睹明星悟道
释迦牟尼出家前,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名叫悉达多。为了追求人生的最高真理,他舍弃了王位,出家修行。出家之后,经过六年的苦行,悉达多在尼连禅河中沐浴,之后来到距尼连禅河约十里远的一棵菩提树下,在一块大石上敷上吉祥草,设菩萨座,然后面向东方结跏趺坐,发誓说:“如果不能悟得正道,我就永远不起来!”
经过四十八天的静思冥想,到了十二月初七这天,悉达多终于证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此时,菩萨座上涌现出祥光,隐约现出菩萨相。
悉达多进入了禅定之中,思维真谛,得到了彻底的解脱。初夜时分,他观看三世实相,洞悉了三世因果,获得了无上的正智。
到了第四十九天,也就是十二月初八的凌晨,天空中有无数的明星出现,悉达多终于豁然大悟:“奇哉奇哉,一切众生,无不具有如来德相,只是因为执着而不能证得!”
原来,芸芸众生,都有纯洁光明如同明星的本心本性,也就是如来智慧,只不过这本心本性被欲望的浮云所遮掩。只要拨去浮云,彰显出本性,就是大彻大悟之人了啊!
悉达多终于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开悟成佛。由于这个原因,他的出世就是为了“一大事因缘”,即使芸芸众生拨去烦恼妄念的浮云,明心见性,成为生命的觉悟者。
这时大地震动,天乐悠扬,天上下起了缤纷的花雨,众天神云集,齐声赞颂悉达多成就佛道。这年,悉达多三十五岁。
人人皆有如明星般明亮纯洁的本心自性是禅宗的基本思想。禅宗六祖慧能初次参见五祖弘忍时,就以“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的答语而深得弘忍的赞赏。在《坛经》中,慧能充分继承并发扬了这种思想,说:“自性常清净,日月常明,只为云覆盖,上明下暗,不能了见日月星辰。忽遇惠风吹散,卷尽云雾,万象森罗,一时皆现。世人性净,犹如青天。慧如日,智如月,智慧常明。”拨云见月,明心见性,成为参禅悟道的终极目标。
拈花微笑
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上正准备说法,这时大梵天王来到座前,向释迦牟尼献上一朵金色波罗花,然后坐在最后的位子上,聆听释迦牟尼说法。
释迦牟尼接受了献花之后,一言不发,举起这朵金色波罗花给大众看。当时聆听说法的有百万之众,可大家都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唯有十大弟子中的摩诃迦叶破颜微笑。
于是释迦牟尼对大家说:
“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现在,我把这无上的大法,付托给摩诃迦叶。”
这段话成了禅宗的纲领。
正法眼藏:“正法”与“邪见”相对。佛在入灭后的一段时间内,教法纯正,未经窜改,叫作“正法”,也就是释迦牟尼亲自付嘱迦叶的法;心能彻底明了地见到正法,叫作“眼”;因为大乘佛法,包含万法,所以叫作“藏”。禅宗一脉相传的,就是这个“正法眼藏”。
“涅槃妙心”即禅心。涅槃是熄灭烦恼之火、除尽诸般情欲后,内心完全清净的状态,也就是悟的心理感受,这种感受没法形诸文字,所以叫“妙心”。
实相无相:实相是真如、性空、本体、本性、无相、涅槃的意思。世俗认识的一切现象均为“假相”,唯有摆脱世俗认识才能显示诸法“常住不变”的真实相状,所以叫“实相”,“实相”就是“无相”。《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名如来。”
微妙法门:通过修习佛法获得佛果的门户叫法门。这个法门是没有固定程序,不可言传的,所以是“微妙法门”。
教外别传:师徒之间以心印心来传授禅,就是“教外别传”。禅宗将那种以教义和经典为中心,借语言和文字来传授的方法叫作“教内之法”,而在禅宗里面,却没有什么固定的教学体系,也不依据以往的教义。传授和接受的形式,都不是禅的方法。禅是“不传之传”,在没有传的意识下传授。
禅,就在拈花微笑中产生了。
