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的竞技会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包括参赛者和观众在内,都是清一色的男子。据说,妇女参加竞技会有亵渎神的嫌疑。同时男子都是赤身竞技,须回避妇女。这样妇女就被排斥在赛场之外,既不能参加比赛,又不能观看比赛。一经发现,就会被扔下悬崖。有个名叫费列尼卡的希腊妇女,出身于体育世家,父亲、丈夫、兄弟和儿子都先后获得过竞技会的优胜。她强健勇敢,喜爱竞技,还是儿子的角力教练。当她得知儿子要参加角力决赛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就女扮男装到赛场观看。看到儿子经过艰苦的努力,击败对手获得优胜,她再也坐不住了,情不自禁地跑向竞技场,向儿子表示祝贺。不料,暴露了自己的身份,招致砍头大祸。后因她家世代对竞技会的贡献,才免于一死。
从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人征服希腊起,古老的奥林匹亚竞技会开始走向衰落。后来罗马人打败了马其顿人,统治了希腊半岛,竞技会继续走下坡路。392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宣布基督教为国教,而奥林匹亚竞技会与祭祀宙斯有关,被看作是异教徒活动,所以到了394年,狄奥多西下令禁止举办奥林匹亚竞技会。从公元前776年到,奥林匹亚竞技会延续了1170年,共举办了293届。此后竞技会中断了1500年。后来,奥林匹亚地区发生大地震,原来的竞技场和周围的附属建筑设施都变成了废墟,埋在了地下。
欧洲“文艺复兴”开始后,希腊古典文化得到提倡,人们又想到了竞技会。这之后陆续有人对奥林匹亚地区进行勘测和发掘。到19世纪后期,奥林匹亚竞技场的遗址和文物重见天日,进一步唤起了人们对那古老竞技会的怀念和兴趣,好多人都希望能重新开展像奥林匹亚竞技会那样的国际性体育活动,以便促进各个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这个时期,独立后的希腊先后举行了四次只有本国运动员参加的竞技会。1894年,在法国教育家顾拜旦的不断努力和倡议下,国际体育会议决定恢复奥林匹亚竞技会,继续沿用古希腊竞技会的名称,叫奥林匹克运动会。两年后的1896年,在希腊的雅典举行了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此后,按古希腊的传统,每四年一届,轮流在各成员国举行。这就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由来。
警醒世人的伊索寓言
古代希腊有一个著名故事:有个农夫在严寒的冬天,看到一条冻僵了的蛇,躺在路边的乱草丛中。农夫可怜它,好心地捡起来放在自己的怀里。蛇受到农夫体温的温暖,慢慢地苏醒过来。等恢复了本性,蛇立刻露出了毒牙,向农夫的胸口咬去。农夫临死的时候说:“我怜悯恶者,应该受到这个恶报。”
读完这个故事,大家一定都很痛恨那条不知好歹的毒蛇,为农夫愤愤不平,觉得农夫当初不捡那条蛇就好了。它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要仁慈!这个故事名叫《农夫和蛇》。
另有一个名叫《狼和小羊》的故事说,一只狼看见一只小羊在河边饮水,想找借口把它吃掉。狼责怪小羊把水弄脏了。小羊说,我在下游,不可能弄脏上游的水。狼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气势汹汹地说小羊去年骂过他的父亲。小羊回答说,那时候我还没有生下来。狼恼羞成怒地对小羊说,你辩解得再好,我也不会放过你。狼猛扑过去,把小羊吃掉了。
在这个故事里,小羊机智巧妙的回答,还是没能摆脱被狼吃掉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强权就是公理”的吃人逻辑,存心做坏事的人,总可以找到借口。
那么,这些有趣的故事是谁写的呢?
