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0900000008

第8章 智读毛泽东诗词·励志智慧(7)

毛泽东对于许多事件的分析,对各种人物行为、言论的评价,是怀着从中汲取经验的目的的。比如他在《史记·陈涉世家》叙述陈胜起义以后脱离群众等情况的评语中写着“一误”、“再误”;在《后汉书·陈实传》的梁上君子一段评语说:“人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改造的”;在《晋书·郭象传》中郭剽窃向秀的《庄子》注评语说:“郭象无行”;又在《南史·韦睿传》叙述韦作战亲临前线调查,爱护人民有政绩的评语两处讲“躬自调查研究”,又讲“我党干部要学韦睿作风”;在《新唐书·徐有功传》中徐有功向武则天请求不担任执法御史,说这个职务就像“鹿走山林,而命系庖厨”处的评语说:“命系庖厨何足惜哉,此言不当。岳飞、文天祥、曾静、戴名世、瞿秋白、方志敏、邓演达、杨虎城、闻一多诸辈,以身殉志,不亦伟乎”;在《新唐书·姚崇传》“批逆鳞,犯忌讳”处的评语说:“姚崇大政治家,唯物论者”,“如此简单明了的十条政治纲领,古今少见”;还在《新五代史·王彦章传》中王彦章战败被俘,为晋所杀处的评语说:“杀降不可,杀俘尤不可”。评点中还有多处对战争情况、战略战术得失、指挥人员优劣等的评说。它们实际上是毛泽东长期指挥战争的深刻认识和军事思想学说。凡此种种,就是要从中获得教益,建设好社会主义事业。

1973年冬天,吴旭君与毛泽东核对该词,当念到“为问何时猜得”时,吴旭君特意问“是‘为’字还是‘如’字?”毛泽东说是“如”不是“为”,吴旭君请毛泽东在手稿上面改一改,毛泽东说:“不要改了,随它去。”词中的“不过几千寒热”按词律缺一“是”字,赵朴初认为这是“无心的笔误”,建议加个“是”字,萧涤非不以为然,他认为“这不是‘无心的笔误’,而是有意的精简,不必加。”再者说,“从艺术角度看,‘不过几千寒热’,语健而气足,作‘不过是’便显得不那么紧凑。”赵朴初曾填《读毛主席〈贺新郎·读史〉词书感》云:“挥洒横天笔,气泱泱,笼古罩今,有谁堪匹?五十万年石头记,翻到开张第一,抖净了破铜烂铁。留得人间恩与怨,几千年多少英雄血。词人心事凭谁说?甚来由。重提跖,东方既白!省识称王称霸梦,还有贪夫恶客,果出现压城云黑。十载回思惊预见,真‘一篇读罢头飞雪’。遗弓在,为呜咽。”

【智读笔记】

该词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史的描述,反映了阶级斗争的意义,喻示人类黎明的到来。“人猿相揖别”,诗人概括了人类的起源,表明两者的关联和差异。“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可在人世间很难遇到开口欢笑的时候,人类走上战场彼此开始厮杀,正所谓“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而阶级社会是一部人吃人的历史,“流遍了,郊原血。”很多人花费一生的时间来读一套中国的历史书,只记住用文字记载的一些零散的旧事,史书中记载三皇五帝的事情欺骗了无数读书人。

到底“有多少风流人物”呢?盗跖、庄,更有陈胜举起了武器。殊不知,“地主阶级对于中国农民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迫使农民多次地举行起义,以反抗地主阶级的统治。从秦朝的陈胜、吴广、项羽、刘邦起,中经汉朝的王仙芝、黄巢,宋朝的宋江、方腊,元朝的朱元璋,明朝的李自成,直至清朝的太平天国,总计大小数百次的起义,都是农民的反抗运动,都是农民的革命战争。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歌未竟,东方白”,《国际歌》还没有唱完,东方已经开始发亮了,这似乎如同《沁园春·雪》的意境。“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拿这个观点解释历史的就叫做历史的唯物主义,站在这个观点的反面的是历史的唯心主义。”该词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学表达,一切战争都是政治的延伸,各个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征战沙场,血染大地。诗人从远古落笔,真个是“历史风雷笔端向,唯物史观词中藏。”

王安石很早就把儒家经典《春秋》说成是“断烂朝报”,他的《读史》篇批判了“乱真”的历史记载;鲁迅的《狂人日记》更是借狂人之口揭露了被几千年历史所肯定的“仁义道德”,原来是“吃人”二字,真是振聋发聩。毛泽东更是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批判“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他热情地赞美农民起义,高度的理论素养与精湛的艺术涵养相融合,纵贯古今,气吞寰宇,风格豪放。

