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0500000006

第6章 视觉敏感期——跟着孩子的视线看他的世界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事实上,人类的视觉是其他感觉的基础,在视觉的基础之上,我们的触觉、听觉等感觉才会更直接、更具体。因此,每一位家长都应该抓住孩子视觉发展的敏感期,培养孩子的视觉能力,进而发展孩子的认知能力。

捕捉孩子的视觉敏感期

在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玛丽亚·蒙特梭利的著作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生物学界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雌性蝴蝶产卵的时候,会本能地产在树枝和树干交接的地方。在它看来,这里既安全又隐蔽。可是,刚刚出生的幼虫却总是喜欢爬到树枝顶端去觅食树梢上的嫩叶。

同样一种生物,为何获取食物的途径竟然如此不同呢?难道这些刚出生的蝴蝶幼虫具有一种特异功能:知道树干上的叶子汁少难食,而树梢上的叶子鲜嫩可口吗?

面对这一看似非常奇妙的现象,生物学家还发现即使人为地把这些嫩叶送到幼虫面前,它们也不会吃,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蝴蝶幼虫的这一举动完全是因为它们对光的敏感。

当幼虫即将出壳时,出于本能地对光线的敏感,它们常常会朝着树梢最明亮的地方爬去,而在这里,它们恰巧发现了自己赖以生存的食物——树梢上的嫩叶。

后来,随着幼虫的成长,它们对光的敏感性逐渐消失,虽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们仍然还会以嫩叶为食,但这个时候,它们所觅食的嫩叶早已不再限于树梢上的嫩叶了。

好一个神秘的敏感期啊!其实,不仅是蝴蝶幼虫对光有敏感期,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对光也有敏感期,他们对黑白相间、明暗反差很大的地方特别感兴趣。

读到这里,也许很多家长会持反对意见: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他们的视力自然而然就会发展,家长根本没必要有意识地去开发他们的这种能力。

其实,家长的这种观点是非常不科学的。视觉敏感期是宝宝出生后的第一个敏感期,当婴儿畅通无阻地度过了视觉敏感期之后,他就走过了一个发展的台阶。看过下面这位医生曾经历过的事情你就明白视觉敏感期对孩子到底有着怎样的意义了。

有这样一位小患儿,他的一只眼睛患有先天性的白内障,当医术非常高明的医生为他做了白内障摘除手术之后,这位患儿仍然没能复明。

后来经过缜密的分析,这位医生怀疑这可能与孩子视力的敏感期有关。

之后,这位医生又同另外一名非常有名的生物学家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他们找来两只小猫,一只新生的,一只成年的,并用纱布把它们的眼睛蒙上。

过了半个月,这两位医生同时把蒙在两只小猫眼睛上的纱布拆掉。令他们吃惊的是,新生的小猫失明了,而那只成年小猫却很快恢复了视力。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结果呢?

在自然界的生命中,有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不管是人类还是其他动物,在生命的初期,大脑及大脑的功能都处于构建状态。换句话说,就是各种感觉,例如视觉、听觉、触觉等都与大脑中相应的神经中枢联系在一起。像上文中提到的那只刚出生的小猫,当它的眼睛感受到光时,就会通过视神经与大脑建立联系,于是,很快就具备了“看东西”这一本能。

但是,如果小猫出生后就被蒙上眼睛的话,它的双眼就没有办法与大脑中特定的神经中枢建立联系。一旦猫的视觉敏感期消失,即使拆掉蒙在眼睛上的纱布,它的眼睛也将永远处于失明的状态,因为大脑中主管视觉的结构根本就没有被激活,而其大脑也无法接收到眼睛所传来的信号。因此,我们可以说孩子的敏感期与其大脑发育是大有联系的。

同时,视觉敏感期还会影响婴儿智力的发展。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也是大脑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通常,进入大脑的信息中,视觉约占83%。当孩子看到周围事物时,他就会把它们不加思索地、清晰完整地印在脑子里,形成一个牢固的脑映像,类似感光胶片一样。而且科学研究也已表明:利用视觉形象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及综合能力,视敏度高的孩子其大脑中的“感光胶片”更清晰、更准确,他们的脑部发育也会更好,智商也会更高。因此,从小培养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视敏度(即视觉器官辨认外界物体的敏锐程度),能够直接影响智力的发展。

