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2300000008

第8章 张若虚(一首)

张若虚(660—720),扬州(今属江苏)人。曾官兖州(今山东滋阳县一带)兵曹。唐中宗时,和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同以吴越文士驰名京都。玄宗开元初,又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由于史书缺载,有关他的生平事迹,已不可详考。诗多散佚,《全唐诗》录存其诗两首。

一首如梦似幻的春情小夜曲

——读《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吴声歌》。相传此曲为陈后主所创。后主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互唱和为诗,《春江花月夜》是其中之“尤艳丽者”(《旧唐书·音乐志》)。但原词今已失传,内容不得而知。据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所录,现存最早的两首歌辞,为隋炀帝杨广所作,均为五言四句式,不过是以宫廷为中心的艳情诗。而张若虚这首诗,虽然用的是《春江花月夜》的旧题,题材也是常见的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但作者以不同凡响的艺术构思,突破了宫体诗的狭窄天地,开拓出新的意境,表现了新的情趣,使“六朝宫女的靡靡之音而变为青春少年的清新歌唱”(李泽厚《美的历程》),因而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拍案叫绝。

全诗共三十六句,大致可以分为三段。下面我们逐段试着作些分析。

先看诗的开头四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诗一开始,先点出“春江”二字,可见诗人的立足点是在长江下游的江畔,从江的角度,由“春江潮水”上涨引出“连海平”的气势,然后再由海水引出“月”。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是一幅多么瑰丽而壮美的景象。“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两句,境界格外开阔:明月在江水中浮动闪光,随着波涛流向千里万里,整个春江上下,都沉浸在明月中了。

接下来:“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这四句由江写到花,由花又回到月,着重写月照花林、沙洲之美。江流绕着长满鲜花的郊野曲折地流过,明月随江水而来,把它的银辉投射在花林上,仿佛给花林拂上了一层雪珠。月光晶莹似霜,与汀上白沙浑然一体。这几句描写的境界十分含蓄、淡雅、空灵,似霰(雪珠)非霰,似霜非霜,似月非月,似花非花,充满着优美的朦胧的诗意。

以上八句为第一段,着力描写春江花月夜的美丽景色,为后文即景抒情提供了一个诗意盎然的特定背景。下面开始由写景转入抒情。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这两句承上启下,面对辽阔江天的一轮孤月,诗人不禁浮想联翩,连发奇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两句是说,在江边是谁最初见到这皎洁的月亮?这光照春江的明月又是从哪一年哪一夜开始照耀人间的?这是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深思遐想和某种探索,被闻一多先生叹为“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宫体诗的自赎》)。它上承屈原《天问》,下启李白、苏轼。李白说:“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苏轼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在对宇宙奥秘进行思索和发问之后,诗人又自然地联想到“人生”,不禁发出感慨:“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诗人以人生短促与宇宙无穷的对比之后揭示出的人生哲理。第二句,亦有作“江月年年只相似”者。前两句,用刘希夷《代悲白头吟》中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同一情调,同一机杼,表现的都是人生短暂、世事无常。“不知江月待何人”的“待”字,有的本子作“照”,从诗意上看,还是作“待”字好。“待”字与“但见长江送流水”的“送”字相对,一写江月有意,一写流水无情。江月好像在期待着什么人,年年长明不变;浩荡的长江,不停息地送走一江春水,也送走了人们宝贵的时光和美好的青春。

以上八句为第二段,诗人把明月、江流、人生联系在一起,对宇宙的永恒、人生的短暂,抒发了无限感慨。

下面进入第三段,由上一段对宇宙、人生的思索和感慨自然地过渡到对人间离别的咏叹:“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青枫浦”,在湖南浏阳县浏水边,此处是泛指。“扁舟子”,漂泊江湖的客子。扁舟,小船。这四句总写离愁。白云一片悠悠飘去,暗示游子漂流他乡,巧妙地点出离别之情。诗人的思绪也随着这“去悠悠”的白云,仿佛看到了游子漂泊之地——青枫浦,并用“不胜愁”三字,唱出了这首诗的主旋律——“离愁”。情景相生,恰到好处。接着,诗人又连用两个问句:“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月光之下,是谁家的游子乘着一叶扁舟在外飘荡呢?那家中的思妇又在哪座楼上想念着他呢?一句写游子,一句写思妇。真是一种相思、两地闲愁。

