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9800000006

第6章 《世范》——移风易俗,可为世范(1)

平常人就要过平常的日子。过日子就少不了吃穿住行,少不了与人打交道。勤俭持家、交游有道、慎重言行、坚持自我……生活处处有学问。坚持原则的同时学学方法,平常日子要过出不平常的滋味!

【简介】

《世范》又名《俗训》,写于南宋淳熙五年,即公元1178年,作者袁采。据说,此人秉性刚正,为官廉明,颇有政绩。本书是袁采为子孙所做的家训。和宋代以前的家训相比,此书更有其独特的人伦学价值。以往家训大多意求“典正”,而该书却一反前人,立意“训俗”,作者对子孙的告诫训导涉及到家庭、邻里关系等许多细微之处。作者之所以最初将其取名为《俗训》,即明确表达了该书“厚人伦而美习俗”的宗旨。

《世范》包含有丰富的家庭伦理教化和社会教化思想,在许多方面都将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和训俗的内容、方法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本书在中国家训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人誉为“《颜氏家训》之亚”。《世范》于我们今天的道德文明建设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

处己长学问,需循序渐进

【原文】

人之智识固有高下,又有高下殊绝者。高之见下,如登高望远,无不尽见;下之视高,如在墙外欲窥墙里。若高下相去差近犹可与语;若相去远甚,不如勿告,徒费口颊舌尔。譬如弈棋,若高低止较三五着,尚可对弈,国手与未识筹局之人对弈,果何如哉?

【译文】

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及知识水平当然有高下之分,并且有的相差悬殊,水平高的人看水平低的,就好像登高望远,远处景物一览无余;水平低的人看水平高的,就像在墙外的人想往墙里看,什么也无法看见。如果高低相差无几,那么还可以相互交流,如果二者相差甚远,那么,两个人不如干脆不要切磋,白费口舌罢了。就像下棋,双方的水平只差三五着,还可以下下。如果一个是国手,一个是根本不知道如何走的,两个人下棋,果真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点评】

人的智商差别并不大,知识与见识,主要来自后天教育学习。所有的人只要肯学习,都会掌握一技之长,找到适合他做的事情。在这里袁采关于先天之“智”的论述并不准确。但文中的“对奕”说,颇有些道理:学习和工作不可好高骛远,要找相当的对手,要循序渐进,以免造成资源浪费。

富贵不宜骄横

【原文】

富贵乃命分偶然,岂宜以此骄傲乡曲!若本自贫窭,身致富厚,本自寒素,身致通显,此虽人之所谓贤,亦不可以此取尤于乡曲。若因父祖之遗资而坐享肥浓,因父祖之保任而驯致通显,此何以异于常人!其间有欲以此骄傲乡曲,不亦羞而可怜哉!

【译文】

谁富谁贵,在人生中是极偶然的事,岂能因为富贵了就在乡里作威作福!如果本来贫穷,后来发财致富;本来出身微贱,后来身居高官,这种人虽然被人称为有才能,但也不能因此而在家乡过于招摇。如果因为祖先的遗产而过上富足生活,依靠父亲或祖父的保举而获得高官,这种人又与常人有什么区别?他们中如果有人想借这种富贵高官在乡邻面前炫耀,这种炫耀不仅是令人感到羞愧的,而且是令人感到可怜的。

【点评】

挫折和坦途是每个人人生之旅都会遇到的。真正令人钦佩的人是那些顺境不沾沾自喜、逆境不消沉的人。然而,在我们身边许多人能做到败不馁,却做到胜不骄。那些凭着自己的显达而到处招摇的人更是让人气愤至极。这样的人不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存在的。奉劝他们要仔细斟酌“弓满则折,月满则缺”的道理。

礼不可因人而异

【原文】

世有无知之人,不能一概礼待乡曲。而因人之富贵贫贱设为高下等级。见有资财有官职者则礼恭而心敬。资财愈多,官职愈高,则恭敬又加焉。至视贫者,贱者,则礼傲而心慢,曾不少顾恤。殊不知彼之富贵,非吾之荣,彼之贫贱,非我之辱,何用高下分别如此!长厚有识君子必不然也。

