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1400000002

第2章 少年当家(2)

吃晌午饭时菊仙倒在人家的麦秸堆上睡着了,郭玉芝可怜女儿,想让她多休息一会儿。加上风大坡陡,山路难走,天黑以前赶不到借宿的村子。李发全指着不远处山洼洼里的一座小庙说:“咱们就到那庙里过一夜吧。”庙里有一个看庙的,俗称善友。正殿供着一尊菩萨,供桌上有香炉签筒,也断不了有人来烧香许愿、抽签问卦。这里的情况,李发全很熟悉,他认识看庙的善友,于是一家人就在小庙里过了一夜。

第二天早上,郭玉芝说:“咱们求签问上一卦吧,看看在平顺能不能找到一个安身的地方。”李发全说:“你去求吧。”郭玉芝的本意是让李发全去,看来他不乐意,便双手按摸几下头发,抖起精神去找善友、拜菩萨。这时全部家当都已收拾停当放在禅院里,顺达和弟妹们守在殿门口等候。

善友念念有词,他们听见了:“脚踩两只船,进退两为难,要问翻身日,铁树开花时。”铁树开花这个比喻,乡下人也听说过,顺达有几分不服气,鼓励爹妈说:“铁树开花也不过是迟早的事。”郭玉芝也自我宽慰说:“咱已舍弃了东山底,脚踩两只船,已放跑一条船,就剩下逃荒这条船!到了路家口就开船。”……

李顺达一家人走走歇歇,一天只吃两顿红薯干。就在把所带红薯干全吃完的那天,一家人忍着饥饿,拖着疲惫的步子,在天黑时到了路家口。

顺达的舅舅郭双龙,也是吃了上顿愁下顿的穷佃户,他有心把姐姐一家留下来住些日子,可是瓮缸里也舀不出多少米面来。

郭双龙四处打听,得知路家口有个人称二地主的郭召孩,他想转租平顺西沟的五亩二分坡地和三孔破土窑,便再三去求情,经过几次谈判,二地主看在都是姓郭的这份情面上答应每年出三石租子,把坡地和土窑转租给了李顺达一家。由于郭双龙力劝姐夫李发全重返晋城干他熟练的木匠活,租契上就写着李顺达的名字,十四岁的李顺达正式当家了。他二话不说,当起佃户,担负全家人生活的担子。

西沟就是半里长的一条石头沟,还有三条小沟岔,连李顺达一家才十九户,散居在三岔口、南沟、后背、北沟、磨石凹、水上、桑掌凹等七个小山庄。李顺达住的地方叫三岔口,算是西沟的一个小中心。他租的五亩二分地,分散在南山坡上。这里三条一耙宽的,那里四块尖三角的,大大小小竟有三十二块,有几分像他娘积攒下的布块。三孔破土窑,是圈过羊的,又脏又臭,一股子羊膻气。换上别人,也许会嫌弃,他们一家却满不在李顺达一家在3孔破窑洞一住就是25年。

少年当家乎,虽不懂得大丈夫能屈能伸的人生哲理,但也懂得只要吃苦耐劳,总能让一家人不受饥寒。

李顺达把逃荒担子一放,就拾掇破窑。垒炕,砌火台,修理门窗,把他从爹那里学来的手艺都用上了,二弟富达和大妹菊仙,都是听他使唤的“小工。”郭玉芝进进出出,一边拾掇手头零碎活一边与来看望他们的人说话。

西沟十九户人家中,有十七户是从河南逃荒来的佃户,过去互不相识,一说起来就亲如一家。宋金山、王周则是两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他们听说李顺达一家也是从河南逃荒来的,便把顺达当成自己的亲兄弟,担水的担水、和泥的和泥,放下扁担又搬石头,帮助顺达安家。

李顺达肯帮助别人,实实在在;别人帮助他,他也不会客套。就像刚才吩咐弟妹们一样,学着晋城工地老师傅们做活的架势,高喉咙大嗓子叫喊着:“来泥!”沉默寡言的王周则赶快铲起一锹泥,不声不响地送到李顺达面前。

