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1300000003

第3章 温八雅:北源我来了(2)

计划经济时代,北源曾被称为“八闽粮仓”,特别是为国家战备粮存储作出过巨大贡献,北源至今还有一座国家级储备粮库,正是这种单一的粮食生产模式,制约了北源农业经济的发展。

发达地区农业经济结构都是多元化的,农业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经济效益也明显高于种植粮食。以种植香蕉为例,一亩农田种植香蕉的经济效益可能是种植水稻的数倍,许多地区农业开发的重点都转向高效益型的经济作物,或者把水田改成池塘发展养殖业,粮食种植的比例越来越少,有的甚至发展成观光农业。

如北源邻近的江西婺源县广植油菜,每年四五月间黄花遍地,形成花的海洋,再点缀着黑瓦白墙的传统民居,景色煞是迷人,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旅游业的收入远远超出种植油菜带来的效益。

还有更高层次的就是发展立体农业,如圣农公司以“公司+农户”方式,大力发展养鸡业,鸡粪制成有机肥再种植鸡饲料然后养鸡。当然有的是另外一种循环方式,如用鸡粪发电,电反哺养鸡,循环反复,形成产业链条。

总之,论农业经济效益,农业经济作物多元化比单一种植粮食要高得多,但粮食还是要种的,这是政治任务和保吃饭的需要。只是在结构调整上该做怎样的文章,这让北源市委和政府左右为难。

前些年,北源市委、市政府号召广大农民大力种植柑桔,有些农民甚至挖了农田,因为政府对柑桔种植户每株补助30元,农户争相种植,一时间北源满山遍野、甚至稻田里也都是柑桔树,北源成了名符其实的“柑桔之乡”。

客观地说北源柑桔在没有大量种植生产前,柑桔的市场价格还是很好的,一般种植三五百棵柑桔树的农户,年收入五六万元基本还有保障,现在产量猛增,销售流通又没跟上,关键是北源柑桔没有形成品牌特色。

北源柑桔到底好在哪,没人说得出,保鲜技术和产品包装都存在缺陷。收获季节,北源随处可见堆积如山的柑桔,甚至出现桔子挂在枝头上雇人采摘,还要倒贴饭钱、工钱的状况。许多柑桔种植户干脆把成片的果树砍了。

“桔贱伤农”事件引起北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温八雅亲自调研了几次,并指示北源农业相关部门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做好品种改良和农产品流通工作。后来北源经济作物种类增加了许多,尤其在茶叶、烟叶种植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农民的收入不再单纯依赖在种粮上。

温八雅还从机关里抽调了20多名干部派往各乡镇担任乡镇长的流通助理,为北源农产品输出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尤其是北源试种的一种经专家嫁接改良的品种,取名为“桔柚”,结合了桔子和柚子优良特性的新型水果,个大、无籽、味甜,外形也美观,在市场亮相后大受欢迎,流通助理们也大力推介这种新品种,北源桔柚一时名声大噪,产品远销至欧美国家,北源市政府还为此举办过隆重的“桔柚节”。

以温八雅的个性,从不做没有把握的冒险之事,他做任何事都要经过透彻分析,精心测算,做一件事就要做成。因此,上任初期他就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农业和林业上。他认为北源的基础是农业和林业,基础不牢靠,就有可能造成大厦的倾斜,温八雅并非不知晓“无工不富”的道理,但他觉得北源大规模发展工业时机尚不成熟。北源本来工业基础就薄弱,高速公路和铁路均未修通,只有国道穿境而过。

温八雅只注重抓农业、林业的举动也遭到了许多非议,有人认为温八雅思想僵化、保守,缺乏开拓精神,只会抓小农经济。温八雅听到这些议论也就一笑了之。他平日里最反感的就是一些浮夸的领导干部,到何处为官一任都大搞政绩工程,而把民生工程搁置脑后,温八雅不管别人怎么评判,他只是按自己的处事原则行事,时时想着要多为老百姓办实事。

温八雅到北源任职的第二年,横穿北源的福建第二条出省铁路即横川铁路开通了,这为北源经济腾飞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至少为北源的木材和农产品的外运节省了大量运费,缩短了流通时间,当然更关键的是为北源的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从北源穿境而过的横川高速公路也已开工建设。

温八雅觉得北源发展工业的条件开始成熟了。他清醒地意识到,北源的工业不可能发展出高端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没有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撑,是难以发展此类工业的。北源还有大量劳动力市场,有丰富的木竹资源和农产品资源。因此,发展可利用当地资源的劳动密集型的工业企业是比较合适的,但政府要搭建一个怎样的平台,才能吸引投资商来北源投资兴办企业,这又是一个颇令人费脑筋的问题。

现在各地政府为了吸引投资商前来投资,出台的政策越来越优惠,有的土地“零”价格,有的税收“减二免三”,就是减免两年营业税和三年所得税。每一位领导、每一个部门都有引资任务,现在的客商成了“大爷”,政府为在当地投资的客商颁发了客商证,在子女入学、过路费征收等方面都享有特殊待遇,有钱真正“牛”啊!

