不再信任,而换之以严加监视和随意诛杀。因为赋役繁重,人民起义反抗苛政,社会矛盾还一度激化。历史发展到这个时候,这个人“性多猜忌”而“果于杀戮”,成了比较愿意制造冤案之君。作为最大的失误,晚年的他对人对事疑心过重,以至于优柔寡断,最终的立太子就很是起了不小的风波。
创业难,守成更难
“奇儿”没有辜负老父的临终愿望,三枝箭的意义超过了报仇初衷,却没有意识到走出初衷的必要。创业难,守业则更难,这个实际对比是李存勖所忽略的。早已成为前车之鉴的他的追求毕竟有正义冲动,其人生也当算是英雄百年了。创业是事业从无到有的过程,能够创业不意味着有了事业之后能够使这番事业发扬光大,历史上很多事情恰恰证明守成较之创业更难。
朱温建立梁朝的时候,北方有两大割据势力:幽州刘仁恭和河东沙陀族李克用。这时契丹族开始强大,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李克用想利用契丹对付叛唐的朱温,跟阿保机在云州东城结为兄弟,约定一起攻梁。后来,耶律阿保机看到朱温势大,另外派人跟朱温结盟。李克用闻之暴跳如雷,此后因长毒疮而病倒,弥留之际把儿子李存勖叫到床边:“朱温是我们的冤家;刘仁恭是我保举上去的,后来投靠朱温;契丹曾经跟我结为兄弟,结果撕毁盟约。这几口气没出,我死也闭不上眼睛。”
接着,他吩咐侍从拿来三枝箭,亲手交给李存勖:“这三枝箭今天留给你,你要记住那三个仇人,千万别忘给咱家报仇。”李存勖跪在床边含着眼泪接过三枝箭,答应父亲会牢记嘱咐,李克用这才闭上了眼睛。此后,李存勖接替父亲做晋王,他着意训练兵士且整顿军纪,把原本散漫的沙陀兵士训练成精锐善战的武装。发誓要消灭敌人的李存勖把父亲留给自己的三枝箭郑重地供奉在家庙里,每次出征的时候,都要派官员到家庙里把箭取出来,放在精致的丝套里面,随身带着上阵杀敌,打胜仗后再送回家庙,怀有坚定战斗意志的他一度过关斩将。
李克用不愧是沙陀族的英雄,极力维护唐王朝统治的他反对朱温的篡权之举,但是又不莽撞,他深知对付势力强大而专横的朱温,得有足够的智谋和时机,非常遗憾的是,这个忠心耿耿的将领在生前无力挽回唐朝灭亡的命运。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有很多战将的后代生活在军营里,有的还成为他的养子,他的临终之托确实选对了人:“克用破孟方立于邢州,还军上党,置酒三垂冈,伶人奏《百年歌》,至于衰老之际,声辞甚悲,坐上皆凄怆。时存勖在侧,方五岁,克用慨然捋须,指而笑日:‘吾行老矣,此奇儿也,后二十年,其能代我战于此乎?’”因此,当李存勖大败梁军后,过三垂冈而感叹:“此先王置酒处也。”
经过几次激烈的大战,李存勖出兵把朱温率领的50万大军打得狼狈逃窜,又羞又气的朱温眼睁睁地看着势头越来越不对而病死。一鼓作气的李存勖攻破幽州,把刘仁恭及其子刘守光活捉,押回太原后当众赐死。耶律阿保机即位称帝5年之后,李存勖佩带着父亲的三枝箭,亲自率军大破契丹兵,把耶律阿保机赶回北方去了。灭后梁的时候,最先攻入梁都城的是李嗣源,李嗣源是李克用养子。出身沙陀平民的他只有个小名叫邈估烈,曾于上源之难中冒死救过李克用,后来被赐名为李嗣源。为人厚重寡言的他临事谨慎,而且还“英武独断,谦和下士,每有战功,未尝自伐。居常惟治兵仗,持廉处静;晏如也”。
李嗣源自幼便与李存勖争强斗胜,曾经获得“李横冲”称号,在击灭后梁的战斗中,屡建奇功的他更使李存勖犹如芒刺在背。感觉逐渐良好的李存勖缺少足够的度量,派人暗中监视李嗣源的起居,并“颇为谣言所属”,这大都是因为李嗣源“功高震主”所致。魏州发生兵变时,李存勖派李嗣源率兵征讨叛军。刚到魏州城下,部将就与魏州军会合,共同拥戴李嗣源“帝河北”。李嗣源起初并无反意,后来在石敬瑭劝诱下决心自立,结果是后唐庄宗在众叛亲离中为乱兵所杀。
创业难,守业则更难,打败敌人之后的李存勖以享乐为能事,又因为亲信宦官、伶官,使得政治紊乱。千余名宦官作威作福,而峻法厚赋使民众穷困,直至最后因反叛而灭国。“鼓角灯前老泪多”的境况确实给人萧瑟之感,“奇儿”在父丧之后的坚定进攻没有辜负老父的愿望,三枝箭的意义已经超过了报仇初衷,却没有意识到走出初衷的必要。也正是由于其没有意识到报仇之后还应该开辟一番壮丽的事业,因此整日周旋在伶人粉墨中,以至于在叛将的进攻中遭遇众叛亲离的结局。如果说“人生如戏”,那也只是在回眸的时候感到自身的经历与历史上很多过眼烟云的事实相类似,而决不是要人们为此游戏在人生的喜怒哀乐中。
在这个意义上,人生必须严肃,且应该让严肃伴随生命的始终。也正因为如此,真正的幽默才具有深度的意义,才能给人以厚重的感染力。当然,从后人的视角来看,李存勖的杀掠和贪财及重用伶人最终导致身死国灭,早已经成为前车之鉴,但是置身沙场的他的追求毕竟有正义冲动,且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国家大业,他的人生也当算是英雄百年。
深谋远虑的宦海老鲸
