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2200000005

第5章 仁者无敌

【原文】

梁惠王曰:“晋国(1),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2);西丧地于秦七百里(3);南辱于楚(4)。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5)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6),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7)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梁惠王章句上》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告子章句上》

【注释】

(1)晋国:春秋时期,晋国为春秋五霸之一,实力强大。公元前403年,晋大夫魏斯与韩、赵三家分晋而列为诸侯,号称三晋。梁惠王自称魏国也为“晋国”。

(2)东败于齐,长子死焉:指马陵之战。公元前343年,魏国伐韩,齐国伐魏救韩,与魏军战于马陵,魏中齐将孙膑之计,兵败,主将庞涓被杀,魏太子申被俘。

(3)西丧地于秦:秦、赵、齐共同伐魏,魏国战败,被迫献出河西之地。

(4)南辱于楚:指公元前324年,魏国进攻赵国,赵国求救于楚国,楚国攻魏救赵,败魏军于襄陵。

(5)比:替代之意。洒,同“洗”,雪耻。

(6)耨:除草。

(7)彼:指他国。

【译文】

梁惠王对孟子说:“我们魏国,以前天下没有哪个国家比它更强大的了,这是老人家您很清楚的。但是政权传到我手中后,东边败给了齐国,我的长子也牺牲了;西边败给秦国,被夺走七百里河西之地;南边受楚国夺城之辱。对此我深感耻辱,想要替那些死难将士报仇雪恨,您看怎么办才行呢?”

孟子回答道:“方圆百里的小国也能够称王天下。魏国是个大国,大王如果对百姓施行仁政,少用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有时间精耕细作,勤除杂草,让年轻人在闲暇时间学习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忠诚守信的道理,在家侍奉父兄,在外尊重长官,这样,他们就是制造些木杖也足以打赢盔甲坚硬、刀枪锐利的秦、楚两国的军队了。

秦、楚等国常年夺占百姓的农时,使百姓不能精耕细作来养活他们的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儿东奔西逃。两国国君使自己的百姓陷入了苦难之中,如果大王前去讨伐他们,还会有谁跟大王对抗呢?所以老话说得好:‘具备仁德这样优良品质的人天下没有谁是他的对手。’大王请不要怀疑这个道理了。”

……

孟子说:“仁能战胜不仁,就像水能战胜火一样。而现在一些行仁的人,好比用一杯水去浇灭一车木柴燃起的大火;火不熄灭,就说水不能战胜火。这反而助长了那些最不仁的人,而他原来那点仁也最终会丧失的。”

【述评】

民心向背是胜负的关键

“仁”是中国儒家道德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也是儒家所尊崇的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在中国传统的政治管理和社会思维中,“仁者无敌”可以说是一个谁都难以回避的重要命题,而它是基于儒家思想中仁的观念之上的目的性结论。

孔子关于仁的观念主要是针对人的生存状态提出来的,对于仁的精神,《论语·雍也》篇中作了集中而简要的论述,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简单地理解,那就是应该推己及人,以己心测度他人,从而达到广泛爱心的普及和关怀世界的人生境界。孔子认为,仁的本质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把人我放在一个视点上,自己要立身成事,也要使他人立身成事;自己世事通达也要使他人生活顺意,也就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做到人生世界的双赢。仁是自身自立自强,同时对他人具有精神上的普遍的爱,即立人达人。仁是孔子人生理想的核心,是最高的道德准则,仁可以包含忠、恕、礼、义、廉、耻、信、勇、刚、毅、敏、惠、俭诸德。同时孔子在这一观念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曰仁”的观念。“仁者爱人”是孔子社会伦理学观念体系中的核心命题。它强调个人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应该主动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克己复礼曰仁”则是具有仁的行为的个体所应该具备的素质。费孝通先生对此也有一解释:“克己才能复礼,复礼是取得进入社会、成为一个社会人的必要条件。扬己和克己也许正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别的一个关键。”

