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5000000014

第14章 老舍在青岛兼论老舍的城市文化心理(1)

石兴泽

石兴泽,聊城大学文学院教授。

老舍一生中走过很多很多城市,在很多城市生活过、工作过、居住过,为很多城市写过文章,有些文章成为认识那个城市的重要文献。尤其是北京和济南,北京是他的故乡,生命和精神的根,他的一切都与北京密切相关,而北京也因老舍而增光添彩;济南是老舍的“第二故乡”,他在那里生活了四年时间,留下很多优美的文字。老舍在伦敦和重庆也住过较长时间,留下多少不等的文字。与这些城市相比,老舍在青岛住的时间不算长,写青岛的文字也不算太多,但青岛对于老舍而言,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老舍与城市,青岛无论如何都不能被忽视。

现在我们来看老舍在青岛的工作和生活,青岛给老舍的印象,解析老舍青岛情结的密码,为研究老舍的城市文化心理提供些许有意义的参照。

一、老舍对青岛的印象

老舍1934年初秋到青岛。在此之前,老舍到过很多城市,已经具有较为丰富的城市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成为他青岛感受的重要参照。经历了北京的风沙、济南的酷热之后,他对青岛这个海滨城市的美丽景色和宜人气候表示了由衷的赞美。“北中国的景物是由大漠的风与黄河的水得到色彩与情调:荒、燥、寒、旷、灰黄,在这以尘沙为雾,以风暴为潮的北国里,青岛是颗绿珠,好似偶然的放在那黄色的地图的边儿上。”老舍:《青岛与山大》,《老舍全集》第14卷,第45页。青岛四季宜人,春天繁花似锦,满城花香;夏天海水洗浴,避暑消夏;秋天海阔水湛,空气高爽;即使风景和气候最差的冬天,也不像北方其他城市那样,风沙寒月,冷气袭人。“雪天,我们可以到栈桥去望那美若白莲的远岛;风天,我们可以在夜里听着寒浪的击荡。就是不风不雪,街上的行人也不甚多,到处呈现着严肃的气象,我们也可以吐一口气,说:这是山海的真面目。”同上,第46页。

老舍也喜欢青岛的花草和海景。尤其是五月的青岛,樱花盛开,繁花锦簇,“海棠,丁香,桃,梨,苹果,藤萝,杜鹃都争着开放,墙角路边也都有了嫩绿的叶儿”。“双樱的明艳与丁香的素丽,真是足以使人眼明神爽。”老舍:《五月的青岛》,《老舍全集》第14卷,第76页。与鲜花绽放相伴而来的是美丽的海景:“五月的海就仿佛特别的绿,特别的可爱,也许是因为人们心里痛快吧?看一眼路旁的绿叶,再看一眼海,真的,这才明白什么叫做‘春深似海’。绿,鲜绿,葱绿,黄绿,灰绿,各种各样的绿色,联结着,交错着,变化着,波动着,一直绿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鱼帆的外边去。风不凉,浪不高,船缓缓地走,燕低低地飞,街上的花香与海上的咸味混到一处,浪漾在空中。水在前面,而绿意无限,可不是,春深似海!”同上,第76页。老舍对青岛的海景花草还是充满爱意。为纪念这段生活,他特意为自己的作品集取名“樱海集”和“蛤藻集”。“青岛是个好地方”,老舍在不少文章中这样说。

