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46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历史总是喜欢和人们转着圈地开玩笑。最初孔老夫子风尘仆仆地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治国思想,结果四处碰壁,遂被姑布子卿视为“惶惶如丧家之犬”。在他死后,汉武帝采用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顿时又把他从动物划分到了至圣文王的圣贤人群,红红火火、风风光风了一千多年;进入近代,“五四”以来“打到孔家店”,“文革”期间“批林批孔”,又再次把这个已经作古了的老人踩到了脚底。

历史的玩笑并不可笑,孔子的衰荣折射了社会新旧思想和道德冲突与更替的深刻内涵。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话可能说得有点过头,但是《论语》对于稳定社会,调整人际关系的作用,直到今天也不能不说是十分巨大的。能称之为传统的总是经典的,虽然它有保守的成分,但这并不妨碍它在新时代里继续发挥作用。

随着社会变革速度的加快,人们内心由压力而产生的惶恐与日俱增,迫切需要一种平衡快节奏和慢生理矛盾的精神解决办法。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不断求变的年代里,传统与现实似乎正在发生着激烈的碰撞。面对这种多少有些错乱的局面,有人沉湎于怀念过去,有人功利地实学实用,另有甚者则陷于焦躁、恍惚之中。那么究竟哪一种处理方式更合理、更适合人自身的生存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地考虑一下,就会发现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之中。这个世界上似乎没有人能够逃脱出这个生命的链条。因此说,将传统与现实对立起来既是一种不明智的举动,也是一种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做为。

说它不明智在于它实际上是在促使人与自己较劲、自己和自己过不去。说它不可能实现在于人是无法摆脱传统与现实并存这一局面的,这正如科学上讲人总不能抓着自己的头发将自己提起来一样。事实上,人是必然要生活于传统与现实彼此联系、一脉贯通的发展历程中的,这一点无从改变,故有伟人言:忘记过去则意味着背叛。

这里的“背叛”结合上文看来便有了自弃的含义。从这个角度讲,传统与现实往往是连续一体的。不理解传统,也就无法深刻体察现实;不能掌握现实,也就谈不上认识传统。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传统与现实的交锋状态下,那么他就很难收获什么幸福。由此说,关注传统与现实的联系,实现传统与现实的连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它的“溶解力”足以融化世界文化的精髓,因此每每中华民族面临危亡时,老祖宗的思想总是发挥力挽狂澜的作用,这是当代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事情之一。当然,它对于当代中国人的意义还不仅限于树立民族自豪感,更在于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既然它可以使中华民族成为万年不倒翁,那么当然也可以使国人在生活中找到位置,并向前发展。

假如有人想要了解一下中国文化传统的精神大义、进而体察现实人生百态、掌握自我生存之道的话,那么《论语》就是一本他不得不读的书。

班固在其《汉书·艺文志》中曾言道:“‘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由此可见,《论语》乃是孔子、弟子以及当时一些人的语录。在《论语》中孔子思考的主要乃是一个“应当如何做人”的问题,说白了就是“活法”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直到现在也没有除《论语》以外的更好的解答。孔子是在解决这个问题的基础上进而讨论为人处世、治国平天下的。那么孔子是如何解决“应当如何做人”这个问题的呢?

现代学者一般认为孔子思想主要集中在“仁”和“礼”上。所谓“仁”者,乃是指人之爱心。孔子以为人不仅具有一般生物爱自己、爱亲人的特征,还具有博爱天下万物的能力。为人之道即在于伸展生命之爱,并在此爱己、爱人、爱物、爱天下的生命实践中感受人生自在通达的逍遥之境。由此人方才得以实现上天赋予自己的权能和使命。

孔子这一思想有着深远的意义,俗语云:“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所谓方便者,只有在真心之爱中才能实现。征服往往只能收获更残忍的报复。迄今为止,无论是人类对自身的征服,还是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不都是以深重的报复收场吗?因此仁爱既是人的天赋本职,亦是人自身求生之道。

所谓“礼”者,乃是指人对自己行为的合理约束。孔子承认人与其他生物一样具有自然的欲望与情感。但是孔子以为人在此基础上还具有了解自己行为界限、合理控制行为尺度的能力。孔子以为万物各有生存之道,因而人只有在礼的约制下,在了解他人乃至万物生存之道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仁爱。由此守礼也就成为实现仁爱的必要环节。同样,仁爱也成为行礼的内在要求。否则礼也就成了一个空洞的摆设。孔子正是通过对以上“仁”和“礼”思想的阐释来表达了他所理解的“如何做人”的主题。孔子也是在此基础上来明确君子与小人、处世与为政、求学与识人之道的。

