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0000000011

第11章 消化系统疾病(4)

基本处方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减。大黄5g(后下),黄连3g,黄芩10g,炒竹茹6g,法半夏8g,陈皮6g,连翘10g,莱菔子6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黄连温胆汤加减:黄连3g,茯苓10g,枳实6g,厚朴6g,泽泻10g,半夏6g,竹茹8g,制大黄5g,连翘10g,甘草5g。加水煎服。用于胃热炽盛证。

(2)木香槟榔丸:每次6岁以下2~3g,7~10岁4~5g,11~14岁5~6g,每日2~3次。口服。用于胃热炽盛证。

(3)左金丸:每次6岁以下1~2g,7~14岁2~3g,每日2~3次。口服。用于胃热炽盛证。

4湿困中焦证:胃脘痞满,胀闷不舒,按之腹软而痛,纳差食减,口干而腻,头身沉重,肢软乏力,小便黄热,大便滞而不爽,或兼见发热恶寒,舌质红,苔白黄而腻,脉濡细或濡数。治宜化湿和中,理气止痛。

基本处方平胃散加减。苍术10g,川朴6g,陈皮6g,半夏6g,白术10g,茯苓10g,枳实8g,焦山楂10g,生姜5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藿朴夏苓汤加减。藿香10g,佩兰10g,制半夏8g,姜竹茹10g,黄连3g,木香6g,佛手片6g,薏苡仁10g,莱菔子10g。加水煎服。用于湿困中焦证。

(2)法半夏10g,陈皮6g,茯苓10g,枳壳10g,炒薏苡仁10g,大腹皮10g,厚朴6g。加水煎服。用于湿困中焦证。

(3)异功散加减:党参10g,白术10,茯苓10g,甘草5g,陈皮6g,焦神曲10g,苍术10g,扁豆10g,生姜5g。加水煎服。用于湿困中焦证。

5肝胃不和证:胃脘胀满,攻撑作痛,痛及两胁,情志不畅时更甚,或呕吐吞酸,嗳气频作,饮食减少,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治宜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基本处方四逆散合小半夏汤加减。醋柴胡6g,炒白芍10g,炒枳壳10g,蒲公英15g,青皮6g,姜半夏6g,元胡10g,郁金10g,生甘草5g,焦山楂6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逍遥丸:每次6岁以下1~2g,7~10岁2~3g,11~14岁3~6g,每日2~3次。口服。用于肝胃不和证。

(2)气滞胃痛冲剂:每次6岁以下3~5g,7~10岁5~10g,11~14岁10~15g,每日2~3次。口服。用于肝胃不和证。

(3)柴胡疏肝丸:每次1~3岁1~2g,4~6岁3~4g,7~9岁5~6g,10~14岁6~9g,每日3次。口服。用于肝胃不和证。

(4)越鞠丸:每次3~7岁2g,7岁以上3g,每日2次。口服。用于肝胃不和证。

6瘀血阻络证:胃脘疼痛,灼痛刺痛,痛有定处,持续不已,拒按,食后疼痛加重,或伴呕血,黑便,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有瘀斑,苔白,脉涩。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基本处方桃红四物汤加减。党参10g,当归10g,赤芍10g,桃仁10g,五灵脂10g,蒲黄10g(包),白术10g,茯苓10g,三七粉5g(分2次冲服)。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元胡止痛片:每次6岁以下2~3g,7~10岁4~5g,11~14岁5~6g,每日2~3次。口服。用于瘀血阻络证。

(2)云南白药:散剂:每瓶4g,保险子1粒。每次6岁以下0.1g,7~9岁0.2g,10~14岁0.25~0.5g,每日4次。胶囊剂:每板16粒,每粒0.25g,另装保险子1粒。每次6岁以下1/2粒,7~9岁1粒,10~14岁1~2粒,每日4次。口服。凡遇较重者可先服保险子1粒,一般轻症不必服用。用于瘀血阻络证。

7脾胃虚寒证:胃脘隐隐作痛,绵绵不断,喜按喜温,得食痛减,时吐清水,纳食不振,神疲乏力,手足欠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脉细弱。治宜温中散寒,益气健脾。

