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1200000008

第8章 现在我们距离文化有多远

文化是一种生存状态、生活质量、生命境界的标志。

文化的生存状态决定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境界。

文化的生存状态取决于文化运作机制、社会管理体制、思想文化观念,观念受制于现代汉语知识谱系。今天,我们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需要的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计划经济体制下解放出来,学会用市场经济手段和方式整合文化资源,创造文化品牌,培育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和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从文化符号观念中解放出来,寻找心灵的感动与人性的关怀;从近代科学常识中解放出来,突破现代汉语语境下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概念限制。

从一个革命党到一个执政党,从一切以救亡图存为中心,到一切以阶级斗争为中心,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正在逐渐得到应有的恢复和认知。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民族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

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把推进经济建设同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引入“人的全面发展”观念,突破了阶级论和经济决定论理论制约下的文化概念,赋予了文化发展的更广阔、更深远的理论空间。

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正式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表明将文化权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将得到政策上的具体落实。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更加明确规定“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将文化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指标体系,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发展目标,进一步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并且,将文化建设的落脚点放置于全民族文明素质上。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文化建设的具体任务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目标明确,任务细化,路径落实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以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以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以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文化的认识定位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对内凝聚人心,对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把文化工作作为一届中央全会的主题,在党的历史上是罕见的,足见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政治报告中,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五位一体”理论格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已经成熟的执政理念,该报告强调“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中国现代化道路正在拉近与文化的距离,正在改变关于文化的观念,正在重写关于文化的历史。

国家有主张,人民有尊严;高效率工作,慢节奏生活。这应当成为我们共同的文化理想。

同类推荐
  • 宁夏文化的纵与横刍议

    宁夏文化的纵与横刍议

    本书论述了推动宁夏文化建设的方向和措施、科学方法以及如何促进宁夏文化建设跨越性的发展,体现了宁夏文化建设方面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对宁夏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 三字经

    三字经

    《三字经/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教育部推荐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以通俗的语言,逐句为我们解读了这部经典,并用故事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全书分为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知礼仪敬父母、认识我们的世界、经典的永恒绽放、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少壮多努力这六章。
  •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中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是汉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结构、生动的表现形式和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构思巧妙,幽默风趣。
  •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而系统、体制宏大而完备、兼具学术价值的家训,其中提出的为人处世、为文从艺、仕宦出处等思想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此书语言顺畅,运用了大量的故事、典故、逸事,往往从小处入手,将所阐述的道理蕴含其中,可读性很强。本书对《颜氏家训》进行编译和评析,以当代读者容易接受的方式重新编排。希望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精髓,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夙愿。
  •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改治、教育、习俗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十五个方面入手,选择人们喜闻乐见,又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主题,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全面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中国文化一本通》涉及的知识面广,是读者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实用案头必备书。
热门推荐
  • 报告魔殿千金有毒

    报告魔殿千金有毒

    初二闲的没事干写的,太tm丢人了,别看了。
  • 脸(中篇小说)

    脸(中篇小说)

    天刚放亮,边洛就开始杀羊。他利索地放血、剥皮,去除内脏,在羊皮上把热乎乎的鲜肉剔下来,撒几把盐和一些花椒,反反复复搓揉一番,就往同样是热乎乎的翻转过来的羊肚子里填塞起来。翻转过来的羊肚子仅用清水冲洗了两遍,看上去脏兮兮的十分倒胃。姜洪说,好好的肉,你干吗往肚子里装?边洛像是没听见,只是不停地往肚子里塞着肉,很快,羊肚子就鼓了起来,看着看着就塞满了,可边洛还是不停地往里塞着。羊皮上的肉越来越少,羊肚子越鼓越大,也就十来分钟的工夫,一只四十多斤的肥羊,竟然全都被他塞进了羊肚子里。姜洪看得目瞪口呆。
  • 太常寺观舞圣寿乐

