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0900000002

第2章 智读毛泽东诗词·励志智慧(1)

1.七绝呈父亲

七绝①呈父亲

1910年秋

孩儿立志出乡关②,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③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语词注释】

①七绝:七言绝句的简称。

②乡关:家乡,故乡。

③桑梓:古代家宅旁边常栽桑树和梓树,而游子在外看见桑梓,自然会引起对父母的思念,故为故乡代称。

【抚今追昔】

该诗是诗人的改作,原诗曾载《新青年》第一卷第五期,诗曰:“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死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署名西乡隆盛,西乡隆盛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曾与大九保等倒幕派人士发动政变,组织新政府,系“维新三杰”之一。但是有人指出,西乡隆盛全集中没有这首诗,作者是江户时代的名僧月性,月性曾因忧国云游四方,广交天下名士。这首诗是他27岁离开家乡时写的。该诗有不同的中文译本,刘济昆《毛泽东以日本诗言志》文中提及此事。

毛泽东有改前人诗或仿其意而用之的习惯,晚年曾改陆游《示儿》、杜甫《〈咏怀古迹〉其三》、李攀龙《怀明卿》等诗。从这个意义上讲,早年改日本诗以言志,似乎也是不足怪的。1910年秋,16岁的毛泽东借助亲戚和同族长者,说服一心想把他送到县城一家米店当学徒的父亲,同意他到离家50里远的湘乡东山小学堂读书,临行前将此诗呈给父亲。当时,他将诗抄在一张纸上,夹在了父亲毛顺生的账簿里,因为账簿是父亲每天必看的。毛顺生看过诗后,将这件事告诉了文家,于是此事流传开来了。毛顺生去世后,此诗一直由文运昌珍藏,后来在建国初期,文氏家人将此诗作为革命文物上交。

毛泽东早年还曾做过几首诗,就是在这一年读书期间,他还写过一首《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据说毛泽东在东山小学堂读书时,因为韶山口音重,且衣着俭朴,年龄偏大,而屡遭其他同学歧视,为此他常常独居一隅,并写下该诗以排解不快。另据《社会科学报》发表文章指出,这首诗亦为毛泽东改写之作,民国初年也有类似诗作。安徽人郑震谷赴任辛亥革命后甘肃天水县知事,该地绅士见其身矮貌丑,做《青蛙图》以讥之。郑震谷遂作诗反讥:“小小青蛙似虎形,河边大树好遮荫。明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另据刘济昆撰文说,“诗人楼适夷记忆,他幼时听过以下的诗,‘独坐池边似虎形,绿荫树下弹鸣琴。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说是严嵩幼时的诗。”

还有一首诗值得提及,该诗早《呈父亲》4年而作,名曰《咏天井》:“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这是少年毛泽东不满私塾的陈规陋习而抨击弊端的诗作。有一次,老师毛宇居外出,临行时规定学生在屋里背书。先生刚走,毛泽东就背着书包跑到屋后山上去了,一边背书一边摘栗子。回来时书背熟了,还给同学和老师带来了栗子。不料被先生责问,并让他来到院子中央,指着天井要他做诗,遂有了这首批判古板教育方法的诗。

有感于上述轶闻趣事,后人有诗叹曰:“击浪鲲鹏从此去,韶峰几见月华明。石生题句今安在,虎歇坪闻滴水声。”

【智读笔记】

少年毛泽东的城府智慧,似乎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他后来的成功。当时的东山学堂有很多同学依然尊孔读经,毛泽东却在年少时就胸怀救民族于危急的抱负,《呈父亲》、《咏蛙》等都表明了毛泽东热爱生活、追求真理的志向,这种凌云壮志之文为校长李元甫看到后,大加赞赏:“我们学堂录取了一名建国才。”在这里读书期间,毛泽东真正“绿杨树下养精神”,争分夺秒地阅读了中外历史、地理、天文和哲学书籍。尤其可贵的是边读边记边批,从中找寻救国之路成才之道,这种精神殊为难得。

