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1600000006

第6章 倾听诗歌的声音(6)

诗人雪舟围绕“出生地”,不但给我们呈现出了云淡天高的六盘山、金戈铁马的小南川、泾渭分明的二龙河、充满传奇的老龙潭、“花儿”声声的胭脂峡,而且用草叶一样的笔尖,蘸着西海固晶莹的露珠,抒写出这片苦难的土地上最熟悉的人与事、景与物、痛与爱,以及时间、阳光、云朵、雨水、空气和河流。诗人在《在龙头》一诗中写道:“当地人叫它:龙头/此刻,我站在龙头的峰颠……/阳光投向对岸的黑森林/大朵的云生成阴影,山色转深/西南侧一面舒缓的斜坡,安放着/雨后的青草和野花/几棵白花繁密的矮树/我希望它们是上苍放牧的羊群/我是其中的一只,消解/龙头的孤独。”这里,诗人把“雨后的青草和野花以及几棵白花繁密的矮树”比作“上苍放牧的羊群”,而他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只,那是一种多么诗意的孤独和幸福呀。而在《诵经》一诗中,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在年复一年的秋风里/土豆,西海固大地上/最后挖出的粮食/它,把这干裂的土,抓得/那么紧,攥成拳头/拳头一般的心脏/挣扎,且顺从/晌午,一垄刚刚犁开的土豆/显眼地跳动在地皮/多像我头戴白帽的亲人/跪在穹宇下,给/贫瘠的村庄/诵经……”诗人用口语化的抒写把土豆与干裂的土地联系起来,与头戴白帽、跪在穹宇下的亲人联系起来,与贫瘠的村庄联系起来,与穆斯林的诵经声联系起来,多个意象的重叠组合,不但让诗歌本身丰润饱满,也让我们挣扎的心脏潮湿战栗,让我们来不及回报。“在最亮的星和一片刚刚出生的浅月中间”不让人们看见那隐藏的泪水……

是呀,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回族诗人,能够把现实生活、母系家园、民族意识、宗教信仰、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紧密地结合起来,以一种审美的精神诉求、不事雕琢的现实笔触,叙写出一个民族的悲悯与疼痛、抗争与梦想……“在我贫穷的村庄/一株草究竟能长多高/一棵树究竟能带来多大的荫凉/可我割草的弟弟/南梁上送饭回来的妹妹/在风雨中一天天长大/他俩的手粗糙/拿不起这比手更粗砺的日子(《在我贫穷的村庄》)……”“白盖头的母亲/跪在礼拜毡上/向西叩首/在昼夜交替的五个时辰/母亲没有原罪/她接纳了儿女/在光阴里的过失……(《俯首常常让我泪流满面》)”这些诗句,更加彰显出雪舟诗歌的张力。

正如诗人自己所言:“生活永远大于思考。思考永远大于写作。而写作是一种对抗。对抗,成为我写作的动力。我与时光的对抗构成了我写作的全部。我常常在想,我充其量只能是一个乡下的铁匠,昼夜不息地锻打我灵魂里铁的部分,既使疼痛,既使沉重,也只能通过各种方式警醒自己,用一膛炉火,一盆铁水,让水火不断相容,并不断地制造铁钉,堵住我生命的漏洞和疮孔。”

雪舟的“出生地”写作,无疑给西海固诗歌增添了更加厚重的泥土气息和生命感悟,挖掘出了我们应该记住的和不该遗忘与丢失的东西,把本土性写作与传统、与历史、与当下紧密地结合起来,显示出他驾驭语言和诗歌创造的能力,假以时日,定会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诗人。

在此,我想引用他的一段诗作为结尾,也是一个愿望——

“主啊,让我成为你的一条溪流吧

带上青草、野花和田野的嘱托

流入那条秘密的花园……”

2012年5月13日

(此文原发表于《固原日报》2012年6月12日副刊)

矗立诗坛的“电线杆”

