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4500000005

第5章 朱家小姐

第二天下午,志敬到安定盘路的朱家叩门,开门的是一位小姐。她的容貌,让志敬吃了一惊,连讲话都不利索了。

眼前这个小姐,眉眼间埋藏着浙江山水,而神情又分明被大都市描绘。这对志敬而言,有双重的亲切感。他突然想起,远房堂叔余鸿文曾经说过,他一生所见好女子,以朱家二小姐为最。那位海姐也说过,朱家家境日衰,最大的财富是两个女儿。两个都好看,但论身材,大小姐更胜,而论品级,二小姐更高。

志敬想,眼前的,一定是二小姐了。

“你是余家兄弟吧?”小姐主动开口了:“我爸爸的字写好了,你请进来,坐下喝口茶,我马上去叫爸爸。”志敬在客厅坐下,小姐就招呼女佣上茶,然后又很随意地说了一句:“我最崇拜你母亲。”“你认识我妈妈?”志敬奇怪地问。

“不认识,但她的事情我全知道。一个女人,无依无靠,卖房还清了丈夫欠下的债,用自己的力量养育那么多孩子,而且都养得那么登样。”小姐在说“都养得那么登样”的时候,还用手向着志敬比划了一下,使志敬很不好意思。

“你是二小姐吧?”志敬问。

“我是大小姐,二小姐是我妹妹。”她笑着问志敬:“你是不是也听说了,二小姐更漂亮?”志敬哪里听过这么爽直的小姐谈吐,连忙解释:“没有,没有,我是看你年轻……”正说着,朱承海先生从书房出来了,手里拿着一叠折好的宣纸,递给志敬。

志敬站起身来,叫声“朱叔”,恭敬接过。

朱承海先生说:“除了主碑外,我还写了两翼副碑。告诉你母亲,要请好一点的石匠来凿。如果做不好,我对不起你父亲。”志敬连忙答应,一再道谢。

就在这时,听到内门传出一阵笑闹声,又是大小姐。她说:“来,二小姐在这里!既然你点到了她,就让你看看!谁叫我崇拜你母亲呢?”二小姐显然在挣扎,传来轻轻的声音:“别这样,姐,不要拉……”志敬终于看到二小姐了。个子比大小姐略小,满脸因害羞涨得通红,眼睛完全不敢正视客人。志敬一看就明白了,海姐说二小姐品级更高,是指书卷气。有她在边上静静一站,大小姐就显得有点过于热闹,哪怕只是稍稍。

朱承海先生对着大小姐说:“客人在这儿呢,不要哗啦哗啦。”大小姐笑着声辩:“爸,我什么也没有说啊,怎么变成哗啦哗啦?”志敬给二小姐打了个招呼:“二小姐。”二小姐这才抬起头来看了志敬一眼,轻轻地点头一笑,但目光快速移开了。她躲在大小姐身后,一起送志敬出门。

余鸿文先生一手握着酒杯,一手点着朱承海先生说:“你家大小姐,算是许对了人家。王家的两家纱厂去年突然停产,厂房都改作了仓库,囤积了不少棉布和大米,到今年赚了十倍!这真叫闷声大发财啊。”朱承海先生叹了一口气,说:“哪一天,一仓库的东西都不值钱了,这可怎么办?”余鸿文先生说:“不管怎么说,有了这个亲家,钱财上总算有依靠了。”朱承海先生说:“嫁女儿不为这个。为这个就对不起孩子了。”余鸿文先生问:“那你说为了什么?”朱承海先生说:“人品。找一个人品好的,苦一点也能过一辈子。幸亏王家的少爷人品不错,老实,不刁。”“要说人品,我们余家堂弟的几个孩子倒是都很挺刮。可惜现在只能免谈婚事了。”余鸿文先生在说我的爸爸和叔叔。