接下来,作者将笔墨落到了思妇的小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前两句,从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点化而来。写“月徘徊”,实际是写思妇念远怀人、游移不定的怅惘心情。后两句,写出了月色的特征。但也不只是写月,月色是能够卷去的、拂走的,不是可以“闭门推出窗前月”吗?这两句更为细致地写出了离情。月色带着离愁,渗进思妇的心头,无法排遣。真有一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滋味。

下面,承上写思妇由望月而产生的痴想和失望:“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这四句,把思妇复杂而深沉的内心活动刻画得十分细致生动。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亲人吗?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我多么希望能随着月光飞到亲人的身边!但路途实在太远了。传说鸿雁可以传书,可它却飞不出这无边无际的月光;鱼儿本可传递书简,但也只能徒然地泛起一层层微波而难以到达你的跟前。诗人写思妇望月怀人的心情,活用了《汉书·苏武传》中“雁足传书”的传说和汉乐府中“鱼腹藏书”的典故,显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接下去,写离人忆梦惜春,倍添怅惘:“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闲潭”,寂静的水边。下文江潭也是指江边。“梦落花”,暗示春天就要消逝了,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之意,为下句“可怜春半不还家”作烘托。“落月西斜”,表明时间的推移,点出月夜将尽。一个“复”字,暗示有多少个像这样的月夜过去了。“流水落花春去也”,明月普照的夜晚即将到尽头,可是思念的游子还没有回来。在这四句中,诗人先后点出“春、江、花、月、夜”的自然景色,与思妇伤春怀人的耿耿情怀交融在一起,产生了相互映照的艺术效果。

最后四句,写落月将尽的情景:“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斜月沉沉,终于渐渐地被那腾腾的海雾所淹没,游子思妇,地北天南,不知能有几人乘月归来!看那缭乱不宁的离情,伴随着落日的余晖洒满了江边的树林。从月“共潮生”到月“藏海雾”,整整一夜,是时间的线索;从北方的碣石,到南方的潇湘,由海而通江,路遥人远,是空间的脉络。最后,“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归结到一个“情”字。诗行虽尽,余味犹存。

以上二十句为第三段,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集中描写人生的离愁别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春江花月夜优美景色的描绘,生动、形象、细致地表现了人生短暂的忧闷和离别相思之苦。其中尽管流露出一些消极感伤的情调,但它却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在这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中,交织着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宇宙、对人生的深邃、严肃的思考。所有这些,都能给人以哲理性的启示和“美”的探索。

在表现手法上,这首诗充分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能。

首先,这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全诗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以月光为线索,随景生情,并以比喻、对比、映衬、象征等手法,使写景与抒情得到完美的融合,曲折、细腻地抒发感情。作者的高明之处,还在于能把所要表达的情感,放在天、地这样广阔的空间,与海潮、芳甸、花林、白云、青枫、玉户、闲潭、落花、水纹、海雾、江树以及长飞的鸿雁和潜跃的鱼龙这样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自然景物,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奏出了一曲如梦似幻的春情小夜曲,令人心醉神迷、叹为观止。

其次,曲折生姿,脉络分明。诗篇紧紧围绕题中“春江花月夜”五字,按照时间顺序,以写明月初升开篇,以写落月西沉收结。为了突出题中五字,作者是作了匠心安排的,如诗一开始,就将“春”、“江”、“花”、“月”四字逐个吐出,“夜”字也自然包括其中,随后则有意识地让它们不断地重复出现。如“江”字出现了十二次,“月”字出现了十五次,经过反复咏叹、层层递进之后,最后八句将“春”、“江”、“花”、“月”四字一一收回,并点出“夜”字。全诗亦至此而结束。这样写来,使作品显得结构严密,脉络分明,而又具有婉转回荡、一唱三叹之美。

再次,用韵婉转变化,而且很有规律。全诗三十六句,二百五十二字,共分九章,每章四句,每四句一转韵,转韵时的第一句都入韵,平声转仄,仄声转平,交替相间,富有变化。从全篇看,九章合之为一个整体,拆之每章为一小节,每一小节就是一首整齐的七言绝句。如此韵律的安排,是颇具匠心的。难怪有人惊叹说:“真奇制也!”(清·王尧衢《古唐诗合解》卷三)