那是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希腊民间广泛流传着一些散文故事。其中有许多动物寓言,据说是萨摩斯岛一个名叫伊索的人创作的。那时,他还是一个奴隶,相貌十分丑陋,但足智多谋,比谁都要聪明。有个叫柯桑福的奴隶主,从奴隶市场上把他买回,让他从事家务劳动。伊索喜欢用讲故事的形式来表达他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一时引来不少围观的人。他的主人心胸狭窄,总把他当作财产和工具,看守得很死。柯桑福口口声声说要给他自由,但迟迟没有实现许下的诺言。原来,那个主人是在利用伊索非常想获得自由的心理,哄骗他为自己好好干活。
伊索开始还没有察觉主人的意图,仍然日夜为主人劳动,还经常用他的机敏和智慧帮助主人度过难关。有一次,柯桑福喝醉了酒,在一个士兵面前吹嘘说,他能把大海喝干,并把家中所有财产拿来作抵押。若喝不干大海,财产就归士兵所有。待酒醒之后,士兵要他履行誓言,他傻眼了,只得再次求助于伊索。伊索又提出要求自由,柯桑福满口答应。可当柯桑福按伊索所言摆脱了困境之后,又变卦了,还鞭答了伊索。伊索的遭遇引起了周围人们的同情,都纷纷起来指责伊索的主人。柯桑福在众人的压力下,让伊索获得了自由。
哪知贪婪的柯桑福还不死心。他设计了一个圈套,想重新得到伊索。一天,伊索像往常一样,到神庙给大家讲动物故事。不怀好意的柯桑福偷偷地把供神用的金银器皿放进伊索的包里,接着到祭司那里去告状,说伊索偷了神庙里的东西。伊索被抓了起来。根据规定,伊索如果是自由民,就要被抛下悬崖处死;如果是奴隶,就可由奴隶主领回去处置。柯桑福满以为伊索为了保命,会自愿跟随回家当奴隶。但接着发生的事情打破了柯桑福的美梦。伊索毅然选择了自由民的身份,纵身跳下了悬崖。
伊索去世了,但他讲的寓言故事在民间得到广泛流传。后来,有人把它用文字记下来,编辑在一起,并把印度和阿拉伯以及基督教的一些故事搀杂进去,渐渐就成了人们现在看到的《伊索寓言》。所以这些生动形象、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不是伊索用文字写下来的,只有部分是他口头创作的。
《伊索寓言》共有300多篇,都是用一个短小精悍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农夫儿子们的争吵》说明团结就是力量;《龟兔赛跑》劝诫人们不要骄傲;《乌鸦和狐狸》讽刺虚荣心;《狐狸和葡萄》讽刺无能者的自我安慰;《狼来了》告诫小孩子言行要诚实……
这些极富生活哲理的小故事,受到各国人们的喜欢。中国从明代起,就有《伊索寓言》的中译本。欧洲的寓言作家深受《伊索寓言》的影响,在作品中经常加以效仿和引用。
马拉松赛跑的来历
“马拉松”一个体育项目的名称。人们喜欢沿用它来表示那种超乎人们寻常精力,长时间、长距离的各种体育比赛和生活现象。“马拉松式的”已经成为人们使用频率较高的口头用语。它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它与希波战争中的一段悲壮历史有关。
古代波斯帝国有个英武的君主名叫大流士一世,他在位30多年,把波斯治理得十分强大。他的最大梦想是征服全世界。到公元前6世纪末,他已经征服了周围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希腊人在爱琴海东岸建立的一些城邦。那时候,波斯军队攻占了东起印度河流域,西至撒哈拉大沙漠的广大地区。剩下最后一个侵略目标就是隔海相望的希腊半岛了。
那些被征服国的人们不甘心做亡国奴,不断起来反抗波斯人的统治。公元前500年,希腊人建在小亚细亚西南靠近爱琴海边的米利都城邦,率先起来进行摆脱波斯人统治的斗争。雅典应米利都的请求,与另一城邦爱勒特里亚一起派出25艘战船前往援助。希腊人很快攻陷了波斯在小亚细亚的总督府萨底斯,并放火把它烧了。但终因敌不过强大的波斯军队,米利都最后还是失败了。
当初,雅典派战船支援米利都的消息传到波斯都城苏萨时,大流士一世十分震惊。他搭弓向西射了一箭,发誓要向雅典人报仇雪恨。他甚至命令奴仆,在他每次吃饭前都要大呼三声:“皇上!记住雅典人!”
