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0500000005

第5章 国家礼仪的象征——故宫三大殿之谜(1)

明清时代王朝的标志就是故宫,而故宫的标志则在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这三座巍峨雄伟的大殿,不但是故宫气势的象征,更是当时国家礼仪与统治秩序的象征。这些象征意义,在三大殿中是如何体现的?三大殿的区别在礼仪上又有什么作用?

“奉天承运”:太和殿缘何如此神圣

故宫三大殿中,最壮观,参观人数最多的,就算太和殿了。而太和殿的规模为何比其他两个大殿大,它为什么会成为封建时代礼仪活动的重要场所?

●礼仪之门——太和门

太和门为前朝正门,初建于明永乐年间,时称奉天门,明嘉靖年间改称皇极门。清顺治年后改称太和门。

太和门为重檐歇山顶,九四开间,三开门,坐落在崇基之上,围以汉白玉石栏。明永乐初年,三大殿火毁后,成祖朱棣曾在此御门听政。清朝入关后,清世祖福临的登基典礼、加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封吴三桂为平西王等活动都是在太和门举行的。

清末光绪十四年(1888年)十二月,太和门被火焚毁。日近元旦节庆大典,第二年正月又值光绪大婚之期,重建已经来不及,遂以扎彩工艺临时搭成一个仿建的太和门救急。假门无论在尺寸结构,还是花纹与装饰上都与原来的门一般无二,使得长年在宫里的人都辨不出真假。今天的太和门是此后重建的。

太和门东庑中间的门叫协和门,西庑中间的门叫熙和门。太和门、协和门、熙和门加上前朝三大殿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称之为“六和”。皇城的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称之为“六安”。“六”指天地四方,内外相应,称之为“六和六安”,有内和外安、天下太平之意。

太和门前陛间列古铜鼎4只,门前御路东西各立青铜巨狮1尊。东侧铜狮身后为汉白玉佛龛形石雕台座,人称“空庙无神”。西侧铜狮身后为汉白玉匣状石雕,人称“空匣无玺”,石匣内曾发现过五谷杂粮。这两件陈设究竟有何寓意,早已湮没无闻,无人知晓。

太和门前为内金水河,河上跨汉白玉石桥五座,护以石栏。内金水河从紫禁城西北角筒子河涵道引入紫禁城,沿紫禁城内西侧南流,至武英殿东向,经武英殿门前,再东经涵遭至太和门前。又经涵道东出至文渊阁前水池,从文渊阁东出经三座门前石桥,折而向南从紫禁城东南角銮驾库处出城,流入午门东侧筒子河。总长2100米。

内金水河的作用首先是宣泄雨水,科学的排水系统把雨水输入内金水河排出宫外。其次,是防火灾。第三,满足了宫中营造用水。第四,由于西北为“天门”,东南为“地户”,内金水河的这种布局就满足了风水上的需要。最后,内金水河自然分割了紫禁城的空间,满足了建筑上的需要。

五座内金水河桥之中,居中的桥最长最宽,为主桥,只有皇帝才能通过;左右四座为宾桥,供宗室王公和文武百官通行。

●太和殿:十五世纪的国家礼堂

进入太和门,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太和殿。

太和殿始建于永乐元年,原名奉天殿。奉天是根据儒家的天命论,说成皇帝是奉天之命来统治人民的,所以称为天子。因而古代有所谓传国玺作为对人民进行统治压迫的印信,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明代中叶嘉靖朝重建时改名皇极殿。表达了皇建无极永远统治的愿望。17世纪清代改名太和殿,“太和”二字出自《周易》,意为在天道的主宰下,阴阳和合,太和元气常运不息,万物和谐共存。其意又是万年和顺、国泰民安。

建好后,太和殿在永乐、嘉靖、万历、崇祯年间经历过三次火灾和一次兵灾。清顺治年间重建后改称太和殿,康熙年间将太和殿由9间改建为11间。它是宫殿中等级最高的四大坡庑殿顶。由地平至屋脊高35.05米,横广63.96米,面宽九间,左右各有一夹室,外面不设门。进深五间,深37.2米,殿内净面积3380平方米。天花板下净高14.4米。按四柱之中空间为一间计算,共由五十五间组成的大殿堂,由七十二根柱子支撑。

