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5600000007

第7章

【解】

“隆始者易,克终者难,敦厚不渝,其道可久”,孔子认为,交友的重要原则是:始终不渝地尊重对方,这样才能获得对方的尊重。同时,他也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向晏婴学习交友之道,做到“善与人交”,互敬互爱,成为有道德的人。

【原文】

子曰:“臧文仲①居蔡②,山节藻梲③,何如其知也!”

【注】

①臧文仲:鲁国大夫,姓臧孙,名辰,“文”是他的谥号。②蔡:国君用以占卜的大龟。蔡,地名,出产龟,所以把大龟叫作“蔡”。③山节藻梲(zhuō):把斗拱雕成山形,在梲上绘以水草花纹。这是古时装饰天子宗庙的做法。节,柱上的斗拱。梲,房梁上的短柱。

【译】

孔子说:“臧文仲造了间房子给大龟住,柱子雕成山的形状,梁上的短柱画着海藻样的花纹,他怎么能如此‘聪明’呢?”

【解】

鲁国大夫臧文仲在当时被人们称为“智者”,但孔子却认为他并非智者。在孔子看来,臧文仲修建藏龟的大屋子,并装饰成天子宗庙的式样,是一种“越礼”的行为。孔子衡量“智者”的标准是不犯上作乱,不做逾越周礼之事。因此,孔子指责臧文仲“不仁”“不智”。

【原文】

子张问曰:“令尹①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②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③弑④齐君⑤。陈子文⑥有马十乘,弃而违⑦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注】

①令尹: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宰相。②已:罢免。③崔子:齐国的大夫崔杼(zhù),齐庄公就是被他所杀。④弑:地位在下的人杀了地位在上的人。⑤齐君:指齐庄公。⑥陈文子:齐国的大夫,名须无。⑦违:逃跑。

子张

【译】

子张问:“令尹子文多次做楚国的宰相,都没有露出得意的神情;多次被免职,也没有露出怨怒的脸气;(他每一次被免职)都会把已经实施的政令事务全部告诉给来接任的新宰相。您看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够忠诚了。”子张又问道:“算有仁德吗?”孔子说:“无从得知。这怎么能算得上有仁德呢?”子张又问:“崔杼杀了他的君主齐庄公。陈文子家有十辆兵车,都舍弃不要,离开齐国到了另一个国家,他说,‘这里的执政者如同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啊。’说罢便离开了。到了另一个国家,又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如同我们国家的大夫崔子啊。’又离开了。如此,您看陈文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够清白了。”子张问:“那么,陈文子算得上有仁德吗?”孔子说:“无从得知。这怎么能称得上仁德呢?”

【解】

“仁”是一种内在的情感,并非外在的某种才能或品德,所以从外在的才能或品德上是无法判断一个人仁爱与否的。

【原文】

季文子①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②,斯③可矣。”

【注】

①季文子:姓季孙,名行父,“文”是他的谥号,鲁国大夫。②再:两次。③斯:就。

【译】

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思考三次才行动。孔子听到后说:“只需再次思考,就可以去做了。”

【解】

季文子在当时以行事谨慎而闻名,“三思而后行”即时人对季文子的评价。孔子一般都强调谨言慎行,这里可能因季文子太过慎重而影响行事,故有此说。

门人故事季文子为政

季文子为鲁国上卿大夫,位高权重,掌握着国政和统兵之权,有自己的田邑,但是他的妻子儿女却没有一个人穿绸缎衣裳;他家里的马匹,只喂青草不喂粟米。孟献子的儿子仲孙很瞧不起季文子这种做法,问季文子:“你身为鲁国之正卿大夫,可是你的妻子不穿丝绸衣服,你的马匹不用粟米饲养。难道你不怕国中百官耻笑你吝啬吗?难道你不顾及与诸侯交往时会影响鲁国的声誉吗?”季文子回答:“我当然也愿意穿绸衣、骑良马,可是,我看到国内老百姓吃粗粮穿破衣的还很多,我不能让全国父老姐妹粗饭破衣,而我家里的妻子儿女却过分讲究衣着饮食。我只听说具有高尚品德是国家最大的荣誉,没听说过炫耀自己的美妾良马会给国家争光。”孟献子闻知,将儿子仲孙幽禁了七天。受到管教的仲孙,改过前非,也仿效学习季文子。后来消息不胫而走,在季文子的倡导下,鲁国朝野出现了俭朴的风气,并为后世所传颂。