公元前492年,波斯海陆大军在大流士一世的女婿的率领下,第一次进攻希腊本土。不料,这次出师不利,舰队在阿陀斯海角遭遇大风暴,300艘战船沉没海底,两万多名士兵葬身鱼腹。陆军在色雷斯受到当地人民的顽强抵抗,损失惨重,被迫折回。波斯军这次进攻不战而溃,没有踏入希腊本土。
大流士一世哪肯善罢甘休!他一方面继续备战,另一方面派使者到希腊各城邦去索取土和水,试探希腊各城邦对波斯的态度,妄想采用外交恐吓的卑劣手段降服希腊人。土和水象征国土和国家主权。半岛北部的一些城邦害怕强大的波斯,被迫照做了。只有南部的雅典和斯巴达等城邦顶住压力,拒绝投降。雅典人把大流士的使者拉到城外,推下悬崖,让他葬身万丈深渊。斯巴达人把大流士的使者拖到一口井的旁边,指着井口说:“井里有水又有土,要多少就随便拿吧!”说完,把他投进了井里。
大流士被彻底激怒了。他决定派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将领率军第二次远征希腊。公元前490年,波斯军横渡爱琴海,向希腊半岛最东部的小城邦爱勒特里亚进发。爱勒特里亚人把城门关得紧紧的,男女老少登上城头,坚守自卫。波斯军队攻了几天没能攻陷城池。后来,有两个贵族叛变了,替波斯军打开了城门。波斯军一举攻占了爱勒特里亚。
接着,波斯军向南开进,杀向雅典。他们在雅典东北部的马拉松平原登陆,打算一举攻占这片土地。马拉松平原是雅典最大的一个平原区,一面凸进海里,其他三面是山丘和沼泽。它是雅典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波斯军一旦攻占了马拉松,沿着一条大道向东翻越一个山丘,步行几十千米,就可抵达雅典城。
大军压境,雅典面临亡国的威胁。情急之下,雅典人派有名的长跑好手斐利皮德斯到斯巴达请求援兵。可斯巴达推辞说,他们正在过一种节日,按习惯必须等到月亮圆时,才能出兵。
如果坐等援军,就只有死路一条。雅典人只得依靠自己的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家。他们动员了所有公民,征集到一万名士兵。此外,哥德人还得到普拉提亚派来的1000名援军。雅典士兵辞别亲朋好友,奋勇奔向战场。
当时波斯军有10万人,雅典军队只有波斯的1/10,力量对比十分悬殊。在这种不利的形势下,雅典军统帅米太亚得决定不与波斯人硬拼,把所有的士兵集中到马拉松,列成方阵。其中精锐兵力布署在两侧,正面中间部分的兵力相对薄弱。两军接触后,波斯军又施用中间突破的老办法,迫使雅典方阵里的中军向后退却。待气势汹汹的波斯军队追赶雅典中军时,雅典方阵两侧的精锐兵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向已经拉得很长的波斯军队。毫无准备的波斯军队猝不及防,立即乱了阵容,纷纷逃向海上的战船。雅典军又转向后方与中军联合,围歼了波斯中军,取得了马拉松战役的胜利。这次战役,雅典军共歼灭波斯军6000多人,而雅典仅损失了192名士兵。
为了把胜利的喜讯尽快地传到雅典城里,米太亚得派跑得快的斐利皮德斯去完成这一任务。斐利皮德斯带着创伤和打仗的疲劳,立即往回飞跑。他以惊人的毅力,一口气跑了40多千米。抵达雅典城中央广场时,他只喊了声:“庆祝吧!雅典得救了!”就倒在地上牺牲了。
后人为了纪念这件事,决定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新设一个竞赛项目,叫马拉松赛跑,距离以当年斐利皮德斯跑过的路程为准。这之后的几届奥运会,马拉松赛跑的距离一直没有统一。1920年,第七届奥运会前夕,人们重新测量了从马拉松到雅典中央广场的距离,才正式定为42.195千米。这就是马拉松赛跑的由来。
谁是最博学的人
