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5600000004

第4章

【解】

本章反映了孔子对礼法研究的程度和谨慎的态度。也反映了孔子讲的古礼多无法印证,并由此演变出了中国的一种改良传统:推陈出新,即转化型创造。历代儒家也不是另立旗号,而是通过对原典的不断解说来阐述新的观点,直到打倒孔家店前,康有为、胡适等莫不如此。

【原文】

子曰:“禘①自既灌②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注】

①禘(dì):祭名。古代只有天子才有举行祭祀祖先隆重典礼的权力,此祭祀之礼为五年一次。②灌:祭名,禘礼中第一次献酒。

【译】

孔子说:“对于施行禘祭大礼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想再看了。”

【解】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禘祭之礼是古代一种极为盛大的祭礼,仪式非常隆重。但当时鲁国祭祀不仅僭越本分,而且无诚不敬,流于形式,第一爵敬献神禘的酒刚被端上以后,主祭者就已经心不在焉,潦草而轻慢,所以孔子说他不想再看下去了。

【原文】

或问禘之说①。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②诸斯乎!”指其掌。

【注】

①禘之说:关于禘祭的规定。说,理论、道理、规定。②示:展示。

【译】

有人向孔子请教关于举行禘祭的规定。孔子说:“我不知道。知道的人对于治理天下,就像把东西摆在这里(手掌上)一样容易吧!”孔子指着自己的手掌说道。

【解】

这一章与上一章都反映了孔子对鲁国的禘祭之礼的不满,所以有人问他关于禘祭的规定时,他又不好明说,只能故意说不知“禘祭”的由来。但孔子又接着说道,懂得禘祭道理的人治理天下就容易了,因为这样的人深谙礼仪对于治国的重要性。

【原文】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①。”

王孙贾②问曰:“与其媚③于奥④,宁媚于灶⑤,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⑥也。”

【注】

①如不祭:就好像没有祭祀一样。祭,祭祀。②王孙贾:周灵王之孙,名贾,卫灵公的大臣,时任大夫。③媚:谄媚、奉承。④奥:古代的家神。位于屋内的西南角,宗庙及五祀之神皆祭于奥。⑤灶:灶神。⑥祷:求助神的保佑。

【译】

祭祀祖先,就像被祭祀的魂灵真的站在面前一样,祭祀神灵就如同神存在。孔子说:“如果我不亲自参加祭祀,那就好像没有祭祀一样。”

王孙贾问孔子道:“与其奉承家族远神,还不如祭祀自家的灶神。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违背天理,祈祷也于事无补了。”

【解】

祭祀最重要的不在于仪式,而在于诚心诚意。孔子反对装模作样或者别人代祭等行为,要求祭祀者在祭祀时,至诚至敬。至今民间还有“信则有,不信则无”“心诚则灵”等说法。

【原文】

子曰:“周监①于二代②,郁郁③乎文哉,吾从周。”

【注】

①监(jiàn):通“鉴”,借鉴。②二代:这里指夏代和周代。③郁郁:丰富、浓郁。

【译】

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朝和商朝的典章制度制定而成,是多么完美文雅啊!我遵从周朝的礼乐制度。”

【解】

周礼是在夏朝和商朝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而当今的文化文明也是在包括了夏商周等在内的五千年文明的基础上,逐渐累积形成的。唯有借鉴前朝,并注意与当下的形势完美结合,才能开创出郁郁乎文的大时代。

【原文】

子入太庙①,每事问。或曰:“孰谓鄹②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太庙问礼

【注】

①太庙:古代开国之君太祖的庙。鲁国的太庙是周公旦的庙,供鲁国祭祀周公。②鄹(zōu):春秋时鲁国地名,又写作“陬”。鄹,是孔子的出生地,在今山东曲阜附近。“鄹人之子”,就是指孔子。

【译】

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请教。有人说:“谁说鄹县那个人的儿子是懂礼的?他进到太庙中,每件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后,说:“这正是礼呀!”

