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5200000014

第14章 卷二(5)

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金华)人。隆兴元年(1163)进士,中博学鸿辞科,累官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与朱熹、张栻相友,人称“东南三贤”,“鹅湖之会”的召集人。著有《东莱春秋左氏传说》、《春秋左氏续说》、《详注东莱左氏博议》、《东莱易说》、《书说》等多种。

董氏,指董逌,字彦远,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人。靖康中为国子监祭酒,官至中书舍人,充徽猷阁待制。家富藏书,撰有《广川藏书志》、《广川书跋》、《广川诗故》均佚。今有《广川画跋》传世。

戴学使,指戴煦(1805—1860),初名邦棣,字仲乙,后更今名,改字谔士,号鹤野,一作鹤墅,钱塘(今杭州市)人。诸生,官训导。好畴人学,亦工画山水。与项名达同时研究三角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和椭圆求周等问题,并代项氏续成遗著。著有《对数简法》等四种九卷,合刊成《求表捷术》。

周公,姬姓,名旦。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史称“周公”。曾助武王灭商。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尚书》中有他的言论。

商高,西周初人。生平不详,《周髀算经》中记载了他答周公“勾广三,股修四,经隅五”的话。

赵君卿,名爽,又名婴,字君卿,东汉末至三国时代东吴人。他所著的《周髀算经注》中有一篇《勾股圆方图注》,总结了东汉时期勾股算术的重要成果,最早依据几何图形面积的换算关系,证明了有关勾股弦三边及其和、差关系的二十多个命题。

卢,指卢文弨,参见本书卷一。

刘徽(约225—295),魏晋时期数学家,著有《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等。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建康(今江苏南京)人。南北朝时期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创制了《大明历》,曾注《九章算术》,推算出圆周率的真值应该介于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著有《辍术》等。

赵友钦(1279—1368),字子恭,号缘督,人称“缘督先生”,江西鄱阳人。著有《革象新书》。

梅勿庵(1633—1721),名文鼎,字定九,号勿庵,安徽宣城(今宣州)人。清初数学家、天文学家。著有《明史历志拟稿》、《古今历法通考》、《平三角举要》等。

和仲,《尚书·尧典》上有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分宅四方”的故事。梅文鼎认为和仲是中国将“周髀盖天之学”传往西方的第一人。

邓玉函(Johann Terrenz,1576—1630),字函璞,耶稣会传教士,生于德国康斯坦茨(今属瑞士)。明天启元年(1621)来华,崇祯二年(1629)入历局修历,翌年卒于北京。著有《人身概说》、《远西奇器图说》、《大测》等。

南怀仁(Ferdinandus Verbiest,1623—1688),字敦伯,耶稣会传教士,比利时人。清顺治十四年(1657)来华,曾协助汤若望修历,后以汤若望案下狱,释放后幽居北京。康熙七年(1668)复被起用,掌清廷钦天监,修订历法,制造天文仪器。后任太常寺卿,通奉大夫。三藩之乱时,奉命制造大炮。著有《教要序论》、《永年历书》等。

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1591—1666),字道末,耶稣会传教士。德国人。明天启二年(1622)抵华,助明朝修订历法,制造火炮。清顺治年间,任钦天监监正一职,主管天文和历算等事。康熙初年为杨光先所弹劾,以图谋颠覆罪与南怀仁等入狱。次年释放,移居广东,后返北京。著有《主教缘起》、《古今交食考》等。

先郑,指东汉郑众。郑众和时代稍后的郑玄都曾注解古代经书。后代注疏家为分别二郑,以郑众曾任大司农,因称郑司农;又因郑众辈行在先,故称郑众为“先郑”,郑玄为“后郑”。又,贾公彦以郑兴、郑众父子为“先郑”,郑玄为“后郑”。

陈见桃,指陈启源,字长发,吴江(今江苏吴江)人。明诸生,敏而好学。所著《毛诗稽古编》三十卷,取唐以前古义解释《毛诗》,不取孔颖达以后诸说。开启清代崇尚汉儒经注的学风。另著有《尚书辨略》、《读书偶笔》、《存耕堂稿》等。