太和殿内的主要陈设是皇帝的宝座。宝座通体雕以金龙,椅后为雕龙金漆七扇屏风。宝座上方藻井中的龙俯首向下;两侧6根金柱上6条龙的头朝向中间,所有的龙都围绕着宝座,焦点正在宝座之中的皇帝身上,正所谓“时乘六龙,以御天也”。座下为须弥座式地平床,地平床上铺以地毯,正南三出陛,东西各一出陛,陛间陈设香炉。宝座前设脚踏及香筒、角端、仙鹤、宝象等。

太和殿宝座原为明代遗物,清朝皇帝一直沿用。袁世凯在太和殿举行大总统就职典礼时去掉宝座,换成西式靠背座椅。解放后有关专家在库房内发现宝座残件,经一年多的研究修复,恢复了宝座原貌。

太和殿由72根巨柱支撑,66根大红漆柱分布两侧,6根沥粉贴金蟠龙金柱分列宝座两旁。殿内顶棚全是金龙图案的井口天花,正中有口衔宝珠的浮雕蟠龙藻井。

藻井又称天井、龙井等。太和殿的藻井上圆下方,深1.8米,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最下层是方井,中层为八角形,上部为圆形。井内中心雕蟠龙俯首下视,龙口衔宝珠,人称宝珠为轩辕镜,以示下面宝座上的皇帝为轩辕子孙正统嫡脉。

太和殿为重檐庑殿顶,是宫殿建筑最高等级的建筑形式。太和殿正脊上两头的琉璃构件叫大吻,也叫正吻、鸱吻、龙吻,吻上的龙形有镇火之意。除了装饰性,它的实用功能是吞住正脊和垂脊的交会处,以防风雨侵蚀。太和殿的大吻高3.4米,宽2.68米,厚0.52米,重约4.3吨,由13块琉璃构件组成。

太和殿殿顶四面坡的筒子瓦上镶有琉璃帽钉两排。垂脊上装有脊兽10只,它们分别是龙、凤、狮、海马、天马、押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脊兽前是骑风仙人。脊兽和帽钉既有装饰性也有实用性,它们起着固定屋顶琉璃瓦的作用。

古代哲匠在长期劳动实践中结合实际创造出各种水兽飞禽等艺术形象,于是逐渐形成“龙吻”以及各种脊兽,成为建筑艺术品。但封建统治者却从劳动人民手中霸占垄断了艺术创造,使它成为封建统治者的独享物品,而且在吻兽脊的形状、数目、大小上都有严格的规定。同时对建筑物的开间、尺寸、结构以及形状、砖瓦种类、台基高低等等,都按封建社会的等级而有所区别。太和殿的十一个脊兽是最多的数目,也是最大的尺寸,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中阶级性的具体表现。

这些装饰性的屋顶覆件都是麟类、羽毛类和兽类,而且又是自古以来传说中的稀有动物。帝王宫殿用这些传说中的动物形象,塑造成立体的琉璃瓦件,好像是拱卫着宫殿。皇帝自称“真命天子”,并称天下一统,奄有四海珍禽异兽齐集来朝。如传说中龙为麟虫之长,形体能长短变化。古书《易经》有“飞龙在天”的话,象征最高统治者。其后封建王朝各代均以龙为至尊。在帝王宫殿上则以龙的图案为主题。明清两代统治者对于这些琉璃塑造的珍奇神灵视为至尊。尤其是龙吻,一吻制成,在安装之前要派品级至高的大臣赶赴窑厂迎接,在安装时还要焚香,行跪拜仪式。

太和殿须弥座共三层,又称三台,其台心高8.13米,边缘高7.12米,落差1米。须弥座既可使建筑远离地下水、通风透光,衬托了建筑的完美,又加强了排水功能。须弥座四周护以汉白玉栏板,龙风云纹望柱下有排水螭首1142只。据说下雨时1142只螭首会形成“大雨如练,小雨如注,干龙吐水”的奇观。

