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4600000006

第6章 仁爱智慧(3)

【译文】

子张问孔子怎样才能明辨是非、成就道德。孔子回答说:“为人尽忠守信,行事遵从道义,便是成就道德。如果心无主见,喜怒无常,别人顺从自己,自己便高兴,希望他生活幸福。反之就厌弃他,希望他早死。这种一会儿要他生,一会儿要他死的做法便是心无主见的困惑,实在是很奇怪呀。”

生活中人们往往会面临许多不同的困惑。有时人们会显得盲目自负,过于相信自己的选择。结果就是先入为主,排斥异议。或者斤斤计较自己的蝇头小利,不识大体,每每陷入名利荣禄的纠葛之中,困惑不已。《庄子》一书中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人丢了一把斧头,怀疑是邻居偷了。于是他观察邻居,越看越像个贼,却怎么也找不到证据。不用说那几天他的日子很难过,整天在琢磨这事。后来有一天,他自己在家里找到了那把斧头,再看邻居就什么事都没有了。这说明这个人完全是以一己之好恶来判断价值对错,根本不管事实如何。这样的人难免自寻烦恼,陷入困惑之中。

还有一件事,古代历史上,楚国有人丢了一支箭。丢东西自然不是好事情,但分怎么看。有人说:楚人丢箭,楚人得之。这是一层境界,不局限于某个人,想开一点了。有人说:有人丢箭,有人得之。这又是一层境界,打破了国界。还有人说:得之失之。这意义就广阔了,已经不局限于丢箭一事上了。到后来有人又说:什么丢箭不丢箭的,不过得失二字。这两个字下的好!因为这层见识已经超越了具体的事物,而看到了天下万物无非造化变动而已。哪里有什么可以长久不变的东西啊!

一得一失,万物变化而已。世间的人们各自悟性不同,各自分别处于这几层境界之中。困惑不困惑就看他能在什么程度上来摆脱自己的贪欲了,而要想做到这一步就需要在内心确立仁者天人一体的贯通的道德原则,实现与他人、天地万物间的贯通、和谐和真诚地交流。假使偏执自我、自私狭隘、鼠目寸光,自然闭塞不通达,对他人万物不了解,妄生结论,又如何能不困惑呢?

有时人生的困惑还来自于心无主见,偏听偏信。历史上敌我双方作战,常常使用反间计。反间计针对的对象就是这种自己没准主意的人。楚汉相争时期的霸王项羽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空负勇力,却是一个混人。在他身边,大量人才流失。混到后来,连仅有的一个谋士范增也被刘邦用反间计,最终让项羽气跑了。这种人内心没有一个一贯的原则,加之又多疑,所以遇事翻过来掉过去,取舍不定,或者朝令夕改,自然很困惑,当然他自己也很痛苦了。究其根本在于他没有建立仁德,不能以诚信待人,待物,而是随意猜忌他人,结果他与他人、与万物的关系是彼此隔阂的。由于不能形成相互理解,因而也就产生了种种人生困惑。

人的活法比活着更重要

【原文】

【15.9】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第十五》)

【19.11】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子张第十九》)

【译文】

孔子说:“志善之士,仁爱之人不会为了求生而伤害仁义之道,反而为了维护仁义之道,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

子夏说:“人的德行有大小之别。德行大的人随心所欲不违规矩;德行小的人则有时会违背法则,不过能够及时回归正道而已。所以不求全责备地说,也还可以。”

一艘轮船在海上航行中遭遇风暴即将沉没。船上的旅客们争先恐后地逃生。而一位哲学家这时发现船上装载的一头猪在窝里悠闲自在,满不在乎,浑然不觉。于是哲学家深有感触地说:“这才是真正的智者呀。”

这个故事的真正含义在于让人们不要过于被生命的死亡恐惧所牵累,而要经历一种超越的生活。即每个人的人生中生死问题总是无法逃避的。对于死亡,我们除了不必有意地找死以外,还能再做些什么呢?它就像日出日落一样自然,它就像四季更迭一样从容,它就像草木荣枯一样真实而平静。一个人如果认识到这一步,那他也就获得了一种对于生活本身的超越性理解,也就算是真正想得开了,变得从容而不是患得患失了。他会坦然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遭遇,细细体会生活的乐趣。这是一种打开的贯通了的人生智慧和人生境界。