基本处方黄芪建中汤加减。炙黄芪15g,党参10g,茯苓10g,白术10g,桂枝5g,陈皮6g,制半夏6g,白芍10g,炙甘草5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附子理中丸:每次6岁以下3g,7~10岁6g,11~14岁9g,每日3次。口服。用于脾胃虚寒证。

(2)理中丸:每次6岁以下3g,7~10岁6g,11~14岁9g,每日2次。口服。用于脾胃虚寒证。

(3)丁萸理中丸:每次6岁以下3g,7~10岁6g,11~14岁9g,每日3次。口服。用于脾胃虚寒证。

(4)虚寒胃痛冲剂:每次6岁以下1/3袋,7~10岁1/2袋,11~14岁1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用于脾胃虚寒证。

(5)小建中合剂:每次1~3岁5ml,4~6岁10ml,7~9岁15ml,10~14岁20ml,每日3次。口服。用于脾胃虚寒证。

8胃阴不足证:胃脘隐隐灼痛,食少或饥不欲食,烦渴思饮,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或细弦。治宜养阴益胃。

基本处方益胃汤加减。太子参20g,沙参10g,玉竹10g,炙黄芪15g,淮山药15g,麦冬10g,天冬10g,白术10g,乌梅10g,薏苡仁10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百合15g,丹参12g,白芍10g,乌梅10g,石斛8g,砂仁2g(后下)。每日1剂,水煎,分3~4次温服。用于胃阴不足证。

(2)沙参山药汤加减:北沙参30g,山药30g,石斛10g,生地10g,白芍10g,薏苡仁10g,甘草5g。加水煎服。用于胃阴不足证。

(3)生谷芽15g,生麦芽15g,沙参12g,麦冬12g,玉竹10g,瓜蒌仁10g,生地10g,当归10g。加水煎服。用于胃阴不足证。

(4)胃乐宁:每次1~3岁1片,4~6岁2片,7~9岁3片,10~14岁4片,每日3次。口服。用于胃阴不足证。

警示

1宜卧床休息,进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必要时停食1、2餐。不吃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2有严重出血时应按上消化道出血处理。

§§§第七节消化性溃疡

小儿消化性溃疡主要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故又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临床上以周期性脘腹疼痛,伴呕吐、泛酸、嗳气,甚则呕血、便血为特征。多由饮食不节所致,较大儿童可与情志失调有关。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在冬春或秋冬气候骤变时发病率较高。本病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的范畴。

本病在儿科发病率不高,但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儿童期消化性溃疡因年龄阶段不同而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年龄愈小,症状愈不明显。如新生儿期多为应激性溃疡,主要症状为呕血、便血和胃及十二指肠穿孔;婴幼儿期主要症状为反复呕吐、生长停滞和胃肠道出血;学龄前期常为脐周疼痛,食后常加重,食欲差,反复呕吐或胃肠道出血;学龄期主要表现为上腹痛呈周期发作,多为钝痛,进食后可减轻或完全缓解。

诊断要点

1有暴饮暴食病史,或家族中有本病患者。

2以胃脘部疼痛不适为主症,常伴痞闷、胀满、嗳气、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症。发病常与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劳累受寒等有关。

3X线钡餐检查是诊断本病的常用方法,看到胃、十二指肠壁龛影即可确诊。纤维内窥镜安全可靠,诊断率高,有条件者应作为首选方法,尤其对有疑似溃疡病症状而X线检查可疑或阴性的患者更应进行内窥镜检查。大便隐血试验:素食3天后检查,阳性者提示溃疡活动。

辨治原则

本病基本病机为脾胃纳运升降失常,气血瘀阻不畅,即所谓不通则痛。治疗多用理气止痛之通法,使气血通畅,纳运复常。寒凝者当散寒行气,食积者当消积导滞,气滞者当疏肝理气,肝郁化火者当疏肝泄热,血瘀者当活血化瘀,阳虚者当温阳益气,阴亏者当养阴益胃。