北源工业从何处突破,众说纷纭。有人说先对一些老国有企业进行改造,让其重新焕发活力。达川几个老国有企业,如造纸厂、纺织厂、电线电缆厂等经过股权结构调整,已成功上市,企业效益日渐增长;还有如达川铝厂、电池厂、水泥厂等一些规模较大的国营老厂,经过合并重组,技术改良,设备改造等一系列措施,企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些老国企都已成为达川经济的主要支柱。

但达川的个体私营经济并不发达,其他经济成分的发展也比发达地区滞后。因此,达川及所属各县、市基本只是保吃饭的财政,尤其贫困落后的几个小县,如果不是靠省财政的转移支付,连吃饭都成问题。北源在达川十个县、市中已属偏上发展水平了,但也只能保住吃饭财政,达川与发达地区发展上的差距显而易见。

温八雅经过一番深入细致的调研,也经过常委会几轮热烈的讨论,决定要振兴北源工业,开辟新的领地,建立北源木竹产业加工集中区,充分发挥北源木竹资源丰富的优势。对效益不好,甚至亏损的中小国有企业或集体小企业实行关、停、并、转,部分职工买断工龄,置换身份,拉开了北源新一轮企业改革的帷幕。

北源的老国有企业虽然不多,但设备陈旧,经营机制不灵活,离退休干部职工多,已成为北源沉重的负担。都说老国有企业贷款改造设备是找死,不改造是等死,这确实是北源工业的现实写照,实行关停并转,身份置换后,大大减轻了北源的负担,至少把大量离退休企业干部职工转向社会保险,为北源市减少了大量不稳定因素。

北源木竹业加工集中区位于北源南郊约三公里处,地势平坦,交通便捷,一期规划占地5000亩,远景规划甚至达到20平方公里,能否做到,包括温八雅在内心里也没数,但刚开始规划,就有十余家企业申请入驻,毕竟北源这次出台的扶持力度很大。

北源市委、市政府专门组建了正科级机构的北源竹业加工集中区管委会,抽调精兵强将充实管委会班子。组建初始,温八雅就指示他们组织两拨人马南下北上,学习其他地区管理经验,他们出台怎样的政策,在北源力所能及范围内,能享受的优惠政策都列上,加上北源得天独厚的木竹资源优势。因此,要来北源投资木竹加工的企业还是很积极响应的,其中有一个浙江客商据说要投资四至五亿元,建亚洲最大的镜框企业。

如果这家企业能来北源投资,那就不仅仅是为北源这个竹业加工集中区奠定基础的问题,而是更能壮大实力的良好契机,根据这家企业的计划报告书,一期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三亿元以上,当然也会给北源带来可观的财税收入。因此,温八雅吩咐管委会同志要想方设法网住这条大鱼。

张文武其实是行伍出身,要说舞文弄墨,倒是成为企业家后,也学会写几笔不怎么上档次的书法,但他收藏的字画是出了名的。据说他收藏的古玩字画的价值有好几千万,从部队退伍回来后,他杀过猪,开过瓷器店,也炒过股,虽然挣钱不算多,可也算完成了原始积累。

后来张文武与人合作开了一家胶合板厂,效益还不错,只是受原材料的限制,胶合板厂规模一直做不大,为进货渠道问题,他与合作伙伴闹得不可开交,最后只好分道扬镳,他把所有股份都盘给合作伙伴,然后把所有钱都投入期货市场。张文武经常对人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这人命好,干啥都顺风顺水。”

张文武至今所做过的每个行当,不管挣多挣少毕竟都有盈利,从未出现过翻船的情况。在期货市场他更是挣得盆满钵满,他甚至对人说他现在对钱毫无感觉,钱在他眼里就是有数字的纸张,但他心里仍有一个不解的结,就是要搞个大型的木材加工企业。他要证明给他的合作伙伴看,他当初的主张是对的。

