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1400000002

第2章 少年当家(2)

吃晌午饭时菊仙倒在人家的麦秸堆上睡着了,郭玉芝可怜女儿,想让她多休息一会儿。加上风大坡陡,山路难走,天黑以前赶不到借宿的村子。李发全指着不远处山洼洼里的一座小庙说:“咱们就到那庙里过一夜吧。”庙里有一个看庙的,俗称善友。正殿供着一尊菩萨,供桌上有香炉签筒,也断不了有人来烧香许愿、抽签问卦。这里的情况,李发全很熟悉,他认识看庙的善友,于是一家人就在小庙里过了一夜。

第二天早上,郭玉芝说:“咱们求签问上一卦吧,看看在平顺能不能找到一个安身的地方。”李发全说:“你去求吧。”郭玉芝的本意是让李发全去,看来他不乐意,便双手按摸几下头发,抖起精神去找善友、拜菩萨。这时全部家当都已收拾停当放在禅院里,顺达和弟妹们守在殿门口等候。

善友念念有词,他们听见了:“脚踩两只船,进退两为难,要问翻身日,铁树开花时。”铁树开花这个比喻,乡下人也听说过,顺达有几分不服气,鼓励爹妈说:“铁树开花也不过是迟早的事。”郭玉芝也自我宽慰说:“咱已舍弃了东山底,脚踩两只船,已放跑一条船,就剩下逃荒这条船!到了路家口就开船。”……

李顺达一家人走走歇歇,一天只吃两顿红薯干。就在把所带红薯干全吃完的那天,一家人忍着饥饿,拖着疲惫的步子,在天黑时到了路家口。

顺达的舅舅郭双龙,也是吃了上顿愁下顿的穷佃户,他有心把姐姐一家留下来住些日子,可是瓮缸里也舀不出多少米面来。

郭双龙四处打听,得知路家口有个人称二地主的郭召孩,他想转租平顺西沟的五亩二分坡地和三孔破土窑,便再三去求情,经过几次谈判,二地主看在都是姓郭的这份情面上答应每年出三石租子,把坡地和土窑转租给了李顺达一家。由于郭双龙力劝姐夫李发全重返晋城干他熟练的木匠活,租契上就写着李顺达的名字,十四岁的李顺达正式当家了。他二话不说,当起佃户,担负全家人生活的担子。

西沟就是半里长的一条石头沟,还有三条小沟岔,连李顺达一家才十九户,散居在三岔口、南沟、后背、北沟、磨石凹、水上、桑掌凹等七个小山庄。李顺达住的地方叫三岔口,算是西沟的一个小中心。他租的五亩二分地,分散在南山坡上。这里三条一耙宽的,那里四块尖三角的,大大小小竟有三十二块,有几分像他娘积攒下的布块。三孔破土窑,是圈过羊的,又脏又臭,一股子羊膻气。换上别人,也许会嫌弃,他们一家却满不在李顺达一家在3孔破窑洞一住就是25年。

少年当家乎,虽不懂得大丈夫能屈能伸的人生哲理,但也懂得只要吃苦耐劳,总能让一家人不受饥寒。

李顺达把逃荒担子一放,就拾掇破窑。垒炕,砌火台,修理门窗,把他从爹那里学来的手艺都用上了,二弟富达和大妹菊仙,都是听他使唤的“小工。”郭玉芝进进出出,一边拾掇手头零碎活一边与来看望他们的人说话。

西沟十九户人家中,有十七户是从河南逃荒来的佃户,过去互不相识,一说起来就亲如一家。宋金山、王周则是两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他们听说李顺达一家也是从河南逃荒来的,便把顺达当成自己的亲兄弟,担水的担水、和泥的和泥,放下扁担又搬石头,帮助顺达安家。

李顺达肯帮助别人,实实在在;别人帮助他,他也不会客套。就像刚才吩咐弟妹们一样,学着晋城工地老师傅们做活的架势,高喉咙大嗓子叫喊着:“来泥!”沉默寡言的王周则赶快铲起一锹泥,不声不响地送到李顺达面前。

