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1300000003

第3章 台江之洲

◎林山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幅多么富有诗意的美景,一个具有非常想象的传说。这个传说的美景,在台江就可以领略。台江,地处闽江下游,江面非常宽阔,水流平缓。由上游跟江水一起下来的泥沙长期淤积沉淀,使部分河床逐渐增高,形成大大小小的沙洲。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过去,台江一带,从台江码头至南门兜、鳌峰洲、白马河,都是沙洲。最先是"疍民"行舟漂泊居无定处,便在"洲"上搭高脚屋。后来沙洲逐渐硬化,形成一块块陆地,渐渐成了人们集聚、繁衍、生息的村落和集镇,吸引了人口较稠密地区的居民和外来移民陆续搬迁到此安营扎寨。

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的迅速增长,街市、村落、田园、学塾、作坊、庙祠等相继出现。经千余年的演变,这些沙洲就发展成为人口密集、交通发达、商贸繁荣的闹市区。如今台江的许多地名,就还带着"屿"、"洲"、"湖"、"桥"、"坞"、"埕"等字眼。

这些沙洲初为荒漠之地,杂草丛生,无名无姓。因为慢慢有人聚居,为了方便人们来往,必须起个名字。起的名字很有意思。比如,这个洲过去都是养鸭姆的,传说是4只鸭姆衔草席帮助陈靖姑除妖保民的地方,就叫鸭姆洲;又如鳌峰洲,早年是一片沙洲,后被围垦成大片洲田,由于洲田收入该归附近的闽县还是侯官县而出现纷争。官司打到省城,时任福建巡抚张伯行,正因官办的鳌峰书院经费有限而发愁,二话不说就把这片田产划归鳌峰书院所有,自然就叫"鳌峰洲";再如苍霞台江义帮洲洲,在夕阳下特别美丽,"苍霞夕照"旧为南台十景之一,因此得名;老鸦洲则是因为过去没有人居住,是老树昏鸦的所在;三县洲是个冲积洲,它诞生时,附近的闽县、侯官、怀安三县农民,纷纷登洲插竿围地。人多地少,引起了争执,3个县的县官都认为沙洲是自己的,后由福州府判为三县共有,定名为"三县洲";帮洲、义洲是相邻的姊妹洲,帮洲是行帮和牙栈的聚集地,自然得名;义洲水土适合养鹅,原来名叫鹅洲,福州方言"鹅"和"义"谐音,就雅称义洲。

还有一些洲,就简单地以地理位置和形成的先后命名。如中洲、后洲、新洲等。这些故事与地名一起流传下来了。

台江的洲多,便需要交通。洲与洲之间的来往,起先靠舟船。由于时常发生船翻人亡事故,为此热心善举的殷商富贾、寺院僧尼和地方政府官员,出面集资建桥。河水浅江面窄的,建跳墩子(石钉)、浮桥、木桥。河水深江面宽的,建单孔、双孔或多孔石桥。这些桥千姿百态,风格各异。如万寿桥、三通桥、彬德桥、白马桥、路通桥、十四桥、洗马桥、透龙桥、小桥、双龙桥、河口万寿桥等,使洲与洲相连,形成四通八达的陆上交通网络。过去白龙江江面比较开阔,从仓前山一直到现在的小桥头,中间隔着一块楞严洲,白龙江水因此被分为南、北两支。1093年,福州郡守、闽县琅岐人王祖道,募钱在这里建南、北浮桥,方便过往行人。

北浮桥从小桥头到楞严洲,南浮桥自楞严洲至仓前山。用粗大藤缆将浮船连接并紧固于江中树立的石柱上。船上铺木板,两旁安扶栏,浮桥中间开两个门,方便上下游行船。《马可·波罗游记》这样描述:"一条一英里宽的大河,河上有一座美丽的桥,建筑在木筏上面,横跨河上。在这里建造了许多船只,航行在这河上……珍珠、宝石的贸易很盛。"时任福州决曹陆游写下:"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寺前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为方便过往浮桥的行人,在仓前山岸边建济川亭,在小桥头建泗洲亭,在楞严洲建中亭。中亭是闽江码头泊地,鱼、油、豆、棉等客商云集,形成中亭街。"中亭一路腥风满,水袴芒鞋人卖鱼",说的就是当年水产夜市"半盲摊",满街腥湿,人们穿着防水裤、草鞋、木屐忙生意的情景。

