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31300000022

第22章 不惜采取任何手段,制造开战借口

陆奥外相经过一整天的深思熟虑,断定日本政府在外交上已经到了不得不转向“机动多变”的时期。他估计,对于日本的提案,清政府十之八九不会同意。于是,在第二天的阁僚会议上,他表示原则上同意伊藤提案,但提出两项补充:

“一、同清政府进行谈判,不管其是否同意,不看其结果如何,我国派往朝鲜的军队绝不能撤回。

二、如果清政府不赞同我国的提案,帝国政府应以自身力量担当促使朝鲜政府进行改革之任。”

经首相上奏,获得批准。

这件事陆奥曾大吹大擂,认为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为什么估计清政府不会赞成共同改革呢?因为陆奥确信,清政府对朝鲜肯定要坚持宗主权,只能由它来改革朝鲜、指挥朝鲜。

清政府有这种想法是很明显的。因为认可了同日本共同去改革,不啻否认了对朝鲜的宗主权。《蹇蹇录》中写的是十之八九,实际上,陆奥肯定是认为清廷百分之百地不会同意。

日本的报界也不断地煽动强硬论调,甚至挖苦说:“大概不是为了搞一次阅兵式,才派兵去朝鲜的吧!”

陆奥外相把这次内阁会议的决定照会给中国公使汪凤藻,是在6月17日。汪公使立刻电告天津:“日志(日本的意志)留兵,在于协议善后。其布置若备大敌,似应厚集兵力,隐伐其谋。”

汪公使建议:事已至此,应集结兵力,以备日本。然而,李鸿章不认为这是上策。

次日,袁世凯也给李鸿章打来长文电报,提出:倘若日本无撤兵之意,中国也应增兵。日本知道今年我国有慈禧(慈禧太后)之庆典,以为我国必然忍让。如果看出我方准备大举,或可易于结束。请先调水师速来,严加防备,然后陆续派来陆军,以为后备。与此同时,请各国驻我国公使从中斡旋,或可不致立即决裂。

袁世凯当然很清楚李鸿章不愿开战,所以说服他一边增兵,派遣海军,一边请各国外交官从中活动,多做些工作,这样才可能避免战争。

这期间,日军不断在仁川登陆。大鸟公使的呈文在6月15日送到内阁会议上,内容是“让4000名士兵侵入汉城的理由难以找到,日本政府的这种措施只能有损于外交关系,若政府为实现出兵之素志,具有应付一切后果之决心,则不必顾及”。

陆奥复电说:“我军驻留汉城乃最高目的,不惜采取任何借口。”

日本在朝鲜的负责人软弱,而本国政府的首脑极强硬。中国正相反,在朝鲜的袁世凯不断催促派兵,而天津的李鸿章是尽量回避。

袁世凯督促驻在牙山的叶志超提督做出进入汉城的姿态。他认为:“日本人跳梁之意图,在于防我。我若一振,则日本必自衰。”

“倒不必立即进驻,先散布我军进驻的谣言,等对方行动后再动,岂不是更好。”

袁世凯似乎有点儿等得不耐烦了,但叶提督认为这事非同一般,自己难以决断,便向李鸿章请示。

“超以为事先虚张声势,于事无益,反招致日本增兵。目前日本在汉城、仁川两地,严密战备,应如何处置?”

对此,李鸿章训示:“移防汉城和仁川,易引起摩擦,不如移防马山浦,彼地距仁川和汉城较近。事先劝说朝鲜王要镇静自若。万一有事,可以马山浦给予保护。将电告丁汝昌提督,率水师开赴马山浦,汝等要通力合作。”

李鸿章当然在积极做各国工作。这时,驻日公使汪凤藻报来了日本政府提案的详细内容。共有5条,写得头头是道,内容无可挑剔,如能照样实施,对于朝鲜来说,实在是值得庆贺的。问题在于要中日两国共同参与。有关朝鲜问题,清廷是不能与日本站在对等的立场上的。清政府坚持着宗主、藩属关系,而日本则否定这种关系的存在。所以,这5条的共同提案,内容如何是次要的,只不过把该列入的全列进去了而已。

就日本来说,提案是有意义的。内容姑且不论,对提案的反应如何,也压根儿没当回事,目的只有一个——“使大军停留在朝鲜的借口”,别无他求。

汪公使在接受提案、同意向本国转达时,甚至说:“不管怎样,我认为撤兵是先决条件。”提了一个问题以外的意见。

汪公使接到本国指示,正式答复日本,是在6月21日。

清政府列举三项不同意的理由:

一、朝鲜的内乱业已平定,清军已无必要代替朝鲜政府讨伐乱军。中日两国所要协力镇压的对象已不复存在。

二、改革方案完美无缺,但朝鲜的改革应由朝鲜自己去从事。连宗主国的中国也不干涉其内政,何况日本不是一直认为朝鲜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吗?就更无权干涉其内政了。

三、事变平定后各自撤回本国军队,是《天津条约》所规定的,也是理所当然的。

陆奥宗光接到这个答复后自言自语:

“痴心妄想!”

为什么是痴心妄想呢?

