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8200000003

第3章

“七仙女”降临人间

希腊神话中的主神宙斯总是到处追逐美丽的少女,但结局往往是一个个悲剧:神后赫拉妒火中烧,无辜的姑娘因而受到了残酷的折磨和惩罚。美丽的仙女赛茉莱的命运甚至比化作大熊的卡丽斯塔更为悲惨。神后赫拉利用她的年轻幼稚,使了个“借刀杀人”计,让她钻进圈套,最后惨死在情人宙斯的霹雳之下。宙斯在悲恸之余,将赛茉莱所生的儿子托付给七位山林女仙抚养,她们原来都是月神兼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的侍女。她们把这个失去母爱的孩子抚养长大,成了世人敬仰的酒神狄俄尼索斯。但后来这七个仙女却差点遭受不幸,她们的花容月貌使猎人奥赖翁如痴似醉,他带着猪犬疯狂地追逐她们,七仙女被此突然袭击吓得惊慌失措,四处奔逃。宙斯因她们育儿的功劳,及时地把她们化为7只鸽子,不仅从此逃脱了奥赖翁的纠缠,还上天庭变成了一簇醒目的昴星团。

西方还有一个传说,认为昴星团这簇星是肩天巨人亚特拉斯夫妇与他们的七个儿女。这巨人是金牛27(昂宿七),女巨人是金牛28(昂宿增十二),它们的亮度分别是4等及5等。

有趣的是,无论中外,古代都把昴星团称为“七姐妹星”或“七簇星”,可见那时昴星团中确实有7颗较亮的恒星。但是现在人们凭肉眼却只能见到其中6颗——那颗昴宿三(金牛21)现在的视亮度已暗于6等,因而已从肉眼中“消失”了。什么原因呢?目前还是众说纷坛。但耐人寻味的是,尽管东西方的思想体系、文化渊源有着天壤之别,对星座划分和命名也迥然相异,但对“失踪”的昂宿三却有着相似的传说。古希腊神话中说七个侍女上天后,其中有一个名叫赛丽娜的仙女为尘世所吸引,勇敢地奔向了人间……而我国则广为流传着七仙女和董永悲欢离合的故事。七仙女就是玉帝的小女儿,她向往人间生活,爱慕董永的勤劳朴实,因而毅然不顾森严的天规戒律,与董永结成了伉俪。

昴星团是天庭中最着名的星团,唐诗中“秋静见旄头”之旄头就是指它。在更早的《诗经》中也有“口彗(hui明亮)彼小星,唯参与昴”之句,可见我国很早就把它与猎户相提并论了。每到初冬时节,昴星团在傍晚就露出东方地平线,随着它慢慢升高,猎户也就冉冉升起——奥赖翁还在后面追逐着她们。

昴星团也是天上最易识别的天体之一。多数人只能见到其中6颗星,但在观测条件良好时,目力敏锐者最多可见到11颗。如果有望远镜在手,即使它很小,也可轻易辨出几十颗小星,有时甚至达100颗以上。

去掉视线方向上的其他恒星不算,现在天文学家已肯定,昴星团的成员星约为280颗。昂星团是人们研究得最详尽的星团之一,已经测出了它离太阳约128秒差距,直径约为4秒差距,由此可知,在它内部两颗恒星间的平均距离还不到1光年,是一般恒星密度的84倍。

除了昴星团外,天上还有许多类似的星团,如毕星团、鬼星团(又称蜂巢星团)……现在大约已发现了1000多个。由于它们大多分布于银河的两侧附近,故常称之为银河星团。在当年梅西耶所编的M星表中,103个M天体有29个是银河星团,占28.1%,昂星团即是M45。

后来发现,银河星团的结构还是比较松散的,形状也不太规则,所以也可称它们为疏散星团。除了以上所说的结构和分布的特点之外,疏散星团还有不少共性:成员星不太多,在十几到上千之间;空间范围不太大,在几到几十秒差距之间;更主要的是,疏散星团的年龄都较轻,不过几千万年,只有少数才几亿岁,比太阳、地球都年轻得多。

