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1600000007

第7章 倾听诗歌的声音(7)

二、凸显民族性和宗教性?

诗人李兴民出生在西吉县一个叫鸦尔湾村庄的回族阿訇之家,从出生地出发,诗人无论是写过去,还是写当下,作为一个回族诗人,在他的诗歌中有很深的民族烙印。我在阅读他的诗集《放歌西海固》时,相当一部分诗歌作品中反复出现“花儿”“古今”“口弦”“新月”“举义”“讨白”“无常”“色俩目”等回族经典文化和民族用语,充分展示出一个回族本土诗人用诗歌来昭示一个民族的灵魂“内里”和精神诉求。诗人在《七月的举念》中写道:“在七月的一个/月光流淌的梦境里/冥冥中听见/谁在唤着我的经名/古布尔,古布尔/一声过后,又是一声/我怀疑母亲又在做着/七月的朝礼/二十年前/一个邦克悦耳的清晨……/我的经名诞生/我的当阿訇的爷爷/还在念着悠扬动听的/也门音调……在七月的举念里/我知道自己/将何去何从。”在读《一位西海固母亲的最后遗言》一诗时,我流泪了,因为此时此刻,我正处在失去姐姐的痛苦中,兴民的诗句和我眼前的现实交融契合,一种切肤之痛透彻心扉……“宁夏西海固/一位回族母亲/完成了念礼斋课朝的主命五功/也走完了七十六岁的人生历程/归真前/面对着贤孝的满堂儿孙/西海固母亲只有这么一句遗言/我先走了,谁来照顾他……‘讨白’结束的时候/有谁知道/在通往天堂的路上/西海固母亲一步三回头/诵经声响起的时候/有谁知道/在真境花园里/西海固母亲柔肠寸断地回望人间……”读着这样的诗句,我不知道“泪水留在了谁的眼里?伤痛刻在了谁的心上……”“归真”、“讨白”、“真境花园”……一个个具有回族文化和风俗的场景以诗意的物象和意象浮现在我的眼前。他锐利的目光紧扣出生地,紧扣少数民族的根性,以现实的笔触叙写了发生在身边的人与景、事与物、苦与难,既是现场的,又是现实的,深沉且灵动,让我们的呼吸在亘古的经卷里时而舒缓,时而激扬,时而疼痛,时而震撼。毋庸置疑,作为一个回族青年诗人,兴民已经把他诗歌的宗教性与民族性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三、沉入你的内心和良知?

作为一个诗人,必须要沉入生活的最底层,才能创作出反映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的优秀诗作。李兴民从一个乡村教师到政府机关,又到市直部门,身份在不断地转换,但他的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过底层。他让自己沉下来,再沉下来,沉到最底层,用现实的笔触,一次又一次吟唱着西海固大地上的底层生活和生命礼赞。在《麦子熟了》一诗中诗人写道:“麦黄六月/大地飘着熟透的清香/拾一株饱满的麦穗/谁来把丰收的季节珍藏/六月的妹子/站在田畴/成为这个年份里/最好的一粒麦子/麦子熟了/在这日头毒毒的六月/麦子等待着镰/妹子等待着郎。”在《西入口的清晨:涌动的潮》一诗中,诗人把一群进城打工的农民意化为一群飞入城市的自由的鸟儿:“他们骑着摩托车,打着口哨,唱着自己的情歌/他们有强健的体魄,阳光般的容颜/他们在农村稼穑,又将为城市增砖添瓦/他们确实是一群快乐而自满自足的鸟儿/自由飞翔在乡村和城市的天空下……”而在《环卫工人》一诗中诗人写道:“路灯灭了/迎来晨曦/是谁,轻轻拂去眉间尘灰/任阳光在干净的街面/和额头的汗珠上舞蹈……秋染城市/落叶层层黄/是谁,把一生的清贫/以及清洁的爱情/献给了一把扫帚……”诗人从乡村的一粒麦子开始,写到一群进城打工的农民和城市环保工人,无论地点、时光如何变换,诗人的目光始终紧盯着最底层,面对当下的生存现实并深入其中,挖掘出具有出生地诗歌指向性的精神追求,用诗歌语言来捍卫着他的民间立场,礼赞着涌动的生活和人性的光芒,让低处的阳光沉入你的内心,一直沉到我们的良知……