【解】

这里孔子既非假装不懂而问,也不是真的完全不懂,只是为了进一步确认自己的所知和未知而不耻下问,这种良好的修养和谦虚谨慎处事的态度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原文】

子曰:“射不主皮①,为力不同科②,古之道也。”

【注】

①皮:用兽皮做成的箭靶。②科:等级。

【译】

孔子说:“比赛射箭不以射透箭靶为标准,因为各人的力气不同。这是古代的规矩。”

射矍相圃

【解】

射击比赛以射中为目的,而非比较其力,这体现了一种有节制的竞技精神,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点到即止”。反观现今的体育精神,莫不以突破人体极限为傲,大多数运动员由于年轻时过多的负荷,年老以后的身体状况常常不如常人,当体育运动脱离了身体保健,其中得失又如何计量!

【原文】

子贡欲去告朔①之饩羊②。子曰:“赐也!尔爱③其羊,我爱其礼。”

【注】

①告朔:古代的一种制度,每年秋冬之际,天子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这历书包括那年有无闰月、每月初一是哪一天,叫颁告朔。诸侯接受了这一历书,藏于祖庙。每逢初一,便杀一只活羊祭于庙,然后回到朝廷听政。这祭庙叫告朔,听政叫视朔,或者听朔。告,为上告下之义。朔,农历每月初一为朔日。②饩(xì)羊:祭祀用的活羊。③爱:爱惜。

【译】

子贡打算把每月初一告祭祖庙用的活羊撤去不用。孔子说:“赐啊,你爱惜那只羊,我爱惜那祭祀之礼。”

【解】

告朔之礼到了子贡的时候,每月初一鲁君不但不亲临祖庙,而且也不听政,只是杀一只活羊应付了事。所以子贡认为才提出这样的建议,认为干脆连羊也不要杀了。但孔子却认为残存的形式也比什么都不留的好。现今的许多节庆行为,如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中秋吃月饼,等等,就多延续自古礼的残存形式。

【原文】

子曰:“事①君尽礼,人以为谄②也。”

定公③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景公尊让

【注】

①事:侍奉,服务。②谄:谄媚。③定公:鲁国的君主,姓姬,名宋,“定”是其谥号。襄公之子,昭公的弟弟,接替鲁昭公的王位,公元前509~前495年在位。

【译】

孔子说:“按照礼制去侍奉君主,别人却以为你这是谄媚求荣呢。”

鲁定公问孔子:“国君任用臣子,臣子侍奉国君,各自该怎么做呢?”孔子回答说:“君主任用臣子,要合礼;臣子事奉国君,要忠诚。”

【解】

君臣之礼是建立在礼与忠的基础上的,双方都要以礼相待,互敬互爱,但“礼”同时也会随着社会时代改变。按以前的礼(《乡党篇》)描述的,国君有命召见立即动身,国君在场要有恭敬、惶恐的姿态。当时的人认为这是“谄媚”,实际是和当时国君威慑力减弱、神圣的光环消失以及新阶层的兴起都有很大关系,是社会变革必然带来的影响。其实随着君主神性光芒的减弱和消失,最后人与人之间实现的将是坦诚的作为平等之人的相互尊重。孔子遵守古礼,按古礼事君,被当时人不解也是情有可原的。

【原文】

子曰:“《关雎》①,乐而不淫②,哀而不伤。”

【注】

①《关雎(jū)》:这是《诗·周南》的篇名,为全书的第一篇,现代研究者认为此篇是写社会男女恋爱的作品。②淫:过多,过分。

【译】

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哀伤。”

【解】

“乐从中出,礼自外作”,儒家十分注重理性与情感的消融渗透,使理性与欲望相调和,最终融为一体,达到中庸的境界。

【原文】

哀公①问社②于宰我,宰我③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④。”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哀公立庙