——林混诗歌印象

接触诗人林混还是在博客上的一次偶然约稿,大概是今年8月份,林混发过来一个纸条:“请把你的诗选十首发过来,下期《原州》杂志用。”对一个无名小卒的关注和厚爱,使我顿觉他人格的伟大,下意识里更多地关注林混的诗歌。

在西海固文学圈子里,林混是一个极有个性和灵性的诗人、散文家。只是,现在的人都很浮躁,没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读这些好的文章,只有那些对文学、对诗歌怀着清纯般敬慕的人,才会深入文字,寻找自己的灵魂,我就是深入林混文字的其中一个。

林混的诗歌和散文都写得非常诱惑人,独特的诗质和精美的散文常常让人深陷其中,情不自禁,不能自拔。这两个都是我喜欢的,限于水平,我只能对林混诗歌的印象谈点自己的粗浅感受。

一、形式上的“精瘦凝练”

林混诗如其人,精瘦干练,毫无“宽大臃肿”之像和拖泥带水之感。凡是读过林混诗歌的人不难发现,在他的诗歌中,每行超过十个字的语句非常少见,多数是三五个字或六七个字,直直地排下来,就像一根“电线杆”。

别看它瘦小,电线杆也有电线杆的厚重和坚韧。在现实生活中,一根根电线杆支撑着延绵千里的电线,连接着我们的光明和温暖,而且默默无闻,终其一生。林混的诗歌何尝不是这样啊!单就从外形上说,给人的第一感觉其人其诗都像一根瘦长的电线杆。然而,在他“精瘦”的诗行中,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体验、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热切的期望。从下面一首小诗中,你就能感知林混诗歌的“形象”。

我忍受了多少耻辱

我爱了多少人

想想这些

我对着潦草的山脉

喊了一声

我听到空谷回音

慢慢消失

我甚至想起了

一个活在心中的人

消失突然加快了脚步

——《消失》

二、语言上的灵巧自然

林混的诗歌非常率真,在他的诗歌中,我们看不到一点技术处理的痕迹和刻意而为的迹像,每一行诗歌都轻松自如,自然天成。比如《前面》这首诗:“前面是一片草地/有鸟鸣/有花香/我不忍说起这些场景/就算说了/有什么用/一只被我惊飞的山鸡/越飞越远/从我的视线里消失。”非常自然地写出了“在前面,从我的视线里消失”的不仅仅只是远去的山鸡,诗人在想,读者也在想……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再如2010年发表于《朔方》的一首诗《每天》:“每天早晨起来洗脸、刷牙、吃饭/床上的被子放着放着/就失去了温度/我感到异常紧张。”这里,诗人看似简单地写了一个早晨洗浴的过程,但“我感到异常紧张”的背后,给我们留下了多少深思和拷问?整首诗只有短短的四行,却清新自然地把我们引进对人生的思考、对生活的打量、对现实的期盼……这是多么美好的诗歌呀!

三、内涵上的厚重勃发

林混的诗歌看似简单,貌似率真,但细细品味,却给我们以厚重勃发的美感。那些蕴含在诗行中的来自诗人内心深处的拷问和理性的反思,时时触动着我们的灵魂,让我们沐浴其中的同时,引发更多的沉思和反省。比如《需要》:“我在一个堡子上坐着/给你打了一个电话/我需要一些往事前来陪伴/我静静地坐着/我愿这样坐到天亮/直到把一些忘却的往事/重新想起。”此刻,诗人需要“重新想起”的是什么?是一些难忘的往事,还是一些刻骨铭心的记忆?是一些沉重思考,还是那些欲语还休的伤痛?让读者自己去理解、去体味吧。还有,在《茅草屋》一诗中,“那间陪我看护田园的茅草屋/秋天过后/便被弃置了/再一次路过这里的时候/我在唤着/茅草屋/茅草屋/我把脖子伸出窗外/一切已经如此/轻易地倒塌了”。轻易倒塌的是什么?是“我呼唤着的那间被弃置”的茅草屋吗?诗人留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思考,这样的诗歌不由你不去想,并且是苦苦地去想……

写到此,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这就是林混诗歌的“精瘦凝练”,这就是林混诗歌的灵巧自然,这就是林混诗歌的厚重勃发!

