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2200000006

第6章 飞机引领人类进入飞行时代(3)

克服音障的超音速飞行

当战斗机的速度达到每小时七八百千米时,驾驶员发现,尽管一个劲儿地加大油门,飞机的速度也不会增加,飞机俯冲时也往往不听操纵,有自动低头的趋势,有时还剧烈地振动,左右摇摆等。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飞机速度已经接近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音速。这一飞行上的难题,当时叫做音障,顾名思义,就是超越音速是飞行中的障碍。

那时人们只有低速飞行的经验,只是在枪弹、炮弹飞行方面早已积累了许多超音速的运动知识,枪弹、炮弹一出膛的速度就是超音速了。但是对于物体由低速加快上去、接近音速、最后超过音速的过程是不清楚的,以为飞机的速度接近音速时会有一个难以逾越的界限。

20世纪50年代中,人们进行了超音速飞行,当时这是飞行史上十分激动人心的事情。几十年过去了,现在人们谈论起超音速的飞行并不觉得有什么激动的,好像超音速飞行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你可否知道,当时人们在向音速冲击时,遇到了多大的困难啊!

声音的速度有多大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许多平时不曾深刻体会的实际经验,你一张嘴说话,我立即就能听到,似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但实际上,声音从一地到另一地的传播是需要时间的,只是因为它的传播速度相当快而已。在海平面上温度为15℃时,它的速度是每秒340米,即每小时1224千米,而说话的人与听话的人之间的距离又非常近,所以感觉不出传播所花的时间。在雷雨天,我们常能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先看到闪电后,才能听到远处传来的隆隆雷声。实际上闪电和雷声是在云层中同时产生的,只是因为闪电以光速每秒30万千米的速度传播,而雷声是以音速传播的缘故。

声音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听到的声音,是发声物体的振动,通过空气传到我们耳膜的一种感觉,而它本身就是物体振动。物体振动之后,必然会带动物体周围的空气一起振动。就是说,物体振动时会使和它相接触的空气层时而受到压缩,时而又得到膨胀,这种时而压缩时而膨胀的运动,会从一层空气传到另一层,不断地向四面八方传播,音速实际上指的就是这种扰动由近向远的传播速度。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空气的温度有关。在海面上,空气温度为15℃时,其声音传播的速度为每秒340米,在平流层里,温度为-56.5℃时,音速为每秒296米。

飞机在空中飞行,不断地扰动四周的空气,这些扰动也就以音速传播开了。

通常人们将飞机的速度是音速的多少倍数称为马赫数,这是为了纪念一位名叫马赫的科学家而命名的。如果飞机做超音速飞行,马赫数显然就大于1了;如果做小于音速的飞行,马赫数就小于1。

飞机一接近音速飞行,会遇到许多低速时不会遇到的复杂现象,这时飞机的阻力会变得很大。为了克服这些阻力,人们将机翼做得比以前薄了许多,以减小阻力。

后来,人们发现将机翼做成向后倾斜的形状,做超音速飞行时,可以减小许多阻力,同时将机翼的前面做成尖头,而不是像低速飞行时那样,将机翼前缘做成圆头的。这样一来,飞机的阻力便会减小,速度便会加快。

今天的战斗机机翼的前面几乎都是向后倾斜的,我们叫它后掠翼飞机。当这种飞机起飞时,速度很低,这时它的机翼张开,像低速飞机一样并不后掠,当速度越来越快,并且接近音速时,它的机翼便后掠起来。速度越大,后掠便越厉害。

超音速飞机现代的超音速战斗机,飞行马赫数一般在2左右,只有很少几种马赫数超过了3的飞机,个别一两架试验性飞机马赫数超过了6。宇宙飞船返回地球,洲际导弹重返大气层时,是做高超音速飞行,马赫数可以达到10以上。这时由于与空气剧烈地摩擦,飞行器表面的温度非常高,如果制造这些飞行器的材料不能耐高温的话,便有可能被“烧穿”。为防高温,美国的航天飞机便在四周、尤其是在头部贴上了一层用陶瓷材料做成的防热瓦,才安然无恙地返回了地球。

知识点音障和音爆

音障是一种物理现象,当航空器的速度接近音速时,将会逐渐追上自己发出的声波。声波叠合累积的结果,会造成震波的产生,进而对飞行器的加速产生障碍,而这种因为音速造成提升速度的障碍称为音障。

突破音障进入超音速后,从航空器最前端起会产生一股圆锥形的音锥,在旁观者听来这股震波有如爆炸一般,故称为音爆或声爆。强烈的音爆不仅会对地面建筑物产生损害,对于飞行器本身伸出冲击面之外部分也会产生破坏。除此之外,由于在物体的速度快要接近音速时,周边的空气受到声波叠合而呈现非常高压的状态,因此一旦物体穿越音障后,周围压力将会陡降。

