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学阶段
初高中阶段的教育,更是小学教育方式“近亲繁殖”的续集,各门功课压得学生喘不过气。学生几乎没有时间读小说,在一起憧憬人生、畅谈理想,参加课外活动。老师也是“黔驴技穷”,因为要拼分数、拼成绩、拼排名,只有出一些很深的难题、怪题、刁钻题目,才能拉开学生考试成绩的差距。
中学的学习过程进一步强化了学习目标、思维方式的功利性,使得大多数的学生、家长甚至老师只功利性地关心对考试起作用的知识的学习。针对功利性的学习目标、思维方式是否奏效,作者常用一个通俗的比喻进行说明:如果一个人身上的某块肌肉不够强壮,是否存在这样特殊的肉,吃了就可以直接补上这块不够强壮的肌肉呢?答案显然是不可能的。同样地,只关注理论、技术等知识结果,关注知识是否对考试有用的功利性教育,也不可能培养一个完整的人。
我们都明白这样的道理:人的某一块肌肉,越锻炼越发达,不锻炼则萎缩。同样地,人的某种能力,越锻炼也就越强,不锻炼也就萎缩了。六年的中学是人生中接受教育最重要的阶段,可是,当下的中学教育只注重知识的学习,却完全忽视了高屋建瓴般的思考、自我管理、自我规划、沟通交流、承受挫败感以及其他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一般来说,经过六年的如此中学教育,任何国家的任何人都基本奠定了坚实的“脑残”基础,甚至可能已经“初具规模”了。
四、大学阶段
就这样,很多人幸运地被“近亲繁殖”进了大学。进入大学以前,学生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进入大学以后,大多数学生又对大学生活充满了茫然和无奈,甚至不知所措,并存在这样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很多大学生不到半年,硕士研究生不超过两个月,博士研究生在更短的时间内就对学习生活失望了,这是为什么?
首先,从学习生活角度来说,大学生活本该丰富多彩、五彩斑斓。在中小学阶段,学生以考大学为目标,其生活的全部就是学习,普遍地缺乏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缺乏自我规划、自我管理的能力。进入大学以后,学生在时间、内容、活动等方面的安排,相对于中小学自由得多。他们本可以利用更多的自由时间,全方位地学习更宽广的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可是,大学生们感到的往往并不是轻松和自由,而是茫然不知所措。
其次,从知识内容角度来说,有的知识用于解释现象,有的知识则用于解决问题。不能脱离对知识的思考、对解决问题的应用需求,因为知识本身没有任何内涵且苍白乏力。即使针对解决问题的知识,学生也无法根据未来,哪怕是明天的生活和工作需求,确定需要什么知识和能力,决定今天的学习内容。中小学学生学习了知识,可以用某个公式或定理解题从而获得好成绩,成就感明确而具体。很多大学生已经形成了这种功利性的学习态度、思维方式,将个人的成就感维系于某些具体目标,对学习的期望值仍然是找到“独霸天下”、一劳永逸的知识或技能,希望所学的知识能直接服务于他们未来找工作,而不注重提升自身修为、学习方法、治学态度、思考习惯、个人综合能力。因而,他们难以重新树立人生的目标和理想,任何形式的教育都不能带给他们足够的成就感。
再次,更为可悲的是,我们的大学还是普遍地采用那种典型的学徒式、作坊式的“工匠培养”教育模式。大多数的大学老师持有这种“知识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上,继续“近亲繁殖”中小学的填鸭式教育。学生们则普遍地寄希望于一门关键课程、一项关键技术、一个著名的老师,即可找到“武功”天下第一的窍门。如此被不断“近亲繁殖”的教育,为了学技术而学技术、学知识而学知识,甚至被延续到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以至于从大学到博士研究生的教育,普遍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处于次要地位,至于品德修养、治学态度、思考习惯、能力方法,更显得无足轻重,甚至很多大学教师不知道如何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很多人就是这样被教育的,他们成为家长以后,同样以这种思维方式教育小孩。经过几代人几十年的“近亲繁殖”,这种方式已经根深蒂固,形成普遍性的世俗教育观。家长们生怕“输在起跑线上”,使得知识的学习逐步低龄化。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习惯于这种教育模式,但却没有了思考。这种细微差别所导致的微不足道的问题被积累了几十年,积重难返。进入大学半年甚至更短时间内,学生们必然对大学生活失望,觉得大学生活无聊以后,进网吧、谈恋爱就是他们较为充实的选择,更无从奢望他们进入“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境界。
很多大学生还习惯于一种世俗“套路”。君不见大学生制作并在网络上播放“宅闻联播”。学生们除了搞笑,也显得有点玩世不恭。一旦大学培养的学生习惯于这些世俗的思维和做法之后,他们的思想也就不再那么单纯,大学何以无法培养“没有功利性的辨别是非的人才”?
