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2700000007

第7章 需求和供给:只因为多收了三五斗

“博古论今”

按照道理说农业丰收了,农民的收入应该会更高些。但是,如果全体农业都丰收了,就会造成了粮食产量的增加,供给上升超过了需求量,那么粮食的价格就会下降,农民的收入反而减少了。这便是叶圣陶先生在《多收了三五斗》里描述的现象,究其原因是由于农业生产周期性造成的。

由于当时农产品的储存、加工、保鲜等技术不高,使得农产品一般都不能存放太长时间,所以在市场交易时,农民就处于讨价还价的劣势。消费者会认为这些农产品肯定是急着卖出去,否则就会坏掉,那么农民对交易的要求比消费者迫切,所以消费者会利用这种心理,拼命地压低价格。如果在供给量相对过剩的情况下,农民达成交易的需求就会更加迫切,那么价格就会被压得更低。像这样的情况还有“倒牛奶”现象。这种现象发生在前些年,最初是由于奶站拒绝收购奶农送来的鲜奶,于是南京奶农选择把鲜奶倒掉。然后是成都市的一家乳制品加工企业,由于收购过多,就把那些来不及加工的2吨多鲜奶都倒入了下水道。听到这样的新闻,会让人们以为我们现在所生产的牛奶已经到了“喝不完”的境地。但事实上,据统计去年我国奶制品的年人均消费量还不足7公斤,每天平均消费量不足20克。在未来10年内,中国仍是“贫奶国家”。出现“倒奶”现象只能说明,这是牛奶生产的地区性、局部性、暂时性的过剩。

面对倒牛奶这种现象,许多人会认为牛奶可以分给那些还喝不上牛奶的人们,但是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他们选择把牛奶倒掉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他们把牛奶无偿分给了居民,那么,这些人在以后牛奶供给相对平衡时,也许就不再买牛奶了,这就无形中降低了人们对牛奶的需求。除此之外,如果这些人现在无偿地得到了牛奶,那么以后的情况又会怎么样呢?这时候,肯定有一些“守株待兔”思想的人等着牛奶发生过剩,期待着再次喝上“免费的牛奶”。事实上无论是谷贱伤农,还是倒牛奶现象,背后折射出的都是供求关系的法则。

“点睛释义”

需求与供给的关系

市场是由各种买卖关系形成的总和。各种买卖关系是由供给和需求的各种力量形成的,也可以说供给和需求是使市场经济运行的力量。市场就是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一群买者与卖者。买者作为一个群体决定了需求,而卖者作为另一个群体决定了供给。

在微观经济学中,需求与供应是两个最基本的概念:需求是指大众因为需要一件产品而产生的要求;而供应就是指销售者为了响应大众的需求而提供的产品供给。这一概念显示了随着价格升降,但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某个体在某段时间内所愿意购买的某种货物的数量。在某一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某一货物的总数量称为需求量。在不同价格之下,需求量会不同。需求也能够说明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

在通常情况下,市场价值决定着价格,而价格决定着供求;反过来,供求决定价格,并且依靠调节不同生产条件下的商品生产,最终决定市场价值的形成。所以说,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价格与市场供求关系形成一种辩证关系。

市场供求与价格的关系

市场供求与价格的关系表现在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决定价格,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是价格形成与运动的内在基础和实体,是市场价格波动的中心。市场价格调节着市场供求关系,而市场供求关系又会反作用于价格,成为支配或影响市场价格形成与运动的基本因素。所以,市场供求与价格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其次,短期的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着市场价格偏离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的方向和程度。

在一般的情况下,如果市场供不应求,那么市场价格常常比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要高;如果市场供过于求,那么市场价格常常比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要低。并且,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关系最终决定着市场价格偏离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的程度大小。最后,长期供求关系会直接影响着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形成的条件,进而影响市场价值。所以说,长期供过于求的情况是很少出现的,而供不应求应该是长期供求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供求法则的实例分析

有这样一篇短篇小说,内容是关于一个画家的。这个画家虽然非常有才气,但总不得志,作品卖不出去。为了帮他打开局面,他的一群朋友策划了一个骗局。有一天,他的朋友们都说画家已死了,并请一些评论家对其作品进行正面评价。很快,那些原本卖不出去的画的价格飙升,他们着实发了一笔财。其实,这场策划非常符合经济学的一些规律,价格取决于供求关系,要想控制价格,必须控制供求。在这个骗局中控制供求的中心是让画家死,换言之,画家之死既影响需求,又影响供给。

