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39300000024

第24章 贵族共和立新君

孝质皇帝本初元年(公元146年)

将议立嗣,固与司徒胡广、司空赵戒先与冀书曰:“天下不幸,频年之间,国祚三绝。今当立帝,天下重器,诚知太后垂心,将军劳虑,详择其人,务存圣明。然愚情眷眷,窃独有怀。远寻先世废立旧仪,近见国家践祚前事,未尝不询访公卿,广求群议,令上应天心,下合众望。《传》曰:‘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昔昌邑之立,昏乱日滋;霍光忧愧发愤,悔之折骨。自非博陆忠勇,延年奋发,大汉之祀,几将倾矣。至忧至重,可不熟虑!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国之兴衰,在此一举。”

冀得书,乃召三公、中二千石、列侯,大议所立。

李固联合司徒胡广、司空赵戒给梁冀下书,其中引用了一句经典的话:“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这句话,《后汉书》和《资治通鉴》都说引用于《传》,到底哪个《传》,不知道,但是后世一般都公认为是引用了孟子的话。孟子哥哥胸怀比较大,把君王看成了一个职业,所以才敢说为天下选一个称职的君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是对李固以及体制内的儒臣们来说,说这样的话就大了。因为即使是孟子,不论以天下予人还是为天下得人,他说的主体也都是尧舜这样的圣贤之君,从根本上讲,儒家是反对人民对最高权力瞎操心的。

后汉帝国为什么灭亡?因为政治黑暗,天下遂至大乱。为什么政治会黑暗?因为一直没有一个称职的好皇帝(民主之类在这里纯属扯淡)。为什么没有一个好皇帝?因为立主之权操在母后、外戚、宦官手里。李固执笔的这封书函,显然是要分享这样崇高的权力。但是,不论是儒家的原教旨主义还是汉家的习惯法,都不承认这样的权力。

汉帝国最初就有周勃陈平灭诸吕,迎立汉文帝的故事,但是周勃后来的遭遇,表明这种模式是不被官家认可的;后来又有霍光的故事,霍光以大将军身份废立君主,这种模式在汉帝国内部是得到认可的,正因为如此,“大将军”一职才如此尊贵。后来因为大将军非外戚国舅爷莫属,所以,立主之柄非外戚不能染指已经是惯例了。霍光以这种权力为国,后世宵小以此谋私,还是这种惯例的缺陷所致,但是,母后、大将军策定内中,其合法性是得到认可的。“天下不幸,频年之间,国祚三绝”,这样的局面,让朝廷的士大夫阶级陷入身在边缘心忧天下的危机中,他们想迈前一步,参与到迎立新君的决策圈中。

梁冀本来可以对李固的建议置之不理,但是他还是召集了中央全会,“乃召三公、中二千石、列侯,大议所立”。这个场面,似乎是要公推一位新君,如果果然,我们早在十八辈祖宗之前就玩民主这个高档游戏了。

这次公开的讨论君主人选的大会开了两天。第一天,李固推举清河王刘蒜,理由是他年龄大。皇帝年龄大不等于外戚不专权,但是皇帝年龄小,一定意味外戚专权,李固等朝臣们努力的目标就是减少外戚专权的可能性。刘蒜如果上台了,他的老丈人大舅哥会不会专权尚存两可,但是,梁姓外戚被边缘化甚至家败人亡却是一定的。

第一天似乎未起波澜,陈述的陈述,表态的表态,刘蒜这头蒜看来要中彩了。第二天,情况发生了变化,大会风气陡然一转,梁冀公开表态,反对刘蒜,他推出了自己的人选蠡吾侯刘志。史书上说梁冀在头一天晚上受到了中常侍曹腾的挑拨和蛊惑,才下定了推翻李固之议的决心。其实,依梁冀的性格,按汉家的法度,梁冀决不会这么退出斗争,让出权力的。这位宦官曹腾,大家不要小看了,他有个义子叫曹嵩,如果大家不熟悉的话,那么曹嵩的儿子大家一定熟悉,那就是阿瞒曹操。

第二天的大会上,梁冀“意气凶凶,言辞激切”。所以与会大臣除李固等少数人之外,个个噤若寒蝉,都不再坚持刘蒜(这名字起得实在太搞笑了)。我们回想一下霍光废掉昌邑王、确立宣帝的故事,两相比较,我们不考虑后来的结果,单就选举皇帝的程序而言,梁冀似乎做得更公开公正公平一些,他虽然“意气凶凶”,毕竟没有抽刀拔剑,没有以武力相威胁。最后他的声音大,以他的意见为准,程序上没有可挑剔的,所立的刘志也就是后来的桓帝,此时年龄已经十五岁,按当时的标准,也不是小孩子了。