以知识为核心的评价体系、考核方式被“近亲繁殖”或“近亲繁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公务员考试、各种量化考评。有网络文章说,很多公务员考题很怪很难。也难怪,百里挑一的公务员选拔,“难、怪、刁、钻”是拉开考试成绩差距的唯一办法。其实,针对公务员选拔,道德、态度、习惯、价值观以及高屋建瓴的思考、自我管理、自我规划、沟通交流、思辨、判断、知识运用等方面的能力,才是最为重要、最值得关注的方面。这些方面的优劣往往体现在过程中,不可能通过卷面考试来量化评价。可是,出题人的思维也是如此教育培养的,他们也许不知道如何考评这些方面,甚至可能根本不会认为这些方面对公务员来说有多么重要。即使考评这些方面,由于难以量化,考官的个人评判标准可能存在很大差异,腐败和“潜规则”又成了必然的产物。
五、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阶段
大学毕业后,很多人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指导,很多研究生还是沿用中学、大学的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他们主要关注书本知识,了解文献中的新技术、新理论和国际发展前沿,希望从中直接得到“绝世武功”,找到研究的问题和答案。大量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文献阅读过程中,只关注理论、技术,缺少了独立的思考和想象,只是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借助于网络,很多硕士研究生可以很轻松地找到文献资料,围绕前沿技术的应用完成论文研究;而有的学生实在缺思路,只得模仿甚至抄袭。攻读博士则更难,需要理论、思想的创新,还需要发表高水平的文章。以至于有人用了8年的时间也找不着北,无法完成博士论文的研究,通过论文答辩。
笔者常对硕士、博士研究生说,查阅文献资料时,始终要认识到,理论是别人创立的,技术也是别人发明的。任何理论、技术都只是结果,结果并不体现智慧,过程才体现智慧。因此,他们不仅要了解别人的理论、技术的最新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要学会“跳出书本看书本”本书以下所指的“跳出书本看书本”不仅指某本书,也许是某篇文章、某门课程、某种结果、某个知识点,甚至可能是某个事物的发生过程等。亦可说成“跳出知识看知识”、“跳出技术看技术”、“跳出结果看过程”。,了解、分析、思考和总结别人如何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论文组织撰写的方法、过程中所表现的态度习惯等。这种研究式的学习方式和思考方法,正是我们从小学教育到博士培养最为欠缺的东西。
六、走向工作以后
不管是大学毕业,还是博士毕业,每个人走向工作时都会准备不足。因为书本知识是离散的、非即时可用的,而现实生活是连续的,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不可能在书本中找到完美的答案。然而,有人抱怨:大学四年白读了;还有人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其实,这些看法、观念都是结果导向的功利性思维。一旦某个人形成了这种思维习惯,假如他工作以后当教师,那么他就会进一步“近亲繁殖”这种思维、观念;即便他没有当教师,当他成为家长后,他对小孩的期望和教育又陷入他自身曾经走过的路。
一个人出现这种情形并不可怕,可如果大多数人都持有这种观念、认识,就会形成教育认识的风气、惯性。“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各种课外辅导班、奥数班就出现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我们教育的希望、出路、前途在哪里?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希望又在哪里?如果杨振宁博士看到这一点,他可能会预测:中国五十年内都可能难以获得科技方面的诺贝尔奖!