【注】

①哀公:鲁国的君主,名蒋,定公之子,在位27年。②社:土地神,祭祀土神的庙也称社。③宰我:名予,字子我,孔子的学生。④战栗:恐惧,发抖。

【译】

鲁哀公向孔子的弟子宰我问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木料。宰我回答说:“夏朝用松木,商朝用柏木,周朝用栗木,栗木的意思是使老百姓战栗害怕。”孔子听到后,告诫宰我说:“已经做过的事就不要解释了,已经施行了的事就不用再规劝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解】

“既往不咎”既反映了儒家“和为贵”的思想,也体现了中国人乐做“和事佬”“和稀泥”的特质。如果是普通的邻里拌嘴、小孩子犯错,确是可以“既往不咎”,且也该如此不计较,但若国之高位者犯错也“既往不咎”,就不可不慎重了。

【原文】

子曰:“管仲①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②,官事不摄③,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④,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⑤,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注】

①管仲:即管敬仲,姓管,名夷吾,齐国人,春秋初期政治家,法家先驱。由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命为宰相,尊称“仲父”,辅助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②三归:相传是三处藏钱币的府库。③摄:兼任。④树塞门:在大门口筑的一道短墙,以别内外,相当于屏风、照壁等。⑤反坫(diàn):古代君主招待别国的君主时,用以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的设施,用土筑成,形似土堆,鉴于两槛之间。

【译】

孔子说:“管仲这个人的器量太小了!”有人问:“管仲节俭吗?”孔子说:“管仲有三处藏金的府库,家中的各项事务都有专职人员处理而不兼任,这怎么谈得上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说:“国君在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为了和别国君主的友好往来,特在堂上有安放空酒杯的反坫,管仲也有这样的反坫。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

【解】

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他施行的改革措施极为有效,使齐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富强起来,并辅助齐桓公称霸诸侯。此处孔子在礼仪方面对管仲提出了批评,但在《宪问篇》,孔子又称许管仲有“仁”,可见孔子盛赞其功业,同时也讥讽其器小。但总体上肯定大于否定,造福于民的功业大德高于行为细节上的小德。

【原文】

子语①鲁大师②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③如也;从④之,纯⑤如也,⑥如也,绎⑦如也,以成。”

学琴师襄

【注】

①语(yù):告诉,动词用法。②大(tài)师:乐官名。③翕(xī):相合、和顺、协调。④从(zòng):放纵、展开。⑤纯:美好、和谐。⑥皦(jiǎo):音节明亮清楚的状态。⑦绎:连续不断。

【译】

孔子告诉鲁国乐官演奏音乐的原理,说:“乐理是可以知道的:开始演奏,翕翕然给人以热烈的感受;继续展开下去,纯纯然给人以和谐的感受;皦皦然给人以清晰的感受;绎绎然给人以余味无穷的感受。如此以至曲终。”

【解】

与孔子相比,孟子以及后世的儒者皆少谈乐。乐最通情,是礼乐教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后世重礼过于乐,导致的后果之一就是重理过于重情,尤以宋明理学为甚。

【原文】

仪封人①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②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③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④。”

仪封仰圣

【注】

①仪封人:守卫仪邑的官员。仪,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封人,镇守边疆的官。②从者:指随从孔子环游的弟子。③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④木铎:指铜制木舌的铃铛。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广大听众。

【译】

仪地的边防官求见孔子,孔子说:“凡是有道德的君子到这里来,我没有不会见的。”孔子随从的学生们带着他去见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何必担心没有官职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把孔夫子作为教化天下人的‘木铎’来警世人的。”

【解】

这一章主要记述仪封人对孔子的景仰和歌颂。从仪地长官的言语中,可对当时天下的无道情形略窥一二。

【原文】

子谓《韶》①:“尽美②矣,又尽善③也。”谓《武》④:“尽美矣,未尽善也。”

【注】

①《韶》:古代歌颂虞舜的一种乐舞的名称。②美:就乐曲的音调和舞蹈的形式而言。③善:就乐曲的思想内容而言。④《武》:古代歌颂周武王的一种乐舞的名称。

【译】

孔子在评论《韶》时说:“美极了,而且也很好。”孔子在评论《武》时说:“美极了,还不够好。”