还值得一提的是疏散星团的赫罗图。不难明白,对于星团的成员星而言,都可看作位于离人们相同的距离上,这样视星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代表绝对星等(均相差一个只与距离有关的常数),于是画它们的赫罗图特别方便,可以直接用视星等作纵坐标。

然而,有时简单的方法可起不简单的作用,这样的图至少有两个用处:它证明了恒星演化的理论——恒星的质量越大,寿命越短,离开主序的时间越早,并可由此求得它们的实际年龄。如昴星团只有5000万岁,毕星团稍老为4亿岁,越是上面的星团越年轻(它大部分恒星尚在主序上)。另外,人们还可把用视星等画的赫罗图上下平移,使得它的主序与一般恒星赫罗图的主序相重合,则从星团赫罗图所移动的大小中可求出它的距离来。这种方法称星团视差,不少星团的距离正由此而得。

撩开恒星的神秘面纱

人类的求知欲望是永无止境的,对恒星的探测当然不会停留在表面温度上。人们总希望搞清楚它们的结构、组成,以了解其真面目。但恒星是那么遥远,连光也要走上千百年,因而不少人认为要了解恒星比登天还难。直到1860年,法国天文家弗拉马利翁(他天文普及的名声更大)还悲观地以为,连行星世界上的温度数据也是人们“永远不可能得到的”。对于比行星更远千百万倍的恒星,则更难以了解它们的奥秘了,因为人类永远不可能逾越如此遥远的距离。

果真那么悲观吗?不!依靠科学,依靠人类前赴后继的不断探索,天文学家终于用“照相术”和“分光术”逐步揭开了恒星的奥秘。1857年,天文学家利用刚问世不久的照相技术,第一次拍到了一些恒星的照片,使人们开始可以从容地进行客观的比较和研究。在此以前,还有人发现分解的太阳光带(称光谱)中有众多强弱不一的暗线(称夫琅和费谱线)。1859年,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通过长期研究,终于弄清了光谱的秘密,发表了着名的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的主要内容是:(1)每一种元素都会产生独特波长的谱线;(2)每一种元素都可以吸收它能够发射的谱线。据此,人们可以从恒星光谱中出现有哪些波长的谱线,确定该恒星上含有什么元素,而从谱线的强弱、粗细、有无位移等,则可得到有关恒星的各种物理参数和各种元素的含量比例。这一来,人们就能解释光谱这本“无字天书”了。还有些天文学家把恒星光谱看作是恒星的“指纹”,凭着这种特殊的“指纹”,就可识别恒星的种类和归属。

为了探索恒星的奥秘,19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台在天文家皮克林的领导下,用一架口径为11英寸(28厘米)的折射望远镜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在不同天区拍摄了大约20万颗恒星的光谱照片,证实了绝大多数的恒星的化学组成并无大的区别:主要是氢和氦,二者含量在95%以上。

在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哈佛大学天文台对恒星资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创造了着名的“哈佛分类法”。哈佛分类法把恒星光谱分为十大类别:O、B、A、F、G、K、M、R、N、S,正因为恒星光谱可以给人提供有关天体的诸多信息,所以天文家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研究这种独特的“指纹”。为了仔细比较,又把每一谱型细分为十个次型,以0、1、2……9表示,如B3,A7,GZ,F0……实际上O9与B0间的差别也很小。用这种分类方法,可以把恒星像动、植物那样进行分类研究,至今仍有重要的意义。

北极星“后继有人”

埃及尼罗河畔离开罗约16千米的一个高原上,矗立着世界着名的胡夫大金字塔。当年拿破仑进军到这儿,面对这雄伟的古代建筑,发出了无限的感叹:“4000年的历史从这金字塔的顶端默默地注视着你们。”他还兴致勃勃地测算了一下,如果把这个大金字塔拆毁,用它250万块石块来垒一条厚一英尺(30.5厘米)、高10英尺(3.05米)的围墙,那其长度足以把整个法兰西的边界围住……

根据近代研究,胡夫大金字塔与其附近的狮身人面像一起,至少兼有“天文台”的功能:可用它们来观测日月星辰的升落。金字塔北面的隧道向下倾的角度,与开罗地区的地理纬度相差不多。科学家们一致认为,当时这隧道一定是为观测北极星而建造的,因为北极星可以帮助人们判别方向,测定纬度,实在是十分重要的天体。可是奇怪,现在从隧道内向外见到的星星,却并非是现在的北极星小熊α,而是随时间变化的星体,只有天龙α(中名右枢一)有时在视场中央!