【原文】

子曰:“宁武子①,邦有道则知②,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③不可及也。”

【注】

①宁武子:姓宁,名俞,“武”是他的谥号,卫国大夫,其仕卫于文公、成公之时。②知:智慧。③愚:装傻。

【译】

孔子说:“宁武子在国家政治清明时就显露才华,当国家政治混乱甚至失国时就装傻。他的智慧是谁都可以做到的,但他的装傻却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解】

孔子称赞宁武子是一个处世、为官有道的智能贤者。其实孔子自身性格亦有两方面:一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进取、坚持不懈精神;二是“乘桴浮于海”的洁身自好、保全品节的理想。

【原文】

子在陈①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②狂简③,斐然④成章,不知所以裁⑤之。”

【注】

①陈:春秋时诸侯国名,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一带。②小子:指孔子在鲁国的学生。③简:志向远大。④斐然:有文采的样子。⑤裁:节制。

【译】

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我家乡的那些学生志向远大,行为粗简狂放,像布匹般,已经织得文采斐然,还不知道怎么裁剪呢。”

【解】

公元前492年,孔子周游列国到达陈国传播自己的学说,却屡遭挫败,大为不顺,所以感叹回家乡去大有事可干,何必在此受罪。“不知所以裁之”,指家乡弟子已经斐然成章而未剪裁,回去大有可用。

【原文】

子曰:“伯夷、叔齐①不念旧恶②,怨是用希③。”

【注】

①伯夷、叔齐:殷朝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名允,字公信。叔齐,名致,字公达。其父将死,遗命立叔齐。其父死后,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与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②旧恶:过去的仇恨。③希:同“稀”,少。

【译】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计较以往的恶事,所以他们心上亦少有怨。”

【解】

孔子在本章中大赞伯夷、叔齐“不念旧恶”的高贵品德。不念旧恶、不记旧怨是一种宽容处世的态度,只有不计较个人得失,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和敬佩。

【原文】

子曰:“孰谓微生高①直?或乞醯②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注】

①微生高:姓微生,名高,鲁国人。②醯(xī):醋。

【译】

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率?有人向他讨点醋,他不直说没有,而是到邻居家里讨点醋给人家。”

【解】

孔子提倡做人应该直率、真诚。微生高去邻居家讨醋给予他人,并没有直说自己家中没醋,从此事中,孔子得出微生高称不上“直”的结论。其实,通过微生高借醋一事,可以反映出他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的美德,这是应该被肯定的。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①,左丘明②耻之,丘亦耻之。匿怨③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注】

①足(jù)恭:过分恭敬。②左丘明:姓左丘,名明,鲁国人,为《春秋》作传,成《左传》,又是《国语》的作者。③匿怨:暗中埋怨。

【译】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面伪善、过分恭顺,左丘明认为这种人是可耻的,我也以此为耻。把怨恨深藏内心,表面上却装出友好的样子,左丘明认为这是卑劣无耻的行为,我也认为这样是可耻的。”

【解】

对于“巧言、令色、足恭”的行为,孔子非常反感,这在《学而》篇中已经提及。孔子认为,真正的君子应该是正直、坦率、真诚、表里如一的,这应该成为修身养德者的共同追求。

【原文】

颜渊、季路侍①。子曰:“盍②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③善,无施劳④。”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⑤。”