让我们从供求出发分析一下这个故事。我们先来看看需求,通常人们购买艺术品源于两种需求:一是欣赏,二是投资。人们对于一幅画的评价不仅取决于个人的偏好和欣赏时的感受,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别人评论,尤其是评论家的影响。在这个骗局中,画家先“死”,然后再请评论家吹捧,无疑会提高艺术品购买者对这个原本不知名的画家的关注,重新审视他的作品,给予较高的主观评价,从而对他的画的需求就增加了,需求增加自然价格就上升了。

人们对于艺术品的另一种需求,就是投资。其实,很多人购买艺术品并不单纯是为了欣赏,而是为了保值和增值。在各种投资物品中,有价值的艺术品升值的速度最快。对艺术品的这种投资有很大的投机成分。通常,一位画家死后,人们对他的作品及未来升值前景都会有一种猜测。小说中画家之死引起人们对其作品升值的预期。人们预期该画家的作品未来价格会上涨,这种预期使购买者增加,这就推动了现在价格的上升,现在价格的上升又推动预期价格的上升。这样循环推动就把已死画家的作品炒到了高价。

我们再从供给看,供给增加会使价格下降。而一旦供给不变,价格就只能取决于需求了。小说中画家已“死”,供给自然就不变了。“物以稀为贵”就是这个道理。

同类推荐
  • 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发展研究

    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发展研究

    本书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产业关联理论为基础,从理论角度深入分析了会展业在调整产业结构、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方面的作用机理。同时,结合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发展环境,本书阐述了成渝经济区整体及各区县会展业发展概况,并对区域会展业发展趋势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在此基础上,本书定量分析了成渝经济区会展业关联效应,并定性探讨了区域会展业在会展企业、活动、人才及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瓶颈问题。
  • 超给力的经济学:改变你生活和工作的经济学笔记

    超给力的经济学:改变你生活和工作的经济学笔记

    工作中我们处处与经济打交道,生活中时时刻刻与经济发生着联系。我们需要了解经济学常识并善于使用一些经济学原理,让工作更加井井有条,让生活更加有滋有味。如果你希望在工作和生活中掌握主动、步步为营,那么请翻开这本书,在经济学的指引下获得更完美的工作和生活。
  • 你不可不知的12个关键经济指标

    你不可不知的12个关键经济指标

    本书谈到的12个经济指标是大多数分析工具都会参照的重要经济指标,浅显易懂地阐释了每一个重要经济指标的涵义、应用、计算依据及解读方法。无论你是投资者、投资中介、研究人员、新闻工作者还是学生,通过阅读《打开央行行长的公文包:你不可不知的12个关键经济指标》都能够独立地对经济指标和经济走势做出更加客观的分析和判断,而且《打开央行行长的公文包:你不可不知的12个关键经济指标》也是普通读者学习现代经济学的一本很好的入?性读物。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是各国中央银行(我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的第一大职能,也是进行金融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那么,央行又是依据哪些经济指标来制定货币政策的呢?
  • 每天一堂生活经济课

    每天一堂生活经济课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经济学的运用,经济学是每个希望生活更幸福的人的学问。经济学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经济学规律对生活的巨大作用。本书的文章大多以短论为主,针对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引起作者注意的事件,探讨经济中的一些问题。文章既有经济学之内的经典解释,又有经济学之外的通俗剖析,文词符合作者一贯的风格,流畅简洁,大处着眼,小处入微,让读者在坐而论道中轻松地领会经济学的高深内容。
  • 大失衡:贸易、冲突和世界经济的危险前路

    大失衡:贸易、冲突和世界经济的危险前路

    28年的金融危机,激起了关于危机根源和如何走出危机的广泛讨论,而本书即是从全球视角理解这场危机的重要学术成果之一。它不仅纠正了当前流行的一些错误概念,而且有力地证明了,这场危机的真正根源其实是长期严重的世界贸易失衡,而导致这种失衡的,则是某些国家所采取的扭曲国内储蓄和消费结构的错误政策。本书不仅系统考察了这些不稳定政策背后的原因,并且预言世界经济将会陷入长期严重的混乱——中国将经历“失去的十年”,欧元区将解体,而美元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世界经济正在经历的再平衡过程将是十分漫长的,而实现再平衡的前提是,某些国家必须改变此前长期施行的错误的国内政策。
热门推荐
  • 激励不用钱

    激励不用钱

    心理学强调,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物质的需求属于最低层次的需求,所以简单的金钱激励一定是最愚蠢、效果最差的激励方式——也许有些人拿高薪就有干劲,但他们绝对不是企业的中坚力量!本书提倡非金钱的激励方式,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非物质激励的方法,结合大量发生在知名企业里的真实案例,既有完善员工激励制度的方法指导,又有激励员工的技巧展现,相信不同层级的管理者都能从中受到启发。
  • 魔幻图书馆