老舍喜欢青岛的气候和自然风光,但对青岛的人事却持保留态度。老舍对青岛人事的感受分三个层次。

首先是青岛市民的人事。青岛市民的人事很多很杂,老舍接触到的人事也很多很杂,在此不可能面面俱到。要而言之,老舍对青岛市民的人事有些不欣赏的地方,原因是他们有洋派心理。虽然只是表现在某些“洋派”人身上,但因时髦而流行,因流行而显示出青岛人事的某种做派。他曾经写过一些幽默短文,这些短文谈天说地,信笔写来,讽刺幽默,扯的是身边琐事,道的却是世态炎凉;说的是日常生活,发的是对洋味青岛的感慨。如《再谈西红柿》从青岛“到处看见西红柿”说到青岛“洋派的中国人也甚多”,再说到“吃洋臭豆腐而鄙视山东瓜子与大蒜的人,大概也不会在少数”老舍:《再谈西红柿》,《老舍全集》第15卷,第346页。,讽刺了某些青岛人的“洋派心理”。《檀香扇》谈到民族老不老的问题。老舍说,这个“自然也不便刨根问底,最好先点头咂嘴,横打鼻梁:‘我们老得多,你们是孙子!’于是,即使祖父被孙子揍了到底是孙子年幼无知;爽性来个宽宏大度,连忤逆也不去告。这叫作‘劲儿’。明白这点劲儿,莫谈国事乃更见通达。”老舍:《檀香扇》,《老舍全集》第15卷,第350页。这是说在外国人“管制”下青岛人的阿Q心态。但他只是在文章中谈到这些现象,表达他的感受,既没有具体展开,也没有深入探究,因为老舍不是社会学家,其精力不在于对市民的人事做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统计分析,他有更多的事情要做,也有更深切的感受要抒发。

老舍感受最深切的是,国内外很多很多有钱人来青岛旅游避暑,娱乐消闲,灯红酒绿,轻歌曼舞,殖民文化泛起浓郁的西洋味和铜臭味,改变了城市本真的面目和品格,使其成为消费城市和洋味十足的城市,成为一个飘散着脂粉气息和张扬着奢侈欲望的城市。

青岛是殖民统治下发展起来的城市。1897年德国军队占领青岛,1914年日军出兵青岛,1937年日军再次侵占青岛。20世纪开始那几十年,青岛在外国人统治下呈现出洋化格局。城市建设是按照外国的风格设计的。1900年德国正式推出青岛总体规划,专门规划了别墅疗养区和海水浴场,通过借景、对景使青岛山、海、岛、城融为一体。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展,青岛逐渐形成一幅带有浓郁欧陆风情的海上都市风景画廊。20世纪30年代,青岛不但是中国人旅游避暑胜地,也是世界游览观光胜地。“夏季的青岛是中外有钱有闲的人们的娱乐场所”,每到夏天,中外游人便来到这里,“他们与她们都是来享福取乐,所以不惜把壮丽的山海弄成烟酒香粉的世界”。老舍:《青岛与山大》,《老舍全集》第14卷,第45页。在老舍看来,“那些喝醉的外国水兵与差不多是裸体的,而没有曲线美的妓女”,将好端端的青岛糟蹋得不成样子,对此,老舍表现出极大的厌恶!老舍一再说,“青岛不是坏地方”,但由于中外有钱人和有闲人的作为,败坏了青岛的风气和形象。他从“沿海上停着的各国军舰”感受着“国破山河在”的凄凉,感叹说:“青岛几乎不属于青岛人的了,谁的钱多谁更威风!”老舍:《五月的青岛》,《老舍全集》第14卷,第77页。

老舍是在获得高度的文化自觉之后来到青岛的,他习惯于从文化的角度打量青岛,也习惯于把自己的印象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去认识。其青岛感受,也便因此打上深深的文化烙印,显示出老舍城市文化心理的一个方面。

从整体上看,老舍对青岛的文化品格评价不高。他曾经把青岛与济南做过对比,认为虽然同属齐鲁大地,但青岛和济南的文化品格大不相同。在济南,老舍更多地感受到齐鲁文化的古朴厚重;而在青岛,尤其是夏天,感受最深的是沿海通商口岸的奢华和摩登。“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少女。”老舍:《春风》,《老舍全集》第14卷,第39页。老舍的比喻耐人寻味。“老先生”虽然缺少生命活力和朝气,但肥袖马褂透着亲切;少女固然可爱,但摩登少女就不那么可爱、甚至在老舍眼里有些可厌了。老舍是传统知识分子,他认可西方文化和文明的许多内容,但对于西方的某些生活习俗却总是不能接受。他拒绝西方的灯红酒绿、笙歌艳舞、奢华虚浮、咖啡舞厅,不能接受那种气味和情调。他不欣赏摩登,对于西方摩登少女他只是平静而客观地不欣赏,因为那是别国人的生活习惯,无论好坏美丑都与他无关;对于中国的摩登女性,他向来怀有厌恶的情感倾向。他的文化心理有些保守,女性意识也有些保守。他热情赞美那些恪守妇道的贤妻良母,而那些穿着妖冶、打扮入时、喜欢时髦的女性从来都逃不脱他的道德惩罚和社会批判;即使为生活所迫沦落风尘的女子都可以得到他的同情和理解,而摩登女性从来都得不到他的好感,他认为她们会使家庭不幸、男人窝囊、社会风气败坏,最终毁家误国。把青岛比喻成“摩登少女”,表现出老舍鲜明的情感倾向。因此他不因青岛的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而喜欢青岛。“青岛是个不坏的地方”,这在情感情向上是打了折扣的。