清廷的正式复文,正如陆奥所预料的,把李鸿章的意见和理论全都如实地反映出来,条理整然。这条理整然之外,正是陆奥认为李鸿章痴心妄想之处。

日本政府,起码当事人陆奥外相和参谋次长川上两人,是下定了决心的。对于这种决心,以为可以用条理整然的论战来攻破,不是痴心妄想又是什么?

陆奥要驳斥清政府。这三条回答,无懈可击,要驳倒它,必须使用更尖刻的论法。

第一条朝鲜内乱业已平定的事实,首先要否定。

“从表面现象观之,朝鲜国内不无恢复静谧之状……”

陆奥也不得不承认,作为一种现象,朝鲜已经平安无事了。但是,他一口咬定这是表面现象。朝鲜是否真的恢复了和平,两国政府在见解上有差别,日本政府并不认为内乱已经平定。

“朝鲜之内乱,不除去根本之祸因,决无安堵可言。……如今满足于一时之和平假象,并不能断定将来之形势已无危殆。……”

“我国与朝鲜海水之隔,一苇可航,疆土极为接近。彼我交易之重要,自不待言,日本帝国在朝鲜国之利害关系,亦甚重大。因之,对于该国今日发生之惨事,袖手旁观,不施以匡救之策,则不但有悖于邻邦之谊,亦有损于我国自卫之道,终不免为他国耻笑。日本政府理应负起谋求朝鲜国安宁静谧之任,不可再有丝毫迟疑……”

草稿由秘书拟就,陆奥又慎重修改。在收尾处,他提笔加上数语:

“本大臣披肝沥胆,开诚相见,极尽衷诚之意。即或贵国政府另持所见,帝国政府亦不能撤回现驻朝鲜之军队。”

陆奥本意:这就是日本政府对清政府的“第一次绝交书”。

这篇绝交书中包含着很多的诡辩。为了使驻兵合法化,这时候只有玩弄诡辩和激昂慷慨了。

汪公使把正式复文送给陆奥外相那天,参谋本部接到神尾少佐从天津发来的急电:清政府往朝鲜增派军队5000人。

其实,这是谎报军情。

次日(22日),神尾少佐电告:“李鸿章命令卫汝贵、吴育仁诸将,准备出兵,并向北洋海军发布戒严令。”

这也不过是流言飞语。

神尾少佐究竟是有意还是无意,现在已无从判定。

不过,说陆奥宗光不知道这是误报,因而以此为判断局势的一种依据,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深知中日间外交关系底细的陆奥外相,岂能不清楚清政府的避战态度?何况对于神尾少佐的电报也应该对照事实,略加折扣,才能作为参考。当然,也可能是参谋本部的阴谋诡计。

为了开战,必须多多积累紧迫情况。陆奥内心里对神尾的情报肯定是不相信的,只是为了开战,必须多多积累形势紧迫的情报。

清政府从理论方面把日本逼入困境的前提是,“朝鲜的内乱已经平定”,而日本则反驳说:“不,那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祸根还远远没有挖出。”两国站在不同的“前提”下,一方主张撤兵,一方主张继续驻扎。

神尾少佐的情报给御前会议的空气以强烈的影响,这正是陆奥所希望的。御前会议上决定放弃日中提携的方针,由日本单方面以武力为背景,进行朝鲜改革。

6月22日,日本外交部的加藤增雄书记官被派往朝鲜,带去一封绝密训令——“按今日之形势,衅端已开,交战在所难免。因之,只要曲不在我,不惜采取任何手段,制造开战借口。”

附带要求是要使我方不负挑起战端之责。总之,即使勉强为之,也要促成开战。

日本政府的意图传达给朝鲜的大鸟公使。23日,公使催促大岛少将所指挥的混成旅团开进汉城。24日,在仁川待机的旅团主力向汉城开拔。

军号声嘈嘈,太阳旗猎猎,昔日被视为软弱派的大鸟公使也转变为坚定派了。

同类推荐
  • 三辅決录

    三辅決录

    本书所收二十三种书都是对三辅地区即金关中地区之都邑、人物山川、形胜等的记载,因性质相类,收为一集,对研究关中地区的地理等有一定意义。
  • 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每当翻开中国历史的厚重画卷,古老中国的沧桑与恢弘就一次次在我们面前铺陈开来。中国近代历史,是一部交织着愚昧与觉醒、压迫与抗争的历史,也是古老的中国走向新纪元的重大转折时期。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新局面,而发生于1911年1O月1O日的武昌起义,则以它的胜利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辛亥革命的发生,其伟大的划时代意义,直到今天仍被后人所铭记。
  • 乾道无常诀

    乾道无常诀

    三国乱世,本就没有错对,有的只是立场的较量。天道无常,朋友或敌人的选择全凭内心的好恶,主角的选择多种多样。或帮黎民摆脱战争之祸,以一己之力对抗数万大军;或助皇帝肃清叛贼,巩固魏国统治,成就一方霸业;或与原本的叛军合谋,共同扶持一位来历不明的皇子;或远遁他国,扶持亲魏力量,待到来年卷土重来,名垂千史。本作有四大结局供朋友们自由选择。天道无常,有时一念便定下了一生。
  • 大汉王朝3