这是孔子“仁学”大致的轮廓。用一个比喻来说,爱自己或爱自己的亲人,这只能叫“爱”,但是爱自己的亲人,由此推及到爱天下人,那么这就叫“仁”。当然,也有人开玩笑说,爱自己的老婆,这只能叫“爱”,但是爱自己的老婆,由此推及到爱别人的老婆,那么这就叫“耍流氓”。当然这是个例外。孔子的“仁”就是要从“亲”进而能够“仁民”,这需要人的精神世界的净化,使个体的爱推广到社会的每个角落,那就是一个和谐社会了。

而在《孟子》中,孟子将仁的哲学,上升到政治思维当中,也许这和战国纷争政事驳杂有着很大的联系,是孟子基于社会发展观的一种现实的思考。当然这和他的“王道”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在一个方圆百里的小国,只要推行仁政,省刑法,薄税敛,抚平人民疾苦,减轻群众负担,就能够完成对人民的教化,施行“王道”,使天下归一。孟子是在听梁惠王诉苦的时候,提出这个观念的。在二人的对话中,我们清楚地看到,梁惠王是基于对战争的考虑,而孟子则是基于对战略的考量。从总体看来,孟子的战争观是科学的,“仁者无敌”是一个包含了深刻政治智慧的命题,无怪乎自古以来那么多人对这一观念保有不竭的热忱,并提出了“民心向背是胜负的关键”这样的说法。

在这里,孟子将自己的目光不仅仅停留在国土的大小,武力的强弱上,而是关注整个社会的管理者是否具有了行仁的施政行为。孟子在《公孙丑章句上》中也提出了:“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意思是说:满口仁义道德,却以武力来压制百姓的是霸者;而施行仁德的是王者,王者不依靠国土的强大。

仁德教化人心,而权威有时是脆弱的。多少强大的王朝,横征暴敛,陷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最终在人民的呐喊声里灰飞烟灭。孟子说的仁政的措施中,省刑法,薄税敛,是保证人民安居乐业的两大条件。我们知道,近些年我们的国家也在做这样一些事情,纠正公安司法中的一些不合理现象,调整法律中的一些不合理条文,减轻农民负担,税费改革,这些做法其实暗合孟子的政治理念。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许多集体和单位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一下自己的王道之路呢?

同类推荐
  • 每天读一点传统文化

    每天读一点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每天读一点传统文化》以开阔的思路,生动的语言,从琴棋书画、中医中药、文学艺术、民间工艺、武术、美酒、淡茶、民间杂技等方面入手,以丰富的知识和史料,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 论语日记(全2册)

    论语日记(全2册)

    《论语日记(全2册)》以日记的形式把《论语》二十篇作别开生面的解读,如道家长里短般向读者娓娓道来。作者注重对《论语》每一个重点字词和句子的详细解读,且汇集历代儒学名家的不同解构形式,让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梳理《论语》所反映的内涵。同时,作者还深挖《论语》中每一个字的来源及引申义,让读者可以了解汉字的由来和该字的微言大义。《论语日记(全2册)》在阐述《论语》文本所包含的深意时,还结合经典佐证,以及史料、文献、文学资料进行侧面的阐述和对比,读者从中得到的不仅是视野的扩增,更重要的是知识的累积和智慧的提升。总之,《论语日记(全2册)》堪称一本阅读《论语》的工具书。
  • 六角街灯

    六角街灯

    本书是一部极具哈尔滨情味的史诗性作品。十九世纪末叶,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哈尔滨作为一座国际大都市崛起于东北亚的心脏地带。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俄国爆发国内战争,哥萨克士兵谢苗退居哈尔滨。他解救了正处于饥饿濒死困境中的俄罗斯贵族之女薇拉,与之结为夫妇,在哈尔滨菅草岭开办牧场,饲养奶牛。他(她)们作为第一代哈尔滨俄侨,开创了哈尔滨乳业的先河。二人生活虽贫苦,但自由豪爽、优雅高贵的气质不改,为保存俄罗斯国宝受尽艰辛。六十年代初,二人再次漂泊,远赴澳大利亚,不幸感染登革出血热,双双身亡。
  • 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