毛泽东曾经在这里写出《救国图存论》、《宋襄公论》等作文,国文教师谭咏春阅后说:“视似君身有仙骨,寰观气宇,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毛泽东还时常在黄昏与大家讨论时事,谈说自己的抱负,盼望国家富强的情怀感染了周围的学友。在立志走出自己的家乡时,他的决心颇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味道。“人生无处不青山”,无疑是一种四海为家的勇气,也流露出扭转乾坤的壮志。毛泽东曾给自己起名为“子任”,以救国救民为崇高责任,浅近诙谐之文暗藏深刻哲理,激进澎湃昂扬之气流淌其间,与日后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如出一辙。

“养精神”是一种超然豁达的人生境界。少年毛泽东给自己的人生确定了前进的目标,他不甘于按父亲的指定做一名学徒,也不甘于在民族动荡之时做机械地吟哦古文之人,他在充分汲取传统文化营养的同时,逐渐使抱负具有某种现实可能。不齿于与骄横傲慢的富家子弟为伍的毛泽东看重未来,在与同学探讨时事时,那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也感染着大家。1915年夏天,这种抱负在四言诗《〈明耻篇〉题志》上表达得更加透彻:“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揭露袁世凯的卖国罪行,言语极具时代震撼力,“子任”之意悠长深远。

毛泽东在《明耻篇》书后还写了跋:“此文为第一师范教师石润山先生作。先生名广权,宝庆人。当中日交涉解决之顷,举校愤激,先生尤痛慨,至辍寝忘食。同学们等筹资刊印此篇,先生则为序其端而编次之,云云。《救国宣言》亦先生作。”纵观毛泽东早年的诗作,洋溢着一种奋发有为的气质,诗文中字字透出积极参与的热诚,令人读后掩卷沉思。

2.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①长沙

1925年

独立寒秋,湘江②北去,橘子洲③头。

看万山红遍④,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⑤。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⑥竞自由。

怅寥廓⑦,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⑧?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⑨,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⑩。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语词注释】

①沁园春:词牌名,又名《洞庭春色》、《念离群》、《寿星明》等。据《后汉书·窦宪传》载:东汉大将军窦宪仗势夺走沁水公主的园林,后人写词咏唱其事,歌名为《沁园春》。以后按其格式填写的词都依该词牌韵。

②湘江:湖南东部最长的河流,源出广西兴安县海洋山西麓,北经长沙流入洞庭湖。

③橘子洲:“橘”俗作“桔”,果实味酸,“洲”为水中陆地。橘子洲又名“水陆洲”、“长岛”,因生产橘子而得名,位于长沙西面的湘江中。

④红遍:岳麓山上的枫叶经霜后都红了。

⑤百舸争流:“百”指多,“舸”即大船。据汉代扬雄《方言》载:“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谓之舸。”“争流”本意为群波竞逐而涌流,这里指很多船只破流争相行驶。

⑥万类霜天:“万类”指天地间的一切生灵,这里统称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深秋季节有霜降天气,故名“霜天”。

⑦寥廓:形容空间的广阔无边。《楚辞》中有“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廖廓而无天”句,洪兴祖补注引颜师古曰:“寥廓,广远也。”

⑧沉浮:本意为物体在水面上的沉没与升起,后来用以比喻事物盛衰消长,这里指国家人民的命运。《庄子·知北游》有云:“天下莫不沉浮,终身不故。”

⑨同学少年:指毛泽东于1913年至1918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时的革命好友萧瑜、蔡和森等,当时他们曾组织过新民学会,开始早期的政治活动。

⑩挥斥方遒:“挥斥”即奔放,见《庄子·田子方》:“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遒”指强劲有力。

激扬:激浊扬清,掀起清水去冲击污浊的东西,引申为攻击恶浊的,表扬善良的。

粪土:名词动用,把其看作是腐烂的土,表示极度的蔑视和憎恨。

万户侯:统治万户的诸侯,汉代封建等级中封侯大的统治万户,万户人家所交赋税供其享用。这里泛指当时的反动统治者。

中流击水:“中流”指水流最急的河中央,这里指湘江江心。见《史记·周本纪》:“武王渡河,中流,自鱼跃入王舟中。”“击水”意指游泳,据作者自注:“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