李顺达又喊:“石板!”“来啦!”宋金山亮着嗓门答应一声,搬起一块石板“噔噔噔”一路脚步声朝李顺达跟前飞跑。

李顺达嘿嘿地笑着,感激地看了宋金山一眼。金山不像周则那样高大,可是他浑身都是劲。顺达接过石板,稳稳地盖在炕洞上,拣起两块小石片垫平。他正要喊叫来泥,王周则已把一锨泥送到他面前了。顺达跟爹到过几个县城,与不少工人在一起做过活,他觉得不论在什么地方,人们走到一起互相帮助就是一家人。每逢跟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他就感到格外高兴,干起活来特别有劲。他想起爹在东山底说过的话,便问王周则:“周则哥,这儿有这么多山坡,咱们能不能开荒种地?”提起开荒种地,周则就气愤不平,话语也多了:“荒坡石山都是有主的,不许咱们穷人碰一下,我家刚逃荒来到西沟时,看见这么多荒坡,以为只要肯劳动就不愁过日子。可是只在坡上刨了两镢头,叫老小子看见了,说这山是他家的,拦住大骂了一顿还不算,晚上把我哥叫到沙底栈村公所。村长、闾长都是替有钱人说话的,先吃拉面后评理,最后评了我家没理,还得给众人出拉面钱。我家没有钱,村长说先向老小子借上。老小子掏出五块钱,驴打滚的利钱。打那以后欠下阎王债,老小子年年逼债,我家年年还,总还不清啦!”郭玉芝听了周则的话,心头“咯噔”又压了一块石头:逃荒到平顺谋生,是不是又错了?顺达却想到另一边,他抱打不平:“这荒坡石头山,咋就能成了他家的?”“我和我哥也这样说。你猜人家咋讲?”周则双手叉腰,学着老小子的腔调说:“你们都是从河南飘来的草灰,这山是你们从河南背来扛来的?我就是当地人!”顺达又问:“老小子是个什么人?”“老小子是石匣的大地主,他叫张孝则,我们都叫他老小子。他说西沟的这些山和地,有一半是他家的,一年要刮走几十石租子。这地方山多石头多,是个苦地方,可是要没有那些地主老财霸占,咱们靠自己的两只手也能养活一家人。可这里地主说我们是草灰,只配当佃户。”顺达听到人家叫河南人草灰,只是无奈地一笑。河南人口多,不少人四处漂泊,居无定所,让外人讥讽为随风飘散的草灰。

他低下头一边做活,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山坡不是房屋,怎会成了他的?宁可让荒着长野草,也不让穷人刨开种庄稼!其实,这些地也都是穷人开出来的,有钱人谁摸过一下镢把儿!”顺达这几句话,引起了正在与郭玉芝说话的一些长辈们的注意,都回过头来瞧他。这时,一个猴脸尖腮的人顶着瓜皮帽大摇大摆走过来,他手里拿着一个长条儿账本子,装成办官事的模样,斜起黑豆眼装腔作势地说:“新来的这一家姓什么?掌柜的出来说话。”李顺达一看他那架势,心里就很不舒服,他只管低头做活。一院子的人都不想答理,他又大声说:“听到吗?掌柜的叫什么名字?”宋金山碰了碰李顺达,凑在他耳朵边悄悄地说:“这个人叫老秃子,住在沙底栈,因为西沟全是穷苦人,又与沙底栈是一个行政村,让他来当西沟的闾长,管咱们。”老秃子见人们对他冷冰冰,心里窝着火,凶神恶煞地扫视了人们一眼,盯着李顺达走来说:“嘟囔什么?要守规矩。我对你们说话,不听可不行!”李顺达没有停手里的活儿,也不看他一眼,有几分故意怠慢:

“你是干什么的?我们初来乍到,不知道你们的规矩。”老秃子反倒口气和缓了一些:“你就是掌柜的么?”“我爹出去了,有什么事就对我说吧!”李顺达从容不迫,很像个当家人的样子。自从离开路家口舅舅家那一天起,他就暗下决心要支撑起这个门户,替娘分忧,保护好弟妹们。

“明天一早,提一升米来支公差。来晚了要受罚!”老秃子连唬带吓说罢转身就走。

宋金山和王周则追上老秃子,拦住他说:“人家才来,还没安下家,就支公差?”老秃子打量着两个穷小伙子,刁难地说:“你们西沟十九户,挨门子派差,十八天轮一回,明天挨到他门上,他不去谁顶替?”王周则和宋金山同时说:“我顶替。”老秃子冷笑着说:“你们要顶替他支差,还有一块银洋的门头捐,你们也替他出!”说着便伸出一只手:“来,拿出来!”李顺达见老秃子难为金山、周则,便扔下手里的活计,大步走到老秃子跟前说:“我去就是。支公差做甚事?”老秃子打着官腔说:“给过往的官家带路,转送公文信件,碰上甚事做甚事,现在我也说不清。”老秃子一转身,宋金山就朝他的脊背唾了一口,向李顺达说:

“你别听他说得冠冕堂皇,像那样的公差一月二十天也遇不上一次。

支公差,就是给他家白干活儿。”李顺达摇摇头,若有所思地说:“给他家白做活,还要自带口粮?