“为什么?”“他们家多灾多难。要不然,那个叫志敬的后生真可以成为二小姐的候选。咳,我这只是随口说说,余家配不上。”余鸿文先生怕老朋友产生误会。

“志敬?那个后生?到过我家。”朱承海先生说:“本分,有家教,看上去也还聪明。”“他到过你家?二小姐见过吗?”余鸿文先生问。

“见过。姐妹俩都见了。”朱承海先生说。

一九四二年九月下旬的一天,朱承海先生派了一个仆人给余鸿文先生送来一份邀请喝酒的短信。

那是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十个月之后,上海已经全被日本军队占领。他们约在一家叫状元楼的宁波菜馆,中午,人很少。朱承海先生早到一步,已经点好了几个菜。

“今天完全没事。大事说也没用了,只说家里小事。”朱承海先生端起了酒杯。

余鸿文先生也把酒杯端了起来,笑眯眯地等他说下去。

“我家弄堂口,有家银行,这你是知道的。银行宿舍就在我家隔壁,那些职员,成天围着我的两个女儿转。后来知道大女儿已经订婚,就盯上了二女儿。前天,连行长也上门来,说来说去都是他儿子。我知道他的意思。”朱承海先生很苦恼。

“那你不妨认认真真挑一个当女婿。”余鸿文先生说。

“没法挑,”朱承海先生说:“看到他们那一副副长相,就不适意。”过了一会儿,他又说:“其实并不急。上海结婚的年龄要比乡下大。如果你家表侄,那个叫志敬的,愿意好好出息几年,我们倒是可以等等看。”余鸿文先生不知道他所说的“好好出息几年”是什么意思,便问:“你是说,让他有能力在上海成家?”在上海成家,是一件难事。朱家嫁女,上层社会的亲戚朋友一大堆,大小姐已经与巨商王家订婚,更会牵出一批贵客,从新房到礼仪总要说得过去。但是,“说得过去”又谈何容易!例如,只要亲戚中哪个女人悄声问一句,婚后落户在这座城市的哪个角落,就能把人憋晕了。因此很多闯荡上海的男人只敢回到老家乡下去娶妻生子,自己每年去探亲。像志敬这样的贫困背景,当然也只能走这条路。可惜他从小出生在上海,连家乡话也不会讲。他要“出息”到哪一年才能在上海成家,娶得起堂堂朱家二小姐呢?余鸿文先生想到这里苦笑一下,也不等朱承海先生回答了,只顾埋头吃菜。

“也不一定在上海成家。”这是朱承海先生的声音。余鸿文先生吃惊地抬起了头。

“二小姐受得了吗?”“她没有吃过苦,但她吃得起。”朱承海先生回答。

那天离开状元楼后,余鸿文先生独自叫了一辆三轮车,到沪西的兆丰公园坐了很久。

秋天的夕阳下树叶有点晃眼,他在犹豫要不要把朱承海先生的意思向祖母和志敬转达。他到现在还是理不清朱承海先生作出这个重大决定的逻辑,但他很熟悉自己的这个老朋友,毛病很多,却不会讲假话。余鸿文先生掐指一算,朱承海先生最多也只是见过志敬两三回罢了,而且时间都不会长,怎么就看上了呢?他又一次觉得,人世间的所谓“对眼”,实在是一件神秘的事,谁也说不清。

他最不解的是,朱承海先生怎么会把自己的两个同样美貌的女儿推向极富和极贫的两个婆家?这让两姐妹今后如何见面?又让她们背后的两个家庭如何见面?这种极端性的分裂,是作过仔细考虑,还是一时心血来潮?大概在兆丰公园的长椅上坐了一个时辰,他想出了一个主意:还是要找另一个人过几天再去确认一下。找谁去?他想起了长期为朱家和自己家做衣服的裁缝铺冯老板。裁缝可以出入内室,认识每个家眷,谈这种话没有忌讳。

第二天他就去找了冯老板,让冯老板过五天之后去找朱先生,证实“从余鸿文那里听来的传闻”。然后,冯老板必须向朱先生说一句关键的话:“如果二小姐可以到乡下去与志敬成家,那几乎立即可以订婚,太便宜这小子了。”第六天,冯老板传来了朱先生对那句话的回答:“今年就可以订婚。”当天晚上,余鸿文先生就去找了祖母和志敬。

