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0800000001

第1章 序

曾学文

拜读了李晖同人的书稿,我心里特别高兴,好比是见到自己的著作付梓一般,既喜且惜。我高兴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虽然海峡两岸歌仔戏音乐研究已经硕果累累,但李晖选择的研究课题“大陆歌仔戏音乐当代发展30年”还是一个较少人涉猎的领域,甚至可以说,还没有人作为专题进行研究。二是李晖从福建省艺术研究院调至厦门台湾艺术研究所才短短三四年时间,对歌仔戏音乐已从熟悉到浸润内里,在掌握歌仔戏传统音乐精髓的同时,将视角对准当代歌仔戏的音乐创作和音乐发展,如果没有一定的学术学养,是不敢随意碰触的,但她做了,而且能言别人未言的体会,其研究很快就见了成效。

从歌仔戏音乐的历史与审美引领我们进入“十年动乱”之后,大陆传统艺术复苏,歌仔戏音乐传统得到恢复和渐变的1980~1990年。紧接着她以学术的眼光分析了1990~2000年,随着大陆经济步伐的加快,娱乐方式的丰富多彩,戏曲在日渐式微的时候,歌仔戏音乐人无法回避地把流行音乐的思维引入歌仔戏的创作之中,在传统与流行乐的碰撞中产生出了创新的潮流。这种潮流是时代的逼迫,是被动地选择适应与迎合,但在迎合中产生了创新,也逐渐拓展歌仔戏音乐的表现力。20世纪90年代也是海峡两岸歌仔戏在阻隔近40年之后,两岸歌仔戏交流从陌生到熟悉的亲密阶段,台湾歌仔戏在回乡寻根溯源中,开始了两岸热络的歌仔戏交流。1995年,首届海峡两岸歌仔戏学术研讨会在台湾举行,同时尝试邀请大陆歌仔戏创作者参与台湾歌仔戏《李娃传》的创作,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大陆作曲家陈彬的音乐设计,开启了两岸歌仔戏音乐合作的新乐章,也开启了台湾音乐发展的新篇章。之后的2000~201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新时期,也是歌仔戏音乐创新与实验的大好时期。经过90年代淘洗的音乐创作者们,已从茫然走向成熟,以陈彬、江松明为代表的大陆歌仔戏作曲家们,开始思索歌仔戏音乐的发展走什么样的路才既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又能彰显剧种音乐的特色。虽然他们的创作路径各不相同,但探寻音乐剧种化与交响化的创作方法,则有共同的经验。他们已跨越了“年少轻狂”的随性,进入了知海水深浅和潮汐规律的阶段,大胆且小心地在剧种与西方技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进行拿捏,同时对传统乐器进行深度开掘。随着歌仔戏《邵江海》和《蝴蝶之恋》音乐创作的成功,并在海峡两岸的广泛传播,歌仔戏音乐的发展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作为新世纪头十年的代表作,也代表着歌仔戏音乐发展的主流,《邵江海》和《蝴蝶之恋》不仅具有歌仔戏音乐传统的深度,还有歌仔戏音乐当代的厚度,而这深度和厚度来自什么样的创作方法,我们透过李晖的作品分析而了然于心。以年代划分,以每一个时期重要的作家和作品分析,串起了大陆歌仔戏30年的发展脉络,同时也在理论上总结了大陆歌仔戏30年发展的经验。