从“出生地”到“民族性”,再到“沉入你的内心和良知”,兴民用自己的行动担当起一个诗人应有的责任,并以诗的名义,表达着对西海固母系家园的感恩。不过,对于一个青年诗人来说,在诗歌创作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瑕眦,兴民也不例外。从他的诗歌作品中不难看出有这么三个方面还需不断努力:一是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还略显粗糙,不够精准。比如“没有谁会像你一样就这样牢牢地”一句,完全没有必要加上“就这样”三个字。二是过多地使用方言反而让人感到生僻。比如“古今”,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恐怕都不知道这个词,而书面语就是民间故事。三是写得“过满”反倒显得太直白,破坏了诗的意境。中国画讲究意到笔不到之说,写诗就像画画一样,也要留有空白,不能写得“太满”,要知道,满则损。

当然,兴民还很年轻,他的第一部诗集就已经凸显出“出生地”和“民族性”的诗性指向,并且能够沉入诗歌的内部。这已经很不错了,正如单永珍在序言《修为十四行》中所写的那样:“如果苜蓿花开,向日葵微笑/如果一匹流浪的马找到幸福/是的,西海固亘古的经卷里写着感恩……”我把永珍其中的一句诗略改了一下,作为这篇评论的题目,并真诚祝福青年诗人李兴民将诗歌的根系深深地扎入脚下的黄土地,在西海固亘古的经卷里更好地“放歌”!

2012年3月29日

(此文原发表于《六盘山》2012年3期)

用诗歌寻找精神的原乡

——刘天文诗歌简评

在西海固青年诗人中,刘天文是继张虎强、李兴民、林混之后最沉稳的一位诗者。读着刘天文的诗,联想到虎强、兴民、林混的诗,我发现无论他们身处闹市银川,还是生活在固原市区,抑或是在彭阳县城,他们的目光都向着底层,用诗歌寻找着精神的原乡。

因为诗歌,我认识了诗人刘天文。那是在2011年6月21日“西海固作家人才培养工程启动仪式暨骨干作家培训班”上,经人介绍,我第一次见到了刘天文,给我的第一义印象,他是一位憨厚而又率真的年轻人。后来,在彭阳文联工作的他又向我约稿,一来二去,也就在文字中熟悉了,虽不曾见过几次面,但他的诗歌却深深地打动了我。

读刘天文的诗,从村庄、小房子、麦子、苜蓿花、水窖、干旱、大黑牛和花母鸡等事物和意象中,我们能够清晰地感知到一个青年诗人对生活、对诗歌的深邃、真实的理解和感悟,有一种清纯的乡土味和淡淡的阳光神韵。

在给青年诗人李兴民的诗歌评论中我曾经说过,西海固诗歌其实就是“出生地”写作,而天文也不例外,从他众多的诗歌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具有明显的“出生地”标志。