李顺达又喊:“石板!”“来啦!”宋金山亮着嗓门答应一声,搬起一块石板“噔噔噔”一路脚步声朝李顺达跟前飞跑。

李顺达嘿嘿地笑着,感激地看了宋金山一眼。金山不像周则那样高大,可是他浑身都是劲。顺达接过石板,稳稳地盖在炕洞上,拣起两块小石片垫平。他正要喊叫来泥,王周则已把一锨泥送到他面前了。顺达跟爹到过几个县城,与不少工人在一起做过活,他觉得不论在什么地方,人们走到一起互相帮助就是一家人。每逢跟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他就感到格外高兴,干起活来特别有劲。他想起爹在东山底说过的话,便问王周则:“周则哥,这儿有这么多山坡,咱们能不能开荒种地?”提起开荒种地,周则就气愤不平,话语也多了:“荒坡石山都是有主的,不许咱们穷人碰一下,我家刚逃荒来到西沟时,看见这么多荒坡,以为只要肯劳动就不愁过日子。可是只在坡上刨了两镢头,叫老小子看见了,说这山是他家的,拦住大骂了一顿还不算,晚上把我哥叫到沙底栈村公所。村长、闾长都是替有钱人说话的,先吃拉面后评理,最后评了我家没理,还得给众人出拉面钱。我家没有钱,村长说先向老小子借上。老小子掏出五块钱,驴打滚的利钱。打那以后欠下阎王债,老小子年年逼债,我家年年还,总还不清啦!”郭玉芝听了周则的话,心头“咯噔”又压了一块石头:逃荒到平顺谋生,是不是又错了?顺达却想到另一边,他抱打不平:“这荒坡石头山,咋就能成了他家的?”“我和我哥也这样说。你猜人家咋讲?”周则双手叉腰,学着老小子的腔调说:“你们都是从河南飘来的草灰,这山是你们从河南背来扛来的?我就是当地人!”顺达又问:“老小子是个什么人?”“老小子是石匣的大地主,他叫张孝则,我们都叫他老小子。他说西沟的这些山和地,有一半是他家的,一年要刮走几十石租子。这地方山多石头多,是个苦地方,可是要没有那些地主老财霸占,咱们靠自己的两只手也能养活一家人。可这里地主说我们是草灰,只配当佃户。”顺达听到人家叫河南人草灰,只是无奈地一笑。河南人口多,不少人四处漂泊,居无定所,让外人讥讽为随风飘散的草灰。

他低下头一边做活,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山坡不是房屋,怎会成了他的?宁可让荒着长野草,也不让穷人刨开种庄稼!其实,这些地也都是穷人开出来的,有钱人谁摸过一下镢把儿!”顺达这几句话,引起了正在与郭玉芝说话的一些长辈们的注意,都回过头来瞧他。这时,一个猴脸尖腮的人顶着瓜皮帽大摇大摆走过来,他手里拿着一个长条儿账本子,装成办官事的模样,斜起黑豆眼装腔作势地说:“新来的这一家姓什么?掌柜的出来说话。”李顺达一看他那架势,心里就很不舒服,他只管低头做活。一院子的人都不想答理,他又大声说:“听到吗?掌柜的叫什么名字?”宋金山碰了碰李顺达,凑在他耳朵边悄悄地说:“这个人叫老秃子,住在沙底栈,因为西沟全是穷苦人,又与沙底栈是一个行政村,让他来当西沟的闾长,管咱们。”老秃子见人们对他冷冰冰,心里窝着火,凶神恶煞地扫视了人们一眼,盯着李顺达走来说:“嘟囔什么?要守规矩。我对你们说话,不听可不行!”李顺达没有停手里的活儿,也不看他一眼,有几分故意怠慢:

“你是干什么的?我们初来乍到,不知道你们的规矩。”老秃子反倒口气和缓了一些:“你就是掌柜的么?”“我爹出去了,有什么事就对我说吧!”李顺达从容不迫,很像个当家人的样子。自从离开路家口舅舅家那一天起,他就暗下决心要支撑起这个门户,替娘分忧,保护好弟妹们。