迦叶成为西天禅宗第一祖,后来代代相传,传到达摩大师时,成为西天禅宗第二十八祖。达摩大师从西印度而来,将禅传到东土(即禅宗史上著名的“祖师西来”),成为中华禅宗第一祖,之后传了六代而至慧能,开创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禅宗。禅宗史上习惯把西天二十八祖和东土六祖称为“西天四七,东土二三”。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释迦牟尼成佛前曾在雪山苦行,修菩萨道,名为雪山大士。山中非常清净,有流泉浴池,树林药木,洁白的石头上流着清清的泉水。大士独处其中,采野果为食,静静坐禅,也不知过了多少岁月,大士一直坚持着苦修。
佛教的护法神帝释天见状,准备亲自前往试探,看看修行者的心志是否坚定,就变成了罗刹,样子非常可怕。罗刹来到雪山,在距离大士不远的地方停了下来,用非常清雅的声音宣说过去佛所说的半偈: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大士听了这半偈,像做生意的人找到了失散的伴侣,像久病的人求到了好药,像落在大海中的人遇到了救生船,像口干唇燥的人得到了甘美的泉水,也像漂泊的游子终于回到了故乡,欣喜之情,难以尽述。他一点也不惧怕罗刹的狰狞长相,来到罗刹面前,问罗刹说:“如此美妙的偈颂,你是从什么地方听到的?这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世尊的无上大道啊。一切世间无量众生,被各种邪见的罗网所缠绕,哪里有福分听到这样的偈语?你如果能为我说完这首偈子,我愿意终生做你的弟子!”
罗刹回答说:“你这样说,还只是仅仅考虑到你自己。你难道没有看到,我如今饿得快不行了,实在不能给你说了。”
大士问:“你要吃些什么东西才能维持生命?”
罗刹说:“我只喜欢吃新鲜的人肉,喝人的热血。”
大士说:“你只要说完半偈,我愿意用此身供养。人生难免一死,这个身子并没有什么用处,到头来还不是被虎狼鸱鸮雕鹫这些鸟兽所食,却得不到一丝一毫的幸福。与其那样,还不如奉献给你。”
罗刹再次问:“你真的能为了半偈而牺牲人人贪爱的肉身?”
大士坚定地说:“牺牲脆弱的肉身,换取坚固的法身,我决心已定!”
罗刹点了点头:“既然这样,你且用心听着,我为你宣说其余的半偈。”于是,便声如金石地长吟道: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大士听闻此偈,深思其中的深意,在岩石、墙壁、树干、道路上,到处书写此偈。然后爬上高树,准备从上面跳下来,摔死自己来供养罗刹。他眼睛一闭,双手一松,就毫不犹豫地从高树上跳下。
“好一个为法捐躯的修行人!”
罗刹暗自赞叹,当即恢复了帝释天的形相,在半空中接住了大士下坠的身体,稳稳当当地放到平地上。大士睁开眼睛时,帝释天、大梵天王等,都纷纷在他的脚下稽首顶礼。
这是《涅槃经·圣行品》记载的一则故事。雪山大士不是别人,正是释迦牟尼的前生。
雪山大士为之舍身的这四句偈子,概括了全部佛法,道破了一切事物生灭无常的本质,指明了断生死、证涅槃的解脱目标。特别是后半偈,意义极大。
“生灭灭已”,是永断于生死;“寂灭为乐”,即是常得无量乐。
此后半偈又叫雪山偈、雪山半偈。这个故事也叫雪岭投身、半偈杀身,成为禅林经常引用的典故。
人命在呼吸间
据《四十二章经》记载,一天,佛陀等弟子们乞食归来时,问:
“弟子们!你们每天忙忙碌碌托钵乞食,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弟子们双手合十,恭声答道:“佛陀!我们是为了滋养身体,以便长养色身,来求得生命的清净解脱啊。”
佛陀用清澈的目光环视着弟子们,沉静地问道:“那么,你们且说说肉体的生命究竟有多长久?”
“佛陀!有情众生的生命平均起来有几十年的长度。”一个弟子毫不犹豫地回答。
佛陀摇了摇头:“你并不了解生命的真相。”
另一个弟子见状,充满肃穆地说道:“人类的生命就像花草,春天萌芽发枝,灿烂似锦;冬天枯萎凋零,化为尘土。”
佛陀露出了赞许的微笑:“嗯,你能够体察到生命的短暂迅速,但是对佛法的了解,仍然限于表面。”
又听得一个无限悲怆的声音说道:“佛陀!我觉得生命就像蜉蝣虫一样,早晨才出生,晚上就死亡了,充其量只不过一昼夜的时间!”
