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0400000005

第5章 美丽乡愁(3)

前一天刚下过大雨,青石板铺成的天井出水口可能堵塞了,天井坑里还装着很多雨水,住在同一栋房子里的邻居准备下地干活,丢了两把板锄在天井沟里浸水,浸过水的锄头整地时就不容易脱落。这样我们又发明了一个新游戏:用板锄推水围着天井转圈圈。这个游戏让我们玩得太高兴了,正所谓乐极生悲,一不小心,我满口袋的纸团全掉进了水里。等到我俩用锄头把它们一个个捞上来时,纸团里外全湿透了。太阳正斜斜地照着厢房的板壁,我和小姨把纸团一个个拆开,再一张张贴在板壁上。看它一下子也干不了,小姨又带我到竹林里去玩。黄昏时分才想起晒着的纸,回来一看,一张也没有。问大人,说没看见,可能晒干后掉下来,别的小孩捡去玩了。

日已黄昏,吸引我留下来的纸团又丢了,我心里空空的,忽然非常非常想家,小姨跟我说话我也不搭理,一个人坐在大门的石门槛上发呆。小姨进房间去,我则一个人来到毛竹林。对面山脚下的房子就是我的村庄,我记得回家的路,此时此刻我是多么的想念爸爸妈妈,恨不得一路狂奔赶快回家。可我知道前面就是木头桥,那是我无论如何也超越不了的障碍。那一刻,我是多么的悲哀和无助,于是我双手抱着竹子,伤心地哭了。

哭泣持续了整整一个晚上。舅公不断地安慰我,又把我从姨的床上抱到他和舅婆的床上哄着,最后被我哭烦了,一再保证天一亮就送我回家。第二天吃过早饭,舅公领着我来到木头桥前,准备背我过桥回家。每次过桥,我都很害怕,甚至不肯趴上舅公的背。舅公总是一边在桥上走一边安慰趴在他背上的我:“你可以看远方的山,也可以看对岸的树,但不要看桥,更不要看桥下的水。万一还会害怕,那就闭上眼睛。”

去舅公家是怎么过桥的,我没有太多记忆,大概都是坐在爸爸的箩筐里,看不见桥和水,就不会害怕;或者也是爸爸背过去的,因为对爸爸的亲近和信赖,那种绝对的安全感让我忘记了害怕。现在能记得的都是舅公带我回家时的情景。有一次冬天下雪后,桥上的雪结成了坚硬的冰,人们在桥面铺上稻草,防止打滑,也是舅公背我过桥,我吓得趴在他背上,紧紧地闭着眼睛。又有一次,正在涨水,桥被冲毁,舅公带着我弯了五六里路从上游一座水泥桥上通过。那是我记忆中最轻松愉悦的一次旅程,在心里,我甚至期盼那座木头桥永远不要再搭起来,这样我每次都可以走水泥桥。几年后,在离木头桥不远的河岸上,真的建起了一座钢筋水泥大桥,我心中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还是在八九岁,正月拜年时,我跟着枫林村舅舅家的水仙、双仙等表姐,到对面洲村看戏。吃过中饭出发,到洲村村前才发现要过一座很长很长的木头桥。表姐们都上了桥,我一个人站在桥头不敢前进,回去也怕,走下游的水泥桥要弯五六里,我找不到路,最关键的是再也跟不上伙伴。我还在迟疑,表姐们急着要去看戏,丢下我不管,一个个稳稳当当地在桥上走。

我一边哭,一边挪上木头桥,战战兢兢地横着走。桥板是用圆木简易拼成的,表面稍稍削平,但桥面有很多凹槽,桥板中间露出很大的缝隙,可以看见桥下清澈流动的河水。我眼盯桥板,脚步横摆,侧着弯着僵着身子,慢慢地往前挪。一看见桥缝下的流水,我就发晕,再也挪不动步子,只好一边哭一边蹲下来紧紧抱住桥板。看见对面过来一个人,我更是慌得不知所措。来人看我害怕,就主动站到木桥墩边长出来的木横板上,把桥面让给我。有人要赶路,看我太慢耽误时间,就叫我蹲着别动,然后扶着我的肩膀从我身上跨越而过。我就这样边哭边挪、边挪边蹲,终于走到桥头,心中牢记这座桥共有二十三块桥板,按一块桥板三米算,河面大约七八十米宽。

