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2200000002

第2章 白玉兰与大苹果:上海 纽约都市文化之比较(2)

在旧上海跑马厅地盘上建造的人民公园,于1952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面积为260亩,公园内小河环绕,有小桥、亭阁、茶室等,成为当时上海游人最多、活动最丰富的市级公园。1956年,公园南部1.07万平方米土地划给市体育运动委员会建造体育宫;1962年先后从公园划出5.72万平方米土地建造人民广场检阅台大楼。“文化大革命”中,小桥流水景观被认为是封建园林的产物,于1967年初平山填河,砍掉了大批灌木和花卉。至20世纪80年代,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人民公园逐渐被蚕食,面积缩小到180亩。1995年3月,地铁一号线工程竣工,借用绿地3000平方米。2000年全面整修改造后,人民公园总面积缩小至150亩。

纽约中央公园与上海人民公园同处城市的黄金地段,中央公园843英亩大约合5119亩,一百五十年来它始终保持着原来的面积;人民公园却从原先的260亩(仅为中央公园的1/20),却被逐渐蚕食缩小至150亩。中央公园的经验在于:(一)健全法律制度的保障。在中央公园建成前,1851年纽约州议会通过了《公园法》,规定了公园成为民众活动场所的一系列条款,促进了纽约市中央公园的发展。1916年纽约市诞生了全美第一部《都市规划法》,1964年在纽约市制定全美最完整的城市规划法,因此纽约拥有了一张几乎百年没有改变的城市规划图。(二)完善的土地利用审批程序。纽约市有一个城市土地利用审批程序ULURP(The Uniform Land Use Review Process),该程序由包括社区、区行政长官、顾问在内的各界人士组成,包括来自59个不同社区委员会的成员、13个城市规划委员会的成员、在任官员、各机构的工作人员和各非营利团体在内的各界人士,总计达到1700人,他们对城市规划委员会、市长等提出的一系列城市规划草案进行表决。(三)规范的中央公园管理委员会。中央公园建设之时就设立了由安德鲁·格林为主席的公园委员会,这是由政府、法院、法律机构指定的委员,包括工程技术人员、市民代表组成的委员会。公园建成后,逐渐形成了公园管理委员会。至1980年正式成立了中央公园管理委员会,属于私营非营利性组织,其使命就是与公众一道维护和管理好公园,“中央公园管理委员会由30位公民以私人身份组成,他们选择自己的接班人”管理委员会资金主要来源于个人和公司的捐助,市政府提供少量的资金,每年公园的预算为2200万美元,其中85%用于维护绿地、道路等。

中央公园在健全的法律制度的保障下,在完善的审批程序的约束下,由政府、专家、市民共同管理。《纽约每日新闻》曾经在中央公园一百五十周年纪念日发表文章说:“这是属于民众的公园,这是它存在至今的原因。”与中央公园的发展相比,上海人民公园的管理缺乏明确的法律制约,其生存与发展基本属于政府行为,既缺少专家的参与,更缺乏市民的制约,以至于政府的行政大楼蚕食了公共文化空间。

朱克英在谈到城市文化时说:“如果将文化感视为有很多部分的对话而应用于城市,我们就不得不谈及城市的多重文化,而不是整个城市的统一文化,或是异国的诸多亚文化的多样性。需要掌握的不是文化多元主义或文化的多样性,而是文化的流动、融合和协调。”她强调城市多重文化的流动、融合和协调。在纽约与上海这两个有着移民特性的都市里,形成了多重文化同在一城的状态,这在城市的文化节庆中尤其明显。

纽约最值得一提的是万圣节、感恩节、纽约年终倒计时节庆活动,呈现出多重文化的流动、融合和协调。从爱尔兰传来的万圣节源于为驱赶游魂野鬼而扮鬼巡游,每年10月31日是民众狂欢的节日。纽约万圣节游行始于1973年,晚上7点从第6大道与春天街交叉处起步,往北一直游行到第23街。人们戴上各种鬼怪狰狞的面具,装扮成影视中各种恐怖角色,伴着鼓乐的节奏手舞足蹈,三个小时的游行是民众的狂欢,成千上万人在马路两旁观看,惊叫声、欢笑声、鼓乐声响成一片。感恩节源于1621年移居美洲英国人感谢上帝赐予丰收感恩欢庆的仪式,为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纽约感恩节游行从1927年开始,从纽约中央公园西侧游行至34街梅西百货。游行上午9时许开始,各种各样的花车五彩缤纷,造型各异的巨型卡通气球,应接不暇的鼓号乐队,数百万人夹道观看,游行洋溢着祥和欢乐的气氛。纽约年终倒计时活动是从1904年开始的,每年最后一天晚上,近百万人聚集在纽约时代广场,等候着新年的来临。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戴着各种奇异的帽子,在被称为世界十字路口的时代广场,在霓虹灯照得如同白昼一般的街道上,等待新年钟声的敲响。在新年来临的时刻,一只重500公斤的巨大水晶球从高楼顶端缓缓下降顷刻被点燃,欢呼声响彻广场,人们相互拥抱祝福。

