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由利子
高桥由利子,日本上智大学国际文化系教授。
老舍从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初写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离婚》。这四部小说都描写了当时的中国人和他们的生活关于老舍的早期小说我写过以下三篇论文,《探索老舍小说里的基督教因素》这篇论文是在这些论文的基础上,再探索老舍早期小说里的另外一个因素。《老舎の文学とキリスト教(一)〈老張的哲学〉》,上智大学外国語学部紀要18号1984.3;《老舎の文学とキリスト教(二)〈趙子曰〉と〈二馬〉》,上智大学外国語学部紀要19号1985.3;《老舎の文学と文学観——初期三部作と〈離婚〉について》,慶応大学芸文研究54号1989。。老舍通过刻画其中的人物,描写他心目中的都市空间,通过人物描写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反映出他对当时都市的看法。
我在标题中所说的“人物描写”不是指针对某个特定人物的描写,而是指小说中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描写,而“都市观”也不是指城市的景观、外貌,而是人与都市的关系,都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我想在本文通过分析老舍早期小说的人物描写和人物之间的关系,考察老舍是怎样看待当时的城市的,从而探索老舍的都市观在现代的都市建设中能起到什么作用。
一、《老张的哲学》的人物描写与都市观
这部小说里,老舍对善人和恶人进行了对比描写。善人的代表是四个青年:李应和他姐姐李静、李应的朋友王德和龙凤。李应和龙凤、李静和王德彼此是恋人关系。
恶人的代表是老张,他在北京郊区办学堂,李应和王德从他的学堂逃跑另找事做。老张又办商店,又放高利贷。李应的叔父欠老张很多钱,又得病,还不了债。龙凤的父亲龙树谷也欠老张很多钱。老张逼这两个债户把李静和龙凤两个姑娘分别嫁给自己和朋友做妾,以免除债务。
龙树谷的车夫赵四,知道这四个青年的苦处,主动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还债问题,摆脱危机。可是李应和王德被逼无奈,李应出奔,王德要杀老张未成,糊糊涂涂地被人安排结了婚。而两个姑娘也被逼入绝境,最后李静自杀,龙凤则只好跟父亲去了奉天。
老张利用做师长的朋友当上了南方某省的教育厅长,还纳了两个妾。老舍描写善人的悲惨境遇和恶人的阴险毒辣,揭示了当时城市中人们的生存状况。
老舍在这部小说里一方面描写了北京的优美风景,另一方面又描写了恶人当道、善人遭殃的残酷现实,也就是说北京是一个充满苦难的都市——苦都,逃出这个苦都也许是唯一的解决方法。老舍通过赵四和青年们的对话,很明显地表达了这个看法。下面是一段赵四和李应、龙凤的对话:
赵四:你们两个到底怎样?
李应:只有一条路,死!
赵四:不准说死,死了再活可就太难了!跑!跑是好的法子!
龙凤:往哪里跑,怎么跑,有跑的钱没有!
赵四:去求龙军官,你父亲!你们要跑,他定有主意,他能甘心卖你——他的亲女儿——吗?
李应:我不能跑,我跑了我的姐姐怎样?
赵四:……以前的事错都在你们!
龙凤:谁?
赵四:你与李应,李静与王德!
龙凤:怎么?
赵四:不敢跑!不敢跑!现在把跑的机会也没有了!
龙凤:四哥!往事不用再说。我问你,李应是生是死?
赵四:他要是跑了,他就是活了;我没得着他的消息,可是我敢这么下断语!