“喔!你对生命朝生暮死的现象能够观察入微,对佛法已有了进入肌肉的认识,但还不够究竟。”
在佛陀的不断否定、启发下,弟子们的灵性越来越被激发起来。又一个弟子说:“佛陀!其实我们的生命跟朝露没有两样,看起来很美丽,可只要阳光一照射,一眨眼的工夫它就干涸消逝了。”
佛陀含笑不语,弟子们更加热烈地讨论起生命的长度来。这时,只见一个弟子站起身,语惊四座地说:“佛陀!依弟子看来,人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
此语一出,四座愕然,大家都凝神地看着佛陀,期待佛陀的开示。
“嗯,说得好!人生的长度,就是一呼一吸。只有这样认识生命,才是真正体证了生命的精髓。弟子们,你们切不要懈怠放逸,以为生命很长,像露水有一瞬,像蜉蝣有一昼夜,像花草有一季,像凡人有几十年。生命只是一呼一吸!应该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每一时刻,勤奋不已,勇猛精进!”
佛教注重把世间一切事物都看作是生灭迁流、刹那不住的无常智,所谓“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人命在呼吸间便生动地表达了这种观念。《神会录》:“生死事大,念念无常。”念念之间感受到无常,就不会虚掷光阴,而会抓紧时间努力修行。雪窦禅师有诗赞道:“人命呼吸间,诚哉是言也!”修无常观,遂成为禅者的一项基本训练。
盲龟值浮木
在辽阔的大海之中,生活着许许多多的水族。它们有的身躯庞大如船只,有的微小如丸卵。其中有一只盲龟,住在幽暗的大海深处。它的寿命长得无法计算,但是它的双眼却瞎了,看不见一丝光明。在漆黑的深海里,它生活在永无止境的黑暗之中,每经过一百年,这只盲龟才有一次机会浮出海面,呼吸海面的和风。
浪涛汹涌的大海中,漂浮着一根长长的圆木,浮木的中间有一个**般大小的洞孔。从无限久远的时间以来,浮木就随着惊涛骇浪忽东忽西。瞎了眼睛的乌龟,要凭借它的感觉,在茫茫的大海中,追逐漂浮不定的浮木。每一百年才浮到海面一次的盲龟,只有使它尖尖的头恰巧钻入浮木小小的孔穴,把握千载万载难以逢遇的机缘,才能够重见光明。
不知过了多少个一百年,乌龟一次次地浮出了水面,又一次次地错过了浮木。终于有一次,盲龟漫无目的地随波逐浪,寻找它那不可测度的未来。它游啊游,突然觉得头部好像触到了什么坚硬粗糙的东西。喔,原来这正是浮木!盲龟欣喜之至,拼命地追逐着浮木,用头部奋力一顶,希望能嵌入浮木的洞孔。眼看就要成功,忽然一阵巨浪排空打来,浮木随着水流从盲龟的身边滑了开去。千载难逢的机遇,就这样逝去了。
失望之极的盲龟,再一次跌入深暗的海底,重新等待着绵绵无尽期的一个个百年。
潮来潮去,潮去潮来,一百年一百年的岁月更替流逝,盲龟依旧浮沉在生死的洪流大海,找不到那带给它幸运的浮木。
也不知过了多少个一百年,当盲龟再度浮出水面,刚接触到清凉的海风时,突然一头嵌进了浮木的小小洞孔,轰然一响,眼前霎时金光万丈,盲龟终于脱离了旷古以来笨重的躯壳,变成一个俊秀的童子,睁开眼睛,笑看滚滚的红尘浊浪。
凡夫俗子们被利欲蒙蔽了心眼,就像盲龟一样在爱河欲海之中漂流轮转。殊不知我们能够保有人身,比盲龟每过百年浮出海面、遇到殊胜因缘能够嵌入浮木孔还要稀有难得。因此每一个修行者,要珍惜这宝贵的人身,善待生命,做一只开眼的灵龟!