许氏,指许慎,参卷一注59。

欧阳氏,指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吉水(今江西吉安)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官馆阁校勘、知谏院、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后加封开国公、进阶光禄大夫,以太子少师致仕。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所著《毛诗本义》辨驳《诗序》、攻讦《毛传》与《郑笺》,开宋代疑经学风。另著有《易童子问》、《春秋论》等。

郭注,指郭璞的《尔雅注》。郭璞(276—324),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博学有高才,好经术,又喜阴阳卜筮之学。东晋初为著作郎、尚书郎,后为王敦所杀。所著《尔雅注》、《尔雅音》、《尔雅图》、《尔雅图赞》,集《尔雅》学之大成。今存《尔雅注》,刊入《十三经注疏》中。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中有辑录。另著有《周易髓》、《周易林》、《周易洞林》、《易新林》、《毛诗拾遗》,均佚。又有《山海经注》、《穆天子注》、《子虚赋注》等多种传世。

李时珍(1518—1593),字东壁,明代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著名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

陆玑,参见本书卷一。

臧氏,指臧琳,参见本书卷一。

汪容甫,指汪中(1745—1794),字容甫,江苏江都人。早年受雇于书商,贩书之余,浏览经史百家之书,博综典籍,谙究儒墨,卓然成家。著有《荀卿子通论》、《广陵通典》、《述学》内外篇、《容甫先生遗诗》等。本书卷九载有他的小传。

梁山舟(1723—1815),名同书,字元颖,号山舟,晚自署不翁,浙江钱塘人。官侍讲,晚年加侍讲学士衔。著有《频罗庵遗集》等。

孙颐谷,指孙志祖(1737—1801),字贻谷,或作颐谷,号约斋,浙江仁和人。乾隆二十一年(1756)举人,三十一年(1766)进士,以主事用,分刑部,由员外郎升南司郎中,擢江南道监察御史。年晚掌教紫阳书院。著有《家语疏证》、《读书脞录》、《文选注补正》等。

鲍以文,指鲍廷博(1728—1814),字以文,号渌饮。原籍安徽歙县,寓居杭州。喜好收藏图籍,又博览群书,精通版本目录学,汇刻成大型丛书《知不足斋丛书》。著有《花韵轩咏物诗存》等。

张芑塘,指张燕昌(1738—1814),字芑堂,号文鱼,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优贡,擅篆、隶、飞白、行、楷书,精金石篆刻,工画兰竹,兼善山水、人物、花卉,皆遬然越俗,别有意趣。

孙渊如,指孙星衍(1753—1818),字伯渊,号渊如,江苏阳湖(今常州)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榜眼,嘉庆十年(1805)授山东登青莱道。著有《芳茂山人诗录》、《孙渊如外集》、《岱南阁集》等。

汪喜孙(1786—1847),字孟慈,后更名喜荀,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汪中之子。嘉庆十二年(1807)举乡试,援例为内阁中书,开户部员外郎,后出为怀庆知府。博览群书,于文学、音训多所研究。著有《国朝名臣言行录》、《经师言行录》、《尚友记》、《且住庵诗文稿》等。

惠氏,指惠栋,参见本书卷一。

江氏,指江永(1681—1762),字慎修,婺源(今属江西)人。家道贫寒,闭门授徒,所得尽购书籍,日夜诵读,博通古今,潜心研究《十三经注疏》,清代乾嘉学者戴震、王鸣盛等均向他问学,是皖派汉学研究的直接导源人。所著《礼书纲目》是为续朱熹晚年未竟的《仪礼经传通解》之作。另著有《周礼疑义举要》、《礼记训义择言》、《深衣考误》、《仪礼释宫谱增注》、《仪礼释例》、《律吕阐微》、《春秋地理考实》、《乡党图考》、《近思录集注》等多种。