洲村是一个有五千多人口的大村,正月里演戏是一件很热闹的大喜事。村人邀来七里八乡的亲朋好友,好吃好喝地招待着,留在家里住几天,看戏聊天欢聚。年轻人则借这个机会,留心寻访意中人。所以村部门前大大的晒谷场上,人头涌动,热闹非凡。台上才子佳人眉来眼去,台下青年男女私订终身,隔天就托媒人上姑娘家提亲。我跟在一群表姐后面,站在戏台前,对看戏、买零食、和熟人打闹这些事一概没兴趣,只担心回去时怎么过桥。

戏终于散场,我们又来到了木头桥前。先让大人过桥,再等表姐们都上了桥,我才一个人提心吊胆、磨磨蹭蹭地移步上桥。走到三分之一处,桥那边过来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不仅不给我让路,还站在桥板中间,伸出一双小手拦在我面前,口里喊着:“不让你过去!”吓得我魂飞魄散,蹲下身子抱住桥板放声大哭起来,仿佛要把这一天的惊恐和委屈全都哭掉。

身后传来责骂小孩的声音,一个大人——应该是小孩的妈妈,从我身上越过,抱起小男孩,又越过我回到她住在桥头的家。我擦一把眼泪鼻涕,站起来继续往前挪,终于走完二十三块桥板。站在桥头,我恨恨地回首,看着这座长长的木头桥,以一种与它永远作别的姿势。

木头桥,留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是一道永远抹不去的伤口。

浮桥

每年夏天紧张的农忙“双抢”过后,暑假剩下的日子,就变得单调而又漫长。

有一年暑期,我一个人在家里待得烦闷,从姜村坐车到上饶市,又换车加走路,到枫岭头乡一个女同学凤的家里玩。下午,我们两个人躺在床上闲聊,她从发生在枫岭头火车站的趣事开始,讲到步行走火车路的体会,又讲到坐火车去上饶市的感受。枫岭头有一个小小的火车站,每天有几辆慢车经过,沿途的小火车站都会停靠,比汽车方便,票价却便宜很多。当时我还没坐过火车,很想有机会体验一下,便提议由她带我,从枫岭头往上饶市坐一回火车。她说枫岭头到上饶市才十几里,人没坐稳就要下车了,没意思,要坐就干脆跑得远点。可是去哪里呢?我们同时想到住在沙溪镇的女同学韵。枫岭头到沙溪有四五十里,足够我们体验坐火车的滋味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我们步行七八里路,赶到枫岭头火车站。枫岭头火车站真的很小,一栋平顶房里包括了买票、候车、进站的所有程序,单独坐落在远离村庄的一片高地上,站里面有几条弯来斜去交叉连接的轨道,有不多的旅客和我们一起候车。

绿皮火车终于来了。登上几级踏板,来到车厢里,发现旅客不多,位置很空。找到靠窗的位置坐下,我们快乐地说笑,观察着车厢里的旅客,欣赏着沿途的风景。时间过得太快,还没坐过瘾,沙溪站就到了。跟着人流出站,我们先往街上走。到了沙溪街,拿出写有地址的纸条一路问去。一个年轻妇女看过我们的纸条后,直接就朝屋里喊着韵的名字。韵跑出来,看见我们,惊喜地赶紧拉了我俩进屋。已经过了午餐时间,韵的妈妈特意烧几个好菜招待我俩,韵则陪在我们身边说话。吃过午饭,韵一定要带我俩去女同学华和萍的家里玩,她俩住在相邻的秦峰乡的同一个村子里。