老舍的城市文化心理一度影响到他对山东大学的判断。他初到青岛,暑期还没完全过去。万紫千红、靓女如云的摩登景象“余韵”尚存。他有些担心,生怕他所面对的是一些“洋服郎当”、像些华侨子弟的学生。老舍有过和大学生同住一个公寓的经历,对某些大学生自诩为新人物、不务学业的行为感受甚深,并将这种感受写在《赵子曰》中。北京尚且如此,山大学生与“舞场、咖啡馆、电影院、浴场……”相邻,在歌舞笙箫、烟酒香粉弥漫的世界里,他们“能安心读书吗”老舍:《青岛与山大》,《老舍全集》第14卷,第46页。?但老舍这种担心很快化解,因为走进山东大学,他所看到的是另一番情景。

同类推荐
  • 爱幻想的我

    爱幻想的我

    本书是“校园文摘”系列丛书,分“繁星梦”“青春驿站”“亲情树”“鬼马狂想曲”“读书沙龙”“自然物语”“家乡素描”等版块,精选全国知名少年作家、中学生的哲理小文、心灵感悟、散文、杂文、随笔、游记、叙事、幽默故事、小说、社会热点、读后感等等。作品图文并茂,文笔流畅,真情中流露实感,思想上显出深度,深刻中略见睿智。相信本书会给读者带来无限遐想和乐趣,同时也会带来智慧的源泉和精神的力量,从而感受到阅读的魅力!
  • 李清照的红楼梦

    李清照的红楼梦

    曹雪芹和自己的家人难道有如此深仇大恨?非要一一揭露自家老底。李清照和《红楼梦》,一个宋一个清,能有什么关系?两者之间的巧合,难道真的只是巧合吗?还历史一个真实的曹雪芹,还世人一部真正的《红楼梦》。
  • 消逝的钟声

    消逝的钟声

    散文集,收有《消逝的钟声》、《白沙河情愫》、《老井》等作品,其中《消逝的钟声》入编《2010中国散文经典》一书,并获2010年度最佳散文奖。
  • 老上海的那些名女人

    老上海的那些名女人

    这是一本女性文学读物,主要介绍了老上海二三十年代以张爱玲、苏青、阮玲玉为代表的一批为当代人所熟知的文艺界、演艺界等比较知名的女性。该书情感细腻,以动人的笔调介绍了老上海知名女性的成长经历、情感经历等,宛如小桥流水的叙述风格使人们对那个时代的上海的知名女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该书把主人公们刻画进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中,富有一定的时代气息。阅读这本书,读者将从老上海的知名女性的经历中感受到她们的喜怒哀乐,从而对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 履二集

    履二集

    本书是谢居高的个人诗集。居高的诗词感与哀乐,缘事而发,言之有物,郎朗上口,情景交融,颇扣心弦。
热门推荐
  • 逆天斩神

    逆天斩神

    仙与神将弱者视为蝼蚁!那我吴圣轩就要将神变为凡人眼中的蝼蚁!仙神又怎样,妖魔又如何,只要能看清这个世界,做一个自由洒脱的妖魔又有何不可,就算没有了灵脉,也要探寻出自己的炼体之道!就算逆了这天,反了这仙,灭了那魔,噬了那妖,也要夺回本就属于自己的东西!就算最后变成了一个魔,那也是万魔之中的一点清明,哪怕是最后被最好的兄弟背叛,也只是淡然一笑:给我个理由,能让我原谅你的理由!
  • 伤魂