盲龟值木之喻以其形象精警,而为禅林所讽诵,所谓“佛法难逢,犹盲龟值木”,“善男子,汝须知:遭逢难得似今时。既遇出家披缕褐,犹如浮木值盲龟。”出家求法,犹如盲龟脱离了生死的深渊,告别了黑暗的世界,前面是一片灿烂光明的景象,对这殊胜的机缘,应当加倍珍惜才是。
火宅
火宅是《法华经》中七则最著名的比喻之一。
很久以前,在印度某个部落有一位长者。他有一所宽阔的住宅。但宅院虽大,只有一个门可供出入。一天,长者因事外出,忽然房屋的角落起了火,顿时烈火熊熊,巨大的建筑物陷入烈火之中。椽、梁、柱子等,纷纷震动、倒塌,浓烟弥漫在四周。
长者闻讯立即赶回家中,思考着解救之策。这时只见一个仆人匆匆地前来报告:“公子们全都不知道火灾的可怕,他们还在家里玩得高高兴兴哩。”
长者大吃一惊,为了拯救危急中的孩子,他奋不顾身地冲进火宅。这时,那些贪玩的孩子们,照样沉迷在游戏中。虽然火焰伸着长舌一步步地逼近他们,他们仍然没有外出的意思。
长者对他们说:“孩子们,大火正在四处蔓延,你们马上要被烧成灰烬了,赶快逃生吧。”
父亲慈爱的教训,火灾的危险,对于这些天真无知的儿童,不起任何作用。孩子们越是沉迷于玩乐,身为父亲的长者越是担心。长者眼见火势愈来愈大,而孩子们仍然玩个不停,这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他计上心来,大声地说:
“孩子们!我现在有很多新奇的东西要送你们,是你们平时一直想要的。如果你们现在不去拿,一定会后悔。这些东西就是羊车、鹿车、还有牛车。现在,它们全部放在门外,你们赶快出去吧!出去迟了,就会被别人拿去。大家赶快去拿自己喜欢的车子!你们可以乘着车子到处玩乐。”
长者的话果然见效。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从宅门跑了出去。他们来到屋外空地,这才幸免于难。长者看见孩子们安全逃离,高兴之极。孩子们却非常失望,跑到父亲面前问:“爸爸!你刚才不是说有羊车、鹿车和牛车吗?怎么没有了呢?快拿出来呀!”
长者对孩子们宣称要赠送三车,目的在于救他们出火宅。现在仔细一想,觉得对孩子们要一视同仁,便决定把七宝大车分赠给他们。这些大车都是用形形色色的宝物饰成,车上围绕着栏杆,四周挂着金铃,缚着黄金绳子,黄金的花缦到处垂下,悬挂着各色各样的装饰品。车床上的棉褥垫物也非常柔软,上面盖着价值连城的白布。拖这些宝车的巨牛,个个膘肥体壮。孩子们乘着宝车,随心所欲,到处游行,喜不自胜。
佛陀是天下苍生之父,一切众生皆是佛子。佛陀常常设法利用各种机会,救济苍生。无知无识的众生,经常被生、老、病、死、忧虑、悲哀、苦闷等毒火包围着,虽然置身在三界火宅里,不断地碰到生、老、病、死等烦恼的威胁,却一无所知,仍然陶醉在游戏里,丝毫不懂得畏惧,只知尽情玩乐,不知求道,不懂解脱。到头来,在火宅里遇到大难时,只有被大火烧死。
火宅是人世,而那位长者就是释迦牟尼佛。由于世界被苦恼的火焰猛烈燃烧着,大慈大悲的佛陀,怜悯芸芸众生,遂预备好声闻、缘觉、菩萨等三项坐骑,从三界火宅里救度出众生,并将法华一乘这驾大白牛车,不分彼此地馈赠给芸芸众生。
《法华经·譬喻品》以“火”比喻五浊、八苦等,以“宅”比喻三界,谓三界众生为五浊八苦所逼迫,不得安稳,犹如大宅被火所烧,而不得安居。“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成为禅宗时时标举的名言。《楞伽师资记·达摩》:“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
化城
“化城”也是著名的法华七喻之一。
很久以前,印度某地有一所宝城,里面的建筑全是由七种非常稀奇珍贵的宝物造成,城中的宝物数不胜数。这个地方虽然好,但前往该地必须耗费很长时间,而且道路崎岖艰险,其间既无一滴水可喝,又寸草不生,除了成群的凶暴兽类以外,什么也没有。对于打算前往的人来说,这真是一个充满艰险的旅途。
一天,一群商人联合起来,计划要经过这条险路,前往那个珍宝无数的城池。他们当中有一人,聪明机智,见多识广,对于险途的地理情况,十分熟悉。于是大家一致推举他做向导,以引导他们安全到达目的地。
走了一段时间后,这一队人在艰难万状的旅途上饱受折磨,忍不住对向导说:“我们都疲惫不堪,再也走不动了。然而,路途还很遥远,我们想就此折回。”说完,大家都裹足不前了。向导心想:“好不容易才来到这里,竟打算放弃旷世珍宝,半途而废,实在可惜。”
于是他大显神通,很快在前方路旁搭建起一座大城,然后对那群疲惫的人说:“诸位千万不能这样丧气,你们看见对面那座城了吗?不妨进城好好休息,待体力复原后,探查藏宝的地方,然后要么寻宝,要么回乡,岂不是更好?”
