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邵陵厉公正始六年(公元245年)
鲁王与杨竺共谮之,吴主怒,收粲下狱,诛。数遣中使责问陆逊,逊愤恚而卒。其子抗为建武校尉,代领逊众,送葬东还,吴主以杨竺所白逊二十事问抗,抗事事条答,吴主意乃稍解。
专制时代的权力斗争,常有出人意表的状况。孙权晚年游离于孙和、孙霸两子之间,结果把内部很多重臣卷入了立储斗争。
史书出于正统观念,把太子孙和写得很无辜很无奈,把鲁王孙霸写得很阴险很下流。我以为今天读这段历史,要把这些感情化的东西滤掉,否则就会把必然的内部权力斗争理解为个人品德上的问题。比如说,鲁王党一直向孙权谗毁太子党,这些事实有没有?可能正如史书所载,确实存在,但是我们还要继续追问,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孙权在怂恿他们,因为鲁王党正是孙权一手扶植起来的,太子有体制内的正当性,很多重臣像陆逊出于正统的组织观念,会自然而然地拥戴太子。但是孙权对这个主流的官僚集团有看法的时候,他就会在内部扶植一个造反派,而造反派在资格上往往不如主流派,但是有最高领袖的偏袒信任,于是野心被强烈激发起来,于是内部的权力斗争就轰轰烈烈展开了。“文化大革命”称自己“史无前例”,我看没有什么“史无前例”,太阳下面没有新鲜事,把戏变个花样又玩出来了,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问题是孙权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要拿着自己的儿子当权力斗争的牺牲品?最后的结果是太子孙和被废黜,鲁王孙霸被赐死,丞相陆逊被气死,最后让未成年的小儿子孙亮继承了大位,给政权留下了覆亡的隐患,当权者为什么要自掘坟墓?
一般人认为,孙权这么做,年纪大了猜忌昏聩所致,这肯定是一个原因,皇上老了就变怪,但是仅以为这是孙权个人的问题,恐怕还不够。
我们不妨从陆逊来观察那段历史,为什么陆逊这么聪明的人都不能置身事外?
孙权和刘备政权都是“外来政权”,孙权(包括孙策)对江东士族一开始就采取了全面合作的态度;而刘备、诸葛亮则是以打压为主,在益州地面上说话硬气的是荆襄势力。
陆逊是江东士族子弟,他的从祖父陆康做汉帝国的太守,陆逊本人没有做过汉帝国的官。陆逊加入孙权集团,“以手下召兵,讨治深险,所向皆服,部曲已有两千余人”。当时,孙权的地盘上好多处于“高度自治”的阶段,除了重要的城市和交通线,很多地方还没完全纳入行政管理体系。另外,世家大族可以自己募兵,说明孙权政权的大一统和专制程度不是很高,不像晚清,让大臣自己募兵是不得已——秦始皇让王翦带兵,刘邦让韩信带兵,王翦、韩信是打工高管的身份,更不要说皇权强盛时期的卫青、霍去病了,而周瑜、陆逊这样的本地士族都隐然有小股东的味道。股东是要分享权益的,起码是要世世代代掌握股权的。皇帝这个大股东是不愿意让股权分散的,这是皇帝专制的本性,专制和共和没有本质的区别,就看权力股的分配是什么结构:一家独大或一大众小,这就可以认定为专制体制。如果有若干大股东,就是贵族共和;如果国民一人一票,就是所谓民主宪政。
中国历史上很难出现贵族共和,一股独大是一个传统。开国创业之初,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募一些小股,等到皇帝觉得自己地位巩固了,就会回购过去发行的股票,当然,手段就不是和平的了。
孙权手下的巨僚大将拥有部曲的情况一直存在,周瑜、陆逊、甘宁、凌统等都有私人武装。东汉末年黄巾起事以后,大士族拥有军队是普遍现象;到了三国时期,魏蜀吴虽然都称帝建立新帝国,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随即得到解决,“军队私有化”的情况一直存在。因为有外敌,所以这些军阀联合体会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如果外部的压力减轻,内部的整肃与反整肃斗争就不会停止。
孙权和陆逊有过蜜月期,陆逊长期驻守长江上游,防范刘备势力,有一阶段,孙权曾把自己的印玺复制一套,放在陆逊帐中,方便陆逊办事,这等于是无条件信任。
彝陵之战以后,特别是诸葛亮主政以后,吴蜀关系和解,魏吴之间也只有边界冲突,后来甚至发展成为一种纯经济目的的相互骚扰掠夺,总体上大家都把工作重心放到整肃内部,尤其是吴国。
在此期间,蜀国征西南,魏国征辽东,吴国剿山越,巩固后方也都是各自的家庭作业,孙权和陆逊意见不统一的情况就多了。据《三国志·陆逊传》,陆逊曾在以下几件事情上,上疏谏劝孙权,一是反对“科法严峻”,二是反对“偏师取夷州及朱崖”。孙权有帝国野心,开疆扩土,士族陆逊相对就显得保守,陆逊还反对孙权取海道进攻辽东。在吕壹疯狂迫害大臣的时候,陆逊作为朝臣领袖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最后是陆逊、潘濬这样带兵的大臣坚决反对,才迫使孙权杀了吕壹。
在后期,跳脱激进的孙权和沉稳保守的陆逊在政见上分歧严重,这种既合作又斗争的关系,应该说情况相当复杂。孙权让太子孙和鲁王孙霸“二宫并阙”,这等于摆开了赌桌,所有朝臣不得不押大押小。有的肯定会两头下注,后来成为鲁王党核心的全琮要派儿子到鲁王那里当差,还写信向陆逊报告,这也说明陆逊在朝臣中的地位之高超乎一般想象。
以丞相陆逊为首,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骠骑将军朱据、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等是太子党。骠骑将军步骘、镇南将军吕岱、大司马全琮、左将军吕据、中书令孙弘等附鲁王,是鲁王党。举国上下,一分类二。
两派对立,挑逗群众斗群众的局面形成,孙权还拉一派压一派:“数遣中使责问陆逊,逊愤恚而卒。”——这个大概相当于开批斗会吧,陆逊没有周恩来那么好的涵养和韧性,结果被活生生气死了,享年六十三岁。
陆逊一派包括了江东士族大家,原来太子孙登的班底也全部加入了孙和这一派,他们都遵循立嫡以长的传统,按着既定的名分确定自己的立场。“两宫争构”折伤了吴国的元气,孙权也没有就此把士族的股权回购。陆逊死后,他儿子陆抗“代领逊众,送葬东还”,陆家的实力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