从建筑设计上看,其他建筑如廊庑楼阁都匍伏在太和殿周围。长长的甬道,辽阔的庭院,再经太和门前一系列建筑的渲染和三台的衬托,使三殿成为整个皇宫的巅峰。太和殿是皇权的象征,因而这个殿堂主要是举行大朝会时用。

太和殿是明清两代举行大朝礼的地方。每逢皇帝的生日也即万寿节、册立皇后、以及元旦、冬至等节日以及皇帝登基、大婚,还有派将出征、赐安和金殿传胪之时,都要在这里举行大典或仪式,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此外,皇帝去天坛祭祀前,要在这里阅读祝板。太和殿是象征封建政权的上层建筑,是实施封建政权的工具。虽只有每年固定的数次庆典而已,使用率是很低的,但庆典之际却异乎寻常的隆重铺张。譬如祭天坛从事人员要达万人以上。从太和殿排列的仪仗直至天安门外。至天坛沿途警跸羽林军又排列若干。

太和殿前广场上原来陈设有品级山,以为文武百官上朝站班之用。品级山当时的位置在太和门以北御路两侧;东西各两行;每行18个,文武官员上大朝时就按品级在相应的位置上站班行礼。明朝的品级山为木质,上为云纹雕饰下有座托,牌上中间有“正(从)某品”字样。清代品级山改为铜质,山形,中间铸阳文“正(从)某品”字样。一般只有王公、相才能在三台上,其他官员只能在庭院,低级官员则在太和门外。在举行盛大的典礼时,金钟、玉磬齐鸣,从8米多高的三重台阶下仰视高35米的大殿,充分体现空间高低对比及建筑艺术的恢弘。这一切都是用来衬托皇帝的独尊。

太和殿前丹陛东西两侧各有一只龙头龟和一只铜鹤,象征长寿,实为香炉。西南角有嘉量,东南角有日晷。日晷是测日影的仪器,制定历书颁发天下,名为授时;嘉量是用它制订度量衡以颁发天下,象征立法,这两样东西在一起则又象征着皇权公正平允。

在太和殿前三层台阶间,列铜鼎18只,寓意普天之下。铜鼎其实也是香炉,建造于清乾隆年间。皇帝举行大典时,在香炉内点燃松柏枝、檀香等,青烟袅袅升起,增加神秘和威严气氛。

太和殿东西两庑各32间,东庑正中为体仁阁,清代曾在这里举行过博学鸿词科的考试。西庑正中为弘义阁,清代是皇家银库。两庑之房是内府的银、皮、缎、衣、瓷、茶六库。

太和殿外东西两侧各有镏金青铜太平缸两口,每口重约2吨,是用来储水防火,以及日常打扫卫生之用。

●太和殿金砖的秘密

太和殿内地面共铺二尺见方的大金砖四千七百一十八块。但是金砖并不是用黄金制成,而是在苏州特制的砖。苏州一带土质好,烧工精,烧成之后达到“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的程度。另外,由于这些砖运到北京后储存在“京仓”,经人们以讹传讹,叫成金砖。

金砖的制造要经过多道程序。首先要选料,所用的土质须黏而不散、粉而不沙。第二步是炼泥。第三步是制坯。第四步是将砖坯阴干。最后是入窑烧制。烧制时先用糠草熏一个月,去其潮气。然后用劈柴烧一个月,再用整柴烧一个月,最后用松枝烧40天,总共需要130天才能烧制成功。

在太和殿铺设金砖时,先须按尺寸切磨加工,以使墁好的地面严丝合缝。然后经过抄平、铺泥、弹线、试铺等几道工序把砖铺好刮平。最后在墁好的金砖上浸以生桐油才完工。太和殿内铺就这种工艺生产的金砖,数百年来依然油黑光亮、不滑不涩、隔潮透气、结实保温。