最后,语言清新、流丽、典雅。这是一首七言古诗,用的是乐府旧题。在用语方面,继承了宫体诗骈俪工整、音韵优美的特点,但洗脱了六朝宫体的脂粉气息,同时又吸收了南朝民歌清新自然、委婉含蓄的长处,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读来自然流畅,如同行云流水,从而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此诗在思想上有所创新,在艺术上有独到成就,因此,它出卢照邻《长安古意》、刘希夷《代悲白头吟》等诗之上,达到了这一时期同类(主要指体制,均为七言歌行)诗作的最高水平,成为“初唐体”诗格的代表,对后辈诗人也有明显的影响。直到清代,《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吟》、《桃花行》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摹拟这种诗格。《代别离》一首,还有“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词曰:《秋窗风雨夕》”的标记。据说在日本,我国古典诗歌中最为人传诵的,除白居易的《长歌恨》外,就要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了。我国现代大诗人、大学者闻一多先生对此诗更是赞不绝口,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蒋孔阳先生在《美在创造中》(《文艺研究》986年第2期)一文里说:“《春江花月夜》的美,就在于它能把自然的物质现象心灵化,使之从实走向虚,从自然的限制走向自由的想象。”由此可见其所负盛誉之一斑。

同类推荐
  • 奢侈贫穷

    奢侈贫穷

    森茉莉,日本传奇女作家,明治文豪森鸥外的爱女,三岛由纪夫盛赞的“语言大师”。有人将她与川端康成、太宰治相提并论,也有人说她是“日本张爱玲”,因她文字细腻锐利,写尽了明治的繁华浪漫;还有人说她是写作着的洛丽塔,心里装着一个永远的少女。森茉莉的人生和作品一样传奇,年轻时两次婚变,晚年清苦,从名门千金沦为廉价公寓的房客。《奢侈贫穷》这个书名,其实是晚年潦倒的森茉莉的精神胜利宣言:“我虽然穷,但精神上是贵族。”奢侈,未必是金钱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精神富足的人,任何年纪都会保留着童心童趣。尤其是女人,任何年纪都无妨保有一点少女心!
  • 相逢一笑拈花处(苏曼殊作品精选)

    相逢一笑拈花处(苏曼殊作品精选)

    柳亚子:“曼殊所有的作品是非食人间烟火人所能及。小诗凄艳绝伦,无世俗尘土气。”周作人:“他(苏曼殊)的诗文平心说来的确还写得不错,还有些真气和风致,表现出他的个人来……说曼殊是鸳鸯蝴蝶派的人,虽然稍为苛刻一点,其实倒也是真的。曼殊在这派里可以当得起大师的名号。”印顺大师:“中国有两大诗僧,前有佛印,今有曼殊。”
  • 雄师渡天堑

    雄师渡天堑

    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政府企图凭借长江天险“划江而治”,阻止人民解放军南下。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和平谈判宣告破裂。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多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彻底摧毁了国民党60余万守军的长江防线。23日解放国民党首都南京,宣告了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灭亡。5月27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6月2日解放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胜利结束。此役,历时42天,共歼敌43万余人,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华东和向中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是诗篇+绘本的完美结合,色彩绚烂、温暖人心、想象力丰富的图绘+充满精神力量与希望的诗篇,再加上一些诗人的简介和小故事,在这个忙碌的社会中,读完这本书,会给人一种安静的力量,带着你的心归于平静。
  • 一个词人的好时光

    一个词人的好时光

    宋代的词人在山水中寻求精神家园,在桃源,酒肆,江湖之上寻找知音,在这一点上现代人也是一样。打开我们的阅读视野,体味古人精神世界的百味人生。当你进入了这个世界,你的喜怒哀乐,就会有了更深切的情感包含在其中。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染尽九

    重生之染尽九

    她助他登上皇位才发现一切都是骗局,一切都是精心为她准备的,原来她也不过如此!含恨而死。重生归来,且看她如何翻云覆雨手摧小白莲!
  • 杂占

    杂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萍水相逢

    萍水相逢

    “两个丑八怪”座落在圣日尔曼小广场边上。在成千上万家巴黎咖啡馆里,它上了各语种的巴黎导游书,因为它是左岸出了名的作家咖啡馆,甚至巴黎文学圈还在这里设立了一个文学奖,也叫“两个丑八怪”。其实那两个丑八怪,却是店堂里的两个木头人雕像,两个尖嘴猴腮的中国男人,穿了清朝的衣服,留了奸诈的八字胡。从前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常常去那里会朋友,读书,高谈阔论和写作,没有成名的天才在这里把自己最重要的成名作三文不值两文地卖给了出版商。
  • 发觉净心经卷上

    发觉净心经卷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20-30岁,我拿十年做什么?