听完余鸿文先生的话,祖母立即摇头,却不说话。再问,再摇头,还是不说话。

余鸿文先生扭头看志敬,却不见了身影。

余鸿文先生叹一口气,起身要离开。

祖母想站起来送,却又觉得站不起来,又坐下了。

祖母整整十天没有在家里讲话。

志敬也不讲,而且尽量躲开祖母。有几次碰在一起吃饭,只听到筷子碰到碗碟的声音。

直到第十一天黄昏,无声地吃完晚饭,祖母喊住了即将溜脚的志敬:“别走。我想了十天,也看了你十天。今天要问你三个问题。”志敬站着,说:“妈,你问。”“第一个问题,我如果不同意这门婚事,你会记恨吗?”祖母问。

“不会。”志敬很快回答。

“既然这样,为什么一直不讲话?”祖母问。

“因为你也没讲话。”志敬说。

祖母又开口了:“第二个问题,如果你与二小姐在乡下成家了,留在乡下的是她,我可以陪着,但你还要在上海做事。人家可是上海富贵人家的千金,你有没有决心用七八年时间,再把她接回来?”志敬沉默了一会儿,说:“试试吧。”“这事不能试试,得下决心。否则对不住人家。”祖母说。

志敬抬起头来,轻轻点了点头。

“第三个问题,”祖母又问:“如果二小姐实在住不惯乡下,你又没本事在上海安家,她一气之下回家了,离婚了,你受得了吗?”“那就只好认命。”志敬说。

过了一会儿,祖母说:“这是余家要冒的最大的风险,比当初卖房还债的风险还要大。就看你了。”志敬连“唔”一声都不敢。

祖母撩起衣襟擦了一下泪。她平常很少流泪,这样大幅度的擦泪动作志敬更是第一次看到。

事情一旦起头就变得很快,两方都怕哪一步稍有迟疑引起对方不安。结果,在短短几个月之后,就在上海举行了订婚仪式,时间是一九四二年十二月八日,这天是星期一。

来的人不多。余鸿文先生和冯老板两人共同做了媒人,朱承海先生带来了大小姐和三位白胡子老人,那三位老人不知道是做什么的,大家都对他们很恭敬,其中最年老的那一位还担任了证婚人。祖母一边来的,有吴阿姨、陈妈,还有女儿志杏和小儿子志士。

吴阿姨一见低头害羞的二小姐就快步迎了上去,凑着脸横看竖看好一会儿,嘴里啧了几声,然后举起右手食指,狠狠地点了志敬三下。

与现场气氛格格不入的是两个年轻的“革命者”:志杏和志士。一个穿着工装,一个穿着学生装,毫无打扮。志杏是个行动者,一切思维都非常简明。她认定朱承海先生是抗日人士,因此是好人,不反对这桩婚事。志士的思维也非常简明,他认定朱承海先生是赌徒,因此从心里反对这桩婚事,但又知道自己没有发言权,也就不发言了。今天是余鸿文先生硬叫他来的。他只坐在屋角,看着一本书。

志杏上下打量了一下穿着银色旗袍的大小姐,又回头看一眼二小姐,说:“你们姐妹俩,怎么长得和月份牌上的美女完全一样?”大小姐一笑,说:“帮帮忙,总比月份牌上的人好看一点吧?”志杏原是恭维,没想到对方骄傲得那么可爱,这是志杏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她一高兴,就把手搂到了大小姐的肩膀上,但又似乎觉得不妥,把手收了回来。

志杏觉得需要自我介绍一下,就说:“感谢你的父亲朱先生,为我父亲写了墓碑。”大小姐听了眼睛一亮:“原来是余家妹妹。现在我们是亲戚了,谢什么。早就听说你很厉害,几十个工厂的工会都归你管,可以呼风唤雨。”“这是夸张,不能听。”志杏说。

这时,二小姐端起一杯茶,走到一直在低头看书的志士面前,说:“余家弟弟真用功,喝口水。”志士茫然抬起头来,知道这位给自己端水的是今天的女主角,刚才进门时介绍了。但当时根本没有多看,现在近距离一看,他感受到一种少有的亲切。这是他心中最典范的嫂嫂的目光,但他不知道该不该叫“嫂嫂”,因此楞住了。