另外,适时开发婴幼儿的视觉,对其语言发展也非常有利。我们都知道,学习语言离不开两方面的促成因素:一是听,可以让人产生语感;二是看,越是视敏度高的婴幼儿越能敏锐地看出说话者在口型以及表情、手势等方面的细微差别。如果婴幼儿具备了这些条件,便能很快掌握母语了。

宝宝视觉发育历程

现代医学普遍认为,宝宝1岁左右,所有成像发育已经完成。4~5岁后,视觉发育完全成熟。

成长日记1:对影子情有独钟

跟所有的健康宝宝一样,1个月左右的淘淘吃奶时总喜欢闭着眼睛,他那可爱憨厚的样子似乎在说:“妈妈,我已经饱了,我要睡觉觉啦。”

可是,最近一段时间,每当淘淘吃奶时,我却发现了一个异常的变化,他的小眼睛总是固定地瞅着某一个方向。

一次,给淘淘喂奶时,我顺着淘淘的视线看去,发现他正瞅着落地台灯,当时我猜想他可能是对落地台灯上的灯罩感兴趣,为了不影响孩子吃奶,我便把灯罩拿掉了。但是,就在我把灯罩拿走后,淘淘的小眼睛仍然直直地盯着落地台灯。

当时我根本不知道,这是孩子到了视觉的敏感期,他是对落地台灯投在白墙上的影子产生了兴趣。

再后来,在一个盛夏的傍晚,我抱着3个月大的淘淘在楼下大树下乘凉。之前,还是又哭又闹的小捣蛋鬼,刚坐下没一会儿工夫,竟然表现得特别乖,不哭也不闹,而且黑溜溜的小眼睛一直目不转睛地看着头顶上方。

“这小淘气在看什么呢,看得这样出神?”我心里这样问自己。

顺着淘淘的视线看去,我也惊讶地发现,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可以看到很多斑驳的光点,而且光点和树叶正好形成了明暗的对比。哦,原来淘淘是被这种景象给吸引了。

(淘淘妈妈)

教子心得

刚出生的婴儿,就像可爱的淘淘一样,喜欢到处寻找淡淡的阴影和阴影的边界,虽说他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而且他的视力发育也不是很完善,但是他的眼睛可以看到一个模糊的、明暗相间的世界。确切地说,此时的婴儿对黑白相间、明暗反差很大的地方格外感兴趣,即便是在妈妈给他们喂奶时也不例外。在他们看来,落地台灯的光影、树叶间隙的点点光斑才是有足够吸引力的地方,事实上,生活中但凡有明暗相交的地方都能让他们高度投入地一直注视着,甚至一点都不知疲倦。

关于这一点,心理学研究也已证实,在儿童的视觉敏感期,黑白相间、对比度比较强烈的事物最容易吸引和维持孩子的注意力。也就是说,如果黑暗中出现一个亮点,孩子的眼睛就会本能地随着这个亮点移动,而且这些事物对孩子视力的发育也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例如,白墙上的影子、成人黑白相间的衣服等,都会刺激宝宝视觉能力的发展。

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误以为给刚出生的孩子买一些颜色鲜艳的玩具,就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锻炼孩子的视力。其实,这些颜色鲜艳、花花绿绿的玩具非但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对孩子视力的发展也不会起太大作用。因为此时婴儿的视力发育尚未完善,再加上他们只对明暗反差很大的地方感兴趣。这么看来,为了发展孩子的视力,家长与其给孩子买颜色鲜艳的玩具,还不如给孩子营造一个黑白相界的世界。一般来说,随着宝宝的不断成长,视觉也开始逐渐成熟,能够辨识周围不同的事物:从1个月大的黑白模糊影像、2个月大的黑白清晰影像到4个月大的彩色影像。

通常,宝宝出生后头半年是视觉发育的最快时期,也是最重要的时期,家长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敏感期来发展孩子的视力、开发孩子的智力。

成长日记2:我家儿子爱看碟

很多来我家做客的朋友,总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你家卧室墙上为什么要贴光碟呢?

