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2200000021

第21章 诗文引用篇(6)

一个领导者的知识水平决定了其决策能力和决策水平。因为,深厚的理论底蕴,能帮助领导者拥有战略眼光、远见卓识;广博的知识储备,则是领导者获得决策信息、控制决策过程、确保决策成功的基础。当今是一个信息爆炸和知识倍增的时代,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即使是专业人士,学过的东西也很快会过时,何况一个领导干部,其分管和涉及的工作往往很多,更要求其对相关行业有深入的了解、系统的掌握,成为本部门业务领域的行家里手,这样才能懂得在工作上如何突破,如何创新。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地学习,就难免知识老化、思想僵化、能力退化,无法适应新形势,掌握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完成新使命。

《中国共产党章程》把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作为党员八条义务的第一条,目的就是让所有党员干部都能成为以自己的明白使别人明白的“贤能之人”,而不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领导干部如果不愿学习、不懂学习而做出一系列不合法、不合情、不合理的行政决策,将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在全面加强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只有加强学习、求真务实,少一些娱乐至上,多一些勤学慎思,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会得到锻炼和提高,与时俱进的能力才会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增强,才能适应岗位职责的要求,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才会有所保障。

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的历史教训大家都要引为鉴戒。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并且是更重要的学习。领导干部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带着问题学,拜人民为师,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千万不能夸夸其谈,陷于“客里空”。

——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虚谈废务

——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世说新语·言语》载:东晋偏安,士大夫却崇尚清谈,王羲之对此不满。他曾与谢安共登冶城。谢安“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于是他对谢安说:“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后以“虚谈废务”为空谈误事的典故。习近平在讲话中引用“虚谈废务”,强调领导干部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弘扬实干精神,“为政贵在行“,切勿空谈误国。

刘义庆是南宋著名文学家,他编撰的《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集,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士族阶层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语言简练,文字生动鲜活,受到历代文人的喜爱和重视。《言语》所记的是在各种语言环境中的佳句名言,多为一两句话,非常简洁,却大都得体、巧妙,或哲理深邃,或含而不露,或意境高远,或机警多锋,或气势磅礴,或一语破的,很值得回味。

“虚谈废务“,直击当时士大夫中的清谈之风,所谓不谈国事,不言民生,专谈老庄、周易,各抒歧异,摆观点,援理据,以驳倒他人为能事;而治理国家、强兵裕民等,则被贬讥为专谈俗事,遭到讽刺。但是,天下之事,务实为要。如果终日谈玄弄虚,闲扯莫名所以的东西;或者成天做文字游戏,将许多更重要的事情淹没在文山会海之中,这样的风气如果盛行,必然导致国家政务的荒废。古往今来,多少清谈的政客,因之误事、误国、误己,为人们所耻笑,而那些崇实务实的人,常被记起并誉为“民族的脊梁”。古人“虚谈废务,浮文妨要”的见解,确实切中要害。

成功缘于实干,祸患始于空谈。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历来是治国理政的大忌。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史,也从另一面印证了这个道理。民族独立,民主建国,锐意改革,用短短数十年走过西方国家两三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带领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走出苦难、走向辉煌,靠的不是空想清谈,而是实干苦干。实干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曾经用一副对联为那些党内的空谈家“画像”:“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强调要把学习和实干结合起来,同时把理论联系实际看成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三个显著标志”之一。

习近平要求领导干部吸取“纸上谈兵”、“虚谈废务”的历史教训,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大背景下,更是语重心长。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发展攻坚克难。发展关键期,矛盾凸显期,尤其需要我们的领导干部能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机遇稍纵即逝,改革不进则退,时代呼唤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知行合一”。那些只会纸上谈兵而不知行合一,热衷虚谈废务而不求真务实,追求形式主义而不脚踏实地的“空谈干部”,只会让大政方针落空,政策措施变味,让中国梦破灭。

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习要善于挤时间。经常听有的同志说自己想学习,但“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学习”。听上去好像有些道理,但这绝不是放松学习的理由。中央强调要转变工作作风,能不能多一点学习、多一点思考,少一点无谓的应酬、少一点形式主义的东西,这也是转变工作作风的重要内容。