【译文】

世上有一些没见识的人,不能在对待父老乡亲时一视同仁,礼待如一,却根据他人的富贵贫贱划分高下等级,见到有钱有官职的就礼貌恭敬。钱财越多,官职越高,就越是恭敬。而见到贫穷的,地位低下的乡亲,就态度傲慢,心下轻视,很少去关照周济他们。殊不知,别人的富贵并不是自己的荣耀,别人的贫贱也不是自己的耻辱,又何必因他的富贵贫贱而用不同的态度对待!德行深厚,有识有见的人决不会这么做。

【点评】

与人交往要有原则,对比自己强的人不阿谀奉承,和处境不如自己的人打交道也不倨高傲慢。所谓的“不卑不亢”,并不只是一种仪表要求,而应该是一种处世原则。因为每个人情况都会有变化,我们自己有时也会陷入困境,你想要别人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你,你就要那样对待他人。

随遇而安方为福

【原文】

人生世间,自有知识以来,即有忧患如意事。小儿叫号,皆其意有不平。自幼至少至壮至老,如意之事常少,不如意之事常多。虽大富贵之人,天下之所仰羡以为神仙,而其不如意处各自有之,与贫贱人无异,特所忧虑之事异尔。故谓之缺陷世界,以人生世间无足心满意者。能达此理而顺受之,则可少安。

【译文】

人活在世间,自从有了知识,就有了忧患和不称心的事。小孩子哭闹,都是因为有些事没达到他的要求。从幼儿到少年到壮年再到老年,顺心如意的事少,而不如意的事却常常很多。即使大富大贵的人,虽然天下人都羡慕他,认为他过的是神仙一般的日子。但是,这种人也都有各自的烦恼不称心处,跟平民百姓没什么两样。.只不过他所忧虑的事情跟普通人不一样罢了,所以我们把这个世界叫做缺陷世界。人生活在世上没有谁能处处如意、事事美满。能深刻地明白这个道理而在遇到挫折不如意时,安然处之,就能感到心里顺畅一些。

【点评】

更多时候,随遇而安是一种圆融的人生境界,是一个人历经沧桑后返璞归真的选择。当人年轻气盛时,每每遇到拂意之事,大多捶胸顿足、消沉颓废,甚至痛不欲生。然而即使是把眼泪哭干,事情终需想办法解决,而且每件事都需要一步步慢慢解决。况且我们自身能力的由来是一个脚踏实地积累的过程。好多时候,不“顺受之”,也只会徒增烦恼。由此看来,面对困境,努力而又随遇而安是一种最为明智的选择。

先天不足,后天补之

【原文】

人之德性出于天资者,各有所偏。君子知其有所偏,故以其所习为而补之,则为全德之人。常人不自知其偏,以其所偏而直情径行,故多失。《书》言九德,所谓宽、柔、愿、乱、扰、直、简、刚、强者,天资也;所谓栗、立、恭、敬、毅、温、廉、塞、义者,习为也。此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也。后世有以性急而佩韦、性缓而佩弦者,亦近此类。虽然,己之所谓偏者,苦不自觉,须询之他人乃知。

【译文】

人的品德、性格从生下来就各有各的缺陷。有学问、修养的人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所以用加强学习的办法来弥补,于是就变成了一个具有完美品德的人了。普通的人不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而被这种不足支配着任意作为,率性行事,所以造成许多过失。《尚书》中说有九种德性,即“宽、柔、愿、乱、扰、直、简、刚、强”。这些是天生的;而“栗、立、恭、敬、毅、温、廉、塞、义”,这些是通过学习而养成的。这就是圣贤之所以能成为圣贤而凭借的东西。后世有一些有性急毛病的人,就佩带韦皮;慢性子的人则佩带紧绷的弓箭,也是出于这种原因。即使这样,自己的不足之处,也常常因自己无法知道而苦不堪言,必须向他人请教才能知道。