●太和殿房屋数量之谜

现在我们看到的太和殿东西两侧各有半间夹室,这是由平廊改建成的。明代奉天殿的东西两山都是平廊,由三台上的斜廊连接东西廊庑,造型玲珑。在明代内阁档案中遗留下来的《皇城衙署图》皇宫部分,犹能清晰看到绘有斜廊。到了清代康熙朝初年斜廊尚在。根据清代内阁黄册档簿,在康熙十一年(1672年)维修工程册中也还记载修缮太和殿、保和殿平廊、斜廊,由此可知明朝一代和清初三大殿都是开敞式,两者都是平廊连接斜廊。

康熙十八年(1679年)太和殿毁于火灾。据清康熙朝工部营缮司郎中江藻所著《太和殿纪事》中记,到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才开始重建,至三十六年(1697年)完工。纪事中仍记太和殿为九间。纪事一书附有太和殿图,看两侧还有平廊,只是斜廊部分改为红墙了。至于平廊在什么时候改成夹室的,尚没有发现明确记载。夹室之名最早见于《清宫史》。这部书初修于乾隆朝,续修于嘉庆朝。那么,夹室的出现若不在康熙三十六年重建时增改,则是在雍正、乾隆两朝所建。夹室两旁各有山墙。这样改建估计是为了消防,因为明代几次大火都是三殿及东西廊庑同时俱烬。

1959年,院中维修三殿东西廊庑,惊奇发现每隔五间均有隔火砖墙一道,直达屋顶。这应是最后重建时所添建。斜廊不设,除加封闭性外,可能亦有此原因。太和殿东西平廊成为夹室不设门,节槽装修不用高大通天菱花隔扇门,而是下砌槛墙,装以小型菱花旨窗。正面开敞九间为正殿,东西两夹室不计在内。乾隆、嘉庆朝时所记太和殿为十一间,是将夹室列为正殿之内计算得来之数。

皇帝的派头:奢华的休息室与考场

既然太和殿是国家礼仪活动的中心,那么位于它后面的中和殿和保和殿又是做什么的呢?是备用的礼堂,还是太和殿的附属建筑?都是,也都不是。

●礼仪性配角

太和殿之后是中和殿。中和殿是一座方方正正的亭子型宫殿,正是这别具一格的造型,使得它在高大的太和殿与保和殿之间的位置突出了建筑布局方面的匠心独具。三大殿在整体结构上因此而有了高低错落和起伏有序的建筑模式,展现了中国建筑艺术的风格和魅力。

中和殿是清代之名,“中和”二字出自《礼记》,意思是凡事要做到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才能使各方面的关系得到协调发展。而它在明初建成时名“华盖殿”,明代中叶一度改名“中极殿”。中和殿为金銮殿之一,它是一座四角攒尖、镏金圆顶、单檐、正方形,如穿堂之制,很像亭子式建筑。四面是菱花隔扇和菱花槛窗。

当太和殿举行大典时,中和殿是皇帝先行休息之处,他也在这里接受大典中执事官员的参拜。每年祭祀天坛、地坛、太庙时,皇帝事先在这里阅读祭文。祭祀先农坛举行亲耕礼之前,皇帝要在中和殿阅看祭文和亲耕时用的农具。清代规定每十年纂修一次皇帝的宗谱,称为玉牒。纂修好以后,进呈皇帝以及审阅仪式,也在中和殿举行。

保和殿在中和殿之后,“保和”的意思是“要保持事物间的协调关系”。它在明初名“谨身殿”,后改“建极殿”,明末曾一度称“位育殿”。保和殿是清代称谓并一直沿用至今。保和殿顶是歇山式即庑殿顶再加一个悬山式顶。这样屋顶外形有正脊、垂脊、岔脊三种。整个屋顶横竖斜脊共九条。两重屋檐共七间,规制比太和殿要小。