也太过分了吧。”宋金山提起这事就有气,无可奈何地说:“要不然,老秃子为甚叫派公差?明天是你,后天就挨上我啦,一天一个人给他家白做活。

当个闾长就这样压榨咱们受苦人!”“什么鬼世道!就是不叫咱们穷人活。他不叫咱活,咱偏偏要活!

立在石头上,也要生根站稳。”顺达的话语掷地有声,脸上却没有带出多少气愤,说着,又返回土窑里干活。他心里憋气的时候,做起活来就特别狠,二寸多厚的石板,他双手端起来在别的石头上一碰,就刀切一般成两块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郭玉芝把从路家口弟弟家带来的一些小米用粗布手巾包上,让顺达提着去支公差。自己又领着小儿女们安顿家里。郭玉芝是个有心计的人,她知道不论什么地方都是有钱有势的人横行霸道,穷人走到哪都不会有好日子,初来西沟的那份轻松又没了,可还是决心在西沟扎根熬受,死活也不再往别的地方挪窝了。

富达和贵达毕竟年纪小,还沉浸在新环境的兴奋之中。他们到山坡上割来两捆荆条,母子们坐在院子里编成荆条囤子,挨墙根摆着,再把囤子里面抹上泥,准备在秋后放粮食。贵达好学习,跟着别人认了几个字,他用心地在泥囤子上刻了“玉茭”、“谷子”等字样,用锅底黑描画着。

郭玉芝见孩子们那样天真地向往过上好日子,心里感到一阵酸楚。她担心今后的道路还会有许多坡坡坎坎。她在心里给自己鼓劲:

孩子们快长大吧,庄稼人与土地打交道,只要肯出力,舍得流汗,兴许能熬煎得吃上个肚儿圆。

原以为这里山坡多,能多开些地,眼下是没指望了。一家人只有在租来的五亩二分山坡地上熬煎。犁地没有牲口咋办?孩子们说:

“人拉犁吧!”于是顺达拉着一股绳,富达和贵达轮换着拉一股绳,郭玉芝把着犁拐子,开始为播种准备。菊仙带着四弟在地头玩,还要捎带挖野菜。种地不能没有粪,一家人起早搭黑拣羊粪。地里尽是石头子儿,一家人便整天蹲在地里拣石头子儿。做完自家的活,顺达还给别人打短工。天不亮就来到“短工市”上,手拄着镢把等雇主。雇主不仅以貌取人,还要判断哪个人厚道肯出力,就看镢头,哪个人的镢头大,就雇他去做工。顺达总是早早地就被人领走。

李顺达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没明没夜地在地里干活,在院里打了一眼旱井。饭前饭后有一丁点儿空闲,还要在院外栽几棵树。仅仅一两年工夫,不仅那三十二块山坡地变了一副模样,院里院外也长满了树,一片勃勃生机。就连窑顶上也长起了果树苗,那是顺达娘郭玉芝种下的桃、杏和核桃,如今也亭亭地长起来了。

天旱时,他还担上旱井里存的水浇地。庄稼也比别人家的长得好。这天,顺达刚从外边打短工回来,站在窑顶上望娘在哪架山上搂柴草,忽然看见老秃子又朝三岔口走来,便暗暗想道:黑煞神上门,又没好事!