处方

1寒邪客胃证:胃痛暴作,疼痛剧烈,恶寒喜暖,得温则减,遇寒痛甚,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或呕吐清水痰涎,舌质淡,苔白,脉弦紧或弦迟,指纹淡红。治宜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基本处方良附丸加减。高良姜5g,香附5g,干姜5g,陈皮5g,吴茱萸5g,姜半夏8g,苏梗10g,白芍10g,生甘草5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良附丸:每次6岁以下2~3g,7~10岁4~5g,11~14岁6g,每日2~3次。口服。用于寒邪客胃证。

(2)丁桂散:每次1~3岁0.2g,4~6岁0.4g,7~9岁0.6g,10~14岁1g,每日2~3次。外用。药粉少许置于膏药中,贴敷脐部或患处。用于寒邪客胃证。

2饮食积滞证:胃脘胀满,嗳腐吐酸,呕吐不消化食物残渣或乳块,吐食或矢气后痛减,纳差,泄泻或大便不爽,舌体胖质红,苔垢腻,脉滑,指纹紫滞。治宜消积导滞,和胃止痛。

基本处方保和丸加减。焦山楂10g,焦神曲10g,姜半夏5g,陈皮5g,茯苓10g,连翘10g,莱菔子10g,枳壳6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鸡内金10g,香橼皮10g,广木香5g,槟榔10g,莱菔子10g。共研细末。每次0.5~1g。口服。用于饮食积滞证。

(2)保和丸:每次6岁以下2~3g,7~10岁3~4g,11~14岁6g,每日2~3次。口服。用于饮食积滞证。

(3)枳实导滞丸:每次6岁以下2~3g,7~10岁3~4g,11~14岁6g,每日2~3次。口服。用于饮食积滞证。

(4)胃得安片(冲剂、胶囊):片剂:每次6岁以下1片,7~9岁2片,10~14岁3~4片,每日3~4次。冲剂:每次6岁以下1/3袋,7~10岁1/2袋,11~14岁1袋,每日3次。胶囊:每次6岁以下1粒,7岁以上2粒,每日3~4次。口服。用于饮食积滞证。

3湿热中阻证:痛势急迫,胃脘部灼热拒按。患儿啼哭,烦躁不宁,易发脾气,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治宜清热化湿,理气和胃。

基本处方加味温胆汤加减。黄连3g,法半夏6g,陈皮6g,茯苓10g,竹茹6g,枳壳10g,胆南星6g,芦根10g,甘草5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木香槟榔丸:每次6岁以下2~3g,7~10岁3~4g,11~14岁6g,每日2~3次。口服。用于湿热中阻证偏于大便干结者。

(2)左金丸:每次6岁以下2~3g,7~10岁3~4g,11~14岁6g,每日2~3次。口服。用于湿热中阻证易发脾气者。

4肝气犯胃证:胃脘胀痛,攻撑走窜,嗳气频繁,或呕吐酸水,每因情志因素而诱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治宜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基本处方柴胡疏肝散加减。醋柴胡5g,香附6g,枳壳8g,陈皮6g,郁金10g,川芎6g,白芍10g,甘草5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瓦楞子15g(先煎),黄芩10g,炒枳壳10g,青皮8g,陈皮6g。每日1剂,加水煎服。分3~4次温服。用于肝气犯胃证。

(2)逍遥丸:每次6岁以下2~3g,7~10岁3~4g,11~14岁6g,每日2~3次。口服。用于肝气犯胃证。

(3)气滞胃痛冲剂:每次6岁以下3~5g,7~10岁5~10g,11~14岁10~15g,每日2~3次。口服。用于肝气犯胃证。

(4)胃苏冲剂:每次6岁以下1/3袋,7~10岁1/2袋,11~14岁1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15日为1疗程,可服1~3个疗程。口服。用于肝气犯胃证。

(5)柴胡疏肝丸:每次6岁以下2~3g,7~10岁3~4g,11~14岁6g,每日2~3次。口服。用于肝气犯胃证。

(6)越鞠丸:每次3~7岁2g,7岁以上3g,每日2次。口服。用于肝气犯胃证。

5瘀血阻络证:胃脘疼痛,痛有定处而拒按。或痛如针刺,食后痛甚,或伴有呕血和黑便,舌质紫黯,舌边有瘀点、瘀斑,脉细涩,指纹紫滞。治宜化瘀通络,理气和胃。

基本处方活络效灵丹合失笑散加减。当归10g,丹参10g,乳香5g,没药5g,蒲黄10g,五灵脂10g,白术10g,山楂10g,砂仁2g(后下)。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元胡止痛片:每次6岁以下2~3g,7~10岁4~5g,11~14岁6g,每日2~3次。口服。用于瘀血阻络证。