“哦,是《史记菁华录》。”二小姐看了一眼他手中的书说。志士有点惊讶,她把“菁”准确地读作“精”,而且把这个书名读得那么流畅。这在当时的中国女性中,少而又少。

志士站了起来,接过茶杯,说声谢谢,却不知道应该再说什么。

同类推荐
  •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

    《当前文学症候分析》为丛书之一,对当前文学症候作了深入的分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书系”,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当代十三位评论家的作品,这些集子都是他们在自己文学研究与批评作品中挑选出来的。无疑,这套规模相当的文学研究与批评丛书,不仅仅是这些批评家自己的成果,也代表了当今文坛批评界的最高水准,同时它又以不同的个人风格闪烁着这些批评家们独立的睿智光芒。
  • 叶思芬说金瓶梅(第2辑)

    叶思芬说金瓶梅(第2辑)

    《金瓶梅》对世情的揭露,对人性的描绘,比它的情色描写更具冲击力与持久性。在解读者叶思芬的眼中,这不是一部人们惯常认为的“淫书”“禁书”,而是一部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描写日常生活的书,写的是柴米夫妻的衣食住行、爱恨情愁、贪嗔痴慢、生离死别。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明朝中后期运河沿岸一个有钱人家的日常生活;看到潘金莲如何挣扎谋求一个更好地未来;看到西门庆在官场、商场乃至欢场的应对进退;看到那个时代的官员、商人、妓女与尼姑的生活点滴,以及这样的日常中,人的可笑、人的可怕,还有人的可悯;看到数千年来从未改变过的世道与人心。
  • 杨牧诗选:1956—2013

    杨牧诗选:1956—2013

    和白岩松、梁文道一起读杨牧,生活不只是眼前,还有诗与远方。杨牧的诗创作,主要累积于原刊诗集十四种。各集收特定阶段长短作品数十首,又以辑分,鱼贯胪列,略识其时代先后,突出外在语境之表情与命意,则主题风格也可能随时浮现,外加完稿年份各别注记,背景形迹更见显著,则所谓诗集之为阶段性创作之反省,或对未来的展望,其理自明。
  • 快活的发明家

    快活的发明家

    本书收录了“快活的发明家”、“生之门”、“一个普通女人的故事”、“明星篇”、“总是春光”等10余篇报告文学。
  • 姑娘,你的勇气价值连城

    姑娘,你的勇气价值连城

    人生中这四样必须要有:扬在脸上的自信,长在心底的善良,融进血液的骨气,刻进生命里的坚强。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热门推荐
  • 苦力

    苦力

    文革后期,专案组内查外调,取回证明材料,证明麻六出身贫农,根本不是什么富农。专案组手把材料不相信是真的:麻六这小子会是贫农?大家伙儿也不敢相信:凡和麻六沾边的事儿,多半都掺假!麻六自己这回也犯了糊涂:我是贫农,那受管制二十年的麻六是谁?因而,麻六的出身竟成了一桩疑案。连他到底是否排行老六,我也不能肯定。如今,他上了年岁,面皮发松,便是原先的浅白麻子也看不出了呢!
  • 女主,你狐狸尾巴露了

    女主,你狐狸尾巴露了

    养狐狸之前,裴鸣风每日担忧:皇兄何时害我,皇兄何处害我,皇兄如何害我?养了狐狸之后,裴鸣风每日心烦:狐狸是不是被人欺负了,狐狸是不是受伤了,狐狸是不是要离开自己了。冀国中人人知宫中有个“狐狸精”,皇上甚为宠之,去哪带哪从不离手。后来新帝登基,狐狸精失踪了,新帝裴鸣风带了个蕙质兰心的皇后娘娘回来。
  • 精灵王座故事的继续

    精灵王座故事的继续

    《精灵王座》故事的继续.同时拥有了生命宝玉和黑暗宝玉,两股强大,却又格格不入的能量...女神冥冥中的祈佑,给予了人类少年小鱼机遇,而这也是他的爱与勇气,所带来的...小鱼会肩负起责任,而他一切信念的来源——精灵少女莉雅,会和他共同承担!......故事永远不会结束,携手并肩...
  • 让我慢慢喜欢你