难道说,这是精明的古建筑师一时疏忽而出现的偏差吗?

同样的怪事在我国也有发现。在《史记·天官书》中,司马迁说:“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太一”即是小熊γ星,与现在的北极星相差约18度!难道司马迁也会有这么大的失误吗?

其实他们都没有错。4500年前建造金字塔时,北天极是在天龙α附近,或者说天龙α是当时的“北极星”。司马迁也没有错,因为当年离北天极最近的是小熊γ或β。这说明北天极在慢慢移动!这种移动在天文上称为“岁差”。“岁差”的原因在于我们地球的本身。地球在宇宙空间自转,好像一个儿童玩的陀螺,倘若从旁给转动着的陀螺加一个力,例如敲击它一下,它就会摆动起来,陀螺的自转轴会在空中画出一个圆锥面。地球这个陀螺很大,但它也受到太阳、月亮或其他大行星(如木星)的引力,这种引力都是外面加给它的“横向力”。因而,地球也像陀螺那样,自转轴在空中打转。而北天极是在地球自转轴的延长线上的,因此,北天极必然会以北黄极为中心,按照逆时针方向慢慢移动。根据天文学家的测算,它移动的速度平均为每年50″,或每72年1°。1年不多,1500年就有20°之多。按此速度还可知,它大约每26000年转1圈,如果把北京猿人生活的时代定为50多万年前,那至今它已转了20圈了!

由此可知,小熊α充任北极星的角色并非自古有之,而且也不是“终身制”。事实上,我国宋代天文学家当时已测得勾陈一即小熊α离开北天极有6°之远,一直到1940年它才与北天极靠近到1°左右。现在约为50′,并还在以每年15′的速度继续靠近,大约在公元2100年时它离北天极不到半度。但此后就要走“下坡路”了,到公元750O年时,北极星已让位给仙王α(中名天钩五)。再过15000年,北极星的“桂冠”还会套到织女的头上。凑巧,那时老人星将坐镇在南天极,成为南极星。

北极的变动也会引起黄道、赤道变化;从一些天文符号中也可发现一些端倪:天文上春分点的符号是“γ”,这分明是弯弯的羊角,是白羊座的标志,但实际上,现在春分点却在双鱼座。究其原因,这些符号是距今2000多年前定的,当时的春分点就在白羊宫。2000多年过去了,它西移的角度是:

2000年×50″=28°

春分点的移动给天文上带来了不少麻烦——恒星的坐标(主要是赤经)在变化,所以在精密的天文测量中,对于恒星的坐标非得消除这个因素。然而事情总是有利有弊的,它也可为考证一些天文事件的时间提供必要的证据。

“天狼星人”考察地球

天狼星的灿灿星光一直吸引着天文学家。现在知道,天狼离我们只8.6光年,在亮星中它是仅次于比邻星(南门二)的“亚军”。天狼的半径比太阳略大,约为120万公里(太阳半径的1.7倍),其表面温度在11000度左右。

关于天狼,还有许多神奇的故事和科学之谜。例如1862年,人们发现绕天狼转动的伴星上的物质“重”得不可思议,一段粉笔头那样大小的东西,竟重达100多千克!到了20世纪,天狼B又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提供了第二个天文证据——引力红移;而研究天体演化的科学家又从中发现了“演化佯谬”……在众多的有关天狼的谜团中,最扑朔迷离的是有关“天狼星人”的故事。事情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法国有两位人类学家格雷奥勒和达特莱,为了探索有关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这两个颇有献身精神的科学勇士从开罗出发,经过艰苦的跋涉,来到了现马里共和国的达贡地区(当时是法属殖民地),这儿那时还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他们为了科学,摒弃了一切偏见和殖民者的傲慢,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与原始部落中的达贡人一起劳动、狩猎、生活,为达贡人治病,帮他们改善居住条件。他们一住就是20年,逐步取得了达贡人的信任和尊重。达贡人决定把他们部族中的“最高机密”告诉这两位白人。他们推选出四个最有声望的长者,同两位白人举行了会谈。会谈的气氛十分严肃而神秘,老人们用特殊的山加语向他们讲述了自己所知的天文知识:地球及其他行星都在绕太阳转动,轨道都是椭圆;而且地球像一个陀螺那样,一边旋转一边向前跑;月亮则是一个“干旱和死寂的星球”;木星有4颗卫星,土星有光环……这一切,使两位人类学家感到无比新奇,哪知下面达贡人还有更令人吃惊的故事。