金氏,指金榜(1735—1801),字辅之,一字蕊中,号檠斋,安微歙县人。乾隆二十九年(1764)举人。授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乾隆三十七年(1772)一甲一名进士。授翰林院修撰,充山西副考官。与戴震同师从江永,治《礼》以宗郑玄。著有《礼笺》。

戴氏,指戴震,参见本书卷一。

王瓛,指王甗,字瑶舟,阳湖(今江苏武进)人。经学主高攀龙,不依传注,另辟门径。所著《学易五种》(《周易古本义》、《周易象纂》、《周易图剩》、《周易辨占》、《周易核字》)、《春秋王氏说》等。

吴氏,指吴省兰,字泉之,南汇(今属上海)人。乾隆举人,赐进士,官工部佐侍郎,降补侍讲,升侍读学士。喜聚书,勤于搜集文献,辑有《艺海珠尘》丛书八集,收书一百三十六种。其婿钱熙辅又续集二集,四十二种。所收包括经学、小学、舆地、掌故、笔记、小说、天文、历法、诗文等著作。

包文在,指包彬,字文在,号朴庄,又号惕斋,江苏江阴人。乾隆三年(1738)举人。著有《易玩》、《朴庄诗稿》等。

安溪,指李光地(1642—1718),字晋卿,号榕树,又号厚庵,福建安溪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累官至直隶巡抚、文渊阁大学士。生平自命宗法程朱,曾奉诏编纂《周易折中》、《朱子全书》、《性理精义》等。著有《周易通论》、《诗所》、《古乐经传》、《榕村语录》等。其后人将其著述汇辑为《榕村全书》。

孔广居,一名千秋,字尧山,一字瑶山,江苏江阴人。精六书之学,善篆隶,工铁笔。著有《说文疑疑》。

孔桧,孔子第四十二世孙。

阮氏,指阮元,参见本书卷一。

芙川,指邱勋,字大猷,号蓉村,又号芙川。贵州大定人。散馆授编修,官至湖北荆宜施道。

唐武氏,指武则天(624—705),名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唐高宗李治皇后。性巧慧,多权术。她在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后,亲登帝位,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唯一女皇。690—705年在位。

明洪武,指朱元璋(1328—1398),幼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端,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出身贫寒,少年时在皇觉寺为僧。元末,参加红巾军郭子兴部下反元。1368年,建立明朝。1368—1398在位。

蒋丹稜,指蒋彤,字丹稜。江苏武进人。诸生。师事李兆洛,推为首选弟子。著有《丹稜文钞》、《暨阳问答》、《李申耆年谱》等。

子夏(前507—?),即卜商,字子夏。春秋末晋国温(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孔子弟子,与子游并列文学科。相传儒家经典的《诗》、《春秋》等都由他传授下来。著有《诗序》、《易传》等。事载《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纳兰明珠长子。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善骑射,好读书,以词见长,与徐乾学编刻《通志堂经解》。著有《通志堂集》、《纳兰词》等。

张金吾(1787—1829),字慎旃,一字月霄,昭文(今江苏常熟)人。嘉庆十四(1809)年,补博士弟子员,道光监生。精校勘。曾采宋、元以来经说八十余种,手定《诒经堂续经解》以补《通志堂经解》之缺。著有《爱日精庐藏书志》、《爱日精庐文钞》、《广释名》、《两汉五经博士考》等。编有《金文最》。

丁若士,指丁履恒(1770—1832),字道久,一字若士,号东心。江苏武进人。嘉庆十三年(1808)应諚津召试入二等,充文颖馆誊官。期满,铨叙赣榆县学教谕。寻保荐知县,选授山东肥城知县,有惠政。论学不持汉、宋门户。著有《思贤阁集》、《春秋公羊例》、《毛诗名物志》等。本书卷十载有他的小传。