他是操劳奔波的老鲸,背上伏着晚清这艘残破的大船。进退之间的他很孤独,迈进时有太多的犹豫,时事的变迁又不给他留必要的后路。他不是昏庸腐败的满清遗老,他的目光还是深远的:“海外尘氛尤未尽,请君莫作等闲看。”
对于关注历史的后人,李鸿章总是以无能的卑劣的苍老的“卖国”者的面目出现的,判断的根据掷地有声,很多臭名昭著的不平等条约上都有他代表满清政府的签名。这个理由经得起推敲,但若是洞察历史背后的真实,我们的判断似乎就应该考虑更多的“应该”与“可能”,因为他的政治角色是尴尬的。他又何尝不愿意振兴国家,否则怎么会为激烈维新的“强学会”和《强学报》捐款,怎么会在风起云涌的时代创办中国最早的重工业,对历史人物的判断总不能自相矛盾。
他是操劳奔波的老鲸,背上伏着晚清这艘残破的大船,船上的人们间或觉得他游得太慢,间或又觉得他游得不着边际,船外的人们在钦佩他的同时,也认为他有点儿绊脚,两边都不怎么讨好的他似乎感受不到轻松与舒适。他看到国家弱不敌强,没有按光绪皇帝的指示作战,以至于很多权臣弹劾他“昏庸骄蹇,丧心误国”,朝廷内外反李高潮一时汹涌,到处都说李鸿章可杀。慈禧深知他的价值,觉得“环顾盈庭”,“无人可代此任者”,这是审时度势的明智判断。
去日本谈判停战还非他莫属,朝廷派了求和的大臣,日本人则点名让李鸿章来谈,因为他们觉得只有李鸿章不可替代,而这种“重视”和“厚爱”足以让他背上千古骂名。而他在马关也确实有所作为,当时的伊藤博文提出令人难以接受的条件,谈判一时陷入僵局,忧虑不堪的李鸿章在返回下榻宾馆的途中遭到枪击,原来有位浪人指责日本政府谈判力度不够,为此公然枪击外国来使,大跌日本人的面子。天皇立即派御医为这位中国大臣疗伤,并严惩了肇事者,继而降低了谈判条件。72岁的李鸿章带着嵌入左颊的子弹回国,挽回了可能有的更大的损失。
但没人愿意理他,政敌们更是不停议论,谁愿意沾染身负骂名的人呢?其实这位老人体貌上很挺拔,即使在洋人中间也毫不低矮,花白的头发和凝重的目光透出的是凛然的气派。这也难怪美国人感慨:“试问朝廷不用李中堂,更有何人足与东洋抗衡乎?”已经年迈的他实在太重要了,次年奉派到俄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英国和美国考察,为的是回国后提出救国之计,谁知回国就遭到惩罚,因为他凭吊了很有国外风貌的圆明园,那里在他出国期间被列为禁地。
深谙晚清官场的他预测到了维新的结局,他不动声色地观察事态发展,也曾公开地言明:“康有为吾不如也,废制义事吾欲为舒适年而不能,彼竟能之,吾深深愧焉。”以至于“人多目为康党”。此语授人以柄,慈禧明确地告诉他:有人说你是康党的人。他比光绪伟岸得多了:“臣实是康党……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这番话倒是让慈禧久久无语。后来,他更是同令清廷视如洪水猛兽的孙中山取得联系,只是双方终未谋面。
因为疑虑不总理海军事务三大臣像
中为醇亲王奕譞。右为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左为帮办大臣善庆。此照片是1886年三人巡阅北洋海军时摄于天津的。
能不深。
进退之间的他很孤独,迈进时有太多的犹豫,时事的变迁又不给他留必要的后路。他不是昏庸腐败的满清遗老,他的目光还是深远的。义和团运动爆发之后,他提议镇压“刀枪不入”的“拳匪”,他知道国家必须稳定,而肉身是抵挡不了坚船利炮的。这个建议没有得到采纳,京城后来也守不住了,慈禧带着光绪狼狈地逃向西北。他再次受命回京议和,从两广总督的任上北上,忧虑重重的他走了79天,艰难地提出跟侵略军的总领瓦德西伯爵谈判。当时,那位德国贵族正拥着前驻德大使遗孀赛金花欢度好时光,没有兴趣答理这位即将耄耋的中国老人。他等了大约一个月,才得到召见的机会,对方的态度非常轻蔑,此后经过了将近一年的谈判,中国的卖身契《辛丑条约》正式出炉。他为此一病不起,直至“呕血碗许”,得到朝廷的“赏假十日”,十日还没有过完,就在贤良寺无奈离世。
据说这位20岁即闻名诗坛的老人逝世前吟出“为世所传诵”的诗句:“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尤未尽,请君莫作等闲看。”当噩耗传到回銮途中的满清遗老遗少耳中时,“为之流涕”的慈禧竟“震悼失次”,官员人等“无不拥顾错愕,如梁倾栋折,骤失倚恃者”,“至此等关键,乃始知大臣元老为国家安危之分量”。其实,即使这位78岁的老臣醒过来,也已经于事无补,正如《剑桥中国晚清史》告诉我们的:当时“中国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日本的战争努力动员了举国一致的力量,而中国人民几乎没有受冲突的影响”。如李鸿章这样不多的个体能够做到如此地步,已经实属不易,关键是中国人民应该凝筑新的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