    大汉王朝3

    七国之乱大汉王朝岌岌可危,帝国又如何转危为安?“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是什么让血管里流淌着血性与勇武的刘氏家族构建起的汉帝国轰然崩塌?……
  • 运镖三国

    运镖三国

    穿越到三国没金手指,那你混个屁啊!《运镖三国》游戏系统在手,天下我有!爆笑!升级!打怪!一个都不能少。你四世三公,声名显赫?那也得乖乖同我镖局签约;你仁义满天下,刘皇叔威武?少一分钱也不给你运!乱世奸雄曹操,最爱就是你,你手下的寒门谋士、出名大将,都跳槽来我这里打工了……这是一个带着运镖游戏系统,将整个三国搅得天翻地覆的故事。那个主角,很可能就是你。
热门推荐
  • 玄宗朝翻经三藏善无畏赠鸿胪卿行状

    玄宗朝翻经三藏善无畏赠鸿胪卿行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本英雄

    我本英雄

    本书讲述为摘掉欠发达的帽子,文山市委书记石亚南和市长方正刚一味追求GDP,为七百万吨钢铁的上马呕心沥血,却酿发了一场重大经济灾难。他们大搞地方保护主义,按官场潜规则办事,不惜违规违纪,最终造成该市最大的企业家吴亚洲自杀谢罪,一百六十多亿扔进了水里。石亚南、方正刚痛定思痛,千方百计挽狂澜于既倒,但仍没改变被查处、被撤职的命运。小说真实生动地表现了石亚南、方正刚这些决策政治家们在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历史原罪”,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面临的困境。
  • 重生之爆萌甜妻养成记

    重生之爆萌甜妻养成记

    上辈子锦瑟被那个顶着亲妈的名义却干着后妈之事的女人害死,临死之前才知道这辈子唯一真心实意对她好的竟是那个,她恨了二十多年、叫了二十多年“爸爸”却跟她毫无血缘关系的男人——顾华年。于是重生的锦瑟只有两个目标——拍死后妈和恶毒姐姐,报答真心对她好的顾华年。却万万没想到啊,这报答着报答着却把自己给赔进去了,谁来告诉她这邪笑着扑倒她的男人是谁……
  • 中外文化交流史

    中外文化交流史

    本书系统探讨了自先秦至1999年的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可以说是首次对21世纪前中外文化交流的全面巡礼和总结。通读全书,可以发现,这是一部很有品位的学术佳作。
  • 宠妻无度:霸道总裁坏坏爱

    宠妻无度:霸道总裁坏坏爱

    方天胤帅?张七月不稀罕,他有钱?张七月看不上。但他若是那女人的未婚夫,就别怪张七月招惹他纠缠他套路他了。当张七月发现她玩不过这男人准备战术性撤退时,他却并不打算放过她。他束缚她,让她看着眼前的男人,她抓不住却也逃不掉。方天胤说他不爱张七月,却在全世界都与她为敌的时候,陪她一起对抗全世界。张七月以为他爱她,方天胤却对她说“你也配?”到底是爱是恨,要他们分出胜负后,才能得到答案。
  • 溪山余话

    溪山余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儿的冬天

    花儿的冬天

    董书敏,女,1968年12月生于沈阳。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辽宁文学院学习。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生死之间》《界线》。中短篇小说《 远去的蝴蝶》《债》《乌云塔娜》《真相》等。有作品被小说选刊选载。其中《远去的蝴蝶》入选《2006中国小说排行榜》一书。谁也没想到大厅会塌,但大厅真的就塌了。没有一点征兆。大厅倒塌的确切时间是中午十二点四十三分,这一点老姜记得很清楚,因为他刚刚看了时间,是鸡架让他看的,鸡架还有一趟货没有送,手上又正忙着,怕误事儿,就喊老姜给他看看几点了。
  • 癫疯莫化

    癫疯莫化

    斡旋造化、颠倒阴阳,不管有多么强大,也敌不过这幽幽虚空!多少强横与辉煌,归于虚无,再无痕迹!湮灭是宿命的选择,遗忘是最后的归宿!对于这无尽的时间来说,任何东西都只不过是一瞬间而已,都生于一瞬,也消失于一瞬。对于这幽幽虚空来说,一切存的都将被他吞噬,归于虚无!那些为了对抗时间和虚空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时间会改变一切,虚空吞噬一切,然而这一切,也包含着时间与虚空本身!
  • 恢国篇

    恢国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恐怖玄幻

    恐怖玄幻

    当武道发展到极尽,生命无限,拳碎星空,宇宙称神,这里有屠戮星空的外星生命,谋天算地的域外天魔,阴毒狠绝的鬼神,更有天难葬地难灭的怪异,而秦凡却只能在荒星的一个小村落艰难生存,与各种诡异的生灵争夺生存空间。ps:这是一个拥有垂钓游戏空间的穿越者在恐怖惊悚的玄幻世界搞事的故事。恭喜您垂钓获得气血丹,可以瞬间增加一百斤力气恭喜您垂钓获得一张技能卡,烈焰剑法入门恭喜您垂钓获得强化石,青钢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