他转过身装作没看见的样子。老秃子走上坡来,朝窑顶上喊:

“窑顶上干活的!派官烟喽!快下来交款!”李顺达粗声粗气地应答:“派什么官烟?”“官烟就是大烟,知道不知道?公家分派下来的,各家各户都有一份。”山西的土皇帝为了聚敛钱财,鼓励广种罂粟,用手中的权力摊派推销什么官烟。可是这个“官”字出在老秃子嘴里,很难说不是敲诈勒索。不过,李顺达反正是不买账的。他说:“俺家连小烟也不吸,要大烟做什么?”老秃子把胳膊一挥:“你吸不吸烟,公家不管,但烟款你得付。”李顺达知道,跟这种人有理也说不清,多说白费口舌,回答得挺干脆:“俺没钱!”老秃子哼了一声,伸直脖子喊:“你给我下来!没钱更得早给,这是官家的规矩,谁也不能违犯!”“没钱怎么给呀?”“我给你记在账上,驴打滚的利息。”李顺达双手叉住腰,挑战似的说:“我就要违犯这个规矩哩,你能把我怎样?”老秃子气急败坏直跺脚,李顺达脸上倒显出轻松的笑容。他来西沟这两年,见老秃子专门欺压穷苦人,对外来佃户更厉害,心里早窝下一肚子气。今天他成心要气一气老秃子。自己家是一担子挑来的,如果欺侮得不能在这里活下去,无非是一担子再挑走。不过,自己不会轻易走人。

同类推荐
  • 千古传奇

    千古传奇

    本书描写了《西游记》中的唐僧原型玄奘,孤身一人,九死一生,到西天(古代印度)取经的真实经历。再现了他以高深的佛理及渊博的学识倾倒了印度王国,震动了西域诸国,在印度、中亚获得了至高无上荣誉的事迹。回国后,辛苦翻经,弘佛受到了大唐朝廷的高度器重及臣民的敬仰,圆寂后在长安竟有百万民众送葬,超过了历代任何一个皇帝的葬礼,读之让人啧啧称奇、惊叹不已……全书惊心动魄,引人入胜。既给人以历史文化的感悟,又得到文学美的享受。
  • 最优雅的民国女子:她们,不曾输给时光

    最优雅的民国女子:她们,不曾输给时光

    一本描写民国才女的通俗读物,也是一本了解民国女子、学习民国才女优雅和提升个人魅力的书。时光总是无情的,却被这十四个或权倾一时,或明艳倾国,或才德震世的女子轻柔的化去其中的冷酷,留给世人和煦动人的春光。潘玉良、凌淑华、庐隐、吕碧城、萧红、林徽因、阮玲玉、陆小曼、石评梅、张爱玲……她们在女子本就低微的时代,却用独立自强将时光雕琢的如此曼妙可人,愉悦了自己,滋润了他人;她们在危机四伏的动荡乱世里,却守得住内心一份真情,用一番旷世痴恋为风华岁月浇筑了一座令后世敬仰的丰碑。即便狂浪呼啸,自有这十四个永锢于时光中的女子,用美到极致的馨德,为迷茫的你拨开生活的迷雾,重新找到前行的方向……
  • 绝代佳人:西施

    绝代佳人:西施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绝代佳人:西施》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绝代佳人:西施》在深入挖掘和整理绝代佳人西施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孔氏家族全传

    孔氏家族全传

    本书描述了孔祥熙的传奇人生:孔圣裔孙,基督信徒,反清志士,协理教案,留学美国,铭贤学校校长,民军司令,留日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娶妻宋霭龄,追随孙中山,促使蒋宋联姻,投靠蒋介石。孔祥熙长期主理国民政府财政,主要政绩有改革中国币制,建设中国银行体系,加大国家对资本市场的控制等,但同时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最后被迫去职,离开政坛。
  • 章太炎家族:革命元勋文化遗民

    章太炎家族:革命元勋文化遗民

    他是开创民国的革命元勋。一生七被追捕,三入牢狱,未有惧色。他学问深湛,在高人林立的晚清民国,被公推为大师。几经世变,这位国学巨公,从早岁的激越,渐变为晚年的苍凉,他的离去,也把世人赠予他的“颓唐”,留给了他所热爱的民国。
热门推荐
  • 天作之合(下)

    天作之合(下)

    《天作之合(下)》由全能人气作家赤焰冷编著。《天作之合(下)》是“花火陌上花开文学系列”之一,讲述了:山西的危机只是困住孔不二的圈套,那个幕后黑手的真正目标是与山西领近的京城及京城里的皇帝,是整个政权。 孔不二大惊失色,措手不及之时陈薇却与齐筝一起服毒自杀,离他而去,孔不二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陈薇。他来不及感伤,急急赶去京城,然后一系列疑团扑面而来,二姐孔灵的身世之谜,陈薇为何选择自杀,到底是生是死?真正的幕后黑手到底是何人?陈薇真正爱的又是谁?
  • 咋的,就死缠烂打