四位老人说,天狼星本身是两颗星,一大一小,小星绕大星转动,正像地球绕太阳转动一样。其中一位还用手杖随手在地上画了一个椭圆,并在椭圆焦点上画上一个大黑点表示大星,而在椭圆另一端标上了许多小黑点,以表示小星在轨道上的运动。小星的轨道周期按两倍算正好是100年。他们还说,这颗小的伴星是“世界一切事物的开端和归宿,它是天上最小而又是最重的星星。在地球上怎么也找不到这样大密度的物质”。当然他们还讲了许多荒诞不经、光怪陆离的故事。

同类推荐
  • 动物:复杂的动物档案

    动物:复杂的动物档案

    抹香鲸不但个头大,捕食凶猛,其外形也很奇特,就像一个大大的蝌蚪,而脑袋就占了整个身体的1/4,看上去有头重脚轻之感。它那个大脑袋可不是空的,里面储满了鲸油,一头大抹香鲸脑袋里的油,重达1000多千克。人们还发现,抹香鲸的油是所有鲸类中最纯净的。这样一来,抹香鲸就遭了殃,人们为了牟取暴利,肆意捕杀,使抹香鲸的数量锐减,从原来的一百多万头,减少到现在的几万头,面临灭绝的危险。为了挽救抹香鲸的命运,世界各国都制订了一些保护措施,并在海洋里划出禁猎区。
  • 草原猛士的旅程

    草原猛士的旅程

    广袤无垠的草原,气候类型多样,植物种类丰富,植被类型复杂。在如此辽阔的草原上还生活着许多可爱的野生动物。但是由于人类对草原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导致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了草原的可持续发展,危机人类与动物的生存环境。如何保护草原、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成为人类面对的课题。
  • 地球的血液:江河湖泊

    地球的血液:江河湖泊

    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自然界亿万年的沧海桑田造就了无数令人震撼的自然奇观,它们在大自然浩瀚无际的舞台上演绎着地球不老的传奇。本书是一部以地理知识为题材的社科读物,内容新颖独特,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给青少年读者,以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愿望。
  • 天文百科知识博览

    天文百科知识博览

    《巅峰阅读文库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天文百科知识博览》是一本献给天文爱好者的书籍,也是同青少年朋友分享天文科普知识,掌握各种天文观测常识,了解最新天文探测成果的书籍,内容主要包括宇宙、太阳、太阳系外天体、星系、星云、银河系、银河外星系、恒星、行星、太阳等等。《巅峰阅读文库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天文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超越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自然与生物·译言古登堡计划

    自然与生物·译言古登堡计划

    寺田寅彦(1878年~1935年):物理学者、随笔家、诗人,曾用笔名吉村东彦、寅日子、牛顿、薮柑子,著有《漱石俳句研究》、《寺田寅彦随笔集》等。《自然与生物》是《寺田寅彦随笔集》中的一卷,收录了《花物语》和《龙舌兰》等随笔共13篇。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寺田寅彦对自然和生物的观察记录,也是文学作品。它们语句优美,阅读性强。与他的其他随笔作品不同,寺田寅彦从对自然的观察这个角度出发,以故事的形式写下了他对生活的思考。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演技

    重生之演技

    前世,路姚作死地毁了自己的演艺路。当她努力的站起来的时候,却早已青春不在。今生,她重生在一切改变的那天。这次她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走到她上一世不敢期望的顶端。
  • 心为媒