在现在看来,这种硬性的君子和小人的划分虽然有些乏力,但是却依然为人们稳定彼此间的关系贡献力量。毕竟,有了共同的评价标准也就有了共同的目标。

孔子认为,生物的生存本能欲望实现与否并不能作为衡量人生幸福的尺度(这一点,许多成功的现代人已经认同)。孔子以为人所应当经历的乃是一种自觉的道德生活。精神的富足远重于物质的安逸。很显然,在孔子那里,人生的幸福本根便在于他道德精神家园的建立。故无德不足以立人。孔子以上思想包含了深邃而丰富的人生智慧。因为从古至今,人对物质享乐的依恋与对道德精神的企盼始终是如影随形。在世间人们对物质利益日益疯狂的追逐中,往往伴随着道德精神的沦丧,以至暴力、欺诈无所不为。是继续这种无限征服、直至全体消亡的生存模式,还是采取各正性命、共存共容呢?这是值得人们静心思考的一个问题。

历史上曾有不同的人对此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孔子以上思想亦是针对此问题的一种合理阐发。然而往往“树欲静而风不止”,现代社会的生存竞争日趋激烈,这使得关于以上问题的思考就变得更加迫切了。在此背景下,我们回溯《论语》中孔子的道德思想,也许便会收获一份醍醐灌顶的功效,而孔子的思想魅力也正在于此,即:在人们为纷繁、燥乱的世俗物质生活而焦虑奔波时,及时为他们提供一份正本清源的妙方。

关于对传统经典的理解,人们常结合现实以精华与糟粕相区分。笔者对此保留自己的看法,即以为应存同情与理解的原则来对待历史文化,而不应以今人视角随意加以现实裁制,否则既是苛责古人,更有失厚道宗旨。

在此前提下,本书分别从十个方面对原著做了传统与现实相结合的阐发,以期对读者了解传统文化以及传统与现实之间的关联有所助益。由于本书作者学识有限、理解浅薄,加之写作仓促,故本书一定还存有诸多不当之处,敬望方家不吝指正,以就吾学。

王海英

2006年2月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化史

    世界文化史

    本书从人类与美术的起源始笔,以介绍西方美术数千年发展史中的三次高峰为重点,连成一条脉络清晰、起伏不断的中轴线,对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十九世纪这三次高峰时期的整体美术面貌、画家与画派、杰出作品、创作技术、风格演变等,均作了系统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同时对高峰间歇期的中世纪,十七、十八世纪以及苏联和美国的美术,也给予了简明扼要的评述。本书专列现代派美术一章,全方位地探讨了形成的原因,对各流派作了全面介绍。
  •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2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2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系列书是海内外公认的易学大家刘君祖先生历时四年多,对《易经》六十四卦作透彻详尽的解读,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洞悉决策模式,把《易经》智慧延伸在现代生活中,更进一步通过依经解经的方式,以易理和其他学术相印证,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以及中医养生与企业管理等,圆融无碍,使得我们对《易经》六十四卦爻符号的无字天书不再陌生,进而欲罢不能、意犹未尽。
  • 超越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的案例与探讨

    超越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的案例与探讨

    潘一禾·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导。已出版《生活世界中的民主》、《西方文学中的跨文化交流》、《文化安全》、《文化与国际关系》、《西方文学中的政治》、《阅读经典:世界文化名著阐释》、《观念与体制: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故事与解释:世界文学名著通论》、《裸体的诱惑:论文学中的性与情》等著作。
  • 丝绸之路重镇宁夏固原:回族民俗

    丝绸之路重镇宁夏固原:回族民俗

    传统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固原”,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清水河上游西岸、有着“贫瘠甲天下”之称的大片黄土丘陵地区,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固原地区”或“西海固地区”。包括固原市原州区、海原县、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泾源县。由于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位置、恶劣的自然环境、众多的回族人口,使“西海固”这一独特的自然文化地理概念闻名于世。
  • 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书中详细介绍了游牧文明的兴衰历程,着重讲解了蒙古高原数千年的游牧历史,并将其与其他国家的游牧发展做了比较。作者在书中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迁徙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畜牧业发展的轨迹,让人信服地剖析了草原畜牧业发展必然超越游牧生产阶段,达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的现代化畜牧业阶段的趋势。
热门推荐
  • 魏武侯