    20-30岁,我拿十年做什么?

    对每个人来说,20~30岁这十年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十年。以至于人们常常会说:“你20多岁时的选择,会写在你40岁的脸上和你脱口而出的每一句话上。”20多岁时你选择了怎样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历程,会决定你以后的气质容貌,会决定你这一生是个怎样的人。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20~30岁,我拿这十年做什么?”本书的作者通过自身丰富的阅历,帮助读者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告诉读者在20~30岁这十年内,从哪些方面着手完善自己,其中包括:人生方向、心态调整、人脉积累、口才提升、工作技能、处世心计、投资理财等等。
  • 凰谋之暴走世子妃

    凰谋之暴走世子妃

    她穿到这时代,从前世抓贼平冤的正义警花变成身无分文的十岁小乞丐,为求活命的唯一要记便是实施抢劫。可是,她为何会一不小心抢了堂堂慕世子?要不要赶紧跑路?什么,世子失宠抢了也没有关系啊。只是这男尊女卑的古代社会太他娘的坑爹,要想生存必须得女扮男装。谁说身为女子就不能为官为将,她偏要一身甲胄征战杀敌;谁说世子失宠就不会东山再起,他偏能逆势而行君临天下;皇宫内院妖精成群,朝堂重臣狼子野心,且看两人如何打怪升级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血染江山,万马喑哑,她站在高墙上凌风噬笑:“谁告诉你们我的男人是可以随便染指的,胆敢动他,我保证你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此生为人,不信,碰一下试试。”
  • 你是我的亿万星辰

    你是我的亿万星辰

    【甜宠虐文】【推荐完结虐文:《方先生余生请放手》《听说你从月光来》推荐甜宠新书《我磕的cp超甜》】他是她的星辰。她被大火灼伤,被现实击垮,却因为他,迎来了新生。【如果你的世界没有我,那我会从你的世界里撕裂开一条缝,纵身一跳,然后抱住你,紧紧相依。——林夕】【如果你的世界里没有我,那么我会化为亿万星辰,为你的世界照亮光芒,让你永不孤单。——夜昼鄞】
  • 绝世玄天录

    绝世玄天录

    明朝初年,因‘鬼谷密宝’之匙的出现而引发了一场武林浩劫,各大门派相继派出高手争夺密宝,最后随着八大派掌门及密宝之匙的失踪,才平息了这场武林浩劫。。一百五十多年后---嘉靖八年,‘玄天山庄’少庄主燕若谷随母亲出游,归途中被扶桑武士伏击,无奈之下母亲与扶桑武士同归于尽。而后他被江湖两大高手‘行云流水’之一‘行云’易天行收于门下,从小便跟着师父在其母坟之所在青霞山苦练家传及师门绝学,苦练十三年之后终于艺成,而后拜别恩师化名若云飞独闯江湖,战邪教、斗倭寇,用自己的一腔热血铸就了一段传奇人生。。。。。。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纸醉金迷(上)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纸醉金迷(上)

    故事发生在1945年国民政府陪都重庆。这里聚集着一批灯红酒绿、醉生梦死者。一切都围绕着金钱转,官员贪污、商人及银行家投机、女人做拆白党,一时成风。小说以小公务员魏端本与其艳冠群芳却又虚荣至极的夫人田佩芝由同居而分手为线索,以众多人物抢购黄金储蓄券发国难财为契机,展开了纷纭复杂的故事。待到抗日战争胜利,投机者的一切均成为泡影。作品将批判的锋芒直指抗战胜利前夕的国统区的丑陋、卑琐的世态炎凉。揭示了在特殊年代背景下,人性与金钱面前的迷失与挣扎。
  • 随闻小记

    随闻小记

    我鉴天与地我写爱与恨我照日与月万物在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