一次,经朋友介绍张文武认识了一个日本客商。席间,日本客商谈起现在日本及东南亚一带对木镜框及牌坊需求量很大,画框在欧美地区也有很大的市场空间。这让张文武很心动,自己不是梦想着要搞大型木材加工企业吗?投资建个镜框厂不正是个很好的机会吗?但这个企业必须落户在有充足木材资源的地方,因此他早就关注上北源这个“竹木之乡”了。

张文武和人合伙办胶合板厂时,很大一部分原材料来自北源,只是受交通条件限制,且原材料运价成本很高。因此,他当时力主将厂子搬迁至福建浦城县,浦城县靠近浙江,但原材料资源相对丰富,而且浦城县当时已开辟一个规模较大的工业园区,入园条件也很优惠,但合作伙伴就是不同意张文武的想法。因为意见不合,张文武才想方设法退出。当他在网上看到北源发布建立竹业加工集中区的消息后,就决定亲自前往北源考察一趟。

都说有钱人显摆,张文武也不例外,自己乘坐一辆奔驰轿车,他的副总也开了一辆宝马轿车,而随行考察的连司机在内也就是四个人,原本不需要开两辆车的,他就是要以此显示公司的实力。

温八雅亲自参加了接待张文武的宴请,张文武显然是见过世面的人,并没有流露出市委书记亲自出面接待而心怀感激的神态,席间大多谈的是自己商海搏击的经历,言语中颇显恃财傲物之势,仿佛他来北源投资是对当地莫大的施舍,这让温八雅心里像梗着块骨头,但为了北源工业的振兴,温八雅还是强忍心中不快,赔着笑脸直至席散。

张文武第二天到北源竹业加工集中区管委会办公楼座谈时,险些改变了主意。张文武一行刚要进会议室,就看到管委会一位工作人员在会议室里很响地擤鼻涕,并用手指把鼻涕狠狠地甩在地上,正想往门窗上擦手时,张文武一行就进来了。张文武皱了一下眉头,心中暗想这管委会的工作人员素质如此之差,还怎么能搞好服务?

同类推荐
  • 两个人的行走

    两个人的行走

    作者立足西部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用独特视角观察生活,叙述生活,《一头雾水》中,主人公胡一宁因渴望城市生活而逃离农村,却又因厌倦城市生活而希望回归农村;《进城打工》中,民工张二狗痛失爱侄,无法面对亲人,恐惧回家;《梦醒时分》中,魏小丽因生活闲散无聊导致感情出轨,无颜面对家人,选择自尽;《铁面柔情》中,程英为帮丈夫戒毒,不料失手杀夫……总之,每一篇故事的背后,都有一个心酸的家庭,一段难忘的记忆。
  • 冰湖上的盗鱼贼

    冰湖上的盗鱼贼

    前些日子,王队长派张凤祥领我和二愣子回渔村运回来几张大拉网。想不到,我们返回朱老四大泡子途中在黑林子迷路了不说,过夜时还遭遇狼群攻击,在黑林子坚持三天四夜,终于跟前来寻找我们的王队长他们会合了,把大拉网运到目的地。但朱老四大泡子水面实在空旷,最后拉网小队不得不放弃了,转移到卧牛河上游的东大泡子打拉网。西北风裹挟着雪粉在旷野中不停地呼啸刮过,十几个渔民沿着轧硬的爬犁印,迎着初升的太阳向下一个捕鱼点走去。这些日子,我们一直在卧牛河上游的东大泡子打拉网。
  • 街的下面是河流

    街的下面是河流

    卢爱军来到深圳,他的同学罗大枪开着人货车去西乡客运站接他。他俩是小学同学,罗大枪读了六年小学就辍学了,如今在西乡开了一处废品收购站,当小老板;卢爱军一路读下去,读到高中时早已力不从心,被数学烦得头痛,但他父亲不让他辍学。卢爱军的父亲叫卢大勇。卢大勇说:“这么小就想出去打工了,你以为我没打过工啊,我在深圳打工的时候你连个屁还都不是……”父亲总是把话越扯越远,卢爱军比烦数学还要烦他,与其在家里让父亲烦,还不如到学校让数学烦。
  • 秋在枝头

    秋在枝头

    韩丽莎第一次看清秋部长的嘴脸,是全市统战工作现场会结束后的那天下午。散会以后,秋部长悄悄将市委统战部的李部长一行留了下来,在招待所的雅间里开了一桌很上档次的晚宴。秋部长满面红光,酒未沾唇便三分醉意,端着酒杯环顾了大家说,这次摆酒有两个意思,一是特别宴请李部长,二是为韩丽莎接风,谢她一调来就出了大力,使会议开得空前成功。韩丽莎一听,脸马上红了,激动之余有些紧张。她没想到秋部长居然将新来乍到的她看成一个人物。
  • 父亲的风流韵事