我在做歌仔戏历史研究的时候发现,歌仔戏发展过程中几次重要的历史转折都和音乐的变革有关。《七字调》的形成,标志着歌仔戏的产生。20世纪30年代台湾唱片业的兴盛,带动了闽南语新曲创作的繁荣,一些流行曲调汇入歌仔戏的音乐当中,成为歌仔戏流行的元素,而这些新曲,不是南辕北辙地随便乱加,而是与歌仔戏的音乐美学风格相一致。也因为这些新曲的加入,大大地丰富了歌仔戏的表现力,同时更加彰显了歌仔戏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大众色彩,使歌仔戏成为当时最为时尚的流行艺术,助推了歌仔戏成为台湾所向披靡的第一大剧种。歌仔戏的《杂碎调》的产生,不仅成为大陆歌仔戏20世纪30年代末获得生存的“通行证”,而且随着《杂碎调》流传到台湾,成为与《七字调》并驾齐驱的歌仔戏两大音乐主调。50年代大陆歌仔戏音乐板腔体的发展,推动了歌仔戏舞台表现力的大飞跃。70、80年代,台湾电视歌仔戏如日中天,电视歌仔戏的新调如春风一般,吹拂得家喻户晓,加大了歌仔戏的传播力度,即使当时还是两岸对峙的年代,电视歌仔戏还是无法阻挡地通过电波信号传送到大陆,好听的新调吸引了大陆沿海的观众。近30年,受西洋音乐作曲法训练的大陆作曲家引入的西洋音乐配器法,则丰富了歌仔戏音乐的表现力。

歌仔戏音乐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歌仔戏音乐研究的成熟,可以说,近30年是海峡两岸歌仔戏音乐飞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海峡两岸歌仔戏音乐研究硕果累累的辉煌时期。1980年,大陆的黄石钧、陈志亮出版了《芗剧音乐》。1983年,大陆开启中国十大志书和集成的撰写工作,歌仔戏音乐研究者以《中国戏曲志.福建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福建卷》的撰写为契机,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断有歌仔戏音乐论著出版,如1983年罗时芳出版了《台湾歌仔戏唱腔选集》,1985年出版了《叶桂莲唱腔选》;1986年陈彬、陈松明出版了《芗剧传统曲调选》;1997年邱曙炎、罗时芳出版了《歌仔戏音乐》。与此同时,台湾在音乐家许常惠先生的引领下,形成了一支以博士、硕士为主的歌仔戏音乐研究队伍。这支队伍不仅理论基础雄厚,而且受许常惠等前辈的影响,潜心于民间的田野调查,其学术成果斐然。1982年,许常惠出版了《台湾福佬系音乐》、张炫文出版了《歌仔戏音乐》,1991年徐丽纱出版了《台湾歌仔戏唱曲来源的分类研究》,同年,刘安琪发表了《歌仔戏唱腔曲调的研究》、颜绿芬发表了《论歌仔戏唱腔从民歌、说唱至戏曲音乐的蜕变》等大量的歌仔戏音乐论文。

对歌仔戏音乐我是外行,对歌仔戏音乐研究状况也只是略知一二,以我外行人的陋识,感觉到在皇皇的歌仔戏音乐研究成果中,谈歌仔戏音乐的基本特征、音乐特点、历史发展、曲调分类、曲调分析的多,总结分析当代大陆歌仔戏音乐发展的少。李晖则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大胆地触及了大陆当代歌仔戏30年发展的新领域,且擘肌入里地分析了丰富和推动大陆歌仔戏音乐发展的作品和作曲家。她的这些分析与总结,是在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采访了许多歌仔戏作曲家之后的思考。

李晖毕业于厦门大学音乐系,主修音乐史学与音乐美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职于福建省艺术研究院,从事音乐研究。专业方向涉及了南音、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等闽南戏曲音乐及闽南童谣。跟她相识有多少年,我已记不清楚了,几次到省里参加艺术研讨会,知道她是厦门人,又是搞闽南音乐研究,而且父母亲一直舍不得她离开厦门,希望她能够回到身边,心里就琢磨着,厦门台湾艺术研究所从事音乐研究的前辈都已退休,正需要新人的接替,何不把她调到厦门来。但厦门毕竟是市级单位,福建省艺术研究院是我们的上级单位,贸然要人不太妥当。一晃几年过去了,2008年研究所招聘职位,因李晖一直想回厦门,研究所就意外地摘了果子,李晖成为研究所的一员。

厦门艺术创作的兴盛,给音乐研究提供了无限的空间。进所几年,我们尽量提供机会让她和其他年轻人多接触艺人,去记录南音、歌仔戏、高甲戏老艺人的生命史,从中去掌握传统的三昧,了解剧种、曲种的发展历史。因李晖受过专业的西洋音乐训练,会弹合成器,所里特别支持她参加厦门市歌仔戏剧团和高甲剧团的新剧目演出。她因为参与新剧目的演奏演出,对歌仔戏、高甲戏和南音有了感情,其研究就不再是隔靴搔痒,而是浸润其中。当真枪实弹操练过之后,所掌握和体会的东西就是门道。她因为参与江松明创作的4部歌仔戏作品的演出,开始认真研究江松明的创作,从而引发了大陆歌仔戏音乐30年发展的研究。