浪遏飞舟:“遏”即阻止。“飞舟”指飞快行驶的船只。

【抚今追昔】

该词最早发表于《诗刊》1957年创刊号,目前所见有5幅手书。

1911年9月,毛泽东考进湖南长沙的湘乡驻省中学,并于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了湖南革命军。1913年—1918年在省立第一师范学院读书时,毛泽东徒步游学,与进步同学萧瑜、蔡和森、陈昌、张昆地、罗学瓒等人成立了新民学会,驱逐反动校长张干,并且获得胜利。五四运动时期,毛泽东曾主编《湘江评论》,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此期间,领导湖南人民驱逐反动军阀张敬尧、谭延、赵恒惕。1920年9月,他和何叔衡在长沙建立了湖南共产主义小组,并于次年7月出席了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当选为中共湖南支部书记,不久,他又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1923年春,毛泽东在上海、广州从事革命活动,秋天返回长沙,一边养病,一边开展反对军阀的斗争,并发动“平粜阻禁”等工农运动。

1925年2月,毛泽东从上海返回湖南韶山,并组建中共韶山支部,后遭到湖南当地反动势力赵恒惕的通缉,在这一年9月,他前往当时的革命策源地广州接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这一年的中国,阶级斗争异常激烈,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已经爆发,农民运动也风起云涌,各种各样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随着革命高潮的到来,国民党右派势力要篡夺领导权,排挤成立不久的共产党,而共产国际由于对中国情况缺乏了解,主张共产党妥协退让。毛泽东针锋相对地同国民党右派势力和党内右倾机会主义进行斗争。

这段经历在《湖南全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日刊》上有记载:“毛先生泽东……去岁回乡养疴,曾于湘潭衡山一带,从事农民运动……后为赵恒惕所知,谋置先生于死地。先生闻讯,问道入粤。”1925年8月,毛泽东秘密赴广州途经长沙,重游岳麓山橘子洲,面对滔滔江水满山红叶,豪情激荡地写下了这一首词,形象地指出了主宰中国革命的根本力量。正如后人咏该词云:“湘江北去楚云留,一水中分橘子洲。同学少年皆不见,独看鹰隼击高秋。”

【智读笔记】

长沙是毛泽东革命生涯的起点,在这里生活了13年的他求知识求真理,开始实现改造国家民族的伟大抱负。可以想见,奔波于动乱年代,置身各种矛盾漩涡中,物质生活何其艰苦,革命经历何其危险,但恰恰是这些磨练了毛泽东的斗志,提升了他的精神境界。

独立橘子洲头,顺水而望,想到滚滚北去的湘江似革命洪流势不可挡,诗人不觉涌出坚韧刚毅的英雄气概。岳麓山群峰一片火红,真有一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向上感。雄鹰在万里晴空中搏击,鱼儿在清澈见底的水中游动,一切生物都在秋光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伟人何必悲秋,面对复杂的国际和国内局势,有高远的理想追求的人都要在军阀、官僚、买办、国民党反动派抑或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中做出选择。想到整个民族的不自由,此时已拥有丰富革命经历的毛泽东对人生、社会乃至宇宙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答案不言自明,回忆起曾经不凡的革命经历,伟人深知“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当年,大家慷慨激昂地攻击腐败反动的势力,昂扬进步的思潮,何其快哉!当时动荡的中国不正需要一批藐视困难、百折不挠、敢于胜利的战士“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吗?由抒情而言志,由言志而身体力行,诗人愿置身冲破黑暗、走向进步、主宰民族发展的力量中,承担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告别青年时代之作,亦是其词风趋于成熟的标志,对前人之作,偶经化用,都能推陈出新别具一格。在激烈的革命斗争现实中保持浪漫主义的情怀,殊为难得。毛泽东无疑是清醒的,伟人的目标绝不是空想的追求,早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期间,他就以游学的方式从长沙出发,不带一个铜板,经宁乡、安化、益阳、沅江,历时一个多月,沿途深入民众进行细致调查,了解各阶层的生活及社会风土人情。因为“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他在回顾、品味并肯定自己曾经的革命经历的同时,伫立潮头,为中国的未来走势做出了深刻而有力的预言。