    让我慢慢喜欢你

    不知道能和他在一起多久,但在一起多久就写多久
  • 旧年的血迹

    旧年的血迹

    本书是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的作品集。收录老房子、奔马似的白色群山、环山的雪光、寐、旧年的血迹、生命、远方的地平线等小说。 当十年前的文学新星丛书收录阿来的这部小说集时,人们还不能真正体会这些描写阿坝藏族历史和现实生活小说的真谛,可随着他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的获奖,他早期的这些小说便透露出真正的艺术价值:那摇摇欲坠的"老房子"不正是土司制度衰微的缩影吗?那一步一趋的朝拜队伍不正是藏族寻求精神家园的写照吗?阿来正是从这本书开始起走向中国文学圣殿的。
  • sms舍子花(二)

    sms舍子花(二)

    早已过了华灯初上的时间,给还在忙碌的速水发了一封邮件后,崇宗一个人先行离开了情侣酒店。凉夜如水,一只貌似无家可归的小狗,贴着崇宗的裤脚黏了上来,低声地哀鸣着仿若它能够感受到崇宗的心情。不不不,这些都还太早了。没有嫌恶流浪犬身上的脏泥,崇宗双手将其捧起,做了一个举高高的动作。我想要做的,都才刚刚开始。“要吃东西吗?”“汪!”这大概是肯定性的回答吧,崇宗带着它到便利店里买了些吃的东西,然后与之分离。算是一场微薄的缘分。
  • 江湖龙侠传

    江湖龙侠传

    上古有神龙,降世而为尊,黄帝得龙胜蚩尤,始皇得龙统天下,相传得神龙庇佑者就可得天下,随着时代的变迁,元朝末年,放牛娃朱重八,在山间意外寻获,而后夺取天下,之后为避免后人得到篡夺朱家王朝,便设计杀死神龙。神龙重伤而死,至此天下再无神龙,只剩下那个传说。大明创世以来,恩怨纠葛不断,无数侠者踏足江湖,江湖豪强大展拳脚,奇门义士集聚一方,时间在变,命运将他们由五湖四海汇聚而来,而不变的只有那龙权天下。然而神龙未死重伤逃脱,化身为山,临死前只留下一个龙蛋。一百年后,一个少年误入龙潭,饥寒交迫之际竟然把这个龙蛋给吃了。而后那个少年便开始了他的逆天之旅……
  • 君临天下:落跑王妃哪里逃

    君临天下:落跑王妃哪里逃

    一听见茶杯打碎的声音,碟衣赶紧进去,“紫苏!你看看你现在像什么样子了,你有多久没去帮病人看病了,为了一个白玦你就这样子,你值得吗?你看看最近大家都为了你都累成什么样了!你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老爷夫人想想啊,我们从小一起长大,我知道你喜欢白玦,爱到骨子里了,但是他已经有了妻室,那是高贵的公主咱们是比不上...紫苏坐在地上伤心地流泪,心想:是啊,碟衣说的对,他既然不爱我,那么从今天开始我们便不再相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病少V5:甜吻小女仆

    病少V5:甜吻小女仆

    冒充机器佣人的宁多多,一觉醒来,竟发现自己惹到了主子时之景。从此,高冷总裁化身缠人女友奴。喂,主人,说好的矜持呢?
  • 霸妾横行王爷莫怕

    霸妾横行王爷莫怕

    掉个海都能穿越我也是醉了,老娘我招谁惹谁了,你说穿越我没意见,人家穿越不是王妃小姐就是丫鬟,而我穿过去就是个死人,死人老娘也就忍了,还是个被埋一半土的死人,要不是老娘醒的及时,估计就是不死也得被活埋,还有谁能告诉告诉我,我是什么时候嫁人的,这一身红谁来给我解释解释,嫁人也就算了,我也不图嫁个达官贵人皇亲国戚,嫁个普通人就行,这王爷的第十八个小妾是闹哪一出,这个王爷长的倒是人模人样的,实质就是个恶魔,我能说我可不可以不嫁,宝宝不开心,宝宝不玩了,宝宝要回家,谁把这个“衣冠禽兽”给我带走,看本小姐怎么智斗恶女,气死王爷,玩转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