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4600000008

第8章 规矩方圆(2)

孔子就是这样的高手,他讲道理往往深入浅出,意味深长,这便是大家风范。在上面一段中,鲁国人林放向孔子问礼的根本是什么?这本来是一个很抽象的大问题,放到现在足可以写出一篇15万字的博士论文了。可是孔子没这么做,一句话就解释清楚了。我们前面讲过,孔子认为情与礼的关系在于情是礼的表达内容,礼是情的行动界限。但是这话太抽象。所以孔子干脆告诉林放具体做事时该怎么做,即:办事情与其一味关注排场,不如简单一点,关键在于尽心尽力;举行丧礼与其在那里无聊地说笑,或者轻松地走过场,不如真情投入,沉痛缅怀死者。

反观现代一些人在葬礼上的铺张行为,以及某些参加者捧场、助兴、巴结的功利心理,我们就会明白孔子说的道理实在很深刻。死者已去,活着的还在做足自己的文章。假使生者与死者的位置对调一下,这种人不过是一群行尸走肉,死者反倒更真实了。所以比较起仪式的空架子,孔子更注重人的真情流露。

孔子重视为人的真情,但他也并不轻视礼。这从子贡和孔子的一段对话中就可以看出来。子贡很实际,有着很好的经济头脑,他很懂得物尽其用的道理,因此可称得上是商业奇才。所谓告朔就是人君在一个月中的朔日去祖庙祭祀,同时于明堂视听政事,这又叫视朔。在鲁国,从文公开始,国君疏于政事,实际上已经废弃了告朔这种礼仪。但是用于告朔仪式的祭礼,即那只羊还一直保留着。子贡觉得礼都废除了,还浪费那只羊不应该。因此他上报孔子,请求把那只羊另做它用。

子贡这种想法其实很实在,用今天人们的观点来看似乎还是成立的,提倡节俭、注重实效嘛。但不行,子贡话音刚落,便招来孔子的一通教训。孔子的意思是说,那只羊在那儿的话,还可以时刻提醒人们恢复礼教,即希望还在。你把羊都放了,那就连恢复的希望都没有了。从这层意义上看,那就不是一只羊的问题了。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孔子的眼光是很深远的,不流于表面,这是成为伟大领袖的素质。相反,子贡的观点就不是简单的对不对的问题,而是就事论事得过于狭隘。与孔子相比,子贡也就是一个专业人才,有一技之长,但缺乏统领全局的视野和魄力。

孔子关于礼的思想有着深刻的人生意义。历史上有许多恃才傲物、纵情妄为的人,都因为无视礼法而没有得到好结果。一方面也许是别人不够宽容,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身做人缺乏必要的礼仪规范和教养,不够通达事理人情。这种人历史上很多,往往有一定特长便骄纵得瞧不起他人了。《三国演义》中的杨修足够聪明了,算得上才华横溢,但做事总是缺乏规矩、礼法,心无城府,过于任性。行事往往不顾长幼之别,君臣之仪,结果数次犯了曹操的忌讳,终于被杀掉了。许多人同情杨修,骂曹操,这不合情理。有人讲,一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三等人没本事有脾气。这话很有道理啊!

在家里,儿子和老子还要分个长幼,兄弟还要论个大小呢,各自身份职责不同。到社会上,自然要有尊卑的差异。连这些为人的基本道理都搞不懂,或者认识不清,自然在修养上不成功。曹操有他气量上的问题,但毕竟还是事出有因啊。所以人要善于反省自己。这种反省往往需要文化教养的开启。因此文化教养的教育问题既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人成人的必经之路。

回想一下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会发现,尽管我们对于教育的重要意义已经认识到了,但是由于教育投资见效慢,而有些官员为了短期的政绩,只大力投资经济,而对教育的发展雷声大、雨点小,很少落在实处。结果造成社会整体发展无序,缺乏基础动力。而老百姓对于教育的理解则在这种社会思潮中直接与经济效益挂钩,如此一来,人之为人的真性情,以及做人基本应具备的自觉反思、自觉修养、自身的道德意识就越发淡漠了。