“一呼而云集”,呼唤有志者到最富挑战的革命洪流中击水,这是何等样的勇气、智慧和洒脱。他的天赋、秉性、气质和风度是那样豪迈、独特、伟岸、卓越,正如斯诺所言:“毛泽东以某种方式不知不觉地把个人历史融于一个伟大运动的历程之中。”

3.菩萨蛮黄鹤楼

菩萨蛮①黄鹤楼②

1927年春

茫茫九派③流中国,

沉沉一线④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⑤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⑥?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⑦滔滔,

心潮逐浪高!

【语词注释】

①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后为词牌名,据《杜阳杂编》载:唐朝时女蛮国进贡者,梳有高高的发髻,缨络被体,戴着金饰帽子,挂珠玉项圈,被称为菩萨蛮队。该词牌适宜于表达丰富复杂的感情。

②黄鹤楼:故址在长江南岸武昌蛇山上,据传始建于三国时期,历年屡毁屡建。建国后,因为武汉长江大桥建桥需要,于1956年拆除。此后,又于1981年在原址南面500米处重建,并于1985年竣工。《寰宇记》曾载,“昔费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故号为黄鹤楼。”

③九派:即长江在湘鄂间众多的支流。

④一线:即京广铁路。

⑤龟蛇:指龟山和蛇山,龟山在武汉汉阳,南临长江,北带汉水,威武盘踞,俗传为佐大禹治水之灵龟所化;蛇山在武昌城区,绵亘蜿蜒,形如伏蛇,首饮长江,尾插东城,两山隔江相望。

⑥黄鹤知何去:唐代崔颢有七律《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里诗人用其意而咏之。

⑦酹:古代一种祭奠的方式,即浇酒于地祭奠鬼神或自然图腾。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一樽还酹江月”句。

【抚今追昔】

该词最早发表于《诗刊》1957年创刊号,手稿原题为《调寄菩萨蛮登黄鹤楼》,目前所见有3副手书。

当时正值大革命时期,1926年7月初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0月便攻克武汉,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胜利。1927年1月,武汉建立了革命政府,革命势力已经扩展到长江下游和黄河流域,并从列强手中收回了汉口、九江的租界,上海工人起义以及湖南为中心开展的全国农民运动轰轰烈烈,革命处于即将达到高潮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对此有较为乐观的描述。可到这一年4月,事情开始起变化,统一战线内部潜伏的危机日益严重,右翼势力千方百计压制和打击革命力量。

同类推荐
  • 中国意象:回到最美的古代

    中国意象:回到最美的古代

    《中国意象:回到最美的古代》是由周语创作的一部优秀的作品。中国风的古代画卷被周语重新赋予了涵义。以其独特的浪漫色彩,瑰丽的想象力向我们展现了古代的最美,仿佛一幅幅美图在眼前一样。
  • “贾立群牌B超”

    “贾立群牌B超”

    1977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这是新旧更替的一年,也是感情复杂的一年。大街小巷的墙上还残留着带有“文革”色彩的标语,拉开改革开放帷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也要一年后才会召开,但已中断了十余年的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却得以正式恢复。在这一年的最后一个月里,570万考生走进考场,试图靠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 沈岩船政研究文集

    沈岩船政研究文集

    船政是中国近代史不可绕开的课题。船政是非常之举,是三千年大变革的历史产物,它吹响了向工业文明进军的号角,奏响了觉醒图强的进行曲,翻开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崭新一页,是维护海权的先行者,是民族自尊、爱国自强的典范。船政学堂及其随后的新式教育热潮,奠定了闽台乃至中国近代教育的基础。船政精英的呐喊,已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本书选取船政研究专家沈岩近年来研究文章结集出版,以飨读者。
  • 你也能过好日子

