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5400000012

第12章 概论(12)

二、认识《伤寒论》的基本特点

《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主,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规律。本书原名《伤寒杂病论》,其内容是既论伤寒,又论杂病,即伤寒与杂病合论,对临床各科都有指导意义。陈亦人先生认为《伤寒论》的特点有五:一是“变”,论中内容言变多而言常少,对于常规的如六经病的主证主方论述不多,绝大部分是探讨非典型的、证情疑似的、病势不定的复杂证候。通过对这些复杂病情的讨论,从而揭示诊察的规律和方法。二是“辨”,每篇都以“辨”字冠首,如“辨××病脉证并治”,全书皆贯穿着“辨”的精神,不但要辨病在何经,而且要辨病性的阴阳,辨病位的表里,辨病情的寒热,辨邪正的虚实;不但要辨简单的证候,而且要辨复杂的疑似的证候。三是“严”,方药配伍极其严谨,其中一二味药的变动,或仅是药量的增减,作用就显著不同,而且皆有一定的规律,药味少而功效高,充分体现了经方的优越性。四是“活”,辨证上很少固定证型,强调具体分析;治疗上不是刻板呆法,主张“随证治之”;方药上反对执方治病,重视加减化裁。五是“简”,《伤寒论》六经病篇同霍乱、劳复等篇在内共398条,13404字,内容十分简要。有的条文只提出一个症状或一种脉象,作为辨证论治的依据,这是举主略次,举变略常,举脉略证,举证略脉,故不可孤立看待。他认为学习《伤寒论》不宜拘泥于外感病专著之说,如果把《伤寒论》作为单纯外感病学来认识,即使十分强调“广义伤寒”,也收效甚微。就基础课程来看,《伤寒论》既是诊断学的基础,又是方剂学的基础。就临床课程来看,《伤寒论》既是温病学的基础,又是内科学的基础。确切的说,《伤寒论》应该是临床各科辨证治疗学的基础。只有这样认识,在思想上才不致于受到局限,才能提高学习效果。

三、认识《伤寒论》具体分析的辨证方法

学习《伤寒论》,要着重学习其具体分析的辨证方法。具体分析的辨证方法是《伤寒论》活法的具体体现,在辨证上很少固定证型,强调具体分析;在治疗上不是刻板呆法,而是主张“随证治之”;方药上反对执方治病,重视加减化裁。例如25条和26条同样是“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而治法与处方截然不同,一则仍用桂枝汤如前法,一则用白虎加入参汤。何以如此,通过具体分析就可看出两者的主要鉴别点是有无“烦渴”,26条见有“大烦渴不解”,表明病机已经由风寒表虚证变为阳明里热伤津证,而且津伤颇甚,所以治用白虎加入参汤清热生津;25条虽然“大汗出,脉洪大”,却无烦渴,则知在表的病机未变,其大汗出因为汗不如法,脉洪大乃因大汗出而表气外浮的缘故,证不变治亦不变,故仍用桂枝汤,因前未遵桂枝汤服法而致汗不如法,故此张仲景特以“如前法”戒之,以示人在用桂枝汤时必须注意遵守服法及药后调护,可见药物的服法及药后调护亦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又如,同样是“小便利”,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起到不同的辨证作用,56条“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据此作为辨表里证的依据;251条“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受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则是据以测知肠腑燥结程度的微甚;125条“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126条“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即是以小便利与不利作为鉴别蓄水证与蓄血证的参考;282条“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则是据以作为判断少阴寒证的依据;59条“得小便利,必自愈”、111条“小便利者,其人可治”、232条“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等,则是以此推测疾病的预后转归。所有这些,都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实例,重在辨证论治。

四、认识《伤寒论》方药的配伍与运用规律

学习《伤寒论》,要注意学习其方药的配伍与运用规律。经方选药准确,配伍严谨,效果卓著。其所出113方,都是方随证设,证药合机,组成各病各证的主方。六经病机不一,各有本经的主方。如太阳病的麻黄汤、桂枝汤;阳明病的白虎汤、承气汤;少阳病的小柴胡汤、黄芩汤;太阴病的理中汤;少阴病的四逆汤;厥阴病的乌梅丸等。在学习中,有必要认识主药研究药对。论中药物92味,其中可称主药者,按六经病证的主方划分,如太阳病的麻黄、桂枝;阳明热证的石膏、知母,腑实证的大黄、芒硝;少阳病的柴胡、黄芩;太阴病的人参、白术、干姜;少阴寒化证的附子、干姜;厥阴病的乌梅、吴茱萸、当归等,即是各经的主要用药。如麻黄在麻黄汤类方中是主药,附子在四逆汤类方中是主药。桂枝汤中的主药有桂枝与芍药,两者不可缺一,缺一则失去了桂枝汤的本意。如麻黄与桂枝相伍,构成发汗解表的麻黄汤;麻黄与石膏相配,构成清泄肺热的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两者因药对搭配不同,则功用主治大异。再如栀子与豆豉、干姜、厚朴、枳实、生姜配伍组成的几个汤方,其主药是栀子,但配伍殊别,因而主治虚烦兼各种变证。熟悉这种药物配伍,不仅能洞悉伤寒方的配伍规律,而且可以推论病机,审察主症,领悟其组方的灵活性。除药味的变化外,药量的改易,其主治功用也因之而改变。麻黄汤中用麻黄4两,配桂枝3两,旨在发散表寒;大青龙汤中用麻黄6两,配石膏如鸡子大,重在发散表寒,兼清郁热;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中用麻黄4两,配石膏05斤,发表与清解郁热并重。再如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与桂枝附子汤之药味完全相同,所不同的只是前者桂枝用3两,附子1枚;后者桂枝用4两,附子用3枚,而其主治则大异,前者主治下后脉促胸满的胸阳不足,后者主治风湿留着肌肉的身体烦疼。由此推论,桂附之量小是用于温阳,桂附之量大则着重于镇痛。