可以直上直下的直升机

人类很早就想造出可以直上直下的飞机。直升机,从它的名字意思理解,就是可以直上直下地飞行。我国古老的玩具竹蜻蜓,在原理上就是垂直上升的直升机。不过,人类造出的第一架直升机却比飞机要晚二三十年,原因是制造固定机翼的飞机比制造直升机简单。但是,直升直降的飞行器和能在空中慢慢地飞、甚至能悬停的飞行器相比,有很多独有的用途,特别是在军事上。直到20世纪30年代末才制造出了真正能用的直升机。

为了了解直升机,让我们先看看飞机螺旋桨是怎么拉着飞机前进的。我们知道,一个木螺钉向木头钻进,只要旋一周,它就会钻进一段距离,螺旋桨在空中旋转,简单地说也像螺钉钻木一样,螺旋桨在空气中旋转产生拉力,使飞机前进,不过空气不是固体而已。

螺旋桨螺旋桨的叶片在旋转时就像旋转着的机翼一样,不过这时产生的力不是向上的升力,而是向前的拉力。与机翼一样,这个力也是与桨叶几乎垂直的。你不妨想想,如果这个螺旋桨装在机背上,不就又将拉力变成了使飞机向上的升力了吗?不过,普通飞机,螺旋桨的拉力是为了对付阻力的,它的拉力只等于飞机重量的十几分之一,根本不能把飞机直接拉上空中。可是,同样马力的发动机用在直升机上,却能把同样重量的直升机垂直拉到空中。这是为什么?

原来学问在旋翼的长度上——螺旋桨(直升机上的叫旋翼)的直径。直径越大,拉力也就越大。一旦拉力比飞机的重量还要大时,直升机就可以垂直升空了。因此,直升机的旋翼叶片要很长,才能产生较大的升力。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直升机的旋翼直径很大,如果转速还那么高的话,叶尖处的速度就超过了音速,阻力就会大得受不了。因此,直升机的旋翼所用的转速特别低,每分钟只有二三百转,而一般飞机的螺旋桨每分钟1000~2000转。

为什么直升机有了主旋翼还非要做一个蜻蜓一样的尾巴,上面再装一个小尾桨,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小东西自有它的妙用,而且必不可少。

凡是用单个主旋翼的直升机都少不了一个尾桨。这个尾桨的位置在尾杆的后端头上,它的尺寸和普通小飞机的螺旋桨差不多(2米左右,桨盘方向也和普通螺旋桨一样是竖的,产生的拉力是水平的,不过指向不是前进方向,而是横的)。这个尾桨是为了克服掉主旋翼给机身的扭转作用。没有它,悬在空中的机身会向主旋翼的旋转相反的方向旋转。试想,我们在房间里装上一个吊扇,如果不将它的底座固定在天花板上,只让它吊在那里,那么在吊扇开动的同时,底座也会转动。这个问题在直升机上是很严重的,因为直升机旋翼的转速特别低,旋翼特别大,因而相反的扭转作用也特别大。直升机又没有固定机翼可以对抗这个相反的扭转作用,所以要用尾桨。为了让它少消耗马力,尾桨尽量把它放得离旋翼的主轴中心远些。机尾越长,尾桨就能产生足够的扭转作用来平衡主旋翼产生的反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单旋翼的直升机都向后伸出一条长尾杆的缘故。

有些大的直升运输机,是前后两个大的旋翼,这时就不用装小的尾桨了。因为这时只要这两个旋翼转动的方向相反,就会将各自产生的使直升机扭转的作用相互抵消掉。这好比我们拧干湿衣服,拧到一定的时候,两只手怎么拧也拧不动了一样。两个旋翼调整好各自的转速,直升机就不会扭转了。不过,一定要记住:这两个旋翼的旋转方向一定要相反。

同类推荐
  • 穿越时空的海洋探险

    穿越时空的海洋探险

    海洋探险是一项充满危险和困难的行动,但是海洋的神秘依然刺激着世界上最勇敢的探险家们的想象力,诱惑着人们去征服地球上这一最近的边界。人类潜入海洋深处还有一个理由:我们来过这里。从古到今,无数先驱为了解海洋奥秘作出了种种努力。《穿越时空的海洋探险》讲述了海洋探险所带来的前所未闻的新鲜事,故事生动、有趣,也介绍了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地理发现,适合广大的青少年朋友阅读。有很多事,我们已经知道,有很多事,我们很快会知道,有很多事,我们终究会知道。已经知道的,是科学揭穿了神秘:不曾知道的,我们勇敢探知,我们就是海洋明日的探险家!
  • 守护最后一块湿地(星球保卫战)

    守护最后一块湿地(星球保卫战)

    关爱自然,热爱地球,爱她的青山绿水,爱她的碧草蓝天,爱她的鸟语花香……我们要真正学会保护地球,让我们手挽手,肩并肩,心连心,筑起一道绿色的环保大堤。捍卫资源,捍卫环境,捍卫地球,捍卫我们美好的家园吧!我们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作为新时代青少年的我们,关注生态文明责无旁贷。
  • 探索世界:神秘的星空

    探索世界:神秘的星空

    每一个晴朗的夜晚,天空中总是挂满点点繁星,让抬头仰望的人无限神往。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_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会对自己头顶的这片星空浮想联翩。牛郎织女的传说家喻户晓,十二星座的故事风靡全球……还有许多神秘精彩的故事,尽在本书中!
  • 史前科技:科技大穿越(青少年科学探索营)