    父亲的风流韵事

    颜德良,湖南衡阳人,五十年代初生,曾当过知青、车间主任、厂长、编辑等。七十年代末期开始写作,在《星火》《湖南文学》《文学界》《朔方》《中国铁路文艺》等刊物发表作品若干。现居湖南郴州。我的母亲是童养媳,她大概五六岁时来到我爷爷家。被我外婆领着,朝爷爷奶奶磕了个头,趁我妈到一边去玩耍的时候,外婆一抽身就走掉了。那几天,我姆妈哭叫着到处找外婆,几天几夜都不肯吃东西。其惨状,类似于今天的被拐卖儿童。从此,她在夫家过上了寄人篱下的生活。十五岁时,母亲与父亲圆了房,同年底生下了我。那一年刚好解放,正实行新婚姻法,父亲想离婚,被爷爷一个巴掌打得耳朵流血。
热门推荐
  • 上清灵宝大法

    上清灵宝大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在都市寻长生

    我在都市寻长生

    都市中一个为了长生而奋斗的青年!长生不老是每一个人都想要的,却也是永远都无法做到的!而今李尽就有这么一个机会!可以长生……
  • 五脏气血通补手册

    五脏气血通补手册

    气血的调和为健康之根本。那如何判断自己身体中的气血是否充足,出现气血虚弱的原因,以及用何种方法调补气血呢?《五脏气血通补手册》针对大家关心的一系列有关气血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告诉大家,治疗疾病之时必须先调理气血,将气之降浮理顺,这样疾病不治自愈。《五脏气血通补手册》的内容简洁明了,容易理解,能够帮助广大读者充分了解调养气血的方法,在健康身体的同时远离疾病。
  • 寻龙相师

    寻龙相师

    我出身相门世家,为你揭开相师圈子里,那些惊悚骇人的秘事…
  • 帝国老公太腹黑

    帝国老公太腹黑

    一场精心设计的丑闻,她在豪门盛宴上沦为最大的笑柄,男友却拥着其他女人冷眼旁观。顾唯一转身投入另一个男人怀抱,吃干抹净后,睡过的男人成了她公司的大老板!“今晚该床咚了…”“老板你是在撩女下属!”他对她步步紧逼,拿出红本本:“我是持证上岗!”“混蛋!”她怒喝:“你没戴…”“不戴!”男人一脸认真:“戴了你怎么给爷生猴子!”【本文宗旨宠上加宠,新浪微博:云起叶笙萧】
  • 全能分卫

    全能分卫

    篮球天才突发肥胖病,从此消沉,一朝被虐重新振作,看胖子玩分控双卫,征服国内,扬威NBA,赶科追乔,这是一个少年崛起篮球赛场的故事……
  • 狄更斯(走近世界文豪)

    狄更斯(走近世界文豪)

    “走近世界文豪”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文字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让我们随着这套丛书走近世界文豪,聆听大师们的妙言,感受大师们非凡的生活。在品读这些经典原著时,我们体会着大师们灵动的语言,共享着人类精神的家园,和大师们零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生命和作品的意义,我们将能更多地获取教益。让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学梦从这里走出,在人生的不远处收获盛开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 女总裁的最强王牌

    女总裁的最强王牌

    (别名:女总裁的修仙兵王)LH最强王牌叶枫,因轻敌导致任务失败,因此被除名,返回老家水莲村时,接受了鬼老头给他找的工作,孤身一人,来到了平城市,给美女总裁当保镖。坐拥天下,唯我独尊。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九木已有230W字完本作品(王者唐飞)和400万字完本作品(无敌杀手俏总裁),放心入坑。
  • Over the Teacups

    Over the Teacup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摇椅边的心灵盛宴(听外婆讲那些人生的智慧)

    摇椅边的心灵盛宴(听外婆讲那些人生的智慧)

    《摇椅边的心灵盛宴——听外婆讲那些人生的智慧》一书以月份为单位,分十二部分,内容涉及广泛,不论是寓言、传说,还是名家趣事、邻里小事,应有尽有。本书文字清新、说理透彻,又毫无堆砌累赘之感,每个故事都是一道心灵大餐,每个哲理都是一盏人生明灯,在我们为孩子呈现的这桌心灵盛宴上,相信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份感动和充实。”小船儿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夸我是好宝宝,大姑子,小舅子,年糕里藏着一粒大枣子……“回荡的童谣中,我们从未走远,因为那是生命的吟唱,那是一种无穷的力量,在黑暗中生生不息,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