农山言志

【注】

①侍:服侍,侍奉。②盍:何不。③伐:夸耀。④施劳:表白功劳。⑤少者怀之:让少者得到关怀。

【译】

颜渊、子路侍奉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呢?”子路说:“愿意把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与朋友共同分享使用,即使用坏了,也没有什么可惜而抱怨的。”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对孔子说:“愿意听听老师的志向。”孔子说:“使老一代安心,朋友一代信守承诺,年幼一代能得到关怀。”

【解】

圣贤安仁,颜渊不违仁,子路求仁。子路的回答体现了重承诺、讲义气的豪侠气概;颜渊的回答谦虚、谨慎,重修己身;孔子的回答内外浑然一体,切实而又深远。

【原文】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①者也。”

【注】

①自讼:自我批评。

【译】

孔子说:“算了吧!我还没有看见过能发现自己的错误而及时在内心自我批评的人啊。”

【解】

“胜人者智,自胜者强”。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及时在内心作自我批评,努力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才能使自己不断取得进步。

问礼老聃

【原文】

子曰:“十室之邑①,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注】

①十室之邑:只有十户人家的城邑,比喻人少。

【译】

孔子说:“即使是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忠诚守信的人,只是不如我好学罢了。”

【解】

孔子坦言自己是一个忠诚守信、勤勉好学的人,进而也表明自己的德行是通过“学”而得的。然而这里的“学”不仅包括文献、历史、知识和各种技能,更包括了积极实践人生的态度和精神。

雍也第六

【原文】

子曰:“雍①也可使南面②。”

【注】

雍,即冉雍,字仲弓。②南面:泛指做官治民。

【译】

孔子说:“冉雍啊,可以承担治理国家的重任。”

【解】

古代,坐北朝南是最好的,因此也以这个方向的位置最为尊贵,不论天子、诸侯卿大夫,当作为长官出现的时候,总是南面而坐的。在孔子看来,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国家治理者的,只有具备治理者的品行、才能、学识和素养的人,才能胜任治国安邦的重任。孔子在本章中称赞弟子冉雍是一个有德行的人,认为他是可以成为国家的治理者,并能受到大众尊重的执政者。

【原文】

仲弓问子桑伯子①。子曰:“可也,简②。”仲弓曰:“居敬③而行简④,以临⑤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⑥大⑦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注】

①桑伯子:鲁国人,一说以为庄周所称子桑子,此人生平不可考,行为十分散漫。②简:简要、不烦琐。③居敬:为人严肃认真。④行简:推行政事简而不繁。⑤临:面临、面对,这里当“治理”讲。⑥无乃:岂不是。⑦大:同“太”。

【译】

仲弓请教孔子对桑伯子这个人如何评价。孔子说:“此人有可取之处,只是简单了一些。”仲弓又问道:“平时恭敬严肃而行事简要快捷,用这种办法治理百姓,不也是可以的吗?(但是)平时简单粗略,行动散漫拖沓,这岂不是太简单了吗?”孔子说:“冉雍,你说得对啊。”

【解】

“居敬而行简”,即行事清明简要、果断快捷、严谨自律、认真恭敬。当政者平时养成良好的调查研究习惯,了解民意,掌握实际情况,对所属治内的基本情况的熟稔,然后制定出顺乎民心、达乎民情、合乎民愿的政策。使政简不繁,服务快捷。但如果只是一味从简,就容易失之散漫、不尽责了。

【原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①,不贰过②,不幸短命死矣③!今也则亡④,未闻好学者也。”

【注】

①不迁怒:不把自己的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②不贰过:这是指不犯同样的错误。贰,重复、一再。③短命死矣:颜回年仅29岁,头发就全部白了,由于劳累,很早就去世了,年仅40岁(前521~前481)。④亡:同“无”,没有。

【译】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颜回是勤奋好学的,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曾经犯过的过错。可惜的是他短命早夭。现在也还没有发现这样的人,再也没有听说有像他那样好学的人了。”

【解】

孔子评价颜回好学主要是“不迁怒,不贰过”,说明“学”的主要内容还是行为实践和内心修养,与单纯的知识性学习并不完全一样。

【原文】

子华①使于齐,冉子②为其母请粟③。子曰:“与之釜④。”请益。曰:“与之庾⑤。”冉子与之粟五秉⑥。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⑦急不继富。”

原思⑧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⑨乎!”