穿过沙溪古镇热闹的街道和集市,我们来到了一条大河边。这是一条很宽阔的河,在上饶的地图上它叫饶北河,充沛的河水在信江书院附近和丰溪河汇合后,成为信江,浩荡西去,汇入鄱阳湖。

河面很宽,河水很急,我们面前有一条用连接着的小船搭起来的浮桥。韵说下游有一座正在建设还没完工的水泥大桥,但路太远,还是过浮桥方便。

一想到要从这样简陋动荡的浮桥上走过,我就已经从心里开始害怕。但我不想让她们为难,只好牵着凤的手,咬咬牙踏上摇摇晃晃的小船。走过四五条船后,前面出现大约两条船位置的空缺,据说那两条船在涨水时没拴牢被洪水冲走,暂时找不到别的船顶替,所以就临时找几根毛竹横着绑上几块木板,搭在前后的两条船上,权当桥板通行。桥面一米多,宽度是足够的,但船是浮动的,搭在船上的桥更是摇摇摆摆,有几块木板早已松脱,随着过往人群和船只的摇摆左右滑动,不过木板下都钉了横档,所以桥板只能在毛竹架内滑行,只要不踏到毛竹架外踩翻桥板,木板是不会掉下河的。可是,这样的桥,我哪里敢走啊?我不会游泳,而桥下不到两尺,就是饶北河又深又急的浑黄的水。

站在浮桥前,我真是痛苦啊!为什么我总是会面对这样的抉择?我说不去,就扫了大家的兴,而且我心里是很想去的。可去,我又怎么过这桥呢?桥上来往的行人很多,我们站在桥的两头被人挤过来撞过去,挡住了别人的通道。韵和凤在那边船上给我鼓劲,凤也是害怕的,但她到底还是勇敢地过去了。韵跑过来,紧紧地握住我的手,一再保证决不会让我掉下河去,才把抖抖索索的我牵上了桥。我先提起一只脚,轻轻踩在前面一块木板上,等确认已经踩实,没打滑,才敢把重心移过去,再提起另一只脚。同时,双手紧紧地握住韵的手,仿佛她的手就是我救命的稻草,安全的保障,以至于过桥后韵直喊手痛,原来她的手已经被我握得通红。

终于过完浮桥,我们一边轻松赶路一边谈论着这座桥。韵说,你们别小看这浮桥,虽然不太好走,但作用很大,没有它真的很不方便。每年上半年河里涨大水,浮桥都会被冲毁,一直要等到水退了,再重新搭过才能来往通行。没搭好之前两边的人就无法通行来往,所谓“隔河千里”,就是指这样的一种情形。

韵给我们讲起一个跟浮桥有关的真实故事:沙溪一户人家,有一个嫁到秦峰乡的女儿。有一年又逢涨大水的季节,暴雨连连,浮桥早已经被冲毁。偏偏这时娘家的老父亲过世,怎么办呢?没办法。派个嗓门大、中气足的人,站到沙溪这边的河岸上喊话,请河对岸的人家传信把他家女儿叫到河边,向她报丧。女儿哭得很伤心,可她过不来。女儿每天都到河岸对着沙溪方向哭几场。到老父亲出殡的日子,雨还在下,洪水还没退,浮桥还不能搭建起来,于是女儿在岸边苦苦哀求,要老父亲的棺木从河对岸经过,让她看一眼,哭一场,送一回。娘家人满足了她的愿望,在雨中特意往河边绕了一圈。女儿早早地在河岸边点香烧纸,远远望着老父亲的棺木哭得死去活来,恨不得扑进滔滔的洪水里。

故事讲完,我们都沉默了好久。“幸好,水泥大桥就要建成了!这样的悲剧以后再也不会重演了!”我长长地叹一口气,同时为沙溪秦峰之间就要有一座不怕洪水的钢筋水泥大桥而倍感欣慰。

终于见到了华,我们又一起在萍的家里住,五个女同学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聊得特别开心。碰巧第二天就是农历七月半,是农村的一个重要节日,萍的家里按照当地的风俗,包了很多糯米粽,装在瓦瓮里,正煨在烧红了的秕谷堆上。所以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吃到了特别香甜的粽子。