每每这时候,我总是洋洋得意地告诉他们:“是因为我家儿子爱看碟啊。”

其实,这里边还有一段有意思的小插曲呢。

原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朋友送给我那6个月大的儿子嘉宝一套儿歌光碟。其实,孩子还那么小,哪里看得懂这些,我就当玩具一样把光碟拿给他玩,没想到一向淘气的小家伙竟然安静地把光碟翻来覆去地玩了十几分钟,而且此后每当我再次拿给他光碟时,儿子都会露出可爱满足的笑容。

这种场景反反复复出现了好几次,有一天,我突然想道:“既然儿子这么喜欢这些光碟,我何不把它们做成玩具呢!”于是,我就把家里所有的光碟都翻了出来,并贴在卧室的墙上。这样,每当我抱起嘉宝时,他就能轻易地看到光碟。每过一段时间,我还会把那些光碟摆成不同的形状。奇怪的是,不管我怎么摆弄,小家伙总是对那些光碟百看不厌。

朋友听我这么一说,都夸我是个“育儿专家”!

(嘉宝爸爸)

教 子 心 得

光碟也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没错。不管嘉宝爸爸有没有意识到,他的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在培养孩子的视觉。

6个月大的小嘉宝之所以会对光碟感兴趣,恰恰是因为他正处于视觉的敏感期,那些对比强烈的事物、运动的事物足以引起他的全部兴趣。而此时一个个再简单不过的光碟会从不同角度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明暗,而且还像投影仪一样折射出不同的物体,而这正好满足了嘉宝视觉敏感期的需求。所以,光碟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长时间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嘉宝爸爸把光碟贴在墙上,摆成不同的形状,让孩子随时可以观察,这对孩子视觉能力的发展可以说是件大有帮助的事情。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当孩子的视觉范围稍微扩大以后,家长便可采用这个方法来培养孩子的视觉能力。

成长日记3:人见人爱到见人就哭

洋洋半岁前是个人见人爱的大方女孩,街坊邻居无论谁见了一逗就笑,无论让谁抱都美滋滋的。有时候到超市购物,导购员逗一逗都笑得跟花儿一样。有时候大人们在一起聊天,小家伙也会凑热闹,咿咿呀呀地说两句。即便见了陌生人,也会主动和打招呼,露出甜蜜的微笑。“这个小宝宝真好玩。”这是人们看到洋洋时最喜欢说的一句话。

可是,洋洋半岁过后,我发现她反倒越来越爱哭闹了。

洋洋刚满9个月时,我带她到门诊注射疫苗。刚一进医院大门,洋洋的两只大眼睛就直愣愣地盯着医生看。没一会儿,洋洋的面部表情就开始僵硬,先是眉头紧缩,接着就放声大哭。这一哭不要紧,简直就停不住了,无论谁来安抚都无济于事。无奈之下,我只好把洋洋抱离门诊,这样她的哭声才算停下来。

在小区里,一见到陌生人,洋洋也是表现出一副害怕的表情,一失往日“大方女孩”的淑女形象。如果陌生人要抱她那就更了不得了,不嗷嗷地哭上几声才怪。

洋洋的这些反应让我很担心,害怕是不是身体发育出了什么问题,就去请教一位有育婴经验的老同学。这位同学听我这么一说,反而笑了,告诉我这是孩子典型的认人时期的正常反应,家长不必多虑。

她接着给我分析:孩子在4~8个月时,视觉发育逐渐成熟,开始有意识地认识周围的事物,开始熟悉他身边的人,谁是一直照顾他的人,谁是陌生人,小家伙心里已经很清楚了。所以,对于长期在他身边的人,宝宝会越来越依赖;而看到陌生人出现时,就会表现出敌对态度。如果陌生人企图将宝宝抱离妈妈,他就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哭泣。

为了顺利度过这一时期,老同学还建议我经常陪孩子做一个小游戏。道具很简单,就是常见的大头娃娃,就像动画片《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中的大头儿子一样,头大身子小。同学还补充说:这个洋娃娃能够教孩子通过认识人的五官,从而很好地度过认人期,而且爸妈也可以利用这个游戏,与宝宝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游戏的过程中,妈妈要反复指着洋娃娃的鼻子对孩子说:“宝宝,你看这是鼻子,妈妈和宝宝都有鼻子。”然后,妈妈指向自己的鼻子,并对孩子说:“宝宝,瞧,这是妈妈的鼻子。”最后,妈妈再指着宝宝的鼻子说:“宝宝,来摸一摸,这是你的鼻子。”