同类推荐
  • 普林斯顿大学最受欢迎的思维课

    普林斯顿大学最受欢迎的思维课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思维决定成败。思维控制着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了人的视野和成就。正确的思维方式,让你事半功倍,青云直上;错误的思维方式,让你茫无头绪,劳而无功。然而正确的思维方式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它可以通过后天的锻炼提高。本书概括总结了12种思维方式、精选了54道思维名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引导你如何正确地思考和选择,让你在一筹莫展中找到突破,在乱七八糟中理出头绪,在山穷水尽时峰回路转,从而增强你的思维能力,激发你的大脑潜能,在现代社会中脱颖而出。"
  • 听朱光潜讲美学

    听朱光潜讲美学

    对于如何处理中西关学关系的问题,长期以来众多美学家从各自的学术观点和立场出发,做了积极的探讨和研究。
  • 行走中的言说:一个思想背包客的心路历程

    行走中的言说:一个思想背包客的心路历程

    科学人文系列。本书为一个哲学工作者对于科学、哲学与文化的全方位思考,主要集中在科学哲学、语言哲学、心灵哲学、科技与社会以及科技政策等。观点新颖、视野开阔、语言流畅,适合爱好哲学的大学生及其他科技工作者阅读。
  • 伦理与文明(第1辑)

    伦理与文明(第1辑)

    本书是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对策研究”为主旨、以面向“中国问题和中国立场”的伦理学研究为旨归、以全国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各级党校从事伦理学研究的教学与研究人员为对象的以书代刊系列出版物。本刊力图体现伦理学研究最新的学术成果,并期望将其办成伦理学领域的一个前沿性、有特色、高水平的学术刊物。
  •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纵横古今,横跨中西,齐集史上最权威的关于爱的学问,将爱的真谛通过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娓娓道来。高亮之,福建长乐人。江苏省农科院院长,美国俄勒岗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哲学爱好者,在长期阅读大量古今中外哲学原著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先后出版《综合哲学随笔》、《漫游西方哲学》、《浅谈中国哲学》三本大众类通俗哲学著作,获得各地读者好评。
热门推荐
  • 待嫁新娘:夜歌

    待嫁新娘:夜歌

    【本文慢热】《原名:待嫁新娘:夜歌》自她重生那日起,便已注定情海路上,桃花嫣然,风波不断。夜,“若不曾遇见你,我的心,只会属于自己。”季夜“若不曾遇见你,王侯之位,又与我何干。”幽冥境主,“若不曾遇见你,我怎会动了凡心,祸了江湖。”无尽涯主,“若不曾遇见你,我便不出无尽涯,不灭沧海阁。”前世今生恩怨纠葛,扯不断理还乱!朝堂江湖波诡云涌,逃不脱斩不断!几番纠葛,几番破灭,衣袖轻擦胭脂泪!且看红颜如何逆天而行,又如何倾绝天下!
  • 未来神主

    未来神主

    深渊、魔物、海兽,人类的生存空间前所未有的狭隘。这是一个关于求知和探索的故事神术、魔法、主战坦克、无人机,人类世界从未如此纷呈。这是一个关于战争和杀戮的故事凌瑞:为什么别人穿越到古代虐菜,而我穿越到未来连自己的命运都看不清楚?人类为什么灭绝过一次?为什么地球也有天花板?绿子小姐姐:快给我来一发狂化,对面那个邪恶的家伙需要制裁一下。萨莉亚:容我读个大招!
  • 将爱情放入天平之后

    将爱情放入天平之后

    她自以为她找到了真的爱情,却忘记了他本性便是个公子。娶她?怎么可能?她明明是被他给骗了……当她决然离去,他才发现她的好,再去追她,还有可能吗?该死的,你就不能回头看看我吗?她自认心中有一把绝对公平的天平,可是。当爱情被放到了法律的天平上面,那么,它是否还能彰显出真正的平衡?
  • 蓝帽会·写给我的挽歌