与德谟克利特同时代或稍晚一些时候的哲学家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三个人是师承关系,他们的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出生在雅典的苏格拉底,靠刻苦自学成才。他经常披着一件旧袍衫,徘徊在雅典市场、运动场和街头,同各种各样的人一起讨论问题。他喜欢接二连三地向人提问题,使对方自相矛盾,回答错误,并承认对这个问题无知。然后,他引导对方抛弃错误的见解,找到正确的答案。这是苏格拉底独创的通过问题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意见,促使对方产生正确思想的艺术方法。
苏格拉底一生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的著作,但他在哲学上的影响很大。他有许多格言式的见解。常常爱说“自己一无所知”、“智慧在于承认无知”之类的话,这是说他自己没有掌握那种绝对的、永恒的、真正的知识。他把知识看成是德行的源泉,一个真正知道什么是善的人就不会去作恶,所以他常说“知识就是美德,愚昧就是罪恶。”
在苏格拉底身边,常有一些贵族青年,如柏拉图、色诺芬、克里底亚等,跟随他学习和探索各种哲学问题。其中柏拉图特别出色。
柏拉图原名阿里斯托克利,因为相貌方方正正,别人给他起了个浑名“柏拉图”,以后就一直沿用下来。他20岁拜苏格拉底为师,学习了近10年。苏格拉底在政治斗争中遇害后,他离开雅典,到其他希腊城邦、埃及、南意大利等地游历了10多年。后来回到雅典,在城郊阿卡德米开办学校,起名叫“学园”。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固定的学校。在那里,他一边教学授徒,一边著书立说。据说,学园的入口挂有“不懂数学者免进”的牌子。这是说学哲学必须懂得数学,以增强逻辑思维的能力。柏拉图在哲学上颠倒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说精神第一,物质第二。世界是人们想象中的影子,是神创造的。这是对物质世界进行的唯心主义解释。他被奉为唯心主义哲学的始祖。
有人把柏拉图称作理想国的设计者,这是因为他写有一部名叫《理想国》的代表著作。他以斯巴达城邦为蓝图,设计了一个理想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国民应具备智慧、勇武、节制和正义四种品质,分为哲学家、武士以及工商业者、农夫三个等级。前两个等级的人分别做国家的统治者和卫士,第三个等级的人专门从事体力劳动,来供养前两个等级的人。广大奴隶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和工具,不算作人,所以在理想国里没有他们的社会地位。这样的理想国算是柏拉图为奴隶主贵族设计的乐园。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和科学的集大成者,生于爱琴海北岸的希腊殖民城市斯塔吉拉。他18岁那年来到雅典,在柏拉图开办的学园学习、任教长达20年。学业在同辈中出类拔萃,柏拉图称赞他是“学园的精英”。柏拉图去世后,他在雅典创办吕克昂学校,独立讲学。他经常带领学生在校园的林荫道上,一边散步,一边讲学,所以人们称他和他的学生为逍遥学派。
亚里斯多德当过六七年亚历山大的老师。亚历山大即位后,他回到雅典。亚历山大病死后,雅典人想趁机摆脱马其顿的统治,掀起反抗斗争。亚里士多德因与马其顿王国王室有过交情,不能被众人容忍。他被迫逃离雅典,避居于哈尔基士,不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