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说话
十分不耐烦,乃为人大病。一昧学吃亏,是处事良方。
为人处事时若是不能忍受麻烦,是一个十分大的缺点,对于事情的处理宁愿吃亏,这是处事的良好心态。
过来人的故事
清时“扬州八怪”之一的大画家郑板桥,是个才高八斗之人,他在为人处事上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郑板桥五十岁时在山东一个小县当县令,有一次,他听说县丞在处理日常衙门琐事时十分敷衍,对于治下百姓一些鸡毛蒜皮的请求常常置之不理,而且还总是私下里抱怨工作太多太繁琐,于是暗暗记了下来,打算找个机会好好地给这个县丞一次教训。
没多久,衙门里的衙役有了空缺,县丞正好有个侄子想补进来,于是便找到了郑板桥,希望能够给予一些方便。
郑板桥听完县丞的要求,做出一副忙于处理公文的样子,头也不抬地说:“你没看到我这么忙吗?整个县有那么多杂事需要处理,我哪来那么多精力事事都关照到,你那侄子的事先放放,待我闲暇时再说。”说完就让县丞退下去了。
县丞不死心,找了个郑板桥不太忙的日子去见他,又把这事说了一遍。郑板桥十分不耐烦地说:“平日里我处理公文已经够操劳的了,现在好不容易偷得半日闲,你竟然还拿这类琐事来烦我,成心给我添堵是吗?”
县丞不依不饶道:“办公时找您,您说琐事太多没有空闲,现在您空闲了,又说操劳过度,没有精力。我就不明白了,不过是一句话的小事,您为何总是推三阻四?”
郑板桥沉下脸道:“对于这种一句话的小事,我才刚显出不耐烦的姿态你就受不了了,那么平时那些百姓只需动动手的家长里短之事,为什么你却总是敷衍推脱呢?他们又是怎样的感受呢?处事不能耐住麻烦,乃是为人之大缺点,我只警告你这一次,下不为例。”
县丞受到一通训斥,不敢反驳,只好点头唯唯称是。
又一次,郑板桥接到家中来信,要求他给做主。原来,郑板桥的弟弟郑墨在家务农,一直以来,郑家都是与邻居的房屋共用一堵墙。这次,郑家想翻修一下老屋,却遭到了邻居的抗议,说那面墙乃是他们祖上传下来的,属他们所有,郑家想动的话连门都没有。但实际上,那堵墙却是郑家所有,以前的契约书上写得清清楚楚,后来才让邻居借盖了屋子,现在却反过来要霸占这堵墙。这让郑墨十分愤怒,与邻居打起了官司。后来又想到哥哥在外地做官,便写信过来希望能够得到帮助。
郑板桥对于此事考虑再三,随后给自己的弟弟回了一封信,劝其不要与他人太过计较,为一堵墙就伤了邻里和气不值得,还在最后附了一首打油诗:千里告状只为墙,让他一墙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郑墨接到信后,听从哥哥的建议,当即撤销了诉状。邻居被郑家不予计较的举动感动,表示也不想再闹下去了,两家又重归于好。
点|睛|智|慧
一个人处事若总是不耐烦,那么他肯定是做不了什么大事的,上级也不会将大事交给一个做事不耐烦的人。因为领导会认为你连一点小小的麻烦都忍受不了,那么,大的麻烦岂不是更加受不了?怎么能够放心将事情交给如此没有责任心的人去做呢?所以说,处事中唯有勤勤恳恳、不计麻烦,才能够成事。
与人相处时,不要斤斤计较,什么都分得那么清楚。斤斤计较是做事的态度,而与人交往却最好糊涂些,吃些亏也不要放在心上,如此才能获得比较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获得融洽的人际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