回沙溪的时候,大家关照我,带我绕了很远的路,走那座还没完工的水泥大桥。大桥很高很宽很雄伟,但当时只完成了桥拱的浇筑,用石头水泥砌了一部分桥身。我们攀登而上,又互相帮助着攀缘而下。

饶北河上那座让我害怕的浮桥,终于被我们,也终将被历史,抛在身后。

2011年4月15日

我那三分花生地

第一次走进江西鹰潭农校,感觉学校像一个矗立在黄色平原中的绿色孤岛。

黄土地是这个广阔平原的底色,上面零零星星地簇拥着一片片竹林、松林,或其他的混合树林,浙赣铁路像一条绿色的飘带,绕到学校门口后又蜿蜒而去。有三座水库,幽深的库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清凉的蓝色的光芒。周边静静的,好像都没有人烟,只有我们学校,绿树掩映,楼房围墙,特别是那个高高的自来水塔,格外显眼。火车经过时,轰隆轰隆,轰隆轰隆,窗户上的玻璃,就咔嚓咔嚓地一边震动,一边发出兴奋的回响。

一个月之后,对学校周边的情况基本上心中有数了:站在教学大楼楼顶,我们目力所及的这一大片黄土平原,大约一两千亩,都是我们学校的土地;学校设有农场,有固定的农场工人,实行机械化耕作。远处那些簇拥着的竹林或其他的杂树林里,往往就安顿着一个村庄,茂密的枝叶为他们遮蔽了平原中狂暴的风雨和过长的日晒。而松林所在,一般都是荒坡坟地。学校到最近的乡镇所在地——洪湖乡政府大约五六里路,那里设有浙赣铁路的刘家站。到鹰潭市区四十多里,每天有校车往返。

当我们从最初的兴奋、失落,到平静地在空旷的黄土地上散步的时候,我们已经接受了到十几米深的水井里提水,到围墙边的池塘里洗衣,到不远的五湖水库游泳,在羽毛球和排球场上跳跃。西边的地平线上,早已没有了温度和亮度,只是像个红气球一样飘着的,总也落不下去的太阳,陪伴着我们下晚自习,然后在火车和窗户玻璃的和谐共振中安享睡眠。

变化从第二年的春天开始。

班主任李建敏老师宣布星期五下午劳动。每个人领到一把锄头,来到围墙外的黄土地上。

从学校的第一道大门到真正校区的大门之间,有一条大约500米长的绿色通道。通道的左边是一个果园和一个足球场,男生们下雨天晴都在那上面滚得满身泥水。右边是一片比较平坦的斜坡,坡的上方是一个茶园,坡底连接着一座水库,夹在中间的地带就是我们班的花生地。

按照学号顺序排列,每人三分地。地块已被拖拉机犁过,我们需要做的是:先把大大的土块敲碎,再整成长长的三畦,中间留两条通道方便进出。

大家兴致勃勃地开始劳动。几锄头下去就知道了难点所在:这些沉寂了一秋一冬,终于被拖拉机翻起的黄土块,又大又硬,敲碎它们可得花些力气。

当男同学陆续完成了任务时,我们六个女同学才刚刚任务过半。男同学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以小组为单位过来帮忙,我们的整地任务也很快就圆满完成。

过了几天,班主任又组织了一次劳动,每个人在自己的地里播下花生种子,再施下种肥,用土盖好。播种工作告一段落。

可是我们的生活却因此发生了很大改变。以前,饭后的闲暇时光,我们或看书,或下棋,或散步,或打球。我们班的女子羽毛球和女子排球所向披靡,任本班的男同学怎么组队,都被我们女生队打得落花流水,最后男同学全跑到足球场上踢足球去了,丢下我们女生队呆呆地抱着球,找不到对手。现在我们班里六个女生,每天相约,一起到花生地里看花生。花生出芽了,长叶了,分枝了,开花了,下针了,花生的整个生长过程被我们一一记取,也带给我们无限的欢乐,哪天没赶上同伴,还要一个人特意去观察一回。