孔子称其为仁者境界,就人而言,这是理想人格。西方称其为哲学家。人有思想,有灵性,这种智慧的不断进步与积累使人不断认识自己并超越自己。反思生活,超越自己正是人类的使命,也是人类不断前进的动力。

孔子始终认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按人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去实现仁者的境界,即爱人、爱物。人性就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当一个人真正能够理解、尊重、诚爱他人,善待万物的时候,那么他就真正实现了一个人的人性,承担了他的人生使命。这是人之为人的意义、价值和责任。相反,猪就没有这方面的使命。猪有猪的活法,狗有狗的活法,人有人的活法。至于各种生活琐事,行动坐卧走那是所有生物共同的特点。如果一个人只停留在这方面的追求上,那就很难与猪狗分得清楚了,不是吗?所以孔子反复强调人要有仁德,有人性,才好做人。

这样我们回过头来看,也许就会发现,死亡原是生命中的季节,无法逃避。反思后的生活体现出一种智慧的选择——坦然面对它,既不恐惧也不轻生。恐惧生命的失去只会给生活本身带来失去后的巨大痛苦,轻生又是对自己命运的一种逃避。当我们认识到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只是宇宙中的一个过程的时候,我们对于生死也就无所谓喜悦和恐惧了。只有真正的仁者才能坦然地面对它们,贯通整个生命历程。

同样,在每一个人所经历的生活过程中,要树立人的活法。生死从根本上讲,是所有生物不得不接受的事实。既然如此,它也就不是衡量具体事物价值的根本标准。就人而言,人的意义就在于人的活法——人生使命的完成,道德修养的成就,而不是他的寿命长短、饭量大小、经济收入、服装新潮与否。为人即便是死,也要成就自己的人生使命,维护仁道,这就叫:舍生取义。

历史上有许多名臣名将,仁人志士都是为了维护这个仁道而不畏生死!古代一个大臣正直敢言,总是不断地向皇帝提意见,纠正皇帝的错误。搞得皇帝十分不悦。这真是一个不怕死的仁者。不过他运气很好!遇上个好皇帝。但这个皇帝是一个明君,知道这个大臣说的都有道理。别人就没他那么幸运了。比干进忠言,被殷纣王杀了。伍子胥也是如此。就他们自身而言,却是完成了其人生使命,成就了仁道。这是他们作为人的意义所在。当然并不一定都要去舍生取义,维护仁道的做法也是根据人们不同的特征而有所区别的。

生命是宝贵的,并不是因为只有一次,而是因为它所承载的无限可能使人本身变得生机蓬勃。倘若以终极的眼光看待生命,就会发现生命的两端是如此苍白和脆弱,但贯穿其中的无限可能却是那么地让人向往和留恋。这就是活法比活着更重要的原因之一。对于活法,古人有这样一个故事:井方和井圆两个人向一位知名的画师学艺。学成后井圆顺时而为,社会上流行什么就画什么,从花鸟到士女,从山水到神怪,总是紧跟时代步伐,很快就成为当时很有名气的画家,并拥有了良田美宅,块块乐乐地度过了一生。井方则相反,离开老师后,他饱览群书,提供自己的艺术涵养,刻苦钻研画技,不断提高对事物的感知程度。然而他的画却不被人们接受,无人问津。虽然穷困潦倒,但是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画风,最后在茅草屋里清冷地离开了人世。

若干年后,它的画大放异彩,被人们认为是划时代的艺术品,甚至对未来的艺术创作有非凡的指导意义。而井圆的画早已和他的墓一起找不到了。井方选择的是艺术,井圆选择的是生活,这两条不同的人生道路究竟哪一个是好的,或者究竟哪一个是正确的?不同的着眼点有不同的答案,在孔子看来,井方的做法是正确的——舍去一生的幸福去追求对艺术的忠贞。但孔子也一定认为他的做法不是好的:为什么不先解决好自己的生计,然后再研究艺术呢?倘若他能多活几年,那么他的画一定会达到更高的水平。

