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邵陵厉公正始六年(公元245年)
吴太子和与鲁王同宫,礼秩如一,群臣多以为言,吴主乃命分宫别僚;二子由是有隙。
吴主孙权或吴国大皇帝孙权这时已经六十多岁,人老了叫老人,英雄老了叫老英雄,锐圆还没老已经有人叫老哥,皇帝老了叫什么?老皇帝?不对,皇帝长期戴着权力的魔戒,年纪大了,一是猜刻,二是偏执,第三就是疯狂,所以老皇帝一般会变成老怪物。百姓寿则辱,皇帝寿则狂,这个规律不是百分百的准确却也差不多。
年轻皇帝还可以用老臣,可以向老臣学习一些经验;老皇帝人老成精,一班老臣子不仅腿脚慢跟不上趟,关键是思想也跟不上越老越疯狂的老皇上了。老皇帝喜欢任用新人,新人对老皇帝除了无限崇拜没有其他。万寿无疆喜欢革命小将,这是有道理的也是符合规律的。
孙权晚年“性多嫌忌”,偏信“中书校事”吕壹。孙权是专门为吴壹设立这么一个职务,还是这个特别职位找来了吴壹,这个我看两种情况都有。“中书校事”的职责是“举罪纠奸,纤介必闻,重以深案丑诬,毁短大臣”,吕壹的职责就是专门负责督察众官并向孙权一个人报告。专制体制下,监察工作非常容易特务化,拥有这么大的权力,又可以直达上听,根本没有其他机构再制约和再监督,百分之百地会作威作福,百分之百地会成为特务统治。
皇帝利用特务监察甚至迫害朝臣,也不全是心理变态的原因。当大臣的势力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山头,三代下来,就是一个士族大姓。在孙权的时代,打天下、搞割据要依靠士族,但是皇帝专制的内在要求是帝王家一姓独大,所以孙权要利用吴壹收拾一下士族大臣。
孙权找吴壹这么一个小人来上蹿下跳,一直搞到天怒人怨,最后孙权再出来表示“亦觉悟,遂杀吕壹”。吕壹就是一个干脏活儿的人,甚至就是一双一次性手套,使用后即被丢弃。
曹操摧抑士族用的是“唯才是举”的国家政策;孙权用的是权术,用的是吕壹这样的激进分子。
他们抑制士族都没有取得多少正面效果。皇家和士族之间的级差太小,这是当时整个时代的特征。春秋时代,大夫经常篡夺国君;魏晋时代,权臣也篡夺皇帝。这主要就是因为皇权不能独大,必须要和士族分享。后来的皇帝都晓得一姓江山要持久,必须皇权独大,宰相来自民间,一任而已,不能让他们累世做官。凡是门生故吏满天下的朝廷大佬,都是防范的重点,都要找机会除掉。
孙权晚年最严重的问题,是在立储问题上玩“两宫并立”。
孙权一共有七个儿子:长子登、次子虑、三子和、四子霸、五子奋、六子休、少子亮。但是孙权一直没有确立皇后,所以这七个同父异母的儿子只有长幼之序,没有嫡庶之别。孙权先立长子登为太子,但这位太子命短,241年就死了,享年三十三岁。顺便说一下,其实这位太子即使活下来,恐怕也难逃废掉的命运,因为他爹总是喜欢更小的。
公元242年,三子孙和被立为太子(二子孙虑早死),似乎一切都正常了。到了245年,孙权封四子孙霸为鲁王,这也无所谓,关键是两子“礼秩如一”。孙权亲自导演了太子和鲁王的“两宫争构”,并有意无意间让“太子党”和“鲁王党”树山头,拉队伍。儿子们竞争不稀罕,袁绍的两个儿子,刘表的两个儿子,曹操的两个儿子,刘备的儿子——阿斗傻人有傻福,免了这一劫——都为夺嫡战斗过。不过这种战斗的规模最好能够控制,一旦把朝中大臣全搅进来,这就成了一场全面的战争。
在公元3世纪40年代,魏国是曹爽和司马懿暗斗,吴国是两宫内斗,相对来说,蜀国在后诸葛亮时代,虽然没有什么作为,但却也消停,君臣们涮着火锅过着太平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