五、熟读和背诵《伤寒论》的重要条文

学习《伤寒论》,要熟读原文,最好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重要条文。学习之目的在于力求精通,而精通之目的全在于应用,而要精通必须熟读,熟读可以帮助理解,俗谓“文章不厌千回读,熟读深思理自知”。清·章学诚说:“学问之始,非能记诵。博涉既深,将超记诵。故记诵者,学问之舟车也(《文史通义》)。”强调了记诵的重要性。吴考槃先生认为:《伤寒论》397法,113方,字数不多,最好能全部或大部背熟,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陈鼎三认为,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因此,《伤寒论》中的重要条文和方药最好能熟记或背诵。

六、注意条文的前后对勘与纵横比较

学习《伤寒论》,必须前后对勘,纵横比较。由于《伤寒论》年代久远,文辞古奥,而且十分简要,有时举脉略证,有时举证略脉,有时举主略次,有时举变略常,要能达到对条文的全面、正确的理解,就不能囿于某一条文,而必须前后对勘,纵横比较。同时,不仅要理解条文的正面,而且要联想到其反面、侧面。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深入的理解条文。

七、必须紧密联系临床实际

学习《伤寒论》,必须紧密联系临床实际。《伤寒论》有理论,有实践,有继承,有创新,源于临床,高于临床,对临床有极高的指导价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所以学习《伤寒论》必须紧密联系临床实际。陈亦人认为,联系的方法有二:一是将原文内容与临床对照,看是否符合实际。二是联系临床验案,通过对验案中理法方药的分析,证明《伤寒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这就更有利于《伤寒论》理论的推广运用。

八、正确对待后世医家的注释

学习《伤寒论》,需正确对待后世注家的注释,发挥自己的独立思考,要择善而从。由于《伤寒论》对临床的指导价值和中医学中的地位,后世研究者甚众,其注释者有数百家之多,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也存在见解不一,学术多歧,同一条原文,常有几种不同解释,有的甚至完全相反。学者需要发挥独立思考,反复推敲,择善而从。

同类推荐
  • 中国式医患关系

    中国式医患关系

    作者以客观公正的第三方视角,揭示了转型期中国医患关系的特点,剖析了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并提出了用新思维解决医患矛盾的对策。本书记录了近年来医疗卫生领域发生的诸多热点事件,包括“缝肛门”、“八毛门”、“录音门”、张悟本现象、教授之死、医生被害等,观点鲜明,文笔犀利。 本书分为“医者的尊严”、“患者的权利”、“医改的博弈”、“医学的温度”、“中医的忧思”5章,共20万字。
  • 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疑难杂病

    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疑难杂病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由于吸烟、大气污染、呼吸道感染等有害因素引起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以广泛小气道阻塞、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为特征。本病的病理改变呈进行性发展,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咯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疾病晚期多出现肺动脉高压,进展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你了解疫苗吗?

    你了解疫苗吗?

    说起疫苗,大家都不陌生。婴儿一出生就会接种疫苗,一些特殊的职业也需要接种疫苗。疫苗可以帮助我们抵抗疾病,使我们远离某些疾病的困扰。但是,疫苗有时又使我们担心。看多了与疫苗相关的负面报道,在接种疫苗前,心里总会有些忐忑。那么,是不是疫苗都一样呢?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接种疫苗呢?这里,我们将讲述各种不同的疫苗及预防接种的基础知识。
  • 中医服食与神秘的炼丹术

    中医服食与神秘的炼丹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服食与神秘的炼丹术》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不死药”起源以及神秘的炼丹术,还讲述了丹炉之外的故事。
  • 肿瘤揭秘

    肿瘤揭秘

    本书主要介绍了肿瘤的本质、肿瘤的形成、如何预防肿瘤、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措施、如何正确对待肿瘤,介绍了常见肿瘤的发病情况、防控措施、诊治方法。
热门推荐
  • 欢喜小皇帝