(2)云南白药:散剂:每瓶4g,保险子1粒。每次6岁以下0.1g,7~9岁0.2g,10~14岁0.25~0.5g,每日4次。胶囊剂:每板16粒,每粒0.25g,另装保险子1粒。每次6岁以下1/2粒,7~9岁1粒,10~14岁1~2粒,每日4次。口服。凡遇较重者可先服保险子1粒,一般轻症不必服用。用于瘀血阻络证。

6中虚气滞证:胃脘隐痛,多食则痛甚,痛处喜按,伴纳少便溏,或大便干稀不调,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痛则欲泻,泻后痛减不显,舌质淡,苔薄白,脉无力、指纹色淡。治宜健脾益气,行气导滞。

基本处方香砂六君子散加减。木香5g,砂仁3g(后下),法夏6g,茯苓10g,党参10g,炒白术10g,山药10g,陈皮6g,炙甘草5g。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香砂养胃丸(片):每次1~3岁1片,4~6岁2片,7~9岁3片,10~14岁4片,每日3次。口服。用于中虚气滞证。

同类推荐
  • 内科速查手册

    内科速查手册

    内科作为医学领域十分重要的学科,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适应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和满足广大内科医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内科医师的诊治技能和水平,我们组织国内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专家、教授,结合他们多年的临床、科研及教学经验,编写了《内科速查手册》一书。全书分为急症、中毒及各系统疾病共十个章节。
  • 中草药实用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中草药实用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中药在古代称为“本草”,因为中药的主要来源是植物。最早系统记载中药知识的《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中国汉朝时期,收药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到明朝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已收集中药达1829种。
  • 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

    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介绍了天人相应与生命整体观、养生方面的知识。
  • 千金方

    千金方

    《千金方》是综合性临床医著。又称《千金要方》,简称《千金方》。22卷。明代后有按《道藏》经义析为93卷者,内容同。唐代孙思邈约撰于652年。是感于当时的方药本草部秩浩繁,仓卒间求检不易,乃博采群经,删繁去复,并结合个人经验而撰成 。卷 1医学总论及本草、制药等;卷2~4妇科病;卷5儿科病;卷6七窍病;卷7~10诸风、脚气、伤寒;卷11 ~20系按脏腑顺序排列的一些内科杂病;卷21消渴、淋闭等症 ;卷22疔肿痈疽。总计162门,合方论4500首。书中所载医论、医方较系统地总结了自《内经》以后至唐初的医学成就,是一部科学价值较高的著作。
  • 中医乾坤

    中医乾坤

    中医药是在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历经了几千年的临床验证,是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结晶。《科普通鉴:中医乾坤》是科普通鉴中的一本,主要介绍了中医的起源、发展,中医基础理论,少数民族医药,常用中药的性状、功效、食疗方等,并附有家庭常用中药饮片的彩图,以方便读者,书稿内容通俗易懂,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普及大有益处。
热门推荐
  • 梦幻桔子冰

    梦幻桔子冰

    伤势好以后,花非语并没有马上回学校,而是向校长请了一个上午的假期,带着秀秀一起跑了一趟礼品市场。由于上次的事情,害的萧落尘两兄弟的生日宴会临时告停,实在有些过意不去,所以她决定去买两件礼物送给他们,算是候补的生日礼物。她们游逛在街市上,什么样式的礼品都有,但是却惟独俘虏不了花非语的心,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买一件什么样的礼物送给他们,他们虽然有一张一模一样的脸,但是性格却各异,……
  • 敦煌大梦