这是我们读过的历史中,少有的一次公开讨论皇帝人选的会议,虽然结果仍然是“惟大将军令”,但是如果放大一点,这也是一次罕有的贵族共和会议,这样的事件没有发展成一种模式,当然有些可惜。不过,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当朝廷中有两派政见不同的时候,才有民主共和的可能性。李固促成了这次会议,尽管他的主张没有实现,梁冀虽然跋扈,但还是给了反对派一次公开说话的机会,锐圆这里悄悄赞他一下。

其实,在皇帝专制制度的框架下,民主共和是缘木求鱼,比在地球上找火星人还要困难。梁冀、李固的争立新君,这只是后汉政治机器运转不正常才出现的特殊景象。

梁冀选择了刘志,最后正是这位刘志让梁冀一门灭亡;李固反对刘志,只不过死得早了两天。李固主张迎立刘蒜,先是反对立质帝刘缵,后反对立桓帝刘志。如果质帝长大成人,李固要死一回;刘志当权,李固不死在梁冀手上,也要死一回。即使刘蒜做了皇帝,李固居功自伐,也可能不免梁冀被刘志杀戮的下场,总之,李固哥哥的命运是有九死而无一生。

稍后的儒臣卢植在这事上有了明白的见解,他说:按照春秋大义,君主死后没有亲生的儿子,就在血缘最近的人当中挑选,血缘远近相同就选年长的,年纪差不多就选有德的,德行差不多或者无法辨别就占卜决定。总之,凡是同宗子弟,按这些标准排好先后,按顺序来,这样,就不会有拥立的功劳,也就不会有贪图这样功勋的野心家出现。(寻《春秋》之义,王后无嗣,择立亲长,年均以德,德均则决之卜筮。今同宗相后,披图案牒,以次建之,何勋之有?岂横叨天功以为己力乎!)

锐圆补充一点,如果有这样的皇位继承顺序法,新君上位也是天经地义的了,也就没有必要为了酬答大臣甚至太监的拥立之功而举止失度。后汉政治的败坏,多是因为皇权的非正常交替而进行私下赠予酬答。最高权力的合法性不充分,来路不当,将来不可能有良好的政治。

同类推荐
  • 三国弑

    三国弑

    兴汉室,振华夏。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血染黄沙万里,论今朝仍是汉土江河…其父刘虞兵败,公孙瓒得势猖狂,看我如何力挽狂澜,收猛将,笑沙场……
  • 梅毅说中华英雄史(全十卷)

    梅毅说中华英雄史(全十卷)

    《梅毅说中华英雄史》是梅毅历时十年完成的通俗历史读物。全系列书始起秦汉,下迄辛亥革命,是一部全景式广角化展现中华英雄史的著作。梅毅十年写史,高擎英雄大旗,“继承太史公开创的历史文学余绪和评判史实的精神,效法历史演义家的结构布局和善于演绎的流风,倾心于散文、小说家捕捉细节、铺叙感受的技巧,试图熔于一炉”,他以历史的逻辑和历史的纵轴、横轴构建传奇化的个人经历,以历史真实为基础,增添合理想象,兼文兼史,钩沉华丽血时代的精彩瞬间,浓墨重彩地记录英雄,体现出那些英雄们平凡中自然而然的感人情怀,挖掘出埋藏于历史深处的复杂而伟大的人性!
  • 大唐马王爷

    大唐马王爷

    世间没有不朽,残棺中陈列糟粕般的金丝莽袍、遍洒浮绿的铜钱。虔诚的颂扬难以牢记,而有人执意要抹掉的故事,让人口口相传。新书《小宋腾龙》,敬请关注!!
  • 三国之季汉崛起

    三国之季汉崛起

    穿越到汉末三国成为刘虞之子,不甘于历史上的碌碌无闻,刘和拜名师、召强将、揽能臣,平定天下大乱,威震四海诸夷。继西汉、东汉两大帝国之后,季汉帝国强势崛起,“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 六王毕,四海一

    六王毕,四海一

    21世纪的公务员叶然,生活不如意,看了穿越小说以后一直就梦想着自己穿越到古代去幸运的是,他真的穿越到了古代;遗憾的是,剧本不对......
热门推荐
  • 锦衣镇山河

    锦衣镇山河

    抄家是一门手艺。锦衣卫查检百户贺六,专注抄家二十年。金砖、银锭、金玉、古玩。他抄过的财宝堆起来足有一座山。身披锦衣虎皮,拿着安逸饷银,上司吃肉自己跟着喝口汤,养活自己萌萌哒女儿。贺六很知足。指挥使陆炳却让贺六这个没有什么雄心壮志的人做了锦衣卫十三太保之一。十三太保的位子看着风光,麻烦事也多。这让贺六很头疼。
  • 布衣青云