同类推荐
  • 风物长宜放眼量

    风物长宜放眼量

    作为陈寅恪、吴宓先生的弟子,季羡林先生承接上一辈师长的衣钵,晚年不遗余力地捍卫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对人类的贡献、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东西方文化各自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等提出了高屋建瓴的精辟论断。本书文字是作者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相结合的精华所在,先生其情也真、其言也善。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将从先生的体悟与沉思里,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才有可能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强化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
  • 寻味辽宁

    寻味辽宁

    《寻味辽宁》一书图文并茂地详细介绍了辽沈地区老字号的缘起、特色、掌故与传承,并对新时代辽菜菜品的研发进行了探讨。同时,该书也对辽菜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介绍。该书为人们读懂辽菜,并通过辽菜文化理解关东风情提供参考。
  • 五轮书

    五轮书

    《五轮书》作者宫本武藏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剑圣,“二天一流”的鼻祖,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引起无数人的巨大兴趣。《五轮书》中所述均为作者亲历杀场的经验总结,不仅揭示了武学兵法的奥义,也折射出了人生的深刻哲理。宫本武藏穷其一生所得著就了《五轮书》,《五轮书》,即是其把自己亲历沙场的经验,通过地、水、火、风、空五卷,由浅入深、层层环扣地做了详尽解说,使其成为既简单易学,又至深至奥的兵法秘籍,其销量和影响力在日本长盛不衰。20世纪80年代,一直在寻找日本商业奇迹秘密的欧美商界人士发现了《五轮书》,从此在西方,《五轮书》和《孙子兵法》一样,成为希望在商场竞争和人际关系中取胜的商界人士的必读之书。
  • 鲁迅与山西

    鲁迅与山西

    《鲁迅与山西》这个题目,对我来说,已不新鲜了。早在七十年代末,我就想好了这个题目,并且作了动手的准备。由于研究赵村理更为急迫,我改变了方向。1981年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我当时在《汾水》编评论,特地开辟了一个《鲁迅与山西》的专栏,约请王瑶先生、冈夫先生、唐诃先生以及我的朋友王峻峰,分头写了文章。
  • 流行词语看中国

    流行词语看中国

    本书就是从“流行词语”的巧妙角度,撷取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流行词语,忠实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在物质生活、意识形态、道德情操、文化时尚变迁与进步的过程,以及与此有关联的背景史料,从各个方面,展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留下了中国民众真实、具象的集体记忆。
热门推荐
  • 观阴明道:一本不一样的道德经

    观阴明道:一本不一样的道德经

    《道德经》被誉为修身处世的古老“东方圣经”。本书作者通过几年的研读,从原文入手,结合老子生平和当时的文化背景,重新编排了《道德经》的篇章,并结合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书中提出的修道、养德、立国思想做出了更加透彻的解释,解读出一本与众不同的《道德经》。
  • 和校花说你好

    和校花说你好

    大学一毕业任郡鹏就考上了公务员在市教育里工作,可因为领导说要下来锻炼却还是回到了母校当上了一名大学老师,但是在这个时候他也阴差阳错的和失散多年了的初中校花赵彤欣做成了对门的邻居。一开始校花带着一个孩子任郡鹏以为是她的女儿可却没有想到是她领养的留守儿童在她家过假期,任郡鹏一直都在相亲而且认识了一个相当有品味的女人徐熙岩,但是当他真的和徐熙岩恋爱了又看到校草也和赵彤欣好上了的时候我却发现太好的东西反而让自己很累,原来他也是装出来的高雅,原来他喜欢的还是当时那个清纯美丽的初中校花,因为任郡鹏留恋过去,当时很快乐,现在经历的却永远只是物质被后的华丽。校花没有品味可她学会了上进,即使是任郡鹏心里有那一道疤痕,因为中学那年我用校草的一个玩具枪换了他和赵彤欣坐在一起的电影票而让校草有了他的把柄,可任郡鹏还是义无反顾地去追求我的初中校花,即便这个时候的她已经不在是任郡鹏最开始认为的只会卖楼不会生活的女人了,当时说赵彤欣配不上他,可这回是他配不上赵彤欣了。
  • 最让你开拓进取的创新故事(智慧背囊16本)