美德也会沦为缺陷

【原文】

【8.2】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①;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②。君子笃③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④。”

(《泰伯第八》)

【注释】

①葸:指畏惧的样子。②绞:指讥讽,挑剔别人的是非。③笃:指德行淳厚。④偷:指浅薄。

【译文】

孔子说:“为人一味谦敬而不合理节制的话,则会使自己画地为牢,自为困苦;为人畏缩无勇而不合理节制的话,则会使自己常常处于恐慌之中;为人一味好勇斗狠而不加节制的话,则会使自己叛逆为恶;为人一味率直刚正而不合理节制的话,则必然总是挑剔别人的是非。君子厚待亲族,四方感化争相效法,故而仁义振兴;君子不遗忘故旧之人,善始善终,故而民风淳厚而不浅薄。”

在上面一段中,孔子对四种有缺陷的性格进行了点评。目的在于强调礼的重要意义。孔子所谈的这四种性格都是从真性情出发的,也就是说不是故意地矫揉造作。

我们首先来看第一种性格:一味地恭敬。现实生活中这种人确实存在,通常都是脾气极好的人。他们遇事讲究息事宁人,强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们和谁都能处得来,极其善于迁就别人。不过由于他们总是跟着别人的思路走,围着别人的生活转来转去,结果就很难有自己的一贯原则,即不定性。由此在生活中其行为必然总是会处于一种颠三倒四、前后矛盾的状态。

所以孔子指出这种性格如果不加节制的话,自然就会陷入思想行为上的矛盾境地。邯郸学步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古代有人认为赵国人走路的姿势漂亮,就去学习。由于他盲目崇拜,全盘照抄,结果是亦步亦趋,最后赵国人走路的姿势没学会,他自己本来的走路姿势也忘了,于是只好一路爬回家去。我们不妨仔细体会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诸如偶像崇拜、权威意识、好好先生等等,就可以发现邯郸学步的故事离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有多么接近!

第二种性格是胆小怕事,勇气不足。有这种性格的人遇事下意识地往后缩,怕承担责任。长此以往,便整日里显得惶惶不可终日。有个成语叫“杞人忧天”,说古时候有一个杞国人胆小怕事,整天担心天什么时候会塌下来,结果是吃不香、睡不着。这真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了。如果仅仅如此,还只是个人问题。可是别忘了,人总是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和家庭环境中的,孔子讲仁道就在于促使人能够自觉仁爱天下的人生使命,这种使命体现在他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的实现上。如果其一味地胆小怕事,又如何能够承担人生应承担的责任呢?懦夫永远难以超越自己的生存本能,更谈不上培养责任感了。

第三种性格是好勇斗狠而不加以节制。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以勇猛著称的人物,但是如果勇过了头,就成了卤莽、毛躁。如果只是一个好勇斗狠之徒却又不明仁义之道的话,那么就很可能助纣为虐。所以孟子论勇,讲究以道义作为评判标准,这实际上就是指礼的节制精神。

中国历史上有三个人以勇猛著称:张飞、吕布、赵云。张飞霸气十足,当阳桥上一声吼,喝退曹操数万大军,桥水倒流,真是声威逼人。但是张飞性情粗犷,不拘小节,且多恶习:要么强人所难、逼人饮酒,要么心情不顺殴打士卒。前者遭怨使他丢失了城池,有失职之罪;后者干脆使自己在梦中掉了脑袋。故张飞之勇实不足取。吕布武艺超群,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一场好杀!可惜吕布忘恩负义,见钱眼开,好色成性,结果弄得被骂成“三姓家奴”,遗臭千古,身败名裂。赵云,长坂坡前单骑救主,在百万敌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可谓是勇贯三军。然而赵云却很有节制,且深明大义。于金钱美色前拒不动摇,故而堪称千古良将。就现代人而言,做事光有勇气是不够的,还要善于立志,明确人生的方向,否则一味地勇往直前,极可能是南辕北辙。