    敦煌大梦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一批中国知识分子为敦煌的保护、研究事业而殚精竭虑的故事,真实而全面地再现了凝聚在这些中国知识分子身上为民族文化事业勇于牺牲敢于承担的优秀品质。
  • 育儿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育儿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从古到今,人们都将生儿育女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人类繁衍后代的一种必由“程序”,但却不能“顺其自然”。每当一个新生命诞生时,便又为这个世界增添了一份希望。因此,科学地孕育出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父母是有相当大的责任。目前,人们的注意力又转移到胚胎形成的过程上,在这一复杂的生命孕育过程中,特别是胚胎分化期,仅仅是一个不留意,就会影响到胎儿的发育,导致畸形,造成终生遗憾。作为现代的准妈妈,应该了解多方的受孕知识,有更科学的生育观念,即时受孕、养胎、保胎为前提,不失时机地对胎儿施行胎教,以实现优生、优育、优教,让孩子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 仙路

    仙路

    一个流落深山的天潢贵胄,一个来历神秘的懵懂小姑娘,一个刁蛮可爱的冰雪精灵,一个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魔王,一个情思悠悠的鬼方之主,一个暖透人心的白衣俊彦,一副波澜壮阔的画面,一个流传千古的史诗,这一切的一切,尽在本书之中,期待着您来发掘……
  • 灵感文记

    灵感文记

    em..平常想到的梗。萌的cp,不时写点文。雷点:1v1不虐女主
  • 步枪科技知识(下)(青少年大开眼界的军事枪械科技)

    步枪科技知识(下)(青少年大开眼界的军事枪械科技)

    枪械是现代战争中最重要的单兵作战武器。随着信息化作战的发展,枪械的种类和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从第一支左轮手枪的诞生,到为了适应沟壕战斗而产生的冲锋枪,从第一款自动手枪的出现,到迷你机枪喷射出的强大火舌,等等,枪械正以越来越完美的结构设计,越来越强大的功能展示着现代科技的强大力量。揭开现代枪械的神秘面纱,让你简直大开眼界!
  • 六星社的少年们:寻星记

    六星社的少年们:寻星记

    在泽帛的帮助下摆脱咒语而从数千年睡梦中醒来的古波斯德西元帅,不远万里前往深圳找到泽帛,却因为打抱不平被关入拘留所,并在那里失踪。泽帛一家焦急地打探德西元帅的下落,不料不明身份的黑衣人破门闯入,泽帛逃脱,父母被挟持。泽帛得到启示,想要找到德西元帅,救出父母,他必须完成一场星际之旅,而且这个旅程具有更大的意义:保护人文明和地球秩序。逃跑途中,他遇到一名叫牛皮唐的少年,这位少年曾在拘留所结识了德西元帅并与元帅成为好友。泽帛和牛皮唐最终找到了德西元帅,拯救了父母,获得六星社的宝物“时问之海”,并成为社内成员,即人类的维护者。然而,黑彗星仍蠢蠢欲动,六星社的另外五件宝物仍下落不明。
  • 我家娘子已黑化

    我家娘子已黑化

    天官赐福的周言词,这辈子,只想放飞自我。谁拦,怼谁!娇弱女儿要逆袭,精分少女欢乐多。相公:娘子已黑化,夫君好怕怕!您的镇宅小达人已携洪福齐天光环火辣上线。
  • 不焦虑的青春

    不焦虑的青春

    这个时代给80、90后制造的落差有些大。他们不得不面对着这样的社会现实:资源被垄断,贫富差距被急剧地拉大;阶层固化,上升通道被堵塞。外面世界看上去选择很多,却无从选择;呐喊声很大,但却虚弱…… 这是一个致力于时代完善与自我完善的青春,在空虚、迷惘、焦虑中,找到内心充实的正能量。
  • 悟空看私聊

    悟空看私聊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郭大路的山寨手机被一道闪电劈中之后,微信好友里莫名其妙地多了一个名叫“孙悟空”的人。孙悟空性情乖张,一言不合就发红包,什么请仙问卜、什么参禅练功、什么朝真降圣、什么筋斗云、什么七十二变、什么琼浆玉液、什么蟠桃人参果、什么九转金丹、什么仙肴仙酒……可谓应有尽有。“悟空看私聊,我还要红包!”于是,某人的幸福生活,从这里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