【解】

这一章孔子以善和美的标准对《韶》和《武》作了评价,瞬以文德受尧之禅,武王以兵力革商之余。武乐虽美而未尽善,大概是孔子认为以兵力得天下,乐多杀伐之气的缘故吧。

此外这里还涉及评判艺术的标准“善”和“美”,须知若纯粹以“善”为善,亦会创造出许多善而不美的艺术来。后世许多“助人伦、美教化”的文章诗歌,包括“文革”时期的许多作品,由于过度求“善”,以致磨灭了艺术真实,最终只能沦为失败品。

【原文】

子曰:“居上①不宽②,为③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注】

①居上:身居高位的人。②宽:宽厚。③为:实施、实行。

【译】

孔子说:“坐在上级的位置,待人不宽厚;执行礼制,不庄重认真;参加丧礼,不哀痛,这还有什么可看的呢?”

同类推荐
  •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原书共分十卷,主要涉及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相关书信及其研究II(第27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相关书信及其研究II(第27卷)

    本卷主要收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时代人的有关书信,其中包括他们的亲人、朋友、同事写给他们的书信,也包括这些同时代人相互之间的通信。本卷还收录了部分译者和编者围绕这些书信写作的译者说明、译后记和编者说明,记录了当时发现这些书信的时间、情形以及翻译过程等情况。
  • 易经与辩证法杂说

    易经与辩证法杂说

    本书所讲“易经”,包括“经“和“传”,行文时或注明“经”,或注明“传”,或注明为后来学者论述,或总称“易经”或“易学”。全书收录了略说易经与辩证法、易经的对立统一律、易经的质量互变律、易学循环论的再认识——否定之否定律等近40篇文章。
  • 周易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周易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在深入考得到有益的启发。了解诸子之学中的深切智慧,也可以增强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 近代社会变革中的伦理探索:从戊戌到五四

    近代社会变革中的伦理探索:从戊戌到五四

    在近代伦理道德变革史上,从戊戌到五四是一个关键性的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政治舞台上激进的革命家,对人的现代化这一近代重大的历史课题极为关注。他们在近代社会伦理思想变迁中的守旧与创新,为我们考察中国近代伦理思想的沿革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近代社会变革中的伦理探索:从戊戌到五四》选取了从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期间在近代伦理思想变革过程中做出积极探索的六位思想家,试图对他们的伦理思想进行梳理,以管窥时代典型人物身上近代中国伦理思想变迁的坷坎不平的历史道路,以及近代中国在人的现代化历程中的多舛命运。
热门推荐
  • 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鬼医毒妃

    鬼医毒妃

    一朝穿越,异能附身,医术精湛,毒术更是一绝。只是,这个本该是受万人景仰的千金小姐怎么是个“废物”?“这…这…这是怎么回事?”用眼扫视周围,她看见了一切,包括那些被尘封在内心的秘密,原来,现在的她竟然可以透视?呵,又是一个医药世家,又是一个弱肉强食的地狱!变强,变强,变强…她的东西谁也不准玷污!她要保护她所有珍惜的东西还有那些真心对她好的人!她蓝子汐——对天发誓!他——温柔的笑容下又藏着什么东西,是否如表面一般温文尔雅?那时他对着她温柔的笑着,那笑蓝子汐从来没有看过,从前也没有,现在,她愣住了,第一次有人用这种微笑看着她,是暖暖的,暖彻心底的笑。从此,她说:“你,就是我最珍视的人,我会变强,我会永远保护你”。但是,却是他一次次的救了她。那时她坚强的背影,震撼了他,他对她微微的笑,不同以往的虚伪,那是发自内心的笑,他看见她愣住的深情,他听见她那稚嫩的承诺,他又笑,更暖的笑,从此,他的心中拥有了对她一生一世的承诺。他——霸道的行为,冷酷的脸庞,强大的背景,可是为何对她情有独钟?第一次见到蓝子汐,他轻笑,不就一个小女孩,为什么那么多人害怕这么一个孩子?可是见到她那稚嫩脸上,坚韧的表情,他也忍不住动容了,难怪,他明白了那个人为什么对这个女孩那么上心了。特别是她那不同于普通女孩的性格,然后,他也深深着迷了!他,要永远拥有她!谢谢小晨奉献的视频:&pstyle=1
  • 无限之信仰诸天