与一首好诗相遇,有如遇见一个心仪的女子,而写出那首好诗的人,则有如十五的明月,让我们在月光中饮尽美色。林混这样的诗人,在今天被我遇到,就在政府大门口,我看见他向我回头一笑……?

2010年11月16日

此文原发于《原州》2013年5-6期

在西海固亘古的经卷里放歌

——简评李兴民的诗集《放歌西海固》

大地苍莽,西海固苍莽

在祖国大西北腹地,黄土高原之上是谁——唱响深情而清洁的恋歌

从《诗经》里流淌出来的葫芦河

如我母亲的母亲一样,从月亮山一路走来是谁——双手捧掬虔诚,皈依荣光家园

新月高悬。在诗性的天空下

“古今”如泣如诉,“花儿”柔肠寸断是谁——叩击西海固深邃隐秘的内里

是我——接受了西海固博大的恩惠

接受了父老乡亲和更多尊贵的人

给予无限的爱和力量

在西海固,一个叫李兴民的书生

且行且歌。以诗的名义

向你表露感恩的心迹

——《歌或行》

这是青年诗人李兴民在刚刚出版的诗集《放歌西海固·跋一》中写的一首自我介绍的诗。从这首诗中我们不难看出,兴民的诗歌具有明显的“出生地的诗性指向(林馥娜语)”,从“月亮山”到“葫芦河”到“西海固”,一路唱响着诗人对故乡的恋歌。同时,从这首诗中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民族性和宗教性的完美结合,是兴民诗歌的又一个特质。从“新月高悬”,“双手捧掬虔诚,皈依荣光家园”的举义中,我们能够清晰地感知一个回族诗人的“内里”。从“清洁的恋歌”、“古今”、柔肠寸断的“花儿”和“父老乡亲”中,我们更能深入地感觉到兴民是一个深入生活、深入民间的诗人。正如2011年度固原市新锐作家获奖辞所说的那样:“他睿智、聪颖的目光紧扣生命大地,以抒情笔触叙写了发生在身边的人与事、景与物,深沉并且灵动,让我们的呼吸时而紧张,时而愉悦。他的诗歌,契合了当下诗歌的现实走向,并保持着同步的审美追求。”

一、出生地的诗性指向?

“出生地”这一诗歌命名的诞生,最早是由广东诗人黄礼孩主编的《出生地:广东本土青年诗选》一书中提出的,在2007年1月举行的“《出生地》——广东本土青年诗歌作品研讨会暨第十五届柔刚诗歌颁奖典礼”上,与会诗人、文学评论家对这个命名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多数人认为:抓住了“出生地”,就抓住了一个诗人的籍贯、民族意识、母系家园和精神追求以及价值取向。而我认为,“西海固诗歌”虽然是以地域来命名的,但它的实质指向就是“出生地”,是要比广东早很多年的,只不过当时没有明确提出“出生地”这一名词而已。

在李兴民的诗歌中,有相当一部分写到了“月亮山”“葫芦河”“火石寨”“震湖”“单家集”“将台堡”“西吉”“马铃薯”“古今”“花儿”等具有出生地明显标志的诗歌。比如在《葫芦河哟》一诗中,诗人写道:“葫芦河哟,西吉的母亲河/生在你怀抱长在你肩上的儿女们/从你的‘古今’里一路走来/如今你已经不再自甘沉寂了/看着你重新流淌在雄浑的西北高原/我的内心千帆竞发。”而在《马铃薯,马铃薯》一诗中诗人写道:“没有谁像你一样让我如此熟悉/你是我那个名叫土豆的儿时的憨兄弟/没有谁像你一样让我如此亲近/你是我那个名叫洋芋的青梅竹马的邻家小妹/没有谁像你一样让我如此深情/你是我饥饿时喂我乳汁爱如淀粉的母亲/没有谁像你一样让我如此敬畏/你是我一身泥土质朴的父亲/没有谁像你一样让我如此迷恋/你是我时远时近而又如影随形的爱人/马铃薯,马铃薯/没有谁会像你一样就这样牢牢地/牢牢地把我的心拽在西海固/拽回老家的西吉/拽到薯乡一个叫作鸦尔湾的村庄……”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身入其境地感觉到,诗人从出生地出发,面对现实生活和母系家园,有明显的诗的指向性,用不事雕琢的笔触,以一种审美的生活态度和生存抗争来面对生命的本真,向着本土的阳光雨露自由地放歌。