    史前科技:科技大穿越(青少年科学探索营)

    本书介绍了失落的利莫里亚文明、沉入海底的古希腊文明、古希腊的克里特文明、爱琴海的迈锡尼文明、哈梯人的赫梯文明、失踪的哈扎尔文明、神秘的苏美尔文明、废弃的印度河文明、探索玛雅文明的奥秘、玛雅文明是怎样衰落的等内容。
  • 中华战争故事

    中华战争故事

    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始终交织着和平与战争。本书以故事的形式选择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的战役,除了讲述它们在当时曾经产生过的作用外,更重视人在战争中的表现,向读者介绍我们的先人在这些战役中发挥出来的智慧、胆识和才干,认识他们的政治谋略和军事思想,认识他们在战争中体现和发扬的民族正气和爱国情操。
热门推荐
  • 歌词手稿

    歌词手稿

    歌词手稿,仅用于写歌词的手稿,没有配调。
  • 批评孩子50招

    批评孩子50招

    每个孩子的本性中部存在着“善”和“恶”的两面。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地唤醒并激发他(她)人性中“善”的一面,同时抑制和消除人性中“恶”的一面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应该完全是灰色阴暗的,还应该有美丽灿烂的阳光。批评之所以为一门艺术,在于它并非只要满足某些既定的条件即可得到某种确定的结果,而更多地取决于一些微妙的、甚至难以言传的感应和领悟,要特别注重批评对象、时机、场合和方式的选择。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对批评的巧妙运用可以使教育变得事半功倍。
  • 党委中心组学习参考

    党委中心组学习参考

    本书共分五篇,选编部分高级领导干部、权威专家学者对当前党和国家政策热点进行解读的文章,对党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党建等方面的方针政策进行全方位梳理,是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必备读物。
  • 首楞严坛场修证仪

    首楞严坛场修证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带着责任心和使命感工作

    带着责任心和使命感工作

    责任心和使命感是人生宝贵的财富。任何一个员工,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以责任心和使命感为基本准则。这不仅会使你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员工,也会让你成为老板无法离开的左膀右臂。一个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人,即使在看似微不足道的岗位上,也会做的非常出色。为了使自己和企业更加出色,让我们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工作吧!在企业中,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必须认识到,你是一个肩负责任和使命的人。责任心和使命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如果你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即使给你极为优越的从业条件,你也不可能做好你的工作。甚至,你会毫不在意地浪费你的优越,最终一事无成。
  • 30岁前不害怕,30岁后不后悔

    30岁前不害怕,30岁后不后悔

    本书是一本非常深刻的人生读物,通过许多深刻的例子,以及金言玉语介绍成功的法宝、幸福的秘密。对一个人来说,我们可以努力去做未来的想做的事儿,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拥有不怕付出、不怕冒险、不怕没资金,不怕失败、不怕漂泊的精神。也许,30岁前,我们从事的行业没能如愿,薪水只够我们的温饱。但是要明白,30岁之前,“机会远比金钱重要,事业远比薪水重要,将来远比金钱重要”,30岁之前干事业的首要目标绝不是挣钱,而是给30岁之后挣个美好的未来。
  • 做人要有“心机”

    做人要有“心机”

    成功的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他不可能比你多,你也不会比他少,你唯一能胜过别人的地方就是你的“心机”。如果你缺少“心机”,就只能默默无闻、暗淡无光地走完一生。如果你不甘落寞,期待富有、高质量的生活,就一定要有“心机”。“心机”是做人的智慧和谋略,是助你通往成功的桥梁。化敌为友祸从口出忌功高盖主切忌自我炫耀你好我好大家好要善于“伪装”自己吃小亏是为了占大便宜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该退则退,该让则让巧用“含糊其辞”礼多人不怪伸手不打笑脸人冤家宜解不宜结不必和小人划清界线学会爱你的敌人该说谎时就说谎 做事要方,做人要圆防备突然升温的友情异性朋友更有安全感我为人人,人人才能为我。
  • 明伦汇编交谊典主司门生部

    明伦汇编交谊典主司门生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和你去了远方

    和你去了远方

    一远山英太要搬离山梨,是在上周突然决定的,他已准备好要杀掉那个人。照片里肚子已经微微凸起的女人正被一个精壮的男人牵着,一起挑选蛋糕,虽然面容有些模糊,但那男人嘴角的微笑却动人地凸显出来。他就是自己的目标,曾经的高中同学部园真一。
  • 师父别来无恙

    师父别来无恙

    她,大安王朝赫赫有名的克夫公主;他,神秘莫测的世外高人。她喊他一声师父,原想着可以破掉克夫的命运,没想到各种奇怪的事情接踵而来——离奇死去的驸马、南疆蛊师的追杀,还有神秘的玉人传说……就连向来不好的桃花运也开始转变,先是当朝的肱骨之臣,再是清心寡欲的师父。随着真相一一浮出水面,事情却变得更加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