李晖的模样和性格,有如邻家小妹一般,永远保持着纯真无邪的样子。她多愁善感,是见不得可怜的人。每当大伙在一起聊创作题材或者讲故事,只要稍微有点动情,她已经两眼湿润,每次看演出,只要煽情处,她都会哭得稀里哗啦,但就是这样一位邻家小妹,却时时在给自己压担子,经常自责自己不争气,水平太差,少小不努力,还有多少文章没动笔,又浪费一天的时间等等。我想,有这样勤劬黾勉的精神之后,她一定还会有更多的著作问世。

于音乐我是外行,李晖嘱我为其作序,我一口应承了下来,原因很简单,身为单位的兄长辈,看到如弟妹一般的年轻人在学术上快速成长,为兄的自然很高兴,期待她的下一部著作。

2012年12月

(作者为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院长、著名剧作家)

同类推荐
  • 舞动真情

    舞动真情

    "本书是以美国著名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的自传为中心,重点反映其与前苏联著名诗人叶赛宁婚恋纠葛的一部书,共分三个部分:一是邓肯在生命最后两年里撰写的《自传》,二是邓肯与叶赛宁婚恋纠葛相关资料的整理,三是叶赛宁诗歌精选。"
  • 电影的故事

    电影的故事

    《电影的故事》从电影本身、电影的拍摄、电影的编导到电影的票房等,为你揭开关于电影的一个个谜团。电影到如今已走过了百年,从最早的无声电影到如今的有声电影,从传统电影到商业电影,光与影的结合、文化与人性的碰撞吸引越来越多的电影人为之癫狂。如今,在中国电影市场欣欣向荣的背后,究竟隐藏了多少不稳定因素?如今又有几个电影人还因初心而拍摄电影?又有几个电影人可以坦诚面对口碑欠佳的作品?中国电影人需要努力的方向又在何方?看车径行导演用犀利文笔为你一一解读。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现存文献没有明确记载书法艺术起源于何时?不过,我们可以从文字研究中得到某些启发。汉字最初叫做“文”,甲骨文写作,像经纬交错的织纹。上古陶器多以织纹作为美饰,因此“文”字引申出美饰的含义,如古汉语中的“文饰”、“文身”等。古人用具有美饰含义的“文”来给汉字定名,说明汉字从一开始就注意美饰,具有艺术化的倾向。并且也可以由此推断,书法艺术与汉字一样古老,书法艺术的起源与汉字的起源是同步的。
  •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是为播音员、主持人准备的一本手边常用的查询汉语字词读音释义的参考书,从文字、文学、文化、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多视角地对汉语字词加以剖析和诠释。本书共收录1900余个在播音主持实际工作中容易读错用错的字词,主要侧重于读音的正确使用和词义的基本解释。其中,读音的使用基本遵循历届普通话异读词审音的成果和标准,同时也吸纳参考了《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最新版的标音,个别词语的读音还照应到了群众约定俗成的口语习惯,即使目前尚无明确定论,但也基本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 散曲:独特散曲艺术

    散曲:独特散曲艺术

    我国散曲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宋金之际,契丹、蒙古、女真等少数民族的乐曲相继传入北方地区,与当地原有音乐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乐曲,而原来与音乐相配,后来逐渐独立的词很难适应新的乐调,于是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这就是散曲。散曲萌芽于宋金之际,兴起于金末,元代初期的散曲刚刚从词或俚曲脱胎而出。因此,这时的散曲有着“以词为曲”的特点。
热门推荐
  • 古建情缘:一朝入长安