【点评】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日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子路和冉有都问孔子,“听到一件事,是否就可以立即去做”,而孔子给二人的答案截然不同,原因是冉求做事总是退缩向后,所以他要鼓励他去做;而仲由胆子大、有时很鲁莽,所他要压压他。诚然,要想让自身有更大发展,就要不断克服缺点。而要这样做的第一步就是要不断发现自己的缺点。但这实际做起来并不容易,讳疾忌医的人不少,况且主动以自己的缺点“询他人”,这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人各有所长

【原文】

人之性行虽有所短,必有所长。与人交游,若常见其短,而不见其长,则时日不可同处;若常念其长,而不顾其短,虽终身与之交游可也。

【译文】

人的性格、品行中虽然有短处,也一定有长处。与人交往,如果经常注意别人的短处,而无视别人的长处,那么,就连一刻也难以与人相处。相反的,如果常想着别人的长处,而不去计较他的短处,就是一辈子相交下去也能和睦。

【点评】

与人交往,最重要的是宽容。每个人都有缺点,如果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不放,就容易与人产生矛盾、出现争执。更重要的是,我们并不能按自己的意志去改变他人,如果苛求别人与自己相同,最终只能让自己心情恶劣。因此,多看别人长处,是我们处世时首先要学会的本领。

慢心、伪心、妒心、疑心不可存

【原文】

处己接物,而常怀慢心、伪心、妒心、疑心者,皆自取轻辱于人,盛德君子所不为也。慢心之人自不如人,而好轻薄人。见敌己以下之人,及有求于我者,面前既不加礼,背后又窃讥笑。若能回省其身,则愧汗浃背矣。伪心之人言语委曲,若甚相厚,而中心乃大不然。一时之间人所信慕,用之再三则踪迹露见,为人所唾去矣。妒心之人常欲我之高出于人,故闻有称道人之美者,则忿然不平,以为不然;闻人有不如人者,则欣然笑快,此何加损于人,只厚怨耳。疑心之人,人之出言,未尝有心,而反复思绎曰:“此讥我何事?此笑我何事?”则与人缔怨,常萌于此。贤者闻人讥笑,若不闻焉,此岂不省事!

【译文】

待人接物时,如果总是怀着傲慢、虚伪、嫉妒、怀疑之心,那么这是自己向人讨取轻蔑与侮辱。品德高尚的君子是不会这么干的。有傲慢之心的人,自己明明不如人,却喜欢轻薄别人。见到地位低于自己,以及有求于己的人,不仅当面不以礼相待,并且在背后暗地里讥笑人家。这种人如果能反省一下自身,则可能会惭愧得汗流浃背。怀有虚伪之心的人,言语十分委婉动听,好像对待别人很厚道,可心里则大相径庭。这种人可能一时之间还被人相信仰慕,可是与他打上二三次交道,他的真面目就暴露无遗了。最终被人唾弃。怀有嫉妒之心的人常常想把自己放于高出别人的地位,所以听到有人赞美他人的优点时,就忿忿然觉得不平,以为这种赞美是错误的;听到别人有什么地方不如人,有缺陷,就感到欣慰,从心底发笑。其实这种行为对别人又有什么损害,只不过徒增别人对你的怨恨而已。怀有疑心的人,别人说的话,可能是随口说说,他却反反复复地想:“这到底在讥讽我什么事?那又到底在嘲笑我什么事?”这种人与人结怨,往往就是从此开始的。贤明的人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讥讽嘲笑,就像没听见一般,如此不是省却了许多烦恼事!