    布衣青云

    唐玄宗励精图治,用勤奋和节俭开创开天盛世,国运昌隆,闾阎相望,桑麻蔽野,万邦来贺。然而盛世就如瓷器一样,精美而易碎。藩镇节度,安史之乱,土地兼并,胡人踏关。远去的不仅是‘天可汗’时代,也是一个巍巍帝国的背影。李白傲权贵、杜甫凌绝顶、岑参诗边塞,王维画山水、七绝圣手王昌龄、画圣吴道子……王忠嗣、李泌、李光弼、郭子仪、高仙芝、哥舒翰、封常清、李晟、颜真卿、安禄山、史思明、高力士、李林甫、杨国忠……数不尽的千古人物,竞风流。梦回千年,一个人与一个时代相遇。卑微弱小,他能否摇动大势?能否在这文人佩剑的最后时代,翻云覆雨,力挽狂澜?
  • 顶级天王

    顶级天王

    【注:不会写简介(●—●)】这个属于武者的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得多,也精彩得多!
  • 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

    “最近以来,我发现一件很让我困扰的事。”这个,从说话女人的神情就可以看得出来。女人看了对面的浅孝医生一眼,对方显然在示意她继续说下去,这鼓励性的眼神给了她一种动力。女人微微仰起头来,那张白皙清秀的文雅脸孔,此刻却露出那种困惑又茫然的神情:“是这样的。我发现,我似乎遗忘了一些事情,很重要的事情……可如今却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可是甚至没有任何证据去证明它们曾经发生过……”浅孝医生微微皱眉:“京子,有时候人会因为睡眠不好、营养不良、作息不规律等等一些原因,导致神经衰弱,出现臆想……”
  • 皇经集注

    皇经集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秘岛

    神秘岛

    本书是儒勒·凡尔纳著名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全书主要讲述了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五名被囚禁在南军大本营里的北军俘虏,利用一次偶然的机会,乘坐气球在暴风雨中逃了出来。由于风暴愈演愈烈,他们被迫降落在南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在那里,他们团结一致,同甘共苦,依靠自身的智慧克服了重重困难,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他们依靠岛上天然的资源,制造出陶器、铁器、武器、炸药、玻璃、风磨、电报机等等,把荒岛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富庶、人畜兴旺的乐园。
  • 怪诞纹书

    怪诞纹书

    不知何时收容物出现在了这个世界,为保护世界不被收容物毁灭,各国自古就成立了收容组织,独立于国家政权外的组织。一本书被人从天上抛下,原本世界的和平即将被打破,各国都争相夺取这本书,不为别的,就为里面那可以让人永生的密秘。
  • 宅门嫡女(全集)

    宅门嫡女(全集)

    她一朝厌生,魂归旧故。再生一世,她是新贵深宅的嫡女,过的是童年无忧,伴的是青梅竹马。一纸家书,她是低嫁联姻的棋子,办的是十里红妆,断的是两小无猜。十二岁,她嫁进沈家,身为嫡妻却独守空宅,所谓良人,前程莫测,生死未卜。迟了的洞房花烛,寡言的丈夫,成双的妾室幼子,泼了天的富贵让她如坐针毡。平步青云的竹马,暗波汹涌的内宅,恶意作对的妾仆,她的生活看似平静,实则步步惊心。两世再生,她看透浮华,想要的不过是举案齐眉、白首相携。且看她小小宅门嫡女,如何安身立命,守住幸福。
  • 月栖影

    月栖影

    十五岁的平凡少年博文因一场校比赛而改变命运,隐名埋姓闯荡江湖。一场场天大的机缘背后却是一团团迷雾。少年抱着一颗赤胆忠心劈荆斩棘掀起修真界惊涛骇浪,执着的信念使一件十多万年的大事件浮出水面,亲情、友情、无情,仙、魔、兽,谜团的背后却让人苦涩……
  • 从外围接近鲁迅

    从外围接近鲁迅

    鲁迅“外围”,即与鲁迅“本体”(鲁迅的生平、创作、思想性格和精神特质等)研究相关的周边话题,如鲁迅的文化背景、鲁迅和同时代人、鲁迅的国内外影响等。这是走进鲁迅“本体”无法忽视的重要存在。本书选择与鲁迅本体关联的多个外围对象,采取散点投视的方式,依据可靠史实和第一手材料,从不同角度切入这些广泛而复杂的话题,展开平实细致的学理讨论和实证研究,多方印证鲁迅思想的影响力和鲁迅精神的恒久性,接近真实的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