1103年,王祖道再任福州太守时,南浮桥所在已淤沙成洲,因位于江中,称中洲,元代筑有炮城,清代设有税卡,现在叫中洲岛。这样,白龙江江面就二分为三。王祖道因地制宜,设3座浮桥。以田租收入作为修桥经费,交由坞尾婆婆弄万寿寺头陀王法助管理。1303年起王法助奉旨劝募,改建石桥。历时19年,先在中间的江面建成石桥,取万寿寺称万寿桥。万寿桥是闽江上最古老的石桥,1949年福州解放后,称为解放大桥。后来跨中洲建陆桥,把万寿桥、江南桥连成整体拱形桥。小桥是连接台江中亭街和横街的一座桥。福州评话唱道"小桥左边排青果,安民崎顶挂估衣,横街巷口酒米店,惠泽境内择棕毛……"说的就是福州过去从小桥至横山一带的商店、货摊的经营情况。闽江由于沙土冲积和水流的变化,一些地方偶然会出现沙积连洲、人可涉水而过的"沙合"现象。清《榕城考古略》记载:"古谶云:南台沙合,河口路通,先出状元,后出相公。"这里的"南台沙合",就发生在小桥这个地方。"河口路通"指河口尾的"路通桥"。

小桥原是浮桥,潮落时,水冲潮涌形成南北通行的天然"沙堤",于是改浮桥为石墩桥,以便来往,称沙合桥。《挥尘前录》说:"初,闽人谣曰:南台沙合出宰相。章得象相时,沙涌可涉。政和六年沙复涌,已而余深复大拜方务,得帅福唐,南台沙忽再涌,已而朱汉章、叶子昂相继登庸。"就是说,小桥一出现"沙合",福州就有人当宰相。这个余深,是宋元丰五年(1082年)进士,官至御史丞等。政和二年(1112年),封卫国公,加少傅。后来他因上谏福建贡花果扰民事,被贬为福州太守,他居住西湖边,至今仍有"余府巷"的地名。

河口地区沙洲密布,水网纵横,人们多靠船只往来,如果能架桥通路,不管是否"先出状元,后出相公",起码是便利百姓的好事。

万寿桥建成时,是当时福州地区最大的桥,所以人们俗称"大桥"。沙合桥与万寿桥相比,当然就显得小了,民间就把沙合桥叫做"小桥"。同样的,人们习惯把万寿桥北地区叫做"大桥头",也就把"小桥"附近的地区叫做"小桥头"。

桥使陆路相通。那水路间的交通怎么办呢?早就有了道头和码头。在古代交通河口万寿不便的情况下,以牛马驮运货物费时费力。福州乃福建省会,闽东、闽北、闽南各地多是通过水运或海运把货物运到省城销售,面江临海的台江便成为各地货物的集散地。在内河的桥旁或闽江沿岸,都建有用简易的条石垒成的拾级而上的"道头",以便闽江上下游各地货物的起卸和转运。据有关统计,台江曾有60多处道头,占福州道头的大部分。五口通商后,舶来品和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货物开始登陆福州。为适应海内外商贸发展的需要,在内河道头逐渐式微的情况下,才有近代意义上的"码头"的建设。

过去台江道头以万寿桥为界,沿江分为东西两列。东为"桥下道头",如苍霞洲的南福道(青年会道)、美打道,台江汛的尚书庙道、婆婆道、南星道、蛏船坞道,三保的三保道、拿公楼道,下杭街的三通桥道、圣公殿道、马祖道、义洲道、帮洲道,中亭街的碗道,白马桥的纸道等,以闽江上游各地的茶、笋、菇、纸、米、糖、木材、京果、南北货为大宗的起卸和转运为主。经营这些商品的行号,称为"溪海行",大部分集中在上杭街、下杭街、三保街、潭尾街、万侯街、义洲、帮洲、苍霞洲一带。这些"溪海行"的栈房、仓库多靠近道头,便于储存货物。西为"桥上道头",是万寿桥东侧闽江岸边的各个道头,主要起卸和搬运中亭街鱼牙需要的鲜、咸鱼货与其他水海产品和大米。

都说"人指南台山与川,大惊喜气异当年"。台江地区的建设和发展,使当年的洲和由洲引发的桥及码头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留下许多悠远的历史故事和人文传说。

同类推荐
  • 观相百家:古典中国文化之春夏秋冬

    观相百家:古典中国文化之春夏秋冬

    郭智勇先生的前一本书《被遗忘与曲解的古典中国——<吕氏春秋>对传统学术的投诉》提出了“古典中国”这一全新的概念,而这本书《观相百家:古典中国文化之春夏秋冬》则进一步展示了古典中国的全景和真相。何为“仁”?何为“义”?“礼”从何来?等等这些,本书都会用一个全新的故事来告诉你。孔子是一个宗教改革家!墨子是对孔子的承接!儒家竟是对墨家的反对!秦始皇不可能焚烧诗书!《吕氏春秋》才是中国文化的最高成就!……总之,就让本书带你进入真正的文化中国吧。
  • 菊与刀