宋于庭,指宋翔凤(1779—1860),字虞廷,又字于庭,江苏长州(今吴县)人。嘉庆五年(1800)举人。历官泰州学正、训导、知县。其学出于舅父庄述祖,后入段玉裁之门。晚年编撰《过庭录》,表彰两宋理学,调和汉宋学术之争。著有《周易考异》、《卦气解》、《尚书略说》、《尚书谱》、《论语郑注》、《大学古义说》等,后汇编为《浮溪精舍丛书》。

董晋卿,指董士锡(1782—1831),字晋卿,一字埙甫,江苏武进人。嘉庆副贡生,候选直隶州州判。从其舅张惠言学,工古文、诗、赋,兼善填词。著有《齐物论斋集》、《遁甲因是录》、《形气正宗》等。

同类推荐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依内容分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等等,共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全书共一千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特性。
  • 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

    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 开心国学800问

    开心国学800问

    本书所选的国学知识难易适中、活泼有趣,犹如身临其境《开心辞典》,让人在一种快乐的氛围中开阔视野,提高文化修养。糕点为什么叫“点心”?“五福临门”究竟是哪“五福”?“黄花闺女”的“黄花”到底是什么花?婚礼上为什么一定要放鞭炮?
  • 开心学国学(习俗卷)

    开心学国学(习俗卷)

    本册主要从中国古代礼制、节日礼俗、婚葬礼俗、日常生活礼俗、交际礼俗、华夏图腾及符号、民俗信仰、禁忌风俗八个方面来详细地介绍了中国习俗知识。不仅如此,在介绍日常礼俗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的俗语,这些更加增强了本书的趣味性。相信本书将会在普及国学知识等方面,给广大的读者带来帮助和指导。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汇编。最为重要的经典,堪称儒家思想第一书。《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
热门推荐
  • 福宁霞浦

    福宁霞浦

    本书对霞浦风光、风物进行集中展示,对有形无形的文化遗产进行认真盘点。今日霞浦,己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优越的区位,便捷的交通,丰富的资源,良好的生态,使霞浦在海西建设和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中占据了难得的后发优势和发展空间。霞浦正立足实际,倾力打造“福宁湾经济带增长极”,构建“生态型工贸旅游海湾城市”,美好蓝图正在描绘,经济社会事业建设如火如荼。而文化霞浦的建设,是所有建设中必须和重要的一环。借此编撰《福宁霞浦》一书,旨在对霞浦风光、风物进行集中展示,对有形无形的文化遗产进行认真盘点,让霞浦悠久的历史文化重新绽放光彩,这是一种文化自觉,更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 圣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真实圆义陀罗尼经

    圣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一百八名真实圆义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英云梦三生姻缘

    英云梦三生姻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公主嫁到

    公主嫁到

    新文《素手遮天,祸水顽劣妃》已开坑,请猛戳这里↑↑↑我在姜国被称为传奇女子,主要被人传颂的传奇事迹有:出生时全府人都跟着遭了秧,不管大秧小秧。到了适宜婚嫁的年龄,却在出嫁的前三天夫君以各种奇葩的方式驾鹤西归。两年期间,我嫁死了三个夫君。因而被冠上克夫名号。当朝皇帝很欣赏我这克夫的异能,于是执意认我做干女儿,并封号武阳公主,接下来便马不停蹄的以和亲的方式送去了邻国。说是和亲,实际是当朝皇帝想以不牢一兵一卒的温和方式歼灭邻国皇帝。于是我在怀揣着国家对我的热切期望,毅然的踏上了克君之路......作者语:欢脱古言文,有存稿,不断更,坑品好,不太监。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喜欢就收藏哦!(本文架空,请勿较真)
  • 妖灵手册