同类推荐
  • 郁达夫散文

    郁达夫散文

    郁达夫的散文具有独到的个性特征,他在作品中无所顾忌地对个人的思想、生活,甚至琐碎私密的细节进行详细地描写,恣肆坦诚、热情呼号的自剖式文字,将自己透明坦荡地展示给读者,自叙传色彩浓郁而强烈。他的散文还具有浓浓的忧郁感伤的情调,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郁达夫是一个诗人,他的散文也有着回肠荡气的诗的格调,那种不拘形式纵情宣泄的抒情方式,回肠荡气的诗的节奏和情调,毫无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感伤、忧郁、脆弱,这些与作品中秀丽、隽永的山水景物交融在一起,以情遣笔,寓情于景,形成了略带病态的忧郁之美,也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学养和艺术功力。可以说郁达夫的创作是感应着时代的神经,代表了当时一些知识分子的思想情绪和内心感受。
  • 凄苦营救

    凄苦营救

    青岛消防总队奔赴四川地震重灾区映秀镇。一部分官兵在映秀湾发电总厂办公楼的废墟实施救援工作。士官陈晨负责和被埋在废墟里的女人通话,以减轻女人的精神压力。这女人叫虞锦花,在废墟里呆了150个小时。中央电视台播出她被救的现场画面时,称之为“生命的奇迹”。
  • 我说嗯

    我说嗯

    这是一本四辑合成的短诗集,第一辑题名为《在路上》。包括《我说嗯》《等待》《我想告诉你》《敲门》在内,共计33首短诗。第二辑《局外者》中灯灯共收集了45首短诗。从《春天的敌人》开始,诗集进入了入第三辑组成。这一辑题名是《灌木丛》,别有意味。当一首《桃花劫》的闪现,灯灯似乎找到了必须革新自己以往的写作真谛,她的诗歌感觉又开始了新一程扫描。在整个第四辑《桃花劫》中,灯灯竟然放进了73首短诗,这是灯灯写作求新,求变,求质,求深的结果。与既往写作经验不同,灯灯把自己的写作视域,逐步从高山庙宇,内心墙壁,移向了烟火缭绕的尘世,移向身边的人事,移向历史场景、生活思考和文化反思。并逐渐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诗作。
  • 爱情、日子和狗

    爱情、日子和狗

    我栽进这个艺术圈子纯属偶然。那时候我还并不真知道与艺术牵扯着的这些名词,比如绘画、音乐、文学。我也不懂得“画家”要留长胡子,“音乐家”要扎小辫子,而“文学家”爱耍嘴皮子。我只是跟着一个我爱的男人往前走,多少年后,我把他归到文学类。能坦白地使用男人这个词,也是多年之后的事了。当时这个“男”字还被我脸红着藏在书本里,口语中我不敢正面去碰它,而用一些边角余料小心翼翼把它替换。我称大男人为老师,称陌生的男人为先生,称我的男人为明明。我并不真清楚男人、男子和男孩子的区别。
  • 那人那情那词

    那人那情那词

    我国古代诗词一如灿烂的珠贝,点缀着历史的海滩:又如明媚的星光,照耀人们的心灵。虽然那些诗词已是过去的辉煌,但是却依然值得我们一读再品。有这样的符号激荡在我们的心口,有这样的文字充盈在我们的脑海。每一次的品鉴都像一次远游,使我们的灵魂挣脱枷锁,在那片或美丽或凄婉的世界里徜徉,放眼望去,美不胜收。温健所著的《那人那情那词》把影响了整个宋词走向的词人一一罗列,并把他们的代表作一一解析,不是用那种冰冷的专家式的口吻,而是用一种热情洋溢的笔法,以词为主轴,人为主角,铺陈出一篇篇令人心驰神往的故事。
热门推荐
  • 魅世女帝:强娶摄政王