我们常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某个人到了不惑之年,并非指他什么都懂了,而是对人生的一种无奈。五十岁时,人应该“知天命”,人生就这样了,无所谓了。所以,很少有人在四十岁以后尚能积极思考、奋斗。可思想的沉淀恰恰需要大量生活阅历的积累,善于独处,享受寂寞,深入地理解和感悟,方有所得,方能成器。故而我们不难理解,当下的社会是一个缺乏思想家和大师的时代。
七、一些看法和分析
任何人,不管他接受多少教育,最终总要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人。教育正是为个人成为“社会人”做准备。因此,在人生前二十年最重要的教育过程中,总要经历“从家庭到学校”、“从学习到工作”的跨越。
人的知识结构,理想地说,应该是“金字塔”形的结构。家庭教育、幼儿园和小学所学是“金字塔”的底部,应该结合生活常识,重在培养道德、态度、习惯等方面,宽泛而扎实,形成认知的基础。从小学到中学,知识教育逐步从常识教育拓展到相对专业的知识教育,开设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课程。大学教育重在培养逻辑思维、专业理论基础、专业技能。研究生教育阶段开展更为专业的理论、技术和应用的研究,培养研究能力、思维和方法。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所接受的教育、培养的能力逐步专业化,因而,知识面和思维视角也就越来越窄。
人的教育和培养,不管是家庭教育、幼儿园、中小学,还是大学阶段,都应该注重两方面:一是书本知识、专业技能;二是书本知识之外的道德、价值观、态度、习惯、思维方式、思考能力、通用能力等。前者所涉及的内容相对固定,尤其是课本、教材上的知识,我们不妨称之为“硬知识”。相对于硬知识而言,第二个方面概念抽象、内涵丰富、外延难以固化,我们不妨称之为“软知识”。
不同阶段往往会开设不同的课程,即使相同课程,不同年级的教学内容亦不相同。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在不同教育阶段,硬知识的教学是不连续的,具有离散性;但软知识的教育培养应该具有共性,因而是连续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过早强化专业教育必然会过早地形成思维定式,约束人的思维,影响软知识的培养。
当下的教育越来越弱化软知识的教育和培养,以至于学生甚至老师变得很功利,他们只关心知识学习,甚至只关心对考试有用的东西。很多家长只要求学生好好学习,其他事务全部由家长负责。这种越俎代庖带来的是学生能力的畸形发展。另一方面,即使针对本该紧密结合客观世界、现实生活的理论技术、思想方法等知识,却因为功利性的思维观念,导致很多人只关心获得知识的结果并未真正理解知识的含义和本质,知识教学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
我们学习知识,尤其是工程应用型学科方面的理论和技术,主要是更好地遵循规律、发明技术、改造世界,更好地利用前人的经验,尽量少走弯路。至于现代教育的思想、理论、技术、方法、经验和教训,也不例外。西方古典的教育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思想、很多国家近现代的教育思想,都是教育实践的经验总结。可迄今为止,我们很容易引进别人的现代教育思想,却难以引进别人获得结果的过程;很容易学习别人“做什么”,却很难学会别人“如何做”。
近年来,某些领导人说教育要“做中学”,很多学校就大力倡导“做中学”。他们重视嘴上说的“做中学”,但实施过程却变味了,并未真正践行“做中学”的理念。早在两千多年前,在道德培养方面,古罗马教育就常常采用“做中学”的方法,并认为“知识的学习并不占主要地位”。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也提出:“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开展“做中学”。其实,“做中学”只是被总结提炼的概念,可很多人一旦抓住国外某些教育家的某几个类似观点之后,就开始引经据典,片面且浅表化地理解这些概念,甚至自认为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的教师,中小学教师姑且不说,大学教师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做中学”理念?没有结合实践,再好的理论也不能拯救我们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