——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重视和善于学习是转变作风的重要内容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礼记·中庸》第十九章,原文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习近平在讲话中,引用“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阐明了治学求进的道理。

《中庸》是《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它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全篇以“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自然法律。宋代把它与《大学》、《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旨,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而在于修身养性。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说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实践。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地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因此博学乃为学的第一阶段。不经历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第三阶段的“慎思”。“明辨”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辨越明的,不辨,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如果说“慎思”是自我拷问和批判的话,那么,“明辨”则是相互之间的拷问和批判。“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习近平针对某些同志以“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学习”为借口放松学习,提出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很有现实意义,因为这既是一种学习态度,也是工作作风转变的重要内容。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提高精神境界,坚定理想信念。

毛泽东曾说过,在青年时代他看了《共产党宣言》等三本马克思主义书籍,特别深刻地铭记在心中,从而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认为这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就一直没有动摇过。20世纪30年代上半叶,他受到“左”倾路线的打击被撤职后,说了三个字:“读书去。”通过读书,他更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信念。邓小平也说过:“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要变质,那么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起点。”在“十年动乱”中被打倒,并被下放到江西新建拖拉机修配厂劳动时,他读了许多古今中外书籍,特别是大量的马列著作,并且在每天去上班的路上和散步中,思考着中国的历史、现实和未来,信念和意志更坚定了。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潮后,他仍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因为它是科学。

习近平当年就是带着一箱子书到延川县梁家河村插队落户的,他给自己定的座右铭是:“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他边放羊边看书,当地村民都用“爱看书”、“好学”来评价他。习近平也自称“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

同类推荐
  • 多党合作在四川(农工党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农工党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丛书,分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工商联卷,共8卷,近400万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 权力与笼子

    权力与笼子

    好的批评,是一种情怀、一种正义。《权力和笼子》一书,是一部反腐败评论集,是一本反腐防腐的干部教育读本,是一册痛定思痛的公众权利读本。作者以新闻人的敏锐、以评论者的犀利、以杂文家的文笔,对“反腐不易,防腐更难。反腐要力度,防腐靠制度。”进一步提出了“权力不进制度的笼子,就不会有真正的防腐剂”以及“制度选择是本质选择。不把权力关进笼子,就会被权力关进笼子。中国绝不能从‘制度腐败化’走向‘腐败制度化’。制衡权力、保护权利,是一个现代国家抵达文明彼岸的必由之路。”的结论。
  • 两岸关系的法学思考

    两岸关系的法学思考

    本书分为四个专题:台湾问题的宪法学思考,从宪法学的角度思考台湾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途径,对《反分裂国家法》的立法目的、特点、法理基础进行分析,探讨宪法资源在两岸关系中的运用,并对十六大以来中央对台工作的理论创新进行论述;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法律机制,分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提出背景、概念、内涵以及法律机制的构建方法和主要内容,提出并论证“两岸法制”的概念,并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两岸交往机制、行政机关合作机制、海洋权益保障、投资权益保障等具体问题进行研究;海峡两岸和平协议研究,研究和平协议的性质、基本原则和主体等关键问题,和平协议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台湾地区法律制度研究。
  •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研究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研究

    文化领导权思想是葛兰西政治思想与意识形态学说的核心,是葛兰西作为列宁逝世后最有独创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也是葛兰西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思想之一。本专著以文化领导权与无产阶级政权合法性的关系为切入点,系统地考察了文化领导权及其相关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同时在哲学、政治学、伦理学、文学、人学等多重维度上对这一思想进行了重新审视和阐释。
  • 转变”官“念

    转变”官“念

    本书从七十三个流传甚广的领导观点入手,对许多领导者长期以来深信不疑的一系列管理理念提出质疑,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这些观点和理论的局限性,甚至错误性。多角度、多层次地解释和论证,突破书本定势,突破经验定势,并且提出新的观点,对各级领导者来说,这是一本开卷有益、掩卷深思的书。
热门推荐
  • 爸爸妈妈最难回答的问题