最后,李应去天津办事业,龙凤去奉天嫁了一个富人。离开城市的这两个人,虽然他们的恋爱没有结果,但是他们活下来了,逃出来了,而没跑成的李静自杀了,跟别人结婚的王德虽然当了家、做了父亲,却只不过是一个活死人。
二、《赵子曰》的人物描写与都市观
这部小说里,描写了住在北京一个公寓里的大学生,善人和恶人的对比也很明显。主人公赵子曰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事件,最后才明白谁是善人谁是恶人。老舍在最后一段才公开了他们之间的关系,这个事实终于使赵子曰觉醒,找到了自己的路。
善人的代表是李景春,恶人的代表是欧阳天风,他们都是住在或住过公寓的大学生。对恶人欧阳天风,老舍描写得很生动:他教唆赵子曰打校长,致使赵子曰被开除;后来又鼓动赵子曰在女权会唱戏,从中骗取了收益却反而加罪于赵子曰。而对善人李景春,老舍把他描写成具有神性的人物在我的论文《老舎の文学とキリスト教(二)》中,指出这个神性是老舍基督教信仰的反映。,还借他的口描述了当时北京的恐怖政治状况和欧阳天风的狡猾恶劣。
老赵,你还记得在女权会遇见的贺金山!他的父亲是,在那个时候,大名镇守使。他和欧阳天风是赌场妓院的密友。他的父亲,贺占元,现在奉命作京畿守卫司令。贺占元在大名的时候,屈死在他手里的人不计其数。现在他到北京就职,他要大施威胁,除在通衢要巷枪毙几个未犯死罪的囚犯外,还要杀一个较有名声的人以压制一切民众运动。欧阳天风既和贺金山相好,所以他指名叫贺金山告诉他父亲杀张教授。
李景春“为民间除害”,试图暗杀贺占元未成,被逮捕以处死刑。他在这里说到的张教授是欧阳天风的远亲,一直帮助他。欧阳天风却由于怨恨张教授救济跟他姘居过的王女士,恩将仇报,要让贺占元杀他,致使张教授和王女士决定逃难,去日本结婚。
上文我已经引用过李景春的话,这里所描写的北京是一座恶人横行的恐怖城市,有些人除了逃跑以外,没有别的选择。
老舍先生最后让赵子曰对他朋友说:“老莫!老武!你们作你们的去吧!我已打好我的主意!咱们有无再见的机会,不敢说!我们各走各自的路,只求对得起老李!咱们有缘再会!”这句话,表面上看只是说赵子曰要离开他们,但是让人感到他好像已经找到他该做的事,他的离开不是单纯的逃跑而是有目的出逃。
三、《二马》的人物描写与都市观
《二马》的主要舞台不是北京,而是伦敦;主要人物是身为外国人的马家父子老马和小马。老马“自幼生在北京。他永远告诉人他是北京人……”;小马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所以可以说老舍描写的他们都是北京人。与众不同的是他们都上过北京的教会学校,通过教会学校的英国牧师介绍来到伦敦,继承老马哥哥的古玩店。老马和小马跟他们的房东母女温都太太和玛力有过感情纠葛。尽管老马和小马两个人的恋爱最后都没有结果,这些感情也是小说里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马》里的人物描写,跟《老张的哲学》和《赵子曰》不一样,这里的出场人物(包括英国人)之间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小冲突,可是没有真正的善人和恶人的对比,只有各种人物思想的对比,其中最重要的对比是老马和小马的对比。老马的理想是做官,他不重视古玩店的买卖而重视面子,不听古玩店伙计李子荣的劝告,不懂得如何经营。小马作为一个新青年,学商学,听了李子荣的劝告,要合理地经营古玩店。可是他的这个愿望,由于老马和住在伦敦的中国爱国学子的所作所为,最终化为了泡影。
老马接受他的酒友亚历山大的要求,参加拍摄了歧视中国人的电影,因此遭到了中国学生的抗议,他的古玩店也受到了攻击。老马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只是惧怕他们,决定不做买卖,出卖古玩店。老舍在这里描写了一个青年的希望被自己父亲和同胞们毁灭的悲剧。
老舍通过小马这个人物描写了他眼中的伦敦,表达了他的都市观。他在小说中这样写道:
伦敦是大的,马威却觉着非常的孤独寂寞。伦敦有七百万人,谁知道他,谁可怜他;连他的父亲都不明白他,甚至于骂他!玛力拒绝了他,他没有一个知心的!他觉着非常的凄凉,虽然伦敦是这么热闹的地方。他没有地方去,虽然伦敦有四百个电影院,几十个戏馆子,多少个博物馆,美术馆,千万个铺子,无数的人家;他却没有地方去;他看什么都凄惨;他听什么都可哭;因为他失了人类最宝贵的一件东西:爱!
父亲和他谈不到,玛力不接受他的爱心;他只好对不起李子荣了!走!离开他们!
伦敦是多么惨淡呀!当人们还都睡得正香的时候。电灯煤气灯还都亮着,死白的亮着!伦敦好像是个死鬼,只有这些灯光悄悄的看着——看着什么?没有东西可看!伦敦死了,连个灵魂也没有!
再过一两点钟,伦敦就又活了,可是马威不等着看了。“再见!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