保和殿在清代,每三年考试贡士(全国读书人最高级考试)即在此殿举行。考试后赐给进士名衔,考试内容大体是回答皇帝提出如何巩固皇权统治政策方法,以及阐述孔孟道义。这个考试称为殿试。原来殿试在太和殿廊庑举行,后来改在保和殿举行。还有每年年终时皇帝举行大宴会也在此殿举行。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通称三大殿,屋顶外观为庑殿、歇山、四角攒尖各具特征。这三座大殿把中国木结构建筑主要屋顶形式都包括了。

同类推荐
  • 穿越之纨绔小王爷

    穿越之纨绔小王爷

    “小生不才,见姑娘貌美如花,想请姑娘入府上一叙。”“小王爷,小女子已有婚约在身。”“有婚约啊,没事。”“啊,小王爷,快放我下来。”......“你敢和我抢花魁?来人呐,拖出去砍了!”“小王爷,饶命啊。”
  • 北洋新军阀

    北洋新军阀

    开局就给一块岛屿,一帮农民,四面八方不是建奴就是海,还有个磨刀霍霍的袁蛮子,就问你你怎么活下去。毛珏:“造船!”
  • 大奥日本

    大奥日本

    德川幕府所在的江户城,是日本史上空前未有的复合建筑群,而“大奥”,是这建筑最深处的存在,亦是位于权力中心的女性所建立的组织结构。大奥的世界,因幽闭而引人遐想。至高统治的背后,将军与执掌大奥的御台所,如何度过一日三餐的常规生活?位分森严的种种规制之下,暗藏着怎样生动的人情细节?两百年的大奥一梦,如何开始,又如何落幕?“衹园精舍钟声,流响诸形无常,沙罗双树花色,显示盛者必衰,骄奢者不久长,犹如春梦一场,强梁者终败亡,恰如风前微尘。”一部隐秘的幕府史话,悲欢虚实,从头道来。
  • 河海昆仑录(西北史地丛书·第三辑)

    河海昆仑录(西北史地丛书·第三辑)

    本书是我国近代史地研究中备受瞩目的一部杰作,是作者远赴戍所——新疆途中的记录。临行前,他做了两只布口袋,随身携带,凡“道途之所经历,耳目之所遭逢,心思之所接斗,逐日为记,悉纳之囊中。”其行程始于南海,中经黄河,最后抵达昆仑山之境。行程11720余里,共370余天。书中记行、叙事、写景、言志、抒情、诗文互映,情事互补;自然风光、民情风俗、时事、历史、舆地、军事、外交、绘画、书法、古玩鉴赏,乃至于股票,无所不包。
  • 大清王朝3

    大清王朝3

    一个饱尝荣辱兴衰、内忧外患的末代帝国。《大清王朝(套装全4卷)》谱写了大清王朝从一统江山,到辉煌盛世,再到衰败兴国的宏伟史诗,系统地阐述了大清帝国自建立至消亡的历史史实,再现了大清王朝近代三百年的各种风云际会。
热门推荐
  • 雪夜访戴

    雪夜访戴

    《雪夜访戴——宋琳诗选》这是第三代诗人群城市诗派代表诗人宋琳的一部自选集。在此我们可以重温他颠沛流离的一生,他徘徊在大众和神学之间的绝望与希望,以及他所有的脆弱、细腻和敏感。
  • 黄苗子说黄苗子

    黄苗子说黄苗子

    《黄苗子说黄苗子》是一本围绕一个主题的杂作结集,体裁上有对话、有侧记、有随笔、有札记还有日记与散文、纪念文章,在学术性、理论性与思想性以及艺术性几方面都还有着力之处。
  • 罗什药铺

    罗什药铺

    她一个尸魄,醒来之后便成了开在阴间的罗什药铺的老板娘,做的是渡魂往生的买卖。机缘巧合之下被派到人间做任务,于是开启了一部少女的成长史。情深不寿、不负卿卿……对她来说皆是虎狼之词。渡人渡己渡众生,却弄丢了只渡她的那个人,这怎么可以?
  • 至尊妖娆:邪妃扛上腹黑王