【点评】

真诚是待人接物最起码的准则。只有以诚待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友爱。慢心、伪心、妒心、疑心,是人际交往之大碍。即使在权术之争中,这四者也常致人失误、失败。如《三国演义》中,怀慢心之孙权失庞统,怀疑心之曹操杀伯奢,怀伪心之刘备摔阿斗,而怀妒心之袁术、周喻均各为天下人所笑。在凡事讲究技巧的现代社会中,五花八门的处世哲学使我们不知所措,孰不知最好的也是最可行的处世方法就是真诚待人。今天,在我们繁忙的生活中,真诚、坦率,似乎能让我们更直接地解决问题,提高我们的办事效率。

忠信笃敬,圣人之术

【原文】

言忠信,行笃敬,乃圣人教人取重于乡曲之术。盖财物交加,不损人而益己,患难之际,不妨人而利己,所谓忠也。不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所谓信也。处事近厚,处心诚实,所谓笃也。礼貌卑下,言辞谦恭,所谓敬也。若能行此,非惟取重于乡曲,则亦无人而不自得。然敬之一事,于己无损,世人颇能行之,而矫饰假伪,其中心则轻薄,是能敬而不能笃者,君子指为谀佞,乡人久亦不归重也。

【译文】

言论讲究忠信,行动奉行笃敬,这种原则是圣人教人们如何获得乡里人们敬重的方法。不外乎在财物方面,不干损人利己的事;在关键时刻,不干妨碍别人而方便自己的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忠”。一旦许诺言给人,就是一丝一毫的小事,也一定要有结果;一旦定期有约,就是一时一刻也不耽误,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信”。待人接物热情厚道,内心诚实敦厚,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笃”。礼貌谨慎,言辞谦逊,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敬”。如果能够“言忠信,行笃敬”,不仅能得到乡亲的敬重,而且干任何事都能顺利。然而恭敬待人一事,因为对自己毫无损失,世人还能做到。可是如果不能表里如一,表面上待人很好,心中却轻视鄙薄,这就成了能“敬”而不能“笃”了,君子就会把他称为谄佞小人。乡亲们久而久之也不会再敬重他。

同类推荐
  • 你可以说不

    你可以说不

    马登的成功励志作品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影响全球成千上万年轻人的命运。《你可以说不:这辈子绝不这样过》精选马登最经典的成功理论,指导年轻人勇于对命运说不,做自己命运的主宰。
  • 富人富什么

    富人富什么

    富人何以能富裕?本书详尽地搜索了富人之所以富的凭借,而且极其形象化地用十个动词勾勒出了富人之所以富的凭借。凭借富人这些凭借的东西,你也可以成为富人。富人是凭什么富的呢?这正是本书力图要告诉给读者的。本书将富人之所以富的凭借尽可能地搜索详尽,而且极其形象化地用十个动词勾勒出了富人之所以富的凭借,希望能让读者朋友从中受益!
  • 靠自己去成功

    靠自己去成功

    《靠自己去成功》,就是要教给大家怎样积极运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各个方面不断积累起促使成功的资本,从而让自己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
  • 做事细节全书

    做事细节全书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的事,必成于易。做事大而化之,不注重细节的人,无论做哪一种事业都没有功效可言。而小心谨慎,关注做事的每一个细节的人即使才能平庸,他的事业也往往有相当的成就。
  • 淡定女人最优雅

    淡定女人最优雅

    做一个优雅的女人,是每个女人殊途同归的终极梦想。红尘俗世里,关于优雅,女人们有太多的误解误读:优雅就是耍大牌,优雅就是高高在上,优雅就是白富美,优雅就是不食人间烟火,优雅就是凡此种种,其实和优雅根本不沾边。
热门推荐
  • 先婚后宠

    先婚后宠

    “你是新调来的左颜青?我是公关部罗蒂,马上去换身衣服,跟我出门一趟!”罗蒂看着自己面前容貌清秀、五官精致的女子,对晚上的应酬立刻升了几分希望。白色抹胸短裙丢到左颜青身上时,左颜青抱着从编辑部搬来的纸箱,左脚才踏进公关部而已!几乎不容她有下一个动作,罗蒂已经迫不及待的将她的手里的箱子接过放下,拉着她进了休息间。“这下有戏了!早听说左颜青沁体发香样貌不凡,果然香啊果……
  • 睡眠管理手册