    蓝帽会·写给我的挽歌

    林志铭遇见童海琪时,已经很红了,海报贴满全国各个唱片店的玻璃门,广告身价飙到了很多位数。他离最顶尖最当红的歌星只差一线,并且似乎永远差一线。“那是一道天堑,”林志铭向经纪人摇头,“不是每个人都有那样的机遇。”他去一个剧组友情客串,在剧组包的酒店餐厅用餐,经纪人接电话出去了,正巧从外面进来一个女孩。女孩抬头看见他,脚步忽然顿了顿,一脸震惊。
  • 总裁:我许你天生傲骨

    总裁:我许你天生傲骨

    远离家乡8年的若兮,再次踏上故土,压力,折磨,伤害,病痛的多重折磨下,厉漠谦不离不弃,可若兮为了不让自己的离开造成他的伤害而选择离开,在亲情和爱情的双重背叛下,若兮该何去何从。厉漠谦:我许你天生傲骨,宠你入骨,只愿你不要离开我。分开有时候也是一个很好的结局,在这份爱恨别离纠缠中,又该何去何从
  • 城市之光:香火

    城市之光:香火

    田家岭青年农民田二伏进城打工,生活仿佛早已设置好了一个个陷阱,诱惑毫无戒备的天真烂漫者一步步走向深渊。习惯常听广播法制节目,而且积累了许多法律知识的田二伏,最终却因法律观念淡薄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 无敌小皇叔

    无敌小皇叔

    小皇叔翻了翻一本佛经,突然觉得任督二脉已经打通,想来其中定然是夹着什么玄奇功法。再刺出了毁灭天地的一戟,但是神隐天赋发动,所以别人眼里成了轻飘飘的一刺,戟出,山河破碎。回到田里摘了颗番茄,大口大口吃着,体内突然多出一百年内力。前世模糊,午夜时停,白莲内乱,佛魔灯下黑,除夕夜紫禁巅,怪异灭世,识海异界,原型会,十万铁骑踏穿江湖....这是一个无敌小皇叔从武侠世界,走到玄幻世界,直到掌控超越永恒的故事。PS:尽量支持正版群:106347301 PS:自推新书:《无敌天子》
  • 你是我心中的那点甜

    你是我心中的那点甜

    余生太过漫长,如果有你的陪伴,不过尔尔;人生的酸甜苦辣,与你同甘共苦,不算太差。我有一首要用一辈子来书写的诗,我想,把它读给你听。软萌可爱跆拳道十级小学霸X日天日地表面酷炫内心青涩大魔王
  • 美化生活的装饰艺术

    美化生活的装饰艺术

    装饰艺术是指依附于某一主体的绘画或雕塑工艺,使被装饰的主体得到合乎其功利要求的美化。全书呈现的装饰艺术也是美化了生活,其内容从《欧美各国的装饰艺术》、《美国的装饰艺术》等多国方面的装饰艺术。
  • 命定之爱:零点零一我爱你

    命定之爱:零点零一我爱你

    优秀的人身边,总有那么一两个和自己作对的人。就算并没有真的输什么,但命运总喜欢给自己开玩笑。尤景兰对此深有感触。和沈均认识二十年,从小争到大,她没有输过什么,虽然有过让步,但是沈均也有过。然而,名校扛把子专业毕业的她,进入了跨国上市集团担任总经理助理,毕业年薪六位数靠后,本应是让人羡慕的对象。却万万没想到,上司就是那个隐藏身份二十年的冤家。没办法,班要上,恋爱要谈,也要结婚。和学长顾亦天走过两年多,终于是要论及婚嫁,本是唯一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了。然而婚礼前夕发现出轨。奶奶去世。尤景兰站在人生迷茫的路口,正不知道前路在哪里。却是那个和自己过不去二十年的人,站在路口的前方,向她伸出了手。尤景兰,跟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