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烈祖明皇帝景初三年(公元239年)
春,正月,懿至,入见,帝执其手曰:“吾以后事属君,君与曹爽辅少子。死乃可忍,吾忍死待君,得相见,无所复恨矣!”乃召齐、秦二王以示懿,别指齐王芳谓懿曰:“此是也,君谛视之,勿误也!”又教齐王令前抱懿颈。懿顿首流涕。是日,立齐王为皇太子。帝寻殂。帝沉毅明敏,任心而行,料简功能,屏绝浮伪。行师动众,论决大事,谋臣将相,咸服帝之大略。性特强识,虽左右小臣,官簿性行,名迹所履,及其父兄子弟,一经耳目,终不遗忘。
魏明帝曹叡享年三十六岁,在位十三年。曹叡生有三子,都夭折而未成年,继大位的曹芳是曹叡的义子,当然也是曹氏本家子弟。
中国历史被称为帝王家史,对于帝王权力转移自然关心,说到曹叡的托孤,自然有些“别有用心”的文字。《三国志》裴注引《汉晋春秋》说:曹叡最初以宗室燕王曹宇为大将军,让他和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肈(zhào)、骁骑将军秦朗等一起辅政,辅政班子里并没有司马懿。中书监刘放、中书令孙资和这伙人搞不到一起,趁机向曹叡进言:“陛下难道忘记先帝的遗命,藩王不得辅政。现在陛下您病了,曹肈、秦朗趁便和伺候您的宫女们嬉笑,而燕王曹宇是拥兵南面,他们都是竖刁、赵高一类的野心家啊!”曹叡听完大怒,询问刘放、孙资:“谁可任者?”放、资推举曹爽代曹宇,又建议诏司马懿也一起来掺和。
这段文字是攻击性质的,攻击对象当然是司马政权。首先,曹叡的本意是让曹宇等辅政的,没有司马懿什么事,曹叡本意没有委托司马懿辅政,司马政权的合法性就更差一些;其次,司马懿虽然事实上是曹叡临终托付的大臣,只不过是刘放、孙资这样的弄权的小人举荐的。中国官场的传统不仅看重本人的门楣,同时也很在乎举荐人的名望地位,被阉宦内臣举荐,也被认为出身不正,甚至是一生的污点,比如商鞅、蔺相如都有这个麻烦。
从后来的实际情况看,曹爽骨头轻压不住台面,司马懿借托孤大臣的名义转移国有资产,这都是曹魏政权转移到司马家的原因,推本溯源,问题出在刘放、孙资这两个小人身上。是的,历史是在这里分叉的,问题是,如果这里不分叉,就永远不会分叉了吗?即使这里分叉了,后来还有归拢的机会,这个分叉还算是分叉吗?
曹魏失祚固然和曹叡所托非人有关,但是形也势也,形势比人强。司马氏的野心也不是一天炼成的,也是形势发展到了那一步。
最近因为曹操墓发掘,对曹操的评价又呈现高潮。时评家秋风著文引用陈寅恪的观点说:“曹操这三道命令(指唯才是举),实可视为曹魏皇室大政方针之宣言。盖孟德出身阉宦家庭,而阉宦之人,在儒家经典教义中不能取有政治上之地位。若不对此不两立之教义,摧陷廓清之,则本身无以立足,更无从与士大夫阶级之袁氏等相竞争也。换言之,曹操唯才是举的目的,是为了打击士族。”“曹氏统治导致北方社会普遍抛弃仁义廉耻,社会风气急剧败坏。结果,即便司马氏以士族身份推翻曹家,但世道人心已经崩塌。其结果,就是八王之乱,然后是‘五胡乱华’,南北朝分裂,中国陷入长期动荡、战乱。”以陈寅恪的观点,司马氏篡夺有拨乱反正的意义,曹操为恶太甚,以至于八王之乱、五胡乱华都让他启动了。所以,曹叡所托非人,要说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了,一切责任都由爷爷曹操承担。
我没有读过陈寅恪的文章,但也知道这些年他盛名突起,在中国,不论是玩政治的,还是搞学术的,突然成了高峰、顶峰,成了昆仑泰斗甚至红太阳,都是有人借题发挥。凡人被当成神祭起来,最终是要被当成砖头用来打人的。
和学者朱学勤的观点一样,在陈寅恪那里,士族的对立面不是平民,而是平民中间的痞子、阉宦、所谓“乞匄(gài)携养”之类。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是赞成“痞子”的,毛泽东喜欢曹操,从这儿也能找到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