    你也能过好日子

    作为一个报告文学家,本书作者曾经多年深入调查过中国最重要的几个崛起的市场和广东、江浙一带最富裕的地方,以一名文学家的身份和目光,同当地的官员、百姓和那些亿万富翁们纵情地畅谈他们的创业经历和传奇的赚钱之道,并且常常被感动和惊喜。
  • 解放太原(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太原(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1949年4月20日零点,我军正式向太原城外发起总攻。首战汾河西,巧取卧虎山,强占双塔寺,激战小北门。攻入太原城奇袭鼓楼,浴血巷战直插敌人老巢。阎锡山金蝉脱壳先走一步,戴炳南,孙楚等被俘虏……
热门推荐
  • 王府有对小冤家:悠闲王妃

    王府有对小冤家:悠闲王妃

    (轻松文,已完结。)别人嫁人她嫁人,嫁了大半年,别说新婚燕尔,连狗屁王爷长得是高是矮是圆是扁都不知道。他为了不见她,居然还将好端端的王府分成了两半?是不是想老死不相往来??!哎哟喂,他唱的是那门子的戏?而且出一个门,还要经过他同意?那把他的令牌偷过来……
  • 被狙击的灰姑娘

    被狙击的灰姑娘

    从巴黎回来并受到诅咒的蓝晴海是超级首富的唯一继承人,为了逃脱这既让人羡慕又令人畏惧的现状,一次偶然,他把身份换给了另一个同样希望逃脱当前贫穷生活的女孩——米落柔。还没过几天奢侈生活的米落柔便以男生身份被送到了贵族学校。不料米落柔却把学校的制度改得团团乱……
  • 一品女仵作

    一品女仵作

    身为女仵作,许楚为了家计只能验尸破案。直到有一天,她扑到了大周朝三法司跟内廷的头,且看女仵作如何携手位高权重的王爷,以女子之身解开一宗宗迷雾重重的悬案。钱家少夫人暴毙案,隐藏二十年之久的李代桃僵案,芙蓉巷美人骨案,大周边疆大吏失踪案,甚至涉及朝堂的铸假案,还有内廷之中宝库消失案......纷繁复杂之中抽丝拨茧,看诡异人心,离奇真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易经诀

    易经诀

    一个关于如何摆脱自我的,大侠的传说···
  • 妖神不是妖

    妖神不是妖

    神历元年,天地巨变,有人应劫而生,落地成神,搅动漫天星辰,诸神之战,波及亿万生灵生死。有少年崛起于神弃之地,踏过尸山血海,终成血帝魔神。时空碰撞,神采公子携万神来犯。三人相遇是时空错乱,还是冥冥中的天意?...
  • 元朝名臣事略

    元朝名臣事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忏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长相思2:诉衷情

    长相思2:诉衷情

    《长相思2:诉衷情》,桐华首部长篇言情系列第二部,诉尽离别相思,刻骨深情。最好的年华,总在不懂得珍惜前就已消逝;最深爱的人,却在来不及用心前悄然远离。在等待中错过,在失去时追悔,却不知失去的便不再有,错过的就再也无法找回。爱情也许经得住生死分离的考验,却敌不过信任的阻隔。小夭和颛顼如何在几方势力的夹层中求得生存,璟和小夭又如何在重重阻隔下守护相守的诺言,对的人与爱的人又该如何选择,都将在《长相思2:诉衷情》中找到答案。
  • 兜率不磷坚禅师语录

    兜率不磷坚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本杰明·巴顿奇事(菲茨杰拉德中短篇小说选)

    本杰明·巴顿奇事(菲茨杰拉德中短篇小说选)

    小说集中的《本杰明·巴顿奇事》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由大卫·芬奇执导, 凯特·布兰切特、布拉德·皮特主演。在这部小说集中,菲茨杰拉德塑造了一群在战后追求梦想而又梦想破灭的青年男女形象,其作品是诗人的敏感和戏剧家的想象力的结晶,是其艺术才能发挥至炉火纯青地步的产物。菲茨杰拉德的魅力来自于他清晰的叙述,优雅的文风,多姿多彩、点铁成金的遗词造句,这种风格在他的短篇小说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