    最让你开拓进取的创新故事(智慧背囊16本)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学习和生活一切都按部就班,当人的思想中不再有创新的观念,那将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唯有挖掘和激活人类潜能中的创新思维,生活才能更加五彩斑斓,人类才能以更快的速度进步与改造世界。本书汇集了几百个最让读者开拓进取的创新故事,以创新点拨来进行引导,使广大读者在读过故事后有所启发,进而更加富有创新精神。
  • 枕边囚爱:高冷首席请放手

    枕边囚爱:高冷首席请放手

    她心中的完美婚姻被好闺蜜的一张照片彻底破坏。完美婚姻之下包裹着的是复仇的火焰。“你妈害死了秦颂的爸,你知道吗!秦颂娶你单纯是为了报复!”灯光下,男人俊美的双眸冷冽如冰,薄唇轻启:“你就是死,也要是我的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弥勒上生经宗要

    弥勒上生经宗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邪王诱爱:狂傲爱妃不好惹

    邪王诱爱:狂傲爱妃不好惹

    前世棋子、今生祭品,她的价值难道就只有这些?世人皆知她懒笨凶馋,却有几人猜到她笑里藏刀?唯有他慧眼识珠、死缠烂打。娘子~为夫可是你名正言顺的童养婿,你得负责养我!堂堂圣君还需要她养?骗鬼呢!腿长在她身上,惹不起她还躲得起!胡说:主人,前有十万大军伏击,后有三万魔兽拦截;胡闹:主人,左右两翼各由他昔日的情敌把守,据说是来凑热闹的;胡扯:主人,要不您就缴械投降吧,说不定还能争取宽大处理……
  • 回家的燕子

    回家的燕子

    21世纪已越过第一个10年。21世纪是科学的世纪,21世纪是希望的世纪。亲爱的孩子,你做好迎接新挑战的准备了吗?稀里糊涂闯进21世纪可不行,没有科学知识,你可别想在21世纪站住脚。科学知识不是药片,要用的时候,不能像吃药一样咕噜噜喝一杯水吞下去就解决问题了。科学知识要从小慢慢学,才学得多、学得好。谁想用懒人吃药片的办法,一口就把所有的科学知识通通吞进肚子里,那可办不到!课本里有许多科学知识。可是叫你天天啃干巴巴的课本,背着又大又重的书包,从早到晚啃得头昏脑涨也不行呀!丢掉大书包,从刘兴诗编著的《回家的燕子》里学科学知识吧!
  • 暗物质

    暗物质

    如果这世上有一个人在午夜还清醒,一定是蒋小花。蒋小花何许人也?一个有着很牛逼职业,很牛逼外表,不疯魔不成活的人物。夜光杯,高跟鞋,莹亮口红,大框眼镜,是驶向她生活的一只只飞船。无垠的夜空中,一只只隐秘闪光的飞船穿插交错,喁喁私语,交代着有关蒋小花的种种细节。如果蒋小花死了,会有大量的爆料在第一时间涌现。楼道清洁工会说,她喝饮料,不吃肉,不使用安全套。守门人会说,她一个人住在二十一楼。邻居会说,她同电视里是两个人。她的搭档会说,她惯开快车。她的采访对象会说,她并不经常失约。她的上司将提到他们正在考虑她的职位升迁。她的房东会说,她不按时交房租和男朋友。
  • 天家娇妻

    天家娇妻

    删不了,还是写吧……正经文案:湘染是一个大家闺秀,在十二岁全家随父亲去天城时,因春困意外魂穿至二十一世纪,在那里生活了三十年,却一朝回到自己原本的世界,在另一个世界接受了三十年熏陶的她,又会在自己原本的世界里走出怎样的人生呢?本人笔力有限,所以可能写短篇,也可能很无聊,随便写吧,反正没人看。
  • 李嘉诚做人经商处世的大智慧

    李嘉诚做人经商处世的大智慧

    李嘉诚,一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一位关心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捐献巨资发展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的爱国商人,他的名字早已传遍了大江南北。李嘉诚连续6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连续8年雄居港商首席,他是当代最成功、最杰出的商人之一,成为无数渴望成功的商人心目中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