    妖灵手册

    万物皆有灵,万物皆有灵,万物皆有灵,万物皆有灵!!
  • 下完这场雪

    下完这场雪

    地球上分划出了十个种族,这十个种族为争夺地盘,不惜发起了大战,打乱了各族的安宁,战火难以平熄,世界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一切都变的扑朔迷离了起来。羽族族长羽灵墨在危难时刻,展翼,在天空之中挥动着自己纯白的翅膀。以自身的灵力净化一切,使大战停歇,而自己也因此殒落。这一场大战虽停歇了,但大家都心知肚明,一切还未结束,更未开始,反而更加使事情神秘起来了。背后的迷底谁都不明白,至少现在是安宁的,只是不知这安宁祥和的背后又有多深的潭水…这一场大战使血族亲王暮夜失踪,不知去向,并且首领也换成了他弟弟夏。羽族族长羽灵墨牺牲了,且羽族圣使也不幸失明,所以羽族一切大小事务都由冰族首领冰陌尘代理,但冰陌尘因为羽灵墨的死有点郁郁寡欢,便把冰羽的一切事务交给了冰族亲王冰封管理…这一场大战是谁发起的?又是谁使这一切迷茫?暮夜去哪了?羽灵墨真的死了?羽子靖是真失明还是假的?这一切是意外还是阴谋?
  • 剑仙道

    剑仙道

    一个在21世纪失意失恋的少年,在失恋的打击下不幸出了车祸,但少年却因祸穿越到了仙侠世界。横祸飞来,却换了新生,少年的仙之路从此开启。但新的世界,却更加的危机四伏祸福无常。迎新婚,遭追杀,被灭门,接连的打击向少年接踵袭来,少年决定不向命运低头,而是走向征服命运的逆天之路。看少年一人一剑,能否堪破朝生暮死的无常,握住命运的转轮,逆天而行问剑仙道。
  • 做事有尺度 做人有气度

    做事有尺度 做人有气度

    《做事有尺度做人有气度》主要分为两部分,上篇告诉你如何把握做事的尺度,下篇为你阐述如何拥有做人的气度。书中采用大量贴近现实的案例,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阐释了做人做事的智慧,是你学习做人做事智慧的最佳用书!
  • 配角重生记

    配角重生记

    【排比版简介】上辈子,裴娇将女配事业发扬光大,耍的风生又水起,气死自家老太爷,害瘫控妹兄长,最终在主角们HE的时候,一颗天外子弹下,死翘翘;这辈子,裴娇得幸重生,不求花开富贵,不求沾染半点女主光环,只求能在自个儿花骨朵打苞的时候,不再突然基因变异成了一朵打着转儿的黄叶。【语录札记】裴娇(恶毒女配):每个成功的男人身后都有个伟大的女人,诚然,每个善良女主身后都有个恶毒的姐姐。裴艾(善良女主):娇娇,对不起,对不起……我,我真的真的好爱好爱他……你怎么怎么可以这样啊——陈政(牛逼男主):娇娇,我一直视你为妹妹,亲妹妹!我不知道你……对不起。元渊源(炮灰男):裴娇娇,你,你行!【记叙版简介】裴娇这一辈子,名副其实,就是一个响当当的配(Pei)角(Jiao)!不过,好在上天看不惯,主角光芒滴人一来,配角,尤其是恶毒极品女配开始走下坡路:女配一副火辣身材好美貌,可惜男主看上绝色淡定装逼女;女配那是家世门当又户对,可惜男主死心瞅上潜力女主股;女主头上光环亮堂堂,惹了男主还有男配做候补,整个世界亮呀亮堂堂;女配霉运正当头,恼了老爷子,伤了妹控哥,最终一个人奋斗在找死的途中……**【PS】女配有话说:上辈子我打过你,骂过你,甚至阴过你,但是!女主,我已经敬你如鬼神,避如蛇蝎,你还要黏上来做哪般?
  • 昆仑春雪

    昆仑春雪

    “西部军旅风情”纪实文丝是由一群有志于潜行西部军旅,吸吮生活之树汁液,探触西部军人情怀的军旅作家,通力合作而构成的纪实文学书系。这里有一幅幅西部地区雄奇壮美的自然风景。这里有一串串西部土地上繁茂生长的真实故事。这里有一支支西部军人绚丽的生命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