上海的节庆活动有城隍庙庙会、龙华庙会、静安寺庙会、上海旅游节、上海国际艺术节等。每年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和十月初一的三次城隍出巡活动,是城隍庙庙会最热闹的时候。正月十五元宵节灯会,也是城隍庙最热闹的活动。每年农历三月三弥勒佛的涅槃日期间举办的龙华庙会,善男信女和游客到龙华寺进香和观赏桃花,龙华镇上和外面的商号相继到寺前空地上设摊营业,还有赶庙会的戏班子、猴子把戏、木偶戏、杂耍、魔术、西洋镜等,逐渐形成固定的庙会,历时半月的龙华庙会自明末清初至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成为上海一个固定的旅游节庆活动。农历四月初八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之日,静安寺举办浴佛节(又称佛诞节),有着盛大的商市和斋会。可惜这些具有久远历史的古老庙会大多停办了,1937年后城隍庙的三巡会基本停办,静安寺庙会于1963年宣布结束,唯有龙华庙会延续了“三月游龙华,逛庙会,看桃花”的民俗,每年有不同的主题,2007年的庙会主题是“吉祥龙华亲子游园会”。

在传统节庆活动逐渐减少过程中,上海新的节庆活动不断出现:每年九十月间举办的上海旅游节以开幕大巡游、上海购物节、创意嘉年华、国际音乐烟花节等活动组成,吸引了众多国家的参与,已成为领略世界各地风情的重要活动。每年11月至12月间举办的上海国际艺术节,集中了诸多国家的艺术精品,丰富了上海观众的艺术生活,也极大地提高了上海观众的艺术修养和鉴赏力。除此之外,上海还从1986年开始举办上海电视节,1993年开始举办上海国际电影节,也都成为与世界交流,丰富上海市民生活的重要节庆活动。

在都市节庆文化活动中,上海与纽约相比较,存在着一些差别:(一)纽约的节庆文化注重历史的传承性,在延续历史中继承传统;上海的节庆文化相对忽视具有历史底蕴的文化活动,以至于城隍庙庙会、静安寺庙会已成为历史,而更为注重创设新的节庆活动。(二)纽约的节庆文化注重市民的自发性参与性,充分发挥市民的积极性,除了感恩节游行为商家组织以外,万圣节的游行、年终倒计时活动都是市民自发组织的,已经成为一种市民的自觉,已经成为纽约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的节庆文化基本由政府策划组织,虽然有市民的参与,大多呈现出一种被动状态,总体上缺乏市民主动的参与。(三)纽约的节庆文化活动已经成为都市文化重要部分,已经成为一种品牌,参与纽约的节庆活动已成为重要的旅游项目,世界各地的游客为参加这些活动而赶到纽约;上海的节庆文化活动尚缺乏品牌的影响,有的影响在逐渐形成过程中。

朱克英在谈到公共文化时说:“创造公共文化,既关系到为社会交往塑造公共空间,也关系到为城市建立一种视觉再现。谁占据公共空间,是经常由关于人身安全、文化认同、社会与地理社区的协商决定的。这些问题数百年来一直处于城市的焦虑的中心。”城市必须创造公共文化、塑造公共空间,文化节庆活动是城市公共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公共文化不仅是政府的需要,更是市民的需要,在传承具有历史蕴涵的节庆活动中,创造新的节庆文化,塑造城市的公共空间,对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都市的建设与发展中,文化越来越呈现出其重要的作用与地位,越来越多的政府将文化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文化建设的制度化与如何加强文化的管理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同类推荐
  • 山西面食

    山西面食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我眼中的中国

    我眼中的中国

    本书作者在武汉纺织大学工作了5年时间,其间游历了中国23个省60多个城市。本书即是作者对在中国工作生活的观感和思考的记录,涉及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但基本上是片段式概述,并不具体深入地谈论一个方面或问题,并且多是对于中国的赞美之词。武汉纺织大学的译者在翻译本书时,已对原著进行了删节。
  • 被我们误读的世界

    被我们误读的世界

    《被我们误读的世界》的作者袁南生是一位拥有14年五国五馆履职经历的资深外交官。他在埃及、印度、南美、美国等地担任外交官期间,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将自己的海外亲历亲见汇集成书。在该书中,袁南生依凭白纸黑墨,带您感受印度的“苦感文化”,津巴布韦的“悠感文化”,拉美苏里南和美国旧金山的“罪恶文化”,跟您一起对比中国人的“乐感文化”,许多事实和观点令人耳目一新,深受启发。
  • 渠家大院主人渠仁甫