    欢喜小皇帝

    被自己埋下的地雷炸死,成了个十三岁的小皇帝!叔叔能忍言煜都不能忍!除奸臣,收政权,撕渣渣,小日子过起来~~~
  • 吃玻璃的女人

    吃玻璃的女人

    2014年6月搬进新住所的第三天下午,提着袋啤酒回家时,我碰到了一个女人。不知从哪里来的,大热天穿着一身冬衣,在我家楼外那块空地上翻着垃圾箱,翻得肆无忌惮,把原本干净整洁一块地弄得一片狼藉。挺过分的不是么,所以我立刻过去拍了拍她,试图阻止她:“不要翻了好吗,地上一塌糊涂了,是不是找吃的?我给你点钱?”她听后抬头看了我一眼。
  • 你不知道的爱情

    你不知道的爱情

    车祸后醒来的江绍铭失去了所有的记忆,而他却拥有着漂亮的妻子和乖巧的儿子,然而午夜梦回中出现在他梦中的神秘女子却并非他的妻子,他的过往所有人都绝口不提……他的过去究竟是一场惊天阴谋还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 仙魔六界

    仙魔六界

    天地分为仙、佛、人、妖、魔、鬼六界。其中,佛界独立,人界、鬼界为仙界统治,然而魔界一直和仙界对立,而且收服了妖界。天地如此多娇,然而也是杀气暗涌。天地可以有无数个英雄,然而天地的统治者只能有一个。因此千百年来,仙魔两界纷争不断。
  • 不治已病治未病:轻松告别亚健康

    不治已病治未病:轻松告别亚健康

    本书通过以中医的治疗、养生、保健的思想和手法为中心,通过介绍亚健康的现象,阐述“治未病”思想的重要性。结合中医的“望、闻、问、切”的手法让广大读者通过自己的身体各个器官的认识,了解到自身的健康问题以及如何化解这些问题。我们都知道亚健康存在很多的状态,失眠、肥胖、疲劳则是亚健康的典型表现,本书以中医的手法和观点帮助读者如何解读和治疗这些状态。现在亚健康的高危人群有很多,其实白领上班族就是亚健康的一大高危人群,本书正是结合中医的一些方法和理念,介绍了一些在办公室里就能养生保健的方法,适应了白领紧张的工作节奏而无时间运动、保健养生的现象。
  • 七月安生

    七月安生

    十九岁这一年,一女子站在陌生的旅途里回忆昔日的繁花似锦,命运在下一个路口以诡计的姿态呈现。她自供大学一年后,果断退学。她辞去工作,毅然踏上了另一条未知的路途。她习惯了独立行走,过分倔强,也注定了面临一个刻薄的未来。踏上车厢离开的时候。她告诉自己,不管在哪里,都要倔强生活,而不是生存。
  • 如今我们终将长大

    如今我们终将长大

    那年,我们都曾是少年……如今,我们终将长大……总有一个人会充斥着你的整个青春,日后那个人的名字,便成了你整个青春的情怀。——我,叫林暖夕——林暖夕,你笑起来真好看 ——我愿意做她的同桌——谢谢 ——清乔,我脏……——你没有,我不许你这么说青春之路,你是霸凌者?还是受欺者?或者说,你只是一个旁观者? 青春记忆,你是美好多一点?还是遗憾多一点? 付筱宝和林暖夕是青梅竹马,在高中认识了温柔善良的尤依沐,与田恬,余纯纯,沈子辽成为了很好的伙伴,大家一起经历酸甜苦辣,建立了革命友谊。 可是,一场意外,让大家分崩离析,自此走上了各自的命运……世上最美好的是相遇,而最难得的,却是重逢。 时间,究竟是隽永了记忆?还是酝酿了阴谋? 青春年华,愿大家能勇敢爱,不论相貌,不论贵贱,不论性别。
  • 凉情薄情

    凉情薄情

    世间之事,有很多是无心的,可是,无心代表你没有错吗?一句话或是一个无心之举可能改变了他人,改变,他的生活习惯,轨迹,一生,甚至是生死。
  • 情毒已深

    情毒已深

    路千秋,一个有着极大洁癖的男子。他不喜欢碰别人碰过的东西,却只想要她一人。他不喜欢麻烦,却希望她一生都可以麻烦他。他希望自己爱的人,也可以爱自己,可是他的心上人早已有良人。他最不喜欢等人,却在她看不见的身后苦等了许久,才换来她一次回眸。他希望自己一生只谈一场恋爱,一恋便是一生,为了这一份执着,他等了整个青春。 ——也许喜欢上一个人,就是把曾经所有的原则打破,用最清纯的自己来遇见最想要遇见的人。
  • 我们都是突然长大的

    我们都是突然长大的

    豆瓣最受读者喜爱的人气作者艾小玛,治愈无数心灵的励志随笔集,暖萌上市!总有一些伤痛让那些男孩女孩一夜长大。《我们都是突然长大的》用清新机智的笔调,为读者提供有趣又实用的人生建议,并和读者分享了温暖美好的人生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我们可以读到那些长夜的无助和寂寞,那些因爱而生的伤痛,看到每一个人从成长到成熟的蜕变痕迹。正如作者艾小玛所说的,“每一年回头看看,就是觉得人生不一样了,就是觉得过去的自己太幼稚了。或许所谓成长,就是在自我反思的一刹那,突然之间产生了”。一次流泪,一场挫败,一些疼痛,一段漫长的自我治愈,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突然长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