后来,每当我和洋洋做这个游戏的时候,她总会边笑边“啊啊”地回应我。有几次见了陌生人,也会友好地露出她灿烂甜美的微笑。

(洋洋妈妈)

教子心得

婴儿刚出生的时候,他们的视觉还是模糊的,只能看清楚那些黑白反差强烈的事物,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地就能看清楚周围的物体和身边的人。比如,在某一时期,宝宝能够认出妈妈或照顾他的人;也有的宝宝一看到妈妈就微笑,而一看到陌生人就爱哭闹。因此,在宝宝半岁之前,家长就要有意识地给他们添置一个五官分布合理的洋娃娃。因为当宝宝的视觉能力开始发展之后,最能吸引他们兴趣的就是周围人的五官。此时宝宝身边的洋娃娃不但是他们的好玩伴,还能培养他们的视觉能力。当然,在教宝宝认识五官的过程中,家长也在无形中发展了孩子的认知能力。

不过,家长也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年龄还小,哪里听得懂家长的语言,如果你这么想,就错过了锻炼孩子视力和认知能力的最佳时刻,恐怕没有哪位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吧。

总之,作为家长,一定要清楚这个时期是宝宝认识爸爸妈妈、建立深刻印象的关键时期,不要因为自己劳累一天回到家里,总是面对一个哭哭啼啼的宝宝,心里就会不舒服,甚至还会因此而责骂孩子。要知道,并不是每个孩子天生就喜欢无理取闹,如果爸妈用责难或是惩罚的方式来对待小宝宝,孩子反而更容易激动、哭泣。如果孩子的情绪长期难以得到安抚,就会使亲子关系变得愈发紧张,对爸妈自然也就失去了信赖。

同类推荐
  • 乖女孩的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

    乖女孩的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

    《乖女孩的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结合女孩的特性,依据现代社会教育的现状,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出发,详尽地阐述了培养优秀女孩过程中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如培养女孩积极向上的习惯,培养女孩热爱生活的习惯,培养女孩正确的审美习惯,培养女孩自立自强的习惯等,内容丰富且贴近生活,为父母们提供了一套科学可行的教育方案。
  • 十月怀胎一点通

    十月怀胎一点通

    本书总分为孕前、孕期、临产三大部分,包括了怀孕准备、优生受孕、营养锻炼、饮食住行、个人卫生、分娩宜忌等多方面内容,其中涉及了很多易被忽略的问题,特别提醒准备为人父母的青年夫妻重视起来,从盲目怀孕转变为科学的有准备的受孕。本书内容丰富、贴近生活、资料翔实、语言通俗,适合准爸爸准妈妈阅读。
  • 批判中国人的教子方法

    批判中国人的教子方法

    教子,是中国人永恒的话题,教子不当引发的种种问题,也是家长与社会必须面对的危机。从批判中见真知,才能让我们摆脱教子误区,守护孩子顺利成长。
  • 父母应掌握的教子智慧

    父母应掌握的教子智慧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有很多的困惑,例如孩子早恋、学习 不专心、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体会父母的苦心等等。廖康强编著的《父母应掌握的教子智慧》列举了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最应 该懂得的几十种智慧,提供了各种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方法,帮助父母解决这些困惑。《父母应掌 握的教子智慧》内容 简单实用,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 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

    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

    这是一本家庭教育图书。适合2~6岁的孩子的父母阅读。幼儿园,是孩子人格养成、习惯培养的黄金期。上幼儿园是为上小学打基础,上幼儿园是进入孩子进入社会的第一步。父母怎么做,影响孩子的未来人生。最让家长困惑的教养问题,亲子教育专家付小平用自己的家教故事帮您找到答案。这是一本让父母不再为孩子的幼儿园教育而发愁的绝佳读本。
热门推荐
  • 孝心不打折

    孝心不打折

    本书精选了名作家孙瑞林在全国公开发行的刊物中,发表的39篇故事,约十四万字。每个故事或颂扬一种人生积极的态度,或把深奥的道理,融入跌宕起伏的情节变化之中,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其中的《孝心不打折》获得“2005年中国最有影响的故事”优秀作品奖第一名、“首届中国故事节银奖”,并被改编成电视剧;《来自大洋彼岸的声音》获得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学(新故事创作)入围奖。
  • 痴情王爷剩女妃