同类推荐
  • 发生在黄河岸边的械斗

    发生在黄河岸边的械斗

    在运城至风陵渡途中下车后,沿一条陡立的斜坡攀援到上面的立交桥上,展示在我眼前的是另一番天地。中条山柔缓的曲线和一抹宽广的黄河紧密相接,这是中条山的末端,也是黄河从晋陕腹地进入中原的门户。黄河在这里形成了大片的滩涂,冬天稀薄的阳光下,宽广的河滩呈现出它该有的色泽和安详,一层白雾笼罩在无边的河滩上空,氤氲着来年春的勃发、夏的葱绿和秋的丰硕。一线黄河隐在天边,对面的秦川大地烟锁雾罩。来自黄河波澜间清新潮润的气息,随风徐徐吹来,向我发出最初的问候。
  •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系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科研规划重点项目,该研究课题的立项,得到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领导和有关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本书具体包括了:蒙文通的生平与著述、关于清代经学、蒙文通经学之特色、蒙文通理学范畴探讨等方面的内容。
  • 将军的故事:丘东平作品精选

    将军的故事:丘东平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这正如泰戈尔在谈到文学与我们人类未来的关系时所说:“用文学去点燃未来的万家灯火。”
  • 从一个微笑开始

    从一个微笑开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逃离鉴定、正眼看它,正面迎它、幸福人的座右铭(节选)、鼻子底下就是路、没有天生的傻瓜、羊蹄甲、从一个微笑开始、我很矮,可是我不蠢(节选)等等。
  • 苏轼文集3

    苏轼文集3

    苏轼作品集,历代有不同的编法。大致说来,主要有诗集、文集和诗文合集三种编法。
热门推荐
  • 侦探思维游戏

    侦探思维游戏

    据科学家研究得出:人脑中有2000亿个脑细胞,可储存1000多亿条信息,思想每小时游走300多公里,拥有超过100兆的交叉路线,平均每小时产生4000种思想,是世界上最精密、最灵敏的器官。 爱因斯坦、牛顿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超凡的想象力靠的是长期不懈的培养和锻炼。《看图推理:侦探思维游戏3》并非是枯燥乏味的习题,而是有趣好玩的推理游戏。要破解书中的各种谜题,读者除了拥有多方面的知识、同时必须细心寻找各种足丝马迹,认真分析,假设推理,最终才能破解它。通过这个过程中,读者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分析能力,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
  • 穿越之狂傲魔妃:凤逆九霄

    穿越之狂傲魔妃:凤逆九霄

    她,是二十一世纪最顶尖的天才杀手,阴狠狡诈,在杀手界叱咤风云,所向披靡,无所不能!然,却因一场精心策划的地雷阵爆炸而身亡。她,是兴元大陆中千灯国的七公主,软弱无能,体弱多病,人称“废物七公主”。然,因深宫的争斗被暗杀。当素冷的眼眸再一次睁开,展现的不再是懦弱,而是嗜血的光芒,阴狠的笑靥!比灵兽?她有上古神兽青阮凤凰,兴元大陆中屈指可数的拥有神兽之人!比灵力?她是紫级幻灵师,随意召唤一个灵兽便可地动山摇!比势力?她是兴元大陆三大家族中位列家族之首的白羽谷谷主,富可敌国!在这以强者为尊的时代,她必然褪去草包的皮囊,朝着强者之旅一路狂奔,登上最高的巅峰!
  •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团头鲂规模养殖关键技术