“明天一早,提一升米来支公差。来晚了要受罚!”老秃子连唬带吓说罢转身就走。

宋金山和王周则追上老秃子,拦住他说:“人家才来,还没安下家,就支公差?”老秃子打量着两个穷小伙子,刁难地说:“你们西沟十九户,挨门子派差,十八天轮一回,明天挨到他门上,他不去谁顶替?”王周则和宋金山同时说:“我顶替。”老秃子冷笑着说:“你们要顶替他支差,还有一块银洋的门头捐,你们也替他出!”说着便伸出一只手:“来,拿出来!”李顺达见老秃子难为金山、周则,便扔下手里的活计,大步走到老秃子跟前说:“我去就是。支公差做甚事?”老秃子打着官腔说:“给过往的官家带路,转送公文信件,碰上甚事做甚事,现在我也说不清。”老秃子一转身,宋金山就朝他的脊背唾了一口,向李顺达说:

“你别听他说得冠冕堂皇,像那样的公差一月二十天也遇不上一次。

支公差,就是给他家白干活儿。”李顺达摇摇头,若有所思地说:“给他家白做活,还要自带口粮?

也太过分了吧。”宋金山提起这事就有气,无可奈何地说:“要不然,老秃子为甚叫派公差?明天是你,后天就挨上我啦,一天一个人给他家白做活。

当个闾长就这样压榨咱们受苦人!”“什么鬼世道!就是不叫咱们穷人活。他不叫咱活,咱偏偏要活!

立在石头上,也要生根站稳。”顺达的话语掷地有声,脸上却没有带出多少气愤,说着,又返回土窑里干活。他心里憋气的时候,做起活来就特别狠,二寸多厚的石板,他双手端起来在别的石头上一碰,就刀切一般成两块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郭玉芝把从路家口弟弟家带来的一些小米用粗布手巾包上,让顺达提着去支公差。自己又领着小儿女们安顿家里。郭玉芝是个有心计的人,她知道不论什么地方都是有钱有势的人横行霸道,穷人走到哪都不会有好日子,初来西沟的那份轻松又没了,可还是决心在西沟扎根熬受,死活也不再往别的地方挪窝了。

富达和贵达毕竟年纪小,还沉浸在新环境的兴奋之中。他们到山坡上割来两捆荆条,母子们坐在院子里编成荆条囤子,挨墙根摆着,再把囤子里面抹上泥,准备在秋后放粮食。贵达好学习,跟着别人认了几个字,他用心地在泥囤子上刻了“玉茭”、“谷子”等字样,用锅底黑描画着。

郭玉芝见孩子们那样天真地向往过上好日子,心里感到一阵酸楚。她担心今后的道路还会有许多坡坡坎坎。她在心里给自己鼓劲:

孩子们快长大吧,庄稼人与土地打交道,只要肯出力,舍得流汗,兴许能熬煎得吃上个肚儿圆。

原以为这里山坡多,能多开些地,眼下是没指望了。一家人只有在租来的五亩二分山坡地上熬煎。犁地没有牲口咋办?孩子们说:

“人拉犁吧!”于是顺达拉着一股绳,富达和贵达轮换着拉一股绳,郭玉芝把着犁拐子,开始为播种准备。菊仙带着四弟在地头玩,还要捎带挖野菜。种地不能没有粪,一家人起早搭黑拣羊粪。地里尽是石头子儿,一家人便整天蹲在地里拣石头子儿。做完自家的活,顺达还给别人打短工。天不亮就来到“短工市”上,手拄着镢把等雇主。雇主不仅以貌取人,还要判断哪个人厚道肯出力,就看镢头,哪个人的镢头大,就雇他去做工。顺达总是早早地就被人领走。

李顺达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没明没夜地在地里干活,在院里打了一眼旱井。饭前饭后有一丁点儿空闲,还要在院外栽几棵树。仅仅一两年工夫,不仅那三十二块山坡地变了一副模样,院里院外也长满了树,一片勃勃生机。就连窑顶上也长起了果树苗,那是顺达娘郭玉芝种下的桃、杏和核桃,如今也亭亭地长起来了。

天旱时,他还担上旱井里存的水浇地。庄稼也比别人家的长得好。这天,顺达刚从外边打短工回来,站在窑顶上望娘在哪架山上搂柴草,忽然看见老秃子又朝三岔口走来,便暗暗想道:黑煞神上门,又没好事!