    太常寺观舞圣寿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东方幻想之星龙传

    东方幻想之星龙传

    一个平凡少年死后碰到源界女帝,许愿(其实并没有)到了幻想乡,在哪里他(她)们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本文日常向多打斗比较少)(加群:689214733)(这个跟原幻想乡人物性格有些不一样别较真)ps:还有收藏哦~ps:给点推荐票!
  • 气撒的阿萨德

    气撒的阿萨德

    阿文的撒a阿文的撒a阿文的撒a阿文的撒a阿文的撒ahjjj
  • 古厝沉浮录

    古厝沉浮录

    韩明轩有午睡的习惯。那天吃过午饭,睡意如期而至,可是,刚躺到床上,床头柜的电话铃就响了起来,特别刺耳。来电显示的号码很陌生,他不想接,现在诈骗电话太多,怕上当。响了一会儿,停了。电话铃声一停,脑子里的迷糊劲就上来,眼皮不由自主地合上,心也随之放松下来。突然,电话铃再次响起,他吓一跳。一看,还是那个陌生的号码。韩明轩的心里有点火,不接。然而,对方的电话打了一次又一次,不屈不挠。韩明轩只好接,一接,是个亲戚。说起来还很亲,他舅舅的女婿。虽说这个舅舅不是亲的,是韩明轩的亲舅舅去世之后,舅妈改嫁过去的,姓林,他们还有个女儿,叫阿芬。
  • 启禀王爷:王妃,又盗墓啦!

    启禀王爷:王妃,又盗墓啦!

    盗墓艰难啊,最艰难的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什么也没有捞着……倒霉蛋就是倒霉蛋,捡到的宝贝居然是黑武器,一下子就将她送到不知何朝何代……不过古瓷心心念念的还是她的高楼大厦,收拾好包袱就跑路啰…“二娘,父亲的碧玉鼻烟壶怎么在你包袱里?”“太后奶奶赐我的麒麟玉也在二娘的袖笼里?”“二娘,你脚上的珍珠鞋怎么这么眼熟呢?哦,我想起来了,原来是皇后的……”“哪里来的拖油瓶,敢坏老娘的好事?”古瓷一脚踢过去。“你是什么身份?敢打我儿?”那骨节分明的手一下子就抓住了她的脚踝。逃不掉了!娇媚的一笑,“就凭我是他娘……”某人赶紧松开,“以后我教你,你教儿子……
  •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是一个内容繁杂、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表演理论体系。古代声乐艺术以“唱”为本位的形态特色制约了唱技理论的形态构成。因此,就古代唱技理论的整体构成而言,演唱的技术技巧成为其主体和贯穿始终的重要理论线索,具有明显的统一性。同时,由于历代的唱技研究者多为文人士大夫,其思维模式、美学理想基本一致,故在理论观点上多是一脉相承,且体现了越来越细致繁密的趋势,具有发展的延续性。因而,尽管古代唱技理论看似零散、随意,实际上仍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是比较发达的演唱理论。不同时期的唱技理论有其特定的内在特点和精神,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体现了古人对演唱实践不断思考、积累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 美人的底气

    美人的底气

    《美人的底气》记录了一些女子的人生故事。她们平凡如你我,也都曾在生活和自以为的幸福里耽搁。她们也有迷茫、痛苦和绝望,只是生活和情爱的纠葛,将她们淬炼得更加美丽、有底气。当撞见老公出轨,婉没有大吵大闹,也没选择离婚,而是重新整理自己的生活,重新发现内心所向……蓉,在经历了爱情、婚姻之后,终于不再为了让别人满意而将自己塞入既定的模式,勇敢地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生活……一个女人最大的安全感,就是源于内心的底气,这股气势能给你太多笃定,远比财富或男人更让你安心。
  • 狼狈为婚

    狼狈为婚

    一千万,是苏慕清和寒懿达成未来协议的价格——未来五年当他的女人,很廉价,却能换来她万万不能失去的一个人的性命。本以为五年时间一过,他们就会形同陌路,不想却彼此成仇。再回来,她变成了冷艳的商界女强人,对他处处打压。而他,却甘心折下骄傲的头,只为获得她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