    菊与刀

    读《菊与刀》,可以让你全面精确地了解日本和日本人一些奇怪的行为。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会取得成功?日本人为什么要发动战争?他们是如何在战后迅速崛起的?日本人为何彬彬有礼而又倨傲蛮横?为何严谨恭顺而又放荡恣肆?为何顽固守旧而又勇于改革?他们为何既可以为天皇和国家剖腹又为何迅速停止抵抗成了美国的小弟?读《菊与刀》,还可以让你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中国和我们自己。无论怎么说,日本文化曾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人对于传统的感情和态度与同样处于新旧、东西、文化冲突的中国人有着相似的情绪,而日本人是如何对待他们的传统的?他们坚决捍卫的是什么?毫无顾忌地抛弃的又是什么?他们接受西方的是什么?
  •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中讲述的马球,古称击鞠,即骑马打球,是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在我国唐朝时期,马球运动非常流行,从宫廷到民间 都有广泛的开展。唐以后,马球运动不断发展演变,走向衰落,却同时向周边地区不断传播,甚至传向海外,成为今天的马球运动。
  • 徐渭:不入牢笼

    徐渭:不入牢笼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本套丛书以近代文化怪杰为主题,集结十位文化名人,由专家分写,详述其不同于凡俗的言行。作者深入浅出,对文化名人中的怪杰现象究分析,以故事化哲理。图书叙述通俗,笔法精彩,立意新颖的同时具有严谨考为基础。兼具可读性与收藏性。民国人物及历史图书的热度始终在持续中升温,内容概有名人轶事类、今人印象类、崇古比今类等。
  • 山西民间舞蹈

    山西民间舞蹈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热门推荐
  • 根本萨婆多部律摄

    根本萨婆多部律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傲游九天

    傲游九天

    一代剑仙,被迫使出全力与最强仙帝拼命一击,莫明的被传送到了异世大路。一代剑仙,在异世的成长称霸之路。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傲天做不到的。
  • 范文正奏议

    范文正奏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死人的来信

    死人的来信

    这封寄到B报社“读者来信部”的怪信,是四月份的事。“读者来信部”是总编室下属的一个部门,专管选登读者来稿和答复查询事宜。这个部门较之社会部和经济部要冷清得多了。部里年长的居多。日常的工作,就是阅读桌上堆积如山的来稿,分门别类转给有关科室,再就是起草文件一类的文案工作。来信少的时候或是公务处理完后的闲暇,也可以到咖啡馆或弹子房里消磨片刻,也决没有别的部门的人会说什么闲话。但是作为一名记者,却也得不到机会发表独家新闻,出头露面。
  • 当风拂过耳边时

    当风拂过耳边时

    独一无二的人独一无二的故事。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步入社会……十年茫茫却也过得很快。很感谢朋友们的一直相伴,林蔓很爱你们,你们都要一直好好的。请给时间一点时间,时间会证明一切。也许未来我们都会踏上一条不一样的路,过着不同的生活,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但希望生活不会改变你的真心。我会一直在……爱你们……
  • 极品奸商

    极品奸商

    一次莫名其妙的穿越,让他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他凭借着自己前世的本领,在另一个历史的洪流中留下自己浓重的笔墨。商场、战场、官场、情场,都是他纵横的舞台。日出东方,唯我不败……风姿冠绝的花魁、学富五车的才女、武功高绝的女侠、不落凡尘的仙子,或是纵横沙场的女将,谁会落入他的爱情陷阱?他无耻、他下流、他手段卑鄙让人瞠目结舌。可为何,这样的一个小人,却用他的肩膀,抗起了华夏的脊梁?
  • 地震

    地震

    我和蕊的身子越贴越紧,我把蕊的舌搅进嘴里,拼命地吮吸。蕊的身子突然在抖,我也抖,整个床都在抖,窗户的玻璃也和着我们发出阵阵有节奏的颤抖。我俩迅速分开,怔怔地,相互瞅。我的腰间突然又开始抖动,严格说是震动。我吓得一激灵,好半天才回过神来,明白是我的电话。为了不影响和蕊的约会,我特意将手机调至震动档。电话是主任打来的,让我即刻到局里集中待命。这时,蕊也接到了电话,说刚刚发生地震,台里让她马上过去,可能要现场采访。
  • 侯门纪事

    侯门纪事

    安家四姑娘宝珠,深藏不露,聪明过人。父母双亡,不代表就将成为家族利益的牺牲品。在亲事上,安宝珠自持主见。拒绝才华横溢的县令公子,避开俊美不凡的侯府表兄。慧眼挑中卓而不凡的少年。本钦佩他的壮志,没想到人家还有背景。早看出他有才气,没料到人家还是贵戚。安宝珠一步一步走向侯府的掌家人,开创自己的当家小纪元他不是天潢贵胄,却也根基深厚。把朝中佳丽都看遍的他,没想到有一个她,深深走入已心中。好吧,他仰面长叹:虽然我英俊点儿潇洒点儿倜傥点儿可爱点儿有实力点儿......但我只想送你四个字:永不纳妾。1V1,是本文的主格调
  • 凄凉满地红心草

    凄凉满地红心草

    被父母卖给有钱人,在不断地挣扎中变得强大,却渐渐的发现自己对买主的感情产生了变化,是爱上了,还是依然恨?命运该何去何从?
  • 警世故事

    警世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