    魅世女帝:强娶摄政王

    那一夜,她身重迷药,神思恍惚之际,竟然霸王强上弓的把贵为摄政王的他吃干净抹嘴走人。朝庭之上,她是高高在上古圣国最尊贵之人,当今的天子,而他则是以辅助天子为任,冷酷无情的摄政王。深宫宅院,耍的是手段,是阴谋,在这后宫之中,她步步为营,与他并肩携手,这一场皇位争夺,到底是谁的天下?皇位,那高处不胜寒的位置到底是凤凰涅槃重生还是绝路逢生。要江山,还是要美人……
  • 异世界的小说家

    异世界的小说家

    卢小辉重生平行世界,随身携带图书馆他发现这个世界没有《盗墓笔记》于是他开创了盗墓流派小说········他用《占星杀人魔法》写出史上布局最为宏大、诡计最为离奇的恐怖推理作品·········他用《凡人修仙传》开创出凡人流······卢小辉:我要成为史上最牛最作家男人!
  • 吹口哨的外星花

    吹口哨的外星花

    一朵会吹口哨的花,却带有收集地球生态信息的神秘任务,背后究竟是谁在操控?当一艘口哨形状的巨六飞船来到幻想学校上空时,丁奇奇和小伙伴们却收到口哨花发出的危险信号……
  • 十二时辰养生法

    十二时辰养生法

    《十二时辰养生法》向人们系统地阐述了十二时辰与人们健康的关系,揭示了十二时辰的养生奥秘。例如:最佳起床时间是卯时,卯时是生物钟的"高潮",体温升高,此时起床会精神抖擞;最佳的开窗时间是每天上午巳时,这是呼吸高质量新鲜空气的时候;人脑的活动能力在下午未时最为低落,这个时候是睡午觉的最佳时段,科学的午睡是您一天之中的健康加油站,使您精力充沛。十二时辰养生,要求人们必须顺从自然界的变化,遵循天人合一的传统养生理念,随着十二时辰的变化而相应地调整养生思维。《十二时辰养生法》还选取了大量历史名人的养生经验和养生故事,融合知识性和趣味性,力求以通俗的文笔传达给读者丰富的养生信息。
  • 国学与领导智慧

    国学与领导智慧

    “阐旧邦以辅新命”。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书旨在融会古今,古为今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阐发,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感悟国学文化,以此提升领导干部执政智慧,锤炼领导干部品格修养,塑造领导干部个人魅力。
  • 无法湮灭的悲怆

    无法湮灭的悲怆

    本书重新还原那段悲抑的历史。当赵登禹挥动大刀倒在血泊、赵尚忐惨死汉奸宵小之手、杨靖宇的弹尽粮绝英雄末路都以细节的方式呈现时,读者如何忍住不哭?当一个团半日之内临阵“升迁五个营长,都壮烈牺牲”,却仍与力量悬殊之敌对峙,当田横五百士的遭遇重演,被日军逼上绝路的八百多名十七岁左右的新兵,在叩拜了天地父母后前赴后继地跳入黄河,读者如何忍住不哭?……哭泣,不只是泪奠英雄,更为那打不垮的民族之精神。
  • 我是正道大宗师

    我是正道大宗师

    当吴明穿越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一方恶霸!Σ(?д?|||)??居然还有穿越者福利-正道大宗师系统!竟然还要做好人?!emmm,论一个好演员的自我修养,不就是恶霸伸张正义吗,我大概……能做到?新世界我来了!
  • 云中事记

    云中事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跑出我人生

    跑出我人生

    重回少年时代的苏祖,得到了一个系统,走上了曾经梦想追逐的体育竞技之路。新书友群:666-502-656
  • 绝地虫生

    绝地虫生

    黑雾降临,虫族入侵,人类何去何从?重回现世的“传说级”魂铠斗士唐傲松能否重塑辉煌?猎杀已经开始!你做好准备了吗?末世行事,不圣母,不BB,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干就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