    睡眠管理手册

    自远古以来,睡眠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发现日常生活的压力超过了我们负荷的能力。睡眠不足是人们觉得困的最常见的一种原因,而且在现代它几乎成为最普遍的一种病。然而,还有一些人认为毫无理由的放弃生命中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睡觉是一件很难理解的事情。
  • 星夜心理书系(全四册)

    星夜心理书系(全四册)

    《星夜心理书系(套装共四册)》包括:《心理学入门》、《心理学是什么》、《变态心理学》、《犯罪心理学》。该书系通过案例进一步阐释了心理学知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奇葩的心理学实验、有趣的心理学家、生活中的心理学、颠覆常识的心理学、两性心理学、家庭中的心理、心理学简史、感知觉、潜意识、心理人格、心理暗示、行为心理学、情绪、自控力、人际交往、心理分析……懂人性的弱点,情商高,好好说话,不过低配的人生。
  • 孟子与离娄

    孟子与离娄

    《离娄》重点论述了君臣之道、父子家人相处之道,说明了为君王者治国施政的最高修养境界—--至诚,为人臣者。高官厚禄者的责任——能格君心之非,为人师者的文化修养和教育的职责——促成完整的人格,为人子女者事亲尽孝之道——守身,即坚持一种人格、行为的标准。此外,还讨论了君子修养的目标,即“自得”以恢复“赤子之心”。南先生特别指出,后世学者对《孟子》多有误读,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他两不孝是什么,朱熹认为是“贫不仕”,“陷父母于不义”,他则反对此说,认为应依《孟子》本文,理解为不能事亲、不能从兄。
  • 逆天重生神医

    逆天重生神医

    她南宫曦,南界大陆第一世家的嫡女,被世人称之为废物,人人唾弃。重醒来,什么灵器,丹药,她一抓一大把,并且上古神兽跟在她身后,谁又知道她的身份是如此高贵。某美男被人称为冷峻,从不接近女人的王爷,不过在南宫曦面前什么节操全没啦,“你到底要跟到什么时候?”“怎么生气啦,娘子”“喂,谁是你娘子”“呵呵”某男溺宠的看着,某女忍不了啦“喂,求你了,放过我吧,大哥”某男低垂“娘子,好歹咱们也是在一起睡过的,不是吗?”
  • 过妻不候:陆总的隐婚情人

    过妻不候:陆总的隐婚情人

    因为无意间的举动,她被迫和一个毫无感情的男人结了婚。两年的时间,没有人知道她陆太太的身份。就连陆家,也对她的存在嗤之以鼻。在她将孕检报告放在他的面前时,只换来了他一句冷笑。“想要为陆家生儿育女?只怕你还没有这个资格!”只是,既然没有资格,三年之后,又是谁将她压在了身下,掐着她的脖子恶狠狠的说道,“不是我的孩子,就不应该出生!”他不爱她,却一定要禁锢着她,哪怕她遍体鳞伤,体无完肤。他就是要留着她,就算只剩下尸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摩诃止观义例科

    摩诃止观义例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腾云梦

    腾云梦

    天道飘渺,人道难圆。第一部自在江湖行就是武侠!神道无情,鬼道难匿。一部以修真为背景的武侠!武道无极,佛道缘业。一部门派与朝廷相互纠缠不休的武侠!告以道要,乃独我云道自然,九天十地,任我翱翔!我成道,入炫极天火而不灼,下冥冥弱水而不浸。
  • 千金归来,顾少寻得萌宠妻

    千金归来,顾少寻得萌宠妻

    “哥哥,我好想你啊......”顾唯一望着病床上脸色苍白的女孩,心脏的跳动异常的快,还好,不是我一个人在想念,忍受刻骨铭心的思念。“心儿......”他呢喃着叫她,害怕这只是一场梦,把她的手放在自己的脸上感受着她的温度,你终于回来了。在时光深处,你愿意回来,我愿意等,我们永远都是彼此心里永远的唯一。
  • 暖冬未寒

    暖冬未寒

    他穿越千年只为一个暖冬;她留守千年只为那执手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