    团头鲂规模养殖关键技术

    《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近年来,江苏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成绩可喜。我们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按照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探索农村文化建设新途径,引导群众不断提升文明素质。
  • 血色将至

    血色将至

    萧小颜出门时没有带伞,为了躲过一场阵雨,她成了最后一个赶到“钱柜”的人。喝下半杯惩罚性的金酒后,萧小颜窝进了长沙发的角落,埋头玩起了手机游戏。而三天前的噩耗似乎丝毫没有影响其他人玩乐的兴致,他们照旧撒欢喧哗,这是每周五晚雷打不动的老友会。“喂!你丫是来玩手机的吗?”一个已经喝得眼泛红光的眼镜男冲萧小颜嚷道。萧小颜一言不发地收起手机,俯身拿起桌上装得最满的一只酒杯,仰头一饮而尽。其他人立马看出萧小颜的坏情绪,互相使个眼色,派对继续。萧小颜自顾自喝着未经调和的烈酒,味蕾有些麻木,她望着满屋子的人,又止不住想到了一周前的聚会。
  • 独吻灰姑娘

    独吻灰姑娘

    传说,宁静是翼井正位小姐,得到了翼井帝国两位上位的呵护备至。传说,翼井上位井瑄少爷千金博红颜一笑;传说,宁静不择手段赶了第八任正位小姐下台,自己取而代之。但是,传说有时不仅是传说。纽约,八点正。一个半球形状的古典会场,场内中间是一个宽阔的圆形舞台。五彩的霓光灯不停地闪换照耀,打在舞台上,同时也把大厅照得光亮。四周是粉饰过的粉红心墙。地上也是以心形为主图案的德国进口木板,温馨……
  • 快穿任务之炮灰来逆袭

    快穿任务之炮灰来逆袭

    孟离围观异宝出世成了炮灰,又成了穿梭各个世界替人逆袭的任务者。觉得功法不如意?自创!没有称心的武器?也有!没有合适的机缘?都有!(注:本文无cp。)
  • 我的未来基地车

    我的未来基地车

    世界中心由一种‘超物’的智能物质掌控,人类为了摆脱困境,重建纪元世界,打造出一辆制约‘超物’的基地车。而盖易无意中开启的一辆破车,竟是超物世界的一把钥匙。机器者、异能者,形形色色的各路人马,都想把它据为自有,登顶黑化之王。
  • 花间载酒醉千年

    花间载酒醉千年

    他,生而为仙,却只爱做人,但为了他,不得不同他一起来到了那大小方诸山,入了那修仙的学堂,默默的守候着他,护他一生周全。他,只只凡间一小小地仙,却一心想要入了那九重天,当那高高在上的上仙。都说神仙好,容颜永不老。那日他遭同性爱人抛弃,却又怕他将二人断袖的事情公之于众,于是便将他一把推入那飞鸟不过,鸿毛不浮的弱水之中。临时之际,在刺骨寒冷的冰水之中,有一女声在他耳畔呢喃,“想要我救你吗?想要有再来一次的机会,去报复那负心汉吗?”他毫不犹豫的道,“要!”待他醒来之际,已入魔界,原本的花容月貌早已被人用刀划的面目全非,他想哭,却早已没了眼泪,他想要叫,却已然失了声!
  • 重生之都市神尊

    重生之都市神尊

    苏叶天,立于神魔世界顶点的终焉大魔神,为渡对一切修士而言都称之为终结的婆诃无量劫,利用至高神眼‘轮回天目’之力转世重生,每次重生……轮回天目都会进化,至九转方为极数。如此,第九世,也是最后一世重生,苏叶天回到万象初始的地球,然十七岁少年之身内承载着的……却是终焉大魔神的神魂!曾经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者、当如何处治乎?两个字——灭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