    咋的,就死缠烂打

    于薇在一次偶然机会下认识了投资商何汝穆、并被安排做他导游,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狂追。直到多年以后,于薇再回想起这一段往事,不禁跟儿女傲娇感慨得瑟,“知道么,作为一个女人,有时候不能太矜持了……看没看见,你们崇拜的老爹就是再腹黑再毒舌再优质,不还是被我给收服了?!”
  • 巴蜀奇人(巴蜀文化丛书)

    巴蜀奇人(巴蜀文化丛书)

    展现了作者对于稗官野史和民风民俗这类下里巴人式的东西的熟稔。他为我们开辟了另一条道路:历史后花园的隐秘小径。
  • 动物:动物世界的考察

    动物:动物世界的考察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激励广大青少年认识和探索宇宙世界的无穷奥妙,根据新研究成果,特别编辑了这套《学科学魅力大探索》,主要包括真相研究、破译密码、科学成果、科技历史、地理发现等内容,具有很强系统性、科学性、可读性和新奇性。本套作品知识全面、内容精炼、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能够培养我们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青少年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
  • 李文忠公选集

    李文忠公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切从穿越火线开始

    一切从穿越火线开始

    从穿越火线开始的故事,死亡泰坦,世界Boss你们能打的过吗?比武力你们都不我对手。比武器我在你们之上。呵,你的神体能抗的住毁灭一枪吗?英雄在手,天下我横着走。
  • 斩魄弑魂

    斩魄弑魂

    踏仙界,灭宗门;斗仙佛,弑妖魔;生死爱,恒古情;剑冷血,拳惊天;破长空,九剑诀;灭沧海,玄天功;斩魂引,开大道;立九界,慑星辰。他用剑道九式惊天、裂地、灭空、斩神、绕魂、追风、射月、破五(五行)、荡云。独杀天下。他创造练气---筑基---凝灵---灵动---化婴---空境---涅魂—飞升之境界。她,东方玲儿,天之骄子,和他既是同门,又暧昧不断,最终是否为了他破色戒。她,杜新无双,塞外女修,是否是东方玲儿的化身,她竟然和东方玲儿如此相像,是否能陪着他走过杀怪之路,是否能成为他的最爱。他,阿肥,是男是女?他是神兽,但是所有人都代替不了阿肥,他是钟田敏生命中走的最进的,最亲密的伙伴。她,吕明兰,海外美仙,是否能和他一起双休,他能把她们全部都纳入怀中么?且看主人公肿么耍手段。丹道、修仙、收神兽、灭妖兽、泡妞儿、创功法、立仙门,哈哈!生他四五十个仙娃,自成神仙家族体系,好处一个都不能少。
  • 媚眼天成

    媚眼天成

    一场车祸,一只手镯,成就了她一身异能,媚眼天成!一件往事,一段噩梦,让她相信只有自己变强才不会任人凌辱!她究竟是谁?出身农家,却身怀绝技,断生死,识顽石。从一个任人欺负的普通学生,摇身一变成为所有人眼中的宠儿,苏翊表示压力很大。柔荑轻抚,媚眼微眯,拜倒在她裙角下的又何止是男人,更有美玉翡翠!苏翊傲然:我能看穿你的心肝脾肺肾!某男眼看着这个毫不起眼的女人一步一步华丽蜕变,如同美玉一样让移不开眼,心里默默念着:再不吃被别人先下手为强可就得不偿失了,啧啧…小羽毛,你是我的!
  • 画山水赋

    画山水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妃子我独尊:龙妃戏诸王

    妃子我独尊:龙妃戏诸王

    小纪新文《一等皇后的烦恼:陛下为妒夫》已发,大家要支持哦http://m.wkkk.net/origin/workintro/351/work_m.wkkk.net于北夏国,她亲眼看到母妃受虐而死,她满腔仇恨,却只能笑面迎人,忍辱负重,多次死里逃生。他,妖艳无比,灵艳不可方物,面具下的那张脸又有何其的冰冷;他,危险尤物,神秘身份,作风令人闻风丧胆,却对她有着无人可知的阴谋……四年后,皇宫风浪大作,当她报以旧恨之后,谜雾重重,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