14.七律洪都

七律洪都①

1965年

到得洪都又一年,

祖生击楫②至今传。

闻鸡久听南天雨③,

立马④曾挥北地鞭。

鬓雪飞来成废料,

彩云长在有新天。

年年后浪推前浪⑤,

江草江花处处鲜⑥。

【语词注释】

①洪都:旧南昌府的别称,隋、唐、宋三代曾以南昌为洪州治所,又为东南都会。这里指江西省南昌市。

②祖生击楫:“祖生”即东晋名将祖逖,公元304年,匈奴族刘渊在黄河流域建立汉国。祖逖率亲党数百家来投镇守建邺的司马睿,9年之后,他率部渡江北上,并立誓收复中原,在中流击楫。“击楫”也即敲打船桨,后用以形容有志报国的抱负和气概。

③闻鸡久听南天雨:“闻鸡”化用了闻鸡起舞的典故,见元代张昱《看剑亭为曹将军赋》:“闻鸡起舞非今日,对酒间看忆往年”。“久听南天雨”指诗人曾经长期生活、战斗在我国南方,经历了种种革命斗争的风雨。

④立马:骑在马上。

⑤年年后浪推前浪:这里喻指一代胜过一代,见宋诗《过苕溪》中“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句。

⑥江草江花处处鲜:这里描绘了祖国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色,见唐代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抚今追昔】

该诗最早见之于1994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刊载的《毛泽东诗词二首》,当时,正值诗人101岁诞辰。毛泽东曾于“1965年12月下旬到南昌”,该诗就创作在斯时斯地。经过三年的经济困难后,自从1963年上半年开始,全国经济形势趋于全面好转。到1965年已呈现出繁荣局面,整个国民经济从困境中摆脱出来了,生产力基本上得到恢复。大约在一年前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代会上,周恩来宣布因经济困难而被迫推迟3年夺得第三个五年计划将于1966年开始实施,而且在会上代表党中央发出了迈向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的号召。该诗就在这种国民经济全面好转之时完成,诗人决心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可见这是一首述怀明志之诗,其基调是乐观激昂的。

祖逖生活在西晋创立第二年至东晋创立前一年,是文武兼备的一员儒将,具有强烈的爱国之志。他一生都渴望收复中原,却未能得到朝廷一贯支持,因而忧愤成疾,最后病死在军中。他在率部北上途中曾于长江中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祖逖曾和好友刘琨闻鸡起舞,两人年轻时都有大志,常常彼此间勉励振作。“与司空刘琨均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祖逖所部纪律很严明,得到人民的爱戴,其死时当地的群众如丧考妣。同样怀着爱国之志,毛泽东在南方的天空下生活战斗了40多年,经受了革命及人生风雨。贯通南北,投身革命的洪流之中,创建革命根据地,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经过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到了北方,在抗日烽火中领导军队进行民族解放战争,此后又运筹帷幄地完成了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

同类推荐
  • 名家经典散文选:宏论博天下·议论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宏论博天下·议论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蒋勋说红楼梦(第六辑)

    蒋勋说红楼梦(第六辑)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 叶圣陶夏丏尊谈阅读与写作(套装共5册)

    叶圣陶夏丏尊谈阅读与写作(套装共5册)

    《叶圣陶夏丏尊谈阅读与写作(套装共5册)》包括了《七十二堂写作课》、《好读书而求甚解:叶圣陶谈阅读》、《落花水面皆文章:叶圣陶谈写作》、《文心》、《给青年的二十七堂文学课》,集如何读、如何写于一身,是叶圣陶、夏丏尊指导青年人如何欣赏经典文学、如何写出生动文章的书籍。
  • 股市大亨自白

    股市大亨自白

    大学没考上,我在家里逛荡了一年半,后来父母托人,把我送进了北京东郊的一个大工厂。第一次走进那里,差点惊呆了!哪见过这么大的工厂啊——足有十几里地,走一圈累得腿都疼。这个厂里居然还通着火车,有好几个铁路道口。厂里的马路比外边的马路还宽,并且设立了跟外面交通岗一模一样的红绿灯。我第一次对父母产生了敬意。我对他们说:“这个工厂不错,我以后不会到处乱跑了,我就在这个厂子好好干,好好学一门技术,为‘四化’做贡献。”
  • 情定法意瑞