    魏武侯

    【本书架空,考据慎入】【新书《锦衣血途》发布,欢迎收藏!】这里不是春秋战国,也不是东汉末年!似曾相识的齐楚秦魏,截然不同的列国争雄!来自现代的灵魂,入主王侯之家,却命悬一线…………君王之路,前狼后虎,他将何去何从!大争之世,群雄并起,谁能主宰沉浮!…………魏无忌:“寡人这辈子只信刀剑说话,管你诸侯还是天子,不服的有种就站出来。”
  • 隐世医妃

    隐世医妃

    十年前云舒被赶出家门,任由自生自灭……十年后被迫重返京城,蛇蝎继母欲除之而后快,长姐处处算计,生父只将她当做棋子……如此处境的云家庶女云舒,她该如何自保?云舒问:京城名门闺秀无数,小小庶女何以入眼。某人说:“今生非你莫娶,愿执指之手,相伴终生。”可是……某人又说:“来生愿舍这天下抚平你褶皱的眉……”为何不是今生???
  • 拣宝

    拣宝

    别人打眼的时候,他在拣漏;别人拣漏的时候,他却在拣宝!商鼎周彝、和璧隋珠、战国错金玉带钩;秦俑汉陶、晋帖唐画、宋瓷缂丝漆器秀;竹木牙角、花梨紫檀,包罗万象在手中。一枚如意金钱,造就了一位大收藏家,也书写了一段传奇!
  • 真皮书包

    真皮书包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无上三元镇宅灵箓

    无上三元镇宅灵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摄政毒后

    摄政毒后

    新文《快穿攻略:男配滚远点》正在更新中,希望小可爱们多多支持。 苏缘,皇帝的遗孀;玉沅,皇帝的私生子;她扶持傀儡太子,斗大臣,夺大权,居然和他杠上了。他讨伐她,匡扶天下,誓死诛杀她,没想到还是栽在她手里。不疯不成魔,爱上了谁都别好过,反正一辈子还长,大不了死磕到底。
  • 缉捕杀害李大钊凶的的行动

    缉捕杀害李大钊凶的的行动

    研究李大钊的中外学者很多,介绍他的书籍和影视资料也不少,就连今天的《美国,图书情报百科全书》中也有“李大钊”词条,称他为“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通过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影视资料,人们感动于李大钊对中华民族最深沉的责任感,更加仰视这位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山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同时也更加敬重这位厚重的学者。然而,不论是研究专著,还是李大钊亲属的回忆录,抑、或影视作品和文学刊物,都对、李大钊被捕前后的情形所提极少。
  • 小青梅有点甜:巨星竹马,宠入骨

    小青梅有点甜:巨星竹马,宠入骨

    【本文不虐狗只屠狗哈哈】华国最火的男团队长-夜星坤。可纯可魅可霸气。被亲妈坑的当明星,还被亲妈坑了个带着奶嘴的媳妇,怎么办?宠着?不存在的。“老公,我想亲亲”“不给。”“老公,抱抱。”“不抱。”谁想某夜某人对着小媳妇又亲又抱还举高高。十八岁那年樱小兔挽着一个陌生男子站在夜星坤面前,“我不喜欢你了。”夜星坤淡然一笑,把女孩揽入怀,抽出一张检查报告,“老婆,乖,孩子饿了。”樱小兔放弃反抗,这辈子就被他吃的死死的,谁让她那么爱他呢。诸不知,她才是那个被深爱的人。
  • 穿梭位面掠夺之旅

    穿梭位面掠夺之旅

    本书的主人公萧羽在19岁时意外获得掠夺系统,穿梭到动漫和电视世界,历经千辛万苦修成正果只为守护心爱的人是命运的安排,还是上天的玩笑?
  • 愿你的青春永不散场

    愿你的青春永不散场

    奔跑在这条路上,你觉得孤独就对了,这是一条需要一个人静心走下去的道路。你觉得迷茫就对了,这是一个让你独立认识自己的机会。你觉得疲惫就对了,这是一段重新遇见世界、感动世界的过程。是一本同龄人之间的心灵对话书,写给徘徊在而立之年既青春又迷茫的年轻一代。作者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和心路历程,从多角度为我们展示了一部80后的成长和奋斗史,带给我们对现实问题的诸多思考和启示。这本书旨在让假装很好、心中有伤的年轻人感动并改变。给迷茫的年轻人提供正能量,安抚处于高度压力、迷茫中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