在《水窖》一诗中诗人写道:“让一双饥渴的眼睛忘却/与干旱的实际距离/让一根绳子悬着的心/叮咚作响/让四季凝结雨意/让盘算颗粒归仓……”而在《苜蓿花》中,诗人吟唱道:“天空灰暗/有那一声清澈的鸟鸣就够了/旷野荒芜/有那一片紫莹莹的苜蓿花就够了/暮霭沉沉/有那一张灿烂的笑靥就够了/时光匆匆啊/有那一只彩蝶/片刻的停歇就够了。”再看看《小房子》一诗:“房子很小/四十多平方米/在临街的三楼/……树下是车流人流/是马路一样真实的生活/人们大多匆忙/不留下脚印就消失了/偶尔也有慢下来停下来的/写一脸的茫然和伤悲/我就在小房子的阳台边/以虚拟的关注和同情/消磨好些时光/房子确实很小/但也容纳下家的全部/男人女人孩子/还有彼此离不开的缠绵。”尤其是《皇甫谧》一诗,更加凸显出诗人所在的彭阳标识:“二十岁时你还是个孩子/编荆为盾,执杖为戈/二十岁时你不再是个孩子/一块孝敬母亲的瓜果/换来修身笃学的教诲……类诏不仕的你/成为书淫的你/让晋武帝的马车/在旷野荒谷里也飘来/书香缕缕/青灯挑亮梦的岁月里/把一枚枚银针准确刺向/世界上遍染风痹疾的/每一孔穴位……”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诗人从彭阳出发,从他出生的村庄出发,从一座小房子出发,穿越历史,穿越故乡,穿越现实,用不事雕琢的笔触,以一种充满审美诉求的生活态度来审视脚下的这片土地,诗的指向性直指“出生地”,读来让人惊讶。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诗人能够写出这么饱满而丰润的诗歌,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读刘天文的诗歌,要慢慢地品味,细细地琢磨。初看,好像一位妙龄少女的浅唱低吟;再读,你就会觉得有一种幸福的疼痛和希望的诱惑。诗人在《干旱》一诗中写道:“挥之不去的太阳/续持在头顶盘旋/老百姓不作声了/倔强的犁还在田野里穿梭/硬把干旱拉出/一道道豁口/麦苗夭折了/豆苗夭折了/马铃薯夭折了……可你听到了吗/百姓心里的呐喊/响过雷声/他们的汗水/不知已是多少场/淅沥透雨……”从“挥之不去的太阳”到“倔强的犁还在田野里穿梭/硬把干旱拉出/一道道豁口”,再到“百姓心里的呐喊/响过雷声”,从这些诗句中,任何一个人都能够感知到生活在西海固大地上的人们是如何与干旱和自然灾害抗争的,也都能够感知到诗人内心深处幸福的疼痛和呐喊。再如《割麦》一诗:“满山满山的金黄/满山满山的黄金/山塬上的父老乡亲们/用镰刀唱响了/缘自心底的/那一声声喝彩/倒下的麦子溢出清香/农人灼热的目光/刹时聚成太阳/五黄六月间/陡然聚集起来的幸福/一捆一捆的/一拢一拢的。”而在这首诗中,诗人把那种幸福的疼痛用“唱响的镰刀”转化为“一捆一捆和一拢一拢的塬上的幸福”,给人以希望的诱惑,让人在倒下的麦香中,看到西海固“金黄”的一面,饱满的一面,灼热的一面……而这一切,都源自诗人的心底,这也是天文诗歌中最阳光、最坚韧、最清雅的一面。

另外,在天文的诗歌创作中,出现了一些无题诗,而这些诗,看似无题,读来却令人心颤。比如《无题(一)》中诗人写道:“风中/树枝扬起手臂/树叶拍起巴掌/雨中/树静默下来/枝叶聚拢成一把伞/树干挺直脊梁/根系紧紧抓住大地/像一位中年人于暗中/付出努力和艰辛/风雨后/枝叶瑟瑟作响/不经意间有水珠悄然滚落/或者从枝干外皮的褶皱里/慢慢洇湿下来/树一晃就成了老头/满载着沧桑和伤悲。”再如《无题(二)》中:“一只麻雀正站在/一株松树的顶端/向着早起的太阳/用尖喙梳理它的羽毛/梳妆完毕/在清晨的第一束阳光里/快乐地跳跃着/啾啾地鸣叫着/谁也不知道/它今天计划些什么/太阳慢慢地爬高/它的幸福慢慢地透亮……”从风雨中的一棵树,到站在树上的一只鸟,诗人漫不经心地写来,我们不但看到了“满载着的沧桑和伤悲”,也感知到了一种“透亮的幸福”,这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人生境界,只能用“无题”了。