    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

    本书跳脱出以个别古代家训为主的说教式或文字释读式的写作方法,而将中国古代家训中的精髓提炼出来,将重要的家训内容与历史人物、典故融为一体,点面结合、寓理于情。作者身为大学教授,长期关注我国的教育体制,他主张现代教育应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尤其要从家训家教中获得启示,汲取古人的智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改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思路与方法。本书荣获2018第13届“文津图书奖”。
  • 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史》以专题的形式、科学的方法、清晰的条理、通俗的语言,讲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内涵。它把学术性和通俗性生动地结合起来,使读者对中国古代文化有深刻的理解,也能以古鉴今,对自己的行动有所启示,是一部不可超越的中国文化史经典读物,也是一部中国文化的说明书。
热门推荐
  • 杀手皇后

    杀手皇后

    人是他捡的,名是他赐的,宠是他许的,想逃?他准了吗!她敬他爱他,杀孽、报应她从不看在眼里,她厌了够了想逃了,他却对她说我不许!等对方都受尽折磨,妥协的还是他,他给她她想要的一切,他终于给她自由,可是她还是逃不掉了,这个至高无上的王阿,终究还是她的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都市之修仙魔少

    都市之修仙魔少

    【无敌爽文】三年前,少年宁远遭到陷害,差点被化学阉割,尊严扫地。三年后,他已成一代魔少,王者归来,誓要横扫无敌,颠倒这方乾坤。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要入魔,佛奈我何?
  • 虎力大仙

    虎力大仙

    一名修行百年的杂役弟子,一只修炼五百年的百兽之王,一场时空逆流,一段奇妙的旅程……
  • 忽必烈大帝(连载1)

    忽必烈大帝(连载1)

    成吉思汗逝世后,汗位的争夺几十年没有停止,先由儿子窝阔台继位,后来,孙子贵由和蒙哥继承汗位。蒙哥是忽必烈的大哥,他战殁后,忽必烈与弟弟阿里布哥争夺汗位,最终,智勇双全的忽必烈战胜,成为大蒙古汗国第五任大汗。历经多年的征伐和智取,忽必烈扫除了所有强敌,使中国南北统一,遂将国号改为“大元”,元朝自此开始。忽必烈,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大帝。
  • THUVIA

    THUVI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摩尼光佛教法仪

    摩尼光佛教法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国之农民崛起

    三国之农民崛起

    一个奴隶的崛起有的太多的阻碍,最大的就是士人的蔑视,世家的垄断,豪门的欺压。。。但我们有最大的劳动集体,最重的心理共鸣。。。。我们就是三国中的共产国际。。。
  • 火影之仙术对决

    火影之仙术对决

    水易是个孤儿,因为过度疲劳在修罗魂界与六道相遇,从此,他的世界开始改变。管六道仙人叫师傅,学习六道仙术。与鸣人称兄道弟,让他不再孤独,水易有个梦想,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让和平友爱在这个世界开花结果。已开新书《火影之大灾难》,急需大家支持。惊云QQ群:38514402(满),139816430(空)
  • 和萧侍御监祭白帝城

    和萧侍御监祭白帝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蒋介石诱杀韩复榘

    蒋介石诱杀韩复榘

    1938年的元旦刚过,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又开始光顾古老而深沉的开封城……大片大片的雪花从灰白的云空中跌落下来,转眼间,城墙变白了、铁塔变白了、龙亭变白了,古城的一切都变白了。一辆黑色的雪佛兰轿车从徐府街一座深宅大院里驶出,拐上中山路,冒雪而行,穿了几条街后,“吱”地一声停在开封防空司令部的门前。国民党陆军上将、第二集团军总司令、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峙披着黄呢斗篷从车内走出来,卫兵立即立正敬礼。刘峙大步跨进防空司令部的院子,矮胖的李司令急忙出来笑脸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