    痴情王爷剩女妃

    奉旨成婚,因为皇上的圣旨,五王爷冷颜,娶了白尚书的女儿——白可清。我告诉你,你仅仅是皇上加载给我的包袱,所以你最好以后给我乖乖的话,否则,别说你是白尚书的女儿,就算你是公主,我一样休了你。新婚之夜,冷颜看着身着喜服的白可清,冷冷的开口。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

    从1945年日本战败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27年间,中日两国处于无邦交的敌对状态,随着冷战的开始和两大阵营的对立,分属于两大阵营的中国和日本,长期处于“既近又远”的隔绝对立状态。本书对如何把握这一时期的日本对华观,以及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日本的“对华行动选择”,作了系统的梳理。
  • 不悔录

    不悔录

    这部小说主人公是一位特殊身份的知识分子——从有着二十多年军旅生涯的部队作家,突然因意外情况转业,而成了地方作家协会的领导。用主人公自己的话说,论当兵,部队是正规军,地方是民兵,而论当作家,部队是民兵,地方才是正规军。本书以第一人称自叙传式的写法,描写了主人公柳直正值“不惑”之年,由“民兵”转而为“正规军”的特殊经历,及其曲折复杂的心路历程。作品大胆,真实、冷峻而又细腻地揭示了这位特殊知识分子,在自己人生转折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心电图式的心灵独自,其中既有个人与工作交织着的复杂矛盾,又有与之交错的复杂家庭矛盾,以及激烈的婚外感情纠葛。
  • 撩汉太凶猛

    撩汉太凶猛

    陆尔岚纳闷了,全身都被你看光了你生气个什么劲啊?她咳了一声,笑眯眯的问:“龙哥,我身材不错吧?”龙邵焱还是没理她。“龙哥,刚刚你……”“滚。没看到我在看书?”还没说完,就被龙邵焱打断了。因为他已经忍不住了,陆尔岚要是再说下去,自己估计会直接把她丢出去。陆尔岚:“???”她觉得这就是一见钟情。于是开始对他各种的死缠烂打,不到黄河不死心。最后她却在他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从未有过的忧虑,不安,就像一条蛇一样,不断地纠缠着他,他开始慌了。
  • 残明风云录

    残明风云录

    《残明风云录》又名《南明列史演义》,自崇祯未至南明抗清,其中可歌可泣,可怨可憎,可叹可奇者多也,此书当尽述之。
  • 带来灾厄的公主与诅咒化身的骑士

    带来灾厄的公主与诅咒化身的骑士

    被厄运所缠绕,被命运所折磨。月下的两人,立下永恒不变的约定。“我……绝对要救你!”
  • 领导艺术36计

    领导艺术36计

    毫无疑问,没有人希望自己在失败和平庸中度过自己的一生。也没有人不渴望自己能在一方舞台上纵横驰骋,成就一番或大或小的事业。但是现实生活却是这样的: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而有的人却一生平庸!那么究竟是什么决定了我们人生的不同呢?人生成败的关键因素又是什么呢?是家庭背景吗?有的人因出身显贵而平步青云,有的人虽出身低贱也步步高升,可见家庭背景不是成功的关键因素。是经济实力吗?有的人从大富起步而成为巨富,有的人白手起家而成为巨富,可见经济实力不是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才华学问吗?有的人学富五车而功成名就,有的人识字不多而功成名就,可见才华学问也不是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勤奋努力吗?
  • 神罪大明

    神罪大明

    木偶临世,宿命难逆!大明的落幕,满清的崛起,各种匪夷所思的历史进程到底蕴含了何等惊天秘闻?木偶活,大明兴;木偶死,大明亡!诡秘的谶语到底是阴谋还是天命?局中局,计中计,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最终带来的难道只有黑暗王朝的开端吗?一个意外的来客,他无视历史的洪流,他拒绝腐朽的奴役,即使神之降罪,他也只会用手中之刀斩出一个朗朗乾坤!
  • 最强猫神系统

    最强猫神系统

    已弃坑,请勿入坑,拜托了!作者用某种形式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