他转过身装作没看见的样子。老秃子走上坡来,朝窑顶上喊:

“窑顶上干活的!派官烟喽!快下来交款!”李顺达粗声粗气地应答:“派什么官烟?”“官烟就是大烟,知道不知道?公家分派下来的,各家各户都有一份。”山西的土皇帝为了聚敛钱财,鼓励广种罂粟,用手中的权力摊派推销什么官烟。可是这个“官”字出在老秃子嘴里,很难说不是敲诈勒索。不过,李顺达反正是不买账的。他说:“俺家连小烟也不吸,要大烟做什么?”老秃子把胳膊一挥:“你吸不吸烟,公家不管,但烟款你得付。”李顺达知道,跟这种人有理也说不清,多说白费口舌,回答得挺干脆:“俺没钱!”老秃子哼了一声,伸直脖子喊:“你给我下来!没钱更得早给,这是官家的规矩,谁也不能违犯!”“没钱怎么给呀?”“我给你记在账上,驴打滚的利息。”李顺达双手叉住腰,挑战似的说:“我就要违犯这个规矩哩,你能把我怎样?”老秃子气急败坏直跺脚,李顺达脸上倒显出轻松的笑容。他来西沟这两年,见老秃子专门欺压穷苦人,对外来佃户更厉害,心里早窝下一肚子气。今天他成心要气一气老秃子。自己家是一担子挑来的,如果欺侮得不能在这里活下去,无非是一担子再挑走。不过,自己不会轻易走人。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上)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发明始祖。如鲁班、李冰、蔡伦、张衡、华佗、魏伯阳、马钧、葛洪、郦道元、一行、毕昇、黄道婆、路·盖里格、安东尼·列文虎克、G·W·莱布尼茨、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等人。
  • 名人传记丛书:贝多芬

    名人传记丛书:贝多芬

    名人传记丛书——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天才音乐家:“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情系毛泽东

    情系毛泽东

    本书精彩再现了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中政治思想及指导政策、长征途中的毛泽东以及毛泽东最后日子的情况等。
  • 郑板桥:绝世风流

    郑板桥:绝世风流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本套丛书以近代文化怪杰为主题,集结十位文化名人,由专家分写,详述其不同于凡俗的言行。作者深入浅出,对文化名人中的怪杰现象研究分析,以故事化哲理。图书叙述通俗,笔法精彩,立意新颖的同时具有严谨考为基础。兼具可读性与收藏性。民国人物及历史图书的热度始终在持续中升温,内容概有名人轶事类、今人印象类、崇古比今类等。
  • 丘吉尔大传

    丘吉尔大传

    没人怀疑丘吉尔是20世纪英国乃至全世界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是超群的政治家、雄辩的演说家、杰出的外交家、天才的画家、“现代坦克”的发明家、荣获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费油传奇色彩的战争英雄。一生傲视群雄的斯大林由衷地这样评价他的盟友兼对手丘吉尔:“他是人类一百年才会诞生的一位大人物!”美国总统肯尼迪更是把丘吉尔视为心中的英雄,他一生致力于研究效仿丘吉尔。本书不仅介绍了丘吉尔一生的传奇经历,更有他为人处世、领军治国的技巧和谋略,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评价客观,值得一读。
热门推荐
  • 北京户口

    北京户口

    本书选入了作家王昕朋2011—2012年在《星火》发表的中篇小说《北京户口》、《红豆》发表的中篇小说《胡老板进京》、《刘大胖进京》。《北京户口》先后被《中华文学选刊》、《红旗文摘》转载。《胡老板进京》被《北京作家》转载。《北京户口》关注生活在北京的农民工后代的生存身份认同问题,因为没有户口,学习成绩再好也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小说发表后曾产生较大反响。《胡老板进京》写的是外地老板进京跑项目、拉关系,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腐败问题,符合中央正在整治的“四风”问题的主题。
  • 火影EYE