同类推荐
  • 草原王国吐谷浑(一)

    草原王国吐谷浑(一)

    最初的民族起源于姓与氏,寻根追究,姓的起源是氏族的称号,有女系易而为男系,说己见前。后来姓之外又有所谓氏。什么叫做氏?氏是所以表一姓之中的支派的。如后稷之桓公的三子,又分为孟孙、叔孙、季孙三氏是。始祖之姓,谓之正姓,氏亦谓之庶姓。正姓是永远不改的,庶姓则随时可改。依据青海史学家李文实先生所著《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记载:吐谷浑,据《金壶字考》谓其音读为“突浴魂”,“谷”读为“浴”,是从吐谷浑语原音,但今土族自称“土谷家”或“土户家”则谷、浴仍通用。
  •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地势险要,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的得失昭示着王朝的兴衰成败,更成为改朝换代的象征。此外,居庸关一带的汉族与关外游牧民族在此交汇,融合成具有居庸关特色的民俗文化。它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大门。
  • 威名天下:山海关(文化之美)

    威名天下:山海关(文化之美)

    这里,素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这里,是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冲;这里,更是万里长城起点的第一道雄关。
  • 宝重《弟子规》

    宝重《弟子规》

    今天这个时代,依然可用狄更斯《双城记》刚刚开始的几句话来描述:“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聪明的时代,这是最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任的时代,这是欺骗的时代……”
热门推荐
  • 霸占新妻

    霸占新妻

    “时候到了我会看着办,再见。”顾亦琛的眉微微皱了一下,脸上依旧是一贯的清冷之色,一句赘言都没有,说完就挂了,果然是顾亦琛的作风,一点都不拖泥带水。陈思雨裹着床单走过去,扑到了顾亦琛背上,“今天表现不好,罚你帮我洗澡。”顾亦琛转身,一把将陈思雨身上的床单拽了,攫住她的腰,吻上她的唇,向浴室走去,又是一番湿热的缠绵。而那头的老爷子却已经开骂了,“混小子,每次都这样,……
  • 江城夜泊

    江城夜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玄武天下(5)

    玄武天下(5)

    千世的轮回消磨不了他(刀)内在的杀气。万年的魔咒尘封不住他(剑)体内的战意。他们的出世使平静的乐士烽烟四起!他们的重逢将武界引入神魔之境!四帝的传说,神祇的传奇,导致大冥乐土万世伟业分崩离析。一位自认能战胜传说的惊世强者在战火中崛起,他以不屈的战意与传说之剑融为一体,并以玄道意境与火帝之女展开千世的恋情。神祇的荣辱,乐土的存亡,武道的兴衰与他的命运息息相连。
  • 小儿心腹痛门

    小儿心腹痛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Knitlandia
  • 天下无双

    天下无双

    这是一段阴差阳错,还是情有独钟的俗世情怨?一个甲子前,祭神台上的惊鸿一瞥,令源仲从此再不能忘姬谭音的身影,为了找到真正的她,他甘愿化身族内杀神。就在即将放弃希望时,身边突然多了一个居心叵测的姬谭音。他怀疑她,不停用计谋试探她,最后却意外发现她竟然是让自己魂牵梦萦了一个甲子的神女。尚未来得及品味爱之甜美,却先体会到被背叛,原来姬谭音的到来只为了他天生具有神力的左手。痴情难断,源仲愿以刀刃自断一臂,这样是否能够唤回她怜爱一瞥?
  • 证人

    证人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方融玺禅师语录

    方融玺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全真清规

    全真清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2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2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2》作者中肯地评述了汉元帝、成帝、哀帝时期后宫中的名女人,文风诙谐而不失客观,引用史料令人信服,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反思颇具厚重感,作品可读性很强,堪称“草根式论史”的又一力作。 《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2》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