    魔幻图书馆

    旭日中学的旧图书馆是一个神秘的禁地,学校的校规里写着:“本校学生未经许可不得进入第二图书馆。”该校规也适用于学校的老师。其实整个学校只有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三人进过旧图书馆。可是,有天晚上,历晓天却亲眼目睹有人敲响了旧图书馆的大门,后来他才知道,这个名叫贝乐的男孩,是为了寻找6年前失踪的父母才冒险闯入图书馆的。那么,贝乐的父母到底在不在图书馆里呢?他们是生是死?他们的失踪跟旭日中学又有什么关系?
  • 某美漫的神级强化师

    某美漫的神级强化师

    你曾面临过强化失败到所有装备都归零,甚至碎掉的痛苦吗?当南森面临这一切的时候,只是一声怒吼:赛丽亚,劳资当年一定是智障了才特么的救你!然后,穿越了······发现自己随身携带‘强化机’“在天上飞那个铁罐头,你要不要强化一波?”钢铁侠:“不要!”南森听闻后掏出了一块【+10老旧的半块板砖】,先把他干下来,随后再商量。“美队,你这个盾牌质量不行,你看我拿个小刀划两下它竟然破了。”美队:“MMP!”灭霸:“小伙子,我有个梦想想要和你谈一谈。”南森直接掏出了自己+999的大法器,出声问道:“你刚才说啥?”这是个欢乐向的故事,吐槽搞笑流,电影美剧为主,剩下脑洞来补。书友群:705543927!
  • 工业之动力帝国

    工业之动力帝国

    飞驰的列车,高高的井架,呼啸而过的战机,劈波斩浪的巨舰......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让工业的血脉在钢铁怪兽中尽情奔腾!!!共和国工业心脏的缔造者:梁远书友群,欢迎来踩:235141016
  • 碧落

    碧落

    洪梅伸出一只手,伸到夏小棠眼前——来,站起来。她说。那是李进的手,温暖,有力,关键时候,它总是不顾一切地伸向她。现在,夏小棠唯一能看到的,就是这只手了,她死命地拉住它,用尽全部的力量站了起来……
  • 三线建设纵横谈

    三线建设纵横谈

    本书稿是纪念三线建设50周年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收录了研讨会的领导讲话、专家发言和入选论文,回顾了三线建设历程,宣传了三线精神,为推动三线建设研究向着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 李自成(第4卷):崇祯皇帝之死

    李自成(第4卷):崇祯皇帝之死

    本卷分上、下两册。反映的是崇祯十六年十二月中旬至崇祯十七年四月上旬短短百余天里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大事。李自成从米脂祭祖返回长安后,立即准备东征。正月初三,他亲率大军渡黄河,入山西,破太原,过大同,一路所向披靡,顺利抵达北京城下。当义军进逼之初,崇祯是留下或是南逃,朝廷上下意见各异,议而不决。
  • 博士们

    博士们

    A州大学是A州地面上的最高学府,不是说A州地面没有大学,电大业大职大医专建专什么的还是有的,但A州大学是正牌的省属本科大学。假如有人不服气,A大人就说,我们A大有60个博士,你们有吗?不服气的人便伸了伸舌头,不再说话。大家都知道,教授其他学校还是有几个的,但博士就不同了,A州包括所辖县区3万平方公里,500万人口当中,只有3个博士:市立医院1个,市园林局1个,市城建局1个。所以,博士是A大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魅力四射。你在A大的校园走,不小心,就会遇到一位博士。
  • 碎魂收藏家

    碎魂收藏家

    制造眼耳口鼻、召唤庞然异兽、变换形体容貌、掌握风暴与闪电……大千世界,觉醒魂名者,各怀奇能异术。而没有魂名的铂恩——“获得【海的女儿】碎片。”“获得【流浪记】碎片。”“获得【缅因】碎片。”……“碎片已达收集上限,请尽快创造新魂名。”收集灵魂碎片,融合众魂之力。无法觉醒,就选择创造!
  • 唐诗风物志:唐人的世俗生活

    唐诗风物志:唐人的世俗生活

    在世风开放、文化繁盛的唐朝,以诗寄情、叙事、言志是一种风尚,诗歌在唐代空前绽放。与其他朝代相比,唐人似乎生活得格外热情,他们热进取、爱美妆、轻规训、喜游耍,热衷精神愉悦,也沉醉于世俗生活。本书从唐人的行、婚、花、梦、欢、衣、妆、食、戏九个方面,娓娓细叙唐人的世俗百态,文字讲究而带有活泼之意,徐徐展开一幅唐人生活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