    火影EYE

    都说简介不好,但是写不好简介,那就删掉吧。
  • 行走人间的夏木果

    行走人间的夏木果

    大学毕业,夏木果按照父母的遗愿考进了本事一家景观设计院担任设计师的工作。她的基本功非常扎实,而且做事认真负责,很快得到了上司的信任。但是,新上任的上司腹黑至极,对夏木果百般刁难,本已经在工作上风生水起的她,工作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加上谈了五年的男朋友突然提出分手,夏木果的精神压力非常大,几近崩溃。偶然的一次旅行,她遇到了酷爱旅行的著名青年导演尤夏,两个人开始了一段离奇的人生旅行。
  • 最后一位大元素使

    最后一位大元素使

    元素使可以任意调用天地间的魔法元素,而大元素使则是世间万物的主人。唐德森是蓝月大陆的一位元素使,在经历圣战后成长为大元素使,所有神明都忌惮他的存在,还很弱小的他又该何去何从?
  • 乡饮酒礼

    乡饮酒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世医妃:逆天大小姐

    绝世医妃:逆天大小姐

    天雪,二十一世纪喋血特工,隶属联合国特工总部,智慧超群,武艺高强,带领手下四名队员纵横国际十几年,从无败绩,最终引起公愤,惨遭多方势力联合反击报复而亡。再次睁开双眼,已是沧泽大陆护国将军府大小姐北堂天雪。重活一世,天雪发誓:掌握自己的命运,活得肆意潇洒,快意恩仇,不枉此生。朝堂纷争,风起云涌,江湖恩仇,血雨腥风,七国皇室,野心勃勃,烽火连天,硝烟四起。时势造英雄,当一切尘埃落定,北堂天雪站在大陆的顶端,回头一望,迎来的是那风华无双的男子始终温柔的笑意和不变的深情。锦绣江山,盛世繁华,有你陪伴,不枉此生。
  • 捉鬼

    捉鬼

    上海绵密而漫长的雨季,像天井里挂着的一件绸布衫,刚刚干爽了几分,一阵急雨,又开始在衣架上垂头丧气了。因为雨的缘故,森林的颜色变得鲜艳欲滴。老黄头经年的斗笠与崭新的蓑衣,像极了一只烧得乌黑的烟斗头和金光闪闪的烟斗柄。一只镀金的烟斗被罗列拿在手里。烟斗里闪烁着猩红的烟丝,罗列吸了一口,发出一声长叹,吐出浓浓的一团烟圈。“罗大探长光临敝处不会是让我帮忙鉴赏烟斗吧?”杜仲说着这话的时候,眼睛并没有从放大镜上移开。放大镜下面放着的是一卷袖珍胶卷,那是杜仲的英国朋友请他帮忙解决的一个难题。
  • 沧海(上)

    沧海(上)

    这是著名画家刘海粟唯一的研究生简繁为刘海粟写的传记。该书不为尊者讳,不为长者讳,真实记录了简繁在刘海粟身边生活时候的所见所闻,记录了刘海粟的生平、艺术观点和性格特征。可以说,该书是用一种“说真话”的方式、将作者眼中的“真实”对读者和盘托出。该书曾出版过三卷本,也引起了一些争议,之后,作者做了删改修订,出版了两卷本。
  • 寒傲霜雪

    寒傲霜雪

    一个文弱的书生,一个家世的迷题,一场武林的劫难,一段曲折的爱情,一切的一切终要有个结局,无论是喜是悲......
  • 熟男熟女330问

    熟男熟女330问

    《熟男熟女330问》以问答的形式,揭示了熟男熟女在情感世界的种种谜团,是集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情感心理学实用书籍。书中包含大量事例的解决之道,不但让你知道为什么,更告诉你该怎么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