    心为媒

    他抱着她的尸体,吼着:“虞儿!!!”睁着血红的双眸发誓,无论付出任何代价他势必寻回她。他苦苦追寻万年,终于寻到机会将她的元神从实验室劫走。只是因为他晚到了几个时辰,她竟然爱上别人。这一世,他不会让她在重蹈覆辙,再次遭受背叛、凄苦。六皇子、大皇子、太子……又怎样?他们对她的爱皆不及他。他势必一一揭穿他们的真面目,让她重新爱上他。“虞儿在,天下于我才有意义!”赵练虞冷然一笑,男人的话可信,她又何至于如此?(有甜有虐,喜欢入坑)
  • 金属狂人

    金属狂人

    严寒笼罩了初春的清源城。午夜时分,昏黄的路灯下是衰败的四季青,每个叶片都是冰凉的。罗格趴在阳台上,第三支烟了。客厅里的电视正在播放着一则相同的体育用品广告,连续三次,每次十五秒,那场欧冠足球联赛还没转过信号来。四季青猛然摇撼起来,伴随巨大的引擎轰鸣声,数辆轿车风驰电掣而去,快得像飞镖。罗格皱起眉,脸上的疤痕抽动了几下。又是那些飙车的家伙!以前只在美国电影里见过,一群热衷于改装车及飙车的年轻人,每到夜半就成群结伙地飞驰在无人的大街上。
  • 王者荣耀之女神至上

    王者荣耀之女神至上

    只是一个人生没有太大理想,想要好好的玩玩游戏的胖子宅男变声成为女神的日常生活。随便的玩玩游戏,随便的开开脑洞,随便的救救世界。
  • 乔伊斯、萨伊德和流散知识分子

    乔伊斯、萨伊德和流散知识分子

    现代英语文学已随着大英帝国的解体开始走进一个后殖民主义大放异彩的时代,《乔伊斯、萨伊德和流散知识分子》是作者戴从容在该领域长达15年的思考解读,特别关注英联邦国家的非英国本土作家的作品,并对文本精细解读,完美把握了现代英语文学后殖民主义的特征。
  • 仙途蔓延

    仙途蔓延

    一个被遗弃的女婴苏蔓,机缘巧合踏入仙途,却因为灵根特殊一直徘徊在天才与废柴之间,在不着调的师祖和师兄加上冷面师父的三重刺激下,苏蔓终于踏上大道,没想到,等待她的并不是一番坦途,而是更为艰难的考验,突然蹦出来的父母,突然被扼杀的爱情……原来站的越高要承受的就越多……不过所有的付出终将会有回报,找到自己的道,终将站在巅峰,笑看天下
  • 美国与第一次柏林危机

    美国与第一次柏林危机

    第一次柏林危机是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以军事力量为依托展开的首次面对面的较量。本书以第一柏林危机的发生、发展为主线,围绕杜鲁门政府的危机决策展开研究,主要论述危机的缘起和肇始、危机全面爆发和美国的初期反应、美国应对危机政策的形成、政策的实践与危机的化解。最后通过对危机事件和美国对策的再认识,反思美国在战后诸危机中形成的危机决策机制的特点以及决策机制演化趋势。
  • 废材成神:妖孽世子太会撩

    废材成神:妖孽世子太会撩

    我跨越千年只为许你一个盛世太平。我浮沉半生只为守你百岁无忧。是命运的牵引让他们相遇,她说:“这是我造的杀孽,我背,从此不进庙宇,不祭佛。”他说:“既然你不爱这天下,那我便为你逆了它。”
  • 萌妻在逃:误惹BOSS大人

    萌妻在逃:误惹BOSS大人

    谁说BOSS就该英姿飒爽冷酷无情?他就是这么死皮赖脸,不服你咬他呀!谁说爱一个人就该忽冷忽热?他偏偏要时刻粘着她!只是,老婆不耐烦了,一巴掌将他拍飞“你丫的给老娘滚远点!”某只狐狸卖萌打滚,厚颜无耻“好啊好啊,咱们回房间滚到地老天荒吧?”
  • Wilhelm Tell

    Wilhelm Tel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