    无限之信仰诸天

    新书首发《重生我为莲》灵气复苏文,可以看看。我叫王超,很不幸,我有了一个严格的师父,他天天逼着我学习龙蛇合击这一门国术,最可恶的是时不时还会在我面前洒一下狗粮,你说可恶不可恶?我叫冷锋,作为一名特种兵,但凡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这是一句让我永生难忘的话,那一切都源自于那个神秘的教官,是他,让我明白了战斗的意义。我叫萧炎,三千世界我为炎帝,然而,即便威压三千世界,每当想起那人的手段,我依旧心中无法平静,只因,他太强大,强大到你永远都无法想象。我叫叶凡,一代叶天帝,曾见过太古乱世来临,吾师以一人之力独战太古几大古皇,那是我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一幕,他是我的骄傲。狠人大帝:不为成仙,只为在这滚滚红尘中,等你归来。
  • 诸天中崛起

    诸天中崛起

    于诸天中崛起,于无限中长生。鹰击长空,鱼跃龙门,孤身奋起,剑指苍穹。偶得金手指,穿梭于无限影视、小说之中。第一卷:国术凶猛【少林寺、新少林五祖……等等等】第二卷:不剧透……【本书重写了,求支持!】
  • 假若不曾来过

    假若不曾来过

    感情是两个人的事情,一个人再努力,也永远没有办法决定两个人的关系,我可以走一万步去见你,也愿意退一万零一步离开你。那年16岁的苏七七,懵懂。“林孜沐,我喜欢你,我们在一起吧。”在18岁的苏七七,相信我,好吗“你怎么就不相信我呢?你当真了解她何馨月是个什么人吗”在后22岁的苏七七。“林孜沐,我恨你,你滚啊!别碰我!别碰我!”“七七,我...”对不起始终未说出口。三年后“总裁,夫人她她”助理离略还没说完,男人紧张的问“夫人找到了吗?”…………在这个世界上。你怎么可能在拥有爱情的同时又拒绝受伤,别忘了,丘比特射出的是箭,不是玫瑰...…………后来果然花火难以抹出来了吗,请敬请期待...[多多支持呦?]
  • 暮光之城(全集)

    暮光之城(全集)

    美国总统奥巴马父女爱不释手,青少年读者奉若神明的青春巨制。当你可以永生不死,你该为什么而活?方文山、饶雪漫、安意如、田原倾情推荐。《暮色》改编青春爱情有大片缔造票房神话,“暮光之城”系列将拍成四部曲,开启下一个魔幻十年。
  • 千万宝宝的替婚妈咪

    千万宝宝的替婚妈咪

    如愿的,她嫁给了原本要成为姐夫的男人,可是他对姐姐一片深情,却把所有的恨加在自己的身上。一份契约,一纸未签字的离婚协议书,她只是一个生子机器。挣扎着,想要找回原来的自己,却因为误会而遭受更狂暴的羞辱……
  • 玄和子十二月卦金诀

    玄和子十二月卦金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家丞相正当嫁

    我家丞相正当嫁

    对于女状元苏薇来说,这世间最难读懂的,是苏允墨难测的心;这世间最难调教的,是萧云晞的纨绔浪荡。自认可以仗着皇宠兴风作浪的三皇子萧云晞觉得,自从遇到苏薇之后,花天酒地与他无缘,风流潇洒自此远离。他从尊贵独宠的天之骄子,变成了大齐最忙最累的人,偏偏还越累越甘之若饴。“你派人授我武艺,亲自教我诗书,世间所有皆倾囊相授,却也断绝了我爱你的权力。”“我萧云晞活了这么多年,还从没有遇到过护不住爱不了的人,谁敢伤她,立杀无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