那群疲惫万分的人,听了向导的话,顿时恢复了精神。瞭望前方的城池,他们都欣然表示:“我们看见前面的城堡了,那的确是可以恢复疲劳、充分休息的地方。”
一行人一面发出欢呼声,一面走进城去。走进城来,他们发现城里有各种不同的建筑物,四周环绕着花园、绿树、池塘和水沟,在高殿里还有许多年轻男女在玩乐。他们在欢欣之余,再也不想克服困难,前往目的地了。
向导看见他们的疲劳消失,精力完全恢复,就马上撤除了这座虚幻的城市。他对商人们说道:“诸位,我们赶紧启程吧。这座城池只是让你们暂时休憩的地方,是我临时建造的方便之城。现在离藏宝的地点已经不远了,大家快提起精神上路吧。”
这群已经恢复了体力的商人,欣然听从了向导的话,个个精神抖擞,勇敢地突破险道,马不停蹄地奔向目的地。
在这则故事中,那位向导就是伟大的导师——佛,那一群商人就是大千世界里的芸芸众生,而艰险的旅途就是生死烦恼,虚幻之城就是二乘人所证的果位。只有宝所,才是真正的佛菩萨果位,是究竟的涅槃之境。
慧剑斩情丝
《维摩经·菩萨行品》:“以智慧剑,破烦恼贼。”
佛教喻智慧如剑,能斩断一切烦恼。永嘉玄觉禅师说:“大丈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焰。非但能摧外道心,早曾落却天魔胆。”意思是说:明心见性的大丈夫,秉持以般若智为锋,金刚焰为铓,破邪显正的慧剑,不但能摧伏外道的邪见,也早让天魔为之丧胆。人心的邪见也如同贼寇,劫夺人性中善良的成分。因此庞居士说:“教君杀贼法,不用苦多方。慧剑当心刺,心亡法亦亡。”
人的面相,眉毛是一团杂草,是“艹”字;两只眼睛和鼻子,合起来成为“十”字,而嘴巴则是一个“口”字,合起来恰好是一个“苦”字。在包含这张脸的头上长出来的头发,自然就是烦恼丝了。清代悟云和尚的《落发》诗说“烦恼丛千缕,全凭慧剑挥”,生动地说明了落发的意义。
世俗的烦恼中,以情爱最为痴迷。学佛,就是要慧剑斩情丝,如此人生才能自由自在。福州西禅鼎需禅师,年纪轻轻时就考取进士,很有名气。二十五岁那年,读了《佛遗教经》,忽然长叹一声:“差一点被儒冠误了!”于是就有了出家的念头。母亲感到很为难,因为娶亲的日子已近。林公子就写了封信给女方家里,取消了这门婚事。信上说:“夭桃红杏,一时分付春风;翠竹黄花,此去永为道伴。”意思是美丽艳冶、容光焕发像桃杏般娇娆的女孩子,还是让有缘分的人去拥有吧;我将遁入空门,皈心佛祖,与青青翠竹、郁郁黄花相伴终生,成为共修禅道的好友。宋释道潜《赠贤上人》:“恒山道人弃妻挐,坏衣祝发从浮图。爱缠欲网岂易脱,慧剑划断真须臾。”贤上人与鼎需禅师一样,都以坚韧的毅志挣脱了爱欲之网,慧剑斩情丝,成为人生的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