    爸爸妈妈最难回答的问题

    好奇是成长的原动力。在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发明发现都与科学家小时候好奇心强密切相关。 愿意思考、喜欢探索是孩子的一种天性。每个健康的孩子都会这么做的。对许多家长来说,孩子的问题是许多欢乐和烦恼的源头。那么,如何面对对什么都充满好奇的孩子?善意的谎言或者是支支吾吾的解释?其实都不必要。本书作者辑纳了孩子最常提出的一百多个问题,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生长发育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回答,并请专家进行了分析和点评,无疑是一本父母必备的“问题宝典”。
  • 赶考时代(一)

    赶考时代(一)

    那是黑暗笼罩的季节,也是阳光普照的季节。雨,终于停了!久违的太阳又重新回到这连绵数百里的湘西大山。整个大山被十几日的连阴雨刚刚洗过,显得格外清新。空气中,人们都能闻到野花和泥土的芳香。水雾在阳光的照射下蒸腾着,一抹淡淡的彩虹挂在翠绿的大山之间,洁白的云朵一动不动地挂在天空,山里没有一点儿风。野花在明媚的阳光下顾盼多姿,滴滴露珠颤巍巍地沾在草叶上,哪怕蝴蝶扇动一下翅膀,那露珠也会轻轻滑落。山涧的小溪“哗啦啦”地流淌着,小溪的两旁开满了金黄金黄的山油菜花,蜜蜂忙碌地采着花蜜。
  • 书中缘

    书中缘

    她十岁出征,奠定神女之名,一手扶起红凤军,一手设立红凤官学,金手指用满,为的就是给别人铺路。属下是别人的,哥哥是别人的,未婚夫也是别人的。嗯?这人是怎么回事,怎么不按剧情来?
  • 生存博弈术:获得绝对生存优势的心理战术

    生存博弈术:获得绝对生存优势的心理战术

    在中国,博弈思维自古就有,博弈论这个词却是个舶来品,它的英文是“game theory”,也就是游戏的理论。《生存博弈术(获得绝对生存优势的心理战术)》就是对博弈论模型进行系统的梳理和阐释,理论联系实际,为大家在生活中面对困境或者选择时,提供最佳的决策,以获得最大化利益,从而进一步让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法都发生质的飞跃,为自己的人生走向提供另一种可能……
  • 2013年思想随笔排行榜

    2013年思想随笔排行榜

    梳理和总结了2013年我国思想随笔创作的实绩,编者在全年度大量的思想随笔创作中推荐编选了数十篇随笔佳作,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判断,从而把现实中受到普遍好平、具有广泛影响,富有一定的艺术性质的好作品选编出来,《2013年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反映年度随笔创作全貌。
  • 人本管理模式

    人本管理模式

    这里阐述的道理,不是能够用来更加有效地控制人类精神的新型管理游戏,手段或者技巧,而是一套完整的正统的价值体系,它非常确切和科学,比那些宣称非常有效,非常真实的价值观新颖得多,实用得多。它利用了人性中一直被忽略的那些真正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成果,进而组成的一种管理价值观。
  • 古墓诡事

    古墓诡事

    他误打误撞闯入皇家墓穴,在凶险之路上历练成机关术大师。墓穴中他们一行人遭遇食人虫,躲避过程中却遭遇了更加凶险的多名机关和食人鬼婆,在搏斗中他们困在地下暗河,却机缘巧合的破解了千古之谜……
  • 武道大宗师

    武道大宗师

    传说在九万里高的苍穹上,有着一座世人不可见的神山,收藏着自人类诞生以来所有的秘籍,总计一亿三千万本。其中有撼动天地的秘诀,有救死扶伤的医书,有教化蛮夷的圣学,有精通星宿的古典。有一天,一个叫林悬的少年,带着这座神山,重生一亿年前……
  • 废材不是我本意

    废材不是我本意

    生命再来一次固然是好,只是穿成一个众所周知的废材,还是万里挑一的那种…………正牌的夫君是鄙视她的,青楼里的相好是别有用心的,当朝小王子是穷追猛打的……当爱哪个人的自由都没有了,她怎么突破命运的重重围截,明明只想混吃等死求抱大腿的说——
  • 朝云北郭录

    朝云北郭录

    还没想好写啥呢就乱编点吧啦啦啦啦啦啦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