    情定法意瑞

    本书是一部电影文学作品集,收入作者近年创作发表的文学剧本4篇。内容包括《情定法意瑞》、《寻找世界密码》、《节振国》、《青山绿水进小区》。4篇文学剧本故事生动,可读性强,对广大文学爱好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我夫君又重生了

    我夫君又重生了

    世上最后一个土地婆阮灵肩负着拯救神界的任务,被送回明朝小山村中,成为一个炮灰农女。在这里,她上山下田,种瓜种豆,牵姻缘,渡生死,努力积攒着功德点。却不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遇到了生平劲敌,勤恳种田变成了棋逢对手的博弈!“你需要男人。”他追。“我不需要爱情,不需要男人,只需要功德点!”她一招反杀。这是一个末代小神土地婆和古代大佬相爱相杀的故事。
  • 听雨

    听雨

    《听雨》,可以听出一种超脱沉静的大彻大悟,可以让读者放下无限的怅触和悲慨,让读者心如止水,波澜不起;也可以让读者意识的灵动和情感的潜流迸涌而出,穿透细微,随意品咂生活的酸甜苦辣。
  • 纯洁

    纯洁

    说实话当年我拿到师范学校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心里并不高兴,在这之前我的中考成绩已经达到了重点高中的分数线,我想上高中考大学。中等师范学校是培养小学教师的所在,但城里的小学已经不缺教师了,大批的毕业生都分回了乡村,我所在的五七联中就有很多青年教师是新分来的师范毕业生。我们考学的目的是脱离乡村,上了一阵子学再重新回来,这显然有违我们的初衷。可当时父母却不这样认为,在他们看来考上学吃了商品粮就等于鲤鱼跳了龙门,不论在哪里工作都是城里人。这种城里人的身份是一面旗帜,这样的旗帜在城里是显现不出来的,但在乡村就不一样了,它飘到任何角落都会发出呼呼啦啦的风声。
  • 末世生存列车

    末世生存列车

    2150年,出现世界末日,所有人类文明几乎化为虚无。一列火车横空出世,到底是拯救还是毁灭。 Saveordestroy!
  • 拯救男友的白月光

    拯救男友的白月光

    一个无所作为性格懦弱的屌丝女在人生低谷时期无意中得到了一个‘炮灰自省系统’的垃圾系统。而她就是那个害死男主白月光的那个恶毒女炮灰。巧的是男主是她分手不久的男朋友。什么?!让她撮合男友和他的白月光搞基,改写原来的结局?!!我X!,滚!信不信我直接弄死这对狗男男
  • 刘侍御朝命许停官归

    刘侍御朝命许停官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津卫双烈女案

    天津卫双烈女案

    公元1916年3月,直隶省天津卫发生了一桩轰动津门的惨案:南皮县张氏族人张春姑、张立姑,二位烈女,为反抗直隶省高等审判厅的无理判决,以死抗争,被逼殉节。消息传出,津门哗然,知情者无不为之动容!在津的南皮张氏族人,认为这是张氏家族的奇耻大辱,遂联络天津的各界名绅,出面报打不平。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省高等审判厅不得不推翻原判,发拘票辑拿肇事凶手,为双烈女出殡建祠,以示抚恤昭雪。演出了中国现代史上绝无仅有的官为民“赔情”的闹剧。
  • 娇妾难寻

    娇妾难寻

    她是罪臣之女,家门破败之后被世子爷圈养外宅,原以为此生就在这狭小的宅子里了此残生,却意外的重获爱情。
  • 归来

    归来

    儿子站在屋中央,母亲掖着秋衣向灶房冲去。儿子放下行包,大声阻拦,我吃过饭了,刚才在车站等车,吃了碗肉丝面。母亲没理会他,在灶房忙活起来。大门没关,一阵风穿过,头顶那盏20瓦的灯泡摇曳起来,儿子看到自己的影子把一面墙几乎全遮住了。墙根里传出蟋蟀的叫声,近在耳畔,把乡村的夜晚衬托得更为幽静。身上陡然游过一丝不适,儿子飞快地转过身去,掩上大门,将夜色踢出门外。父亲从来都是拖拖拉拉的,这会儿他才从睡房里走出来,打着哈欠,佝偻着大半个身子。你瘦了!走近儿子后他把眼睛瞪得老大。
  • 著名建筑(生命百科)

    著名建筑(生命百科)

    在埃及早期的历史上,皇室的宫殿都有设防的塔楼及胸墙。而这些建构物纵使在往后失去军事价值时,仍出现于领导阶层的庄院上。在第十二王朝时,埃及已扩充疆土至整个尼罗河流域,为了保卫他们新获的南方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