    渠家大院主人渠仁甫

    著名晋商家族祁县渠家在晋商后期具有重要的代表地位,其经营的票号、茶庄、布庄遍布海内,盛极一时。
  • 好梦驻君留:奢华酒店

    好梦驻君留:奢华酒店

    《好梦驻君留:奢华酒店》介绍了世界各地的10家豪华酒店,从酒店的区域、历史、风格、服务等方面出发,提示酒店背后所隐藏着的文化和生活内涵。酒店各有不同,有的是设计酒店、度假酒店,有的是历史悠久的豪华酒店,虽然坐落在不同城市,但均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的延伸,并且为旅客展示了多种多样的异国文化。书中附有酒店名称原文、地址、预定电话、网址等实用资讯。
热门推荐
  • 玉石传说

    玉石传说

    玉石掀起惊天秘,三界狂潮始于斯。她肩负血海深仇匍匐于世,她女扮男装红尘浴血。只为揭开遮挡的面纱,只为再续不了的情愿。有人说,曾经沧海难为水,我却非要这沧海再藏不住我心,让这苍天再遮不住我眼,叫这三界尽知我意。。。——精彩尽在《玉石传说》本书如奶瓶一样慢热,第一卷为现代都市篇,第二卷为仙侠世界中的凡间界,第三卷就是仙界,如果不喜欢看现代都市篇的,可以直接从第二篇开始看,完全独立的哦!科幻《我有一颗小太阳》,已经在男频开书了!请多多支持奶瓶!本作品皆为虚构,请勿模仿!PS:“情愿”就是情愿,不是情缘,意思不一样,并不是错别字!
  • 战国第一纨绔

    战国第一纨绔

    公元前361年,战国时代,大争之世。这一年,一个满心壮志的年轻人孙膑刚刚告辞了师傅下山,准备去魏国安邑投奔自己的师兄庞涓。这一年,庞涓还是魏国的大将军,位高权重。霸主魏国威震天下的时代已经持续了六十二年,看起来还将持续下去。这一年,秦孝公刚刚颁布了招贤令,商鞅尚未入秦,还是魏国相邦公叔痤的家臣。这一年,田因齐尚未继位成为那位青史留名的齐威王,还在魏国之中苦逼充当一名质子。也是在这一年,吴杰穿越到了一个魏国纨绔子弟的身上。“我本来只想好好的当一个纨绔,但时代要我成为一位注定要载入史册的精英,我也不想的啊。”——《华夏史·吴杰世家》QQ交流群:672482759
  • 巅峰人生从保安开始

    巅峰人生从保安开始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做了二十多年的失败者,从没想过有一天还会有出头之日。但,世界就是这样,不知道从哪会掉下个馅饼,砸在头上还挺疼。作为一名普通的保安,我,从没想过,我的命运居然能在一次被出轨中发生了质的转变。
  • 惊世妖娆:异女傲苍穹

    惊世妖娆:异女傲苍穹

    (完结文)一朝醒来,她竟来到了一个以贩卖人口为生的古村,虽然农活不会做,做饭洗衣更不行,却仍是被人当作奴隶来使唤;更有甚者,居然还把她当作妖怪,想要烧死?!某女怒了!她不过就是有个异于常人的能力,想要打打酱油,混混日子,真的那么难吗?!殊不知,她正一步步陷入一个更大更深的局。痴缠不休的邪魅王爷,白衣飘飘的翩翩少年,喂喂,她想要的从来就只有那个勾人心魄的俊美男子好吗?!执他之手,打包带走!
  • 行星撞地球的传说(自然瞭望书坊)

    行星撞地球的传说(自然瞭望书坊)

    人类是宇宙演化的杰作,宇宙是神秘莫测的存在。当宇宙的精灵与莫测的神秘结合在一起时,便碰撞出无数精彩的篇章。人类对宇宙的解读和探秘跨越了千年,宇宙的面貌也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类面前。
  • 金刚般若经挟注

    金刚般若经挟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佳初恋

    最佳初恋

    叶纯有个很孔雀的竹马,他二八年华扬风流之名,逢人便抖屁股上的羽毛。甘哲有个很彪悍的青梅,一身武艺尽得他爹真传,打小收拾他得心应手。当青梅发现她暗恋了十年的竹马也暗恋她,这么乌龙的事情要怎样收场?呵呵,揍一顿,拖回家!
  • 七零年代小确幸

    七零年代小确幸

    21世纪生活安逸的小白领,穿越成了特殊年代里,吃不饱穿不暖的小可怜,幸好老天给了她一个金手指,让她在这个缺衣少食的年代里混的如鱼得水,顺便撩汉子,生宝宝,找到自己的小确幸。
  • How to Live on Twenty-Four Hours a Day

    How to Live on Twenty-Four Hours a Da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晚宠

    晚宠

    永昌皇帝带着遗憾病去,再睁眼竟然回到了十三岁,一切尚未发生,只是自己小皇后身边的异性有点多,还是赶紧哄回家看起来才好,只是,小皇后好像和自己一样也重生了,这就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