    古建情缘:一朝入长安

    穿越千年,嫁给偶像,是种什么体验?梦回长安初建之时,看我祖师爷如何打造这盛世繁华,万古流芳。她,本是现代天赋异禀行业新星小才女,却嫁入公侯豪门,管理内宅,相夫教子,斗斗姬妾,唠唠家常。他,本是勋贵之后,弓马显名,却不爱武功爱木工,历尽荣辱兴衰,只为心中理想。朝闻鸟语,暮见花开。“我将在茫茫人海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
  • 破九天

    破九天

    武林绝顶高手洛风,因挚爱病故,心灰意冷之下,带着挚爱自绝于天山中。五百年后,天降异像,使天机紊乱,让神州大地天翻地覆。再过一千五百年,天山之巅,洛风竟破冰重生。
  • 极致宠婚

    极致宠婚

    刚见面就扯证?这闪婚也太快了!婚姻生活刚刚步入正轨,不成想,继母大闹求彩礼,同学挤兑闹绯闻。总裁出马,钱砸继母,状告媒体……哼!有后台就是任性!可是……诈死男友突然现身,不但要挖墙脚,还要算计总裁?!
  • 壁花少女恋习记

    壁花少女恋习记

    周旺旺从小到大都很倒霉。倒霉的高潮,发生在她结婚登记的前一天,她发现,男友劈腿了,小三还很嚣张。于是她失恋了,负一笔房债,预期中的升职被撬了墙角……一连串的倒霉事接二连三。再怎么倒霉,也不能阻挡她那颗大龄女青年想要嫁人的心。忽然出现的神秘男人,相知多年的男闺蜜,关心照顾她的上司,谁才是那个她想嫁的人呢?她还有两个闺蜜,她们的愿望都是嫁人。徐媛媛美貌聪明性格强势,偏爱花样美少男,让人感觉离婚姻很遥远,又不幸遭遇小三鄙视她:“你以为你是芭比娃娃吗?”顾琳琅朴素务实,小有自卑,为了结婚,她疯狂相亲,好不容易相中一个,却发现男人对她只有凑婚之心,全无半点爱情,她临阵脱逃……
  • 虚城幻国

    虚城幻国

    小说由一叶枯城,一花落城,一梦悠城,一冥伤城,一纸虚城,一絮飘城,一烛幻城,一沙荒城,一水清城、一曲孤城、理想之城,希望之城12个故事组成。小说主人工孟夫出生一世袭丞相家庭,以后会子承父业成为一名丞相。他的父亲是名军国主义者,策划对央国发动一场侵略战争,以使自己的国家成为世界顶级强国。可是孟夫却是个单纯善良的人,也是个厌战者,他不想继承家里的世袭丞相爵位,更不希望自己的国家与邻国开战。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用美好的故事感动众生。他经常进入一些幻想的世界,在那些天马行空的世界里经历一场又一场悲欢离合。
  • 天玄游

    天玄游

    唐天玄者因为一次意外,来到了三国时代。看他是如何收下名将,看他是如何忽悠谋士,看他是如何勾引美女,看他是如何收刮财富,看他是如何…………称霸三国,又是如何利用自己的先知先觉,断了刘备的发展之路,断了孙氏家族的称霸之路,断了曹操的枭雄之路。让我们一起看看唐天玄在三国的所作所为,看他是怎么成为传奇的。看他雄霸三国之后又会经历什么…………
  • 广播电视名家访谈

    广播电视名家访谈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扬州十日记

    扬州十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牌戏人生

    牌戏人生

    人生如牌戏,发给你的牌代表决定论,你如何玩手中的牌,却是自由意志。本书收录了作者几十篇随笔、杂记。这些文章,记录了我们这位著名翻译家生活中不平凡的脚步。尤其是本次增订,又增加了作者在抗战最后两年的经历和感受以及其他两篇忆人文字:续完了《出亡记》,增补了《我在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两年》《往事——回忆孙用》《心中的大佛》等篇目。能更好地突出作者创作、翻译、旅游、收藏、摄影五个方面的心得体会,一以贯之的是他“牌戏人生”的“任意”的人生理念。
  • 意境巅峰

    意境巅峰

    一个天才,一步步走上巅峰的故事。希望能跟个位书友一起分享,也希望个位书友多多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