    伤魂

    龚合国是“我”在新兵连认识的铁哥们。一次,“我”为新兵们请命,得罪了班长。起初,龚合国还跟“我”一条心,不久却“变节”了,二人的情义也至此决裂。很多年后,战友沈从武偶然联系上了“我”,他说龚合国早就转业到地方政府机关工作,不过现在人已废了。更让“我”想不到的是,龚合国竟然在他的家乡上演了一出堪称惊世醒人的活报剧,他独创的“频道论”至今仍被大家津津乐道,而他和他所在的小城里的官员们有一天忽然懵懵懂懂地去“集体自首”,更是荒诞离奇……小说充满了黑色幽默,发人深省。
  • 三国之定边

    三国之定边

    桓灵无道,三征外虏,汉家儿郎三万出,三千还。草原地红,中原大地白骨皑皑,可怜边疆人。
  • 狩猎季

    狩猎季

    本书为广西2014年到2015年重点文学创作扶持项目(中短篇小说类)之一,共收录杨映川的中篇小说7篇。杨映川的小说一直在讲述女性逃跑的故事,这些故事明显带有女性幻想的特征,带有强烈的超越现实感,极力歌颂了女性为追求内心的诗性渴望而坚守的精神情操。
  • 人生哲理枕边书1

    人生哲理枕边书1

    书中充满了智慧、温暖人心和震撼心灵的故事和哲理。能够激发我们的灵感,涤荡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经验,升华我们的人生。 谨以本书献给各行各业、不同年龄、愿意通过学习和自己的努力迅速改善人生境遇的人。 要想让人生充实一点,让生活质量高一点,让职场生活丰富一点,为人处世潇洒一点,就要时刻把本书放在枕边,不断从中吸取经验、智慧和力量。
  • LAHOMA

    LAHOM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亡灵猩猩

    亡灵猩猩

    一辆小汽车飞快地驶出了A市,来到了市外最有名的樱花林,然后停了下来,接着,一对青年男女相互搂着走了下来,男的叫张红兵,他喜欢上网泡女孩,遇见中意的就带她来市外的樱花林风流一番,今天也不例外。由于已经有好几天没有快活过了,张红兵有些急不可耐,一下车就想脱那女孩的衣服,但是,由于不时地有车辆从他们的身边开过,车灯总是照着他们,有些司机还故意按着喇叭,女孩有些不好意思,便拉着张红兵的手向樱花林深处走去。待到车灯再也照不到他们,女孩一个转身,紧紧地抱住了张红兵,两人接了一个长长的热吻。
  • 神魔供应商

    神魔供应商

    我种下一颗种子,收获无数的果实…回忆着歌词,江太玄看了看自己的药田,用力把嫦娥摁了进去。“来年,我要收获无数嫦娥!”专业种植,培养,租借,出售,回收一切神魔,一条龙服务。骚年,想成神吗?本书终于有群了,感谢书友微笑提供的一个群:545119338(群名神魔供应商)
  • 妖孽奶爸在都市

    妖孽奶爸在都市

    五年前,叶辰被人当做死狗沉江。五年后,一代天帝强势归来,却意外的发现自己有了一个宝贝女儿。女儿对着夜空许愿:“爸爸,人家想要天上的星星。”叶辰满脸宠溺,屈指一弹,一颗星辰划过苍穹,轰然落入东瀛国!女儿望着天际发呆:“爸爸,人家想要飞高高。”叶辰微微一笑,隔空一抓,龙族老祖九爪金龙撅着屁股瑟瑟发抖!“爸爸,人家还想要一个弟弟。”叶辰:“……”
  • 从黎明到黄昏

    从黎明到黄昏

    安生以其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段又一段的感情故事,或有关爱情,或关乎友谊。这部安生的小说集《从黎明到黄昏》囊括了安生七部中短篇小说,故事跌宕,情感深刻,不论是浅夏还是莫言都在安生爱情的小巷子里兜兜转转,最终却又是跟爱情擦肩。这是命运的玩笑,还是美好的爱情就是那样,可望而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