    至尊妖娆:邪妃扛上腹黑王

    【已完结】她,21世纪杀手,铁血无情,生杀予夺;他,异世王爷,冷酷腹黑,权倾天下。为寻灵石,绝色杀手只身穿越到到玄幻异世,成为代嫁公主,当铁血对上腹黑,凡人对上妖孽,注定惊涛骇浪。陷阱诡计,仙侠妖魔,她又何惧。沦为“棋子”?休想!且看她运筹帷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让天下男子诚服在她脚下。————推荐完结文《绝世萌货:玩转邪帝360度》,推荐新书《狂帝盛宠:狐妃de玩物》
  • 快穿之拯救木偶计划

    快穿之拯救木偶计划

    楚箐从星际学院毕业收到的第一份礼物就是——变成木偶。为了破除诅咒重新为人,她需要不断完成位面任务才能获得身体指挥权。当完成心愿任务变成攻略位面男神——楚箐微笑脸: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听我的,这人物咱不做!系统强调:就只是一个人!我不管,我说一个就一个!楚箐双手在键盘上翻飞:我觉得你还是别干了!系统抱着某个大佬大腿狂流泪:就算你把我数据库全黑了,你也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大佬一脚踹飞系统:好好说话,不许凶我媳妇儿!系统哭天抢地:大佬主人,当时你坑宿主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楚箐冲某人得意一笑:明人不说暗话,罩着男神的日子,太爽了!护夫攻略了解一下!
  • 恶魔首席的弃妻

    恶魔首席的弃妻

    从小到大都是平平凡凡的小人物方以桐,为人非常胆小,连进夜店的胆量都没有。可却在她结婚前一晚上被她准老公…抓奸在床?天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谁能来告诉她?为什么她会遇到这么狗血又不可思议的事情?“你让我觉得恶心。”黑白两道都称为魔王的封彦辰被自己将要娶进门的心爱女子扣上了一顶如此讽刺又大顶的绿帽。恨不得抽她筋,扒她皮,可是…“别再让我看到你,否则我一定会让你生不如死。”这句话说给她听,同时也是给他自己一个警告。既然对她下不了杀手,那就慢慢折磨她。如果再次见到她,他一定把他受过的痛苦加倍奉还在她身上,让她生不如死……一瞬间她从将要迈进豪门的美好灰姑娘变为一个被人人唾弃的弃妻,灾难也是从那一刻开始。
  • 重播

    重播

    马洛以450美元的代价,受聘于一名律师,到火车站跟踪一名年轻女性,任务很简单:别跟丢人,只须查明下榻旅馆即可。然而马洛立刻发现事实绝不是这样,他决定买一张前往圣地亚哥的车票,追踪下去……一九五八年最后的长篇,马洛的谢幕之作。
  • 燎剑

    燎剑

    故事从悲情展开:我是一只在北京光华寺长大的哑猫,生来听得懂人语却从不会叫,是年早春被仙华山圆觉寺的方丈通觉大和尚从北京带到江南古刹。在寺里,我遇到了为情所困,对分手三年的爱人求不得放不下、绝望之际欲求出家的男子海剑。我与他的不期而遇,似曾相识的目光对视,同悲同喜的心灵感应,让故事进入一个求解的过程——我们将共同揭开圆觉寺三百年来不为人知的秘密……当海剑带着一把青铜剑同我毅然闭关的时候,尘世的喧嚣恍然隔世,而属于我们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 乙亥北行日记

    乙亥北行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生是设计出来的(畅销精读本)

    人生是设计出来的(畅销精读本)

    一个人做不做规划,是意识问题;而能不能做好规划,是方法问题。如何发现并协调先天和后天、固定和可变、内在和外在的各种条件和力量,找到人生的最佳设计方案,是当代年轻人成就自我的一门必修课。本书旨在帮助那些尚无明确的人生方向,或者在人生的旅途上走入岔道的年轻人,帮助他们认清社会,了解职场、生活和人生规则,告诉他们如何在职场中如鱼得水,如何在年轻的时候积累资源,如何全方位改变现状,如何做最好的自己,从而获得成功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