这就是一个诗人的睿智,也是青年诗人刘天文的精明所在。

当然,刘天文毕竟还年轻,写诗的时间不长,现在说他的诗歌创作已经成熟还为时过早,只能说他是西海固后续青年诗人中比较有潜力的一位聪慧的诗人。出于关心和爱护,我想对刘天文说几句勉力的话:一是把眼光放低一些,再低一些,俯下身子,深入生活,深入民间,写出更加具有本土情结的“出生地”诗歌。二是要向西海固前辈诗人学习,学习他们的疼痛意识和唤醒意识,学习他们面对同一事物不同风格的表达方式,学习他们对于西海固精神家园的坚守。三是尽量避开别人写过的东西,发现和挖掘属于自己的创作高地。奥地利著名诗人里尔克在《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中说:“疼痛是种破茧而出的领悟。如果你觉得你的日常生活很贫乏,你不要抱怨它,还是怨你自己吧,怨你还不够作一个诗人来呼唤生活的宝藏。因为对于创造者没有贫乏,也没有贫瘠不关痛痒的地方。生活从来不是贫乏的。关键是我们要更深地去省察、挖掘和发现。”

是的,正如里尔克所说:“只有非写不可的作品才是好的。”我们只有“静静地感知、忍耐,无须太期待,也不要催促。让每个印象与一种情感的萌芽在自身里、在暗中、在不能言说中、在不知不觉中、在个人理解所不能达到的地方完成。以深深的谦虚与忍耐去期待一个新的豁然贯通的时刻(里尔克语)”。这样才能真正创作出具有本土特色和时代气息的好诗。

我期待着:诗人刘天文的“这个时刻”,让我们在诗歌中生出共同的幸福!

2012年5月10日

(此文原发表于《彭阳文学》2012年第2期)

同类推荐
  • 尼采诗选(孙更俊译丛)

    尼采诗选(孙更俊译丛)

    德国思想家尼采(1844-1900)不仅通过他的哲学思想,也通过他的诗作本身影响德国当时和后来的诗人。他那具有新的韵律的诗歌,使他成为德国新诗歌的开拓者之一,并被认为是德国象征主义文学的先驱。他的诗富于音乐的谐和,充满自我深省的激情,形象丰富,格调不凡,并有象征、讽刺、反论等表现的特色。
  • 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

    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

    《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作者在二十年来的教学研究中,不断收集材料,全力重写,把考察时段上溯十九世纪,下及当代,细绘出“未来—变化—变后之变”三阶段大场面,并且以这个大规模考察作背景,作出令人信服的分析:中国的诗学,哲学,宗教,是美国诗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关键影响。
  • 打造蓝色

    打造蓝色

    读者在此打开的《打造蓝色》一书,是法国剧作家让保罗温泽尔的作品,由宁春翻译。您将走进两个法国退休工人安德烈和绿西的私密空间:听他们说话、跟踪他们的视线,发现他们的无奈、烦恼和焦虑。您会问:除了那长此以往生活在一起的习惯,还有什么能将这两个人继续拴在一起呢?您会抱有一丝的同情,而这同情将会变为柔情,因为安德烈和绿西在一个已经不属于他们的世界里维系着生存,而这世界或许从来就不曾属于他们。他们最后的救赎是梦想;然而,对于梦想,我们有义务付之与柔情。
  • 月夜孤舟:庐隐作品精选

    月夜孤舟:庐隐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是一部比较系统、经得起研读的观念史和当代文化理论批判专著。这是一次把国外教学和研究同国内语境下的思考结合起来的尝试,更具体地说,是一次打通中西学术规范、话语界限和思路的努力。内容取自2002年春季和夏季的两门研究生课程。一门是在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开设的专题研讨班,Modernity and Identity: Universalism and Its Discontent (现代性与认同:普世主义及其不满)阅读材料和授课语言是英文,对象是比较文学系和其他文科系的博士研究生,目的是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当代理论背后的观念史、社会史和政治哲学基础。
热门推荐
  • 虞兮虞兮(中国好小说)

    虞兮虞兮(中国好小说)

    心爱之人的突然离世,让生活的全部重担深深压在这个女人瘦弱的肩膀之上。闺蜜的介绍,另一个男人的出现,让原已结痂的心又现出丝丝涟漪。本以为终于能再次被幸福之神眷顾,可闺蜜与男人之间的不堪,再一次给女人带来了身心的重创……生活本不似《霸王别姬》般的浓墨重彩,却犹自发出一声“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悲叹。
  • 末日之役

    末日之役

    这个世界,是末日之后的世界,机器智能已经把这个世界统治,人类苟活在机械的圈养之中。是谜团,机械人究竟是被谁所制造?是死亡,人类的文明遭到了灭世的危机,人类将何去何从?是疑惑,十年前,百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所有的路交汇到2204年,在这个未来的时代,一个带有身世谜团的孩子,带来了新的世纪。他带来的新世纪,是毁灭,还是地球文明的再生?
  • 沙弥十戒威仪录要

    沙弥十戒威仪录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史上最牛冒险

    史上最牛冒险

    钢铁铸就的繁华都市,给了我们舒适的生活,但同时也禁锢了我们的天性;一个普通的白领青年,一扇神奇的冒险之门;孤岛求生,丛林历练,冰川独行,大漠迷途;末日挣扎,墓穴寻幽,外星探险,洪荒狩猎.......推开冒险之门,带你体验最艰难的求生,最刺激的冒险,释放属于我们的原始天性!
  • 卿本帝姬:奈何为魔

    卿本帝姬:奈何为魔

    她,夙玥转世,仙界公主,携带真神之力转世,身份高贵;但出身便引发仙妖大战,就此流落人间。他,神族死神,后沦为魔界之尊,爱她,等她千年,犹是不悔;他在人间偶然寻到她,只想陪着她,走过漫漫岁月。却不料,因果轮回,物是人非,阴谋诡计,再生爱恨,俩人被迫分开。身边遇见一个又一个,似乎每个人都有难以启齿的秘密,真相被揭开,她如何抉择?曾只想,一生一世一双人,可她的心已碎,要如何复圆?最后她终于明白,她的一生肩负苍生大义,却不包括自己的爱恨情仇。当一切尘埃落定,她是人人仰望的强者,他却消失了,她要如何寻他?
  • 人性的光辉

    人性的光辉

    1852年,他失业了。同年,他竞选州议员落败。1833年,经商失败。1854年,当选州议员。1835年,丧偶。1836年,患神经衰弱症。1838年,竞选州议会议长落败。1845年,争取党提名竞选联邦众议员未成。1847年,当选众议员。1848年,党再度拒绝提名他为众议员候选人。1849年,争取国有土地管理局局长一职被拒。1854年,竞选参议员落败。1856年,争取党提名为美国副总统候选人未成。1858年,竞选参议员再度落选。186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他就是美国人敬仰的总统——亚伯拉罕·林肯。
  • 降妖伏魔本纪

    降妖伏魔本纪

    我虽年少,有三尺青锋可除妖。我虽年少,有七寸在腰伏女妖。我虽年少,把刀拿开,什么都可以商量着来……什么叫能屈能伸?本少告诉诸位,可软可硬就叫能屈能伸。妖魔仙佛神来者不拒叫能屈能伸。多想想许仙同志,闭上眼睛,有什么不同么?
  • 秋枫季

    秋枫季

    我和你,都有自己故事。金烁从小在晚城这个平静的小城里生活,他与周围的朋友们又有着什么被剥开的回忆?
  • 冷面毒妻:翡翠凰朝

    冷面毒妻:翡翠凰朝

    她自小信奉‘我命由我不由天’这话。为了达成目的,她无不可背弃之人,无不可牺牲之人。她只知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生短暂,她只为自己而活。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与她为敌者,她绝不会手下留情。*********坏女人主角,从头坏到尾,玻璃心请立刻点击右上角的X。心脏功能不全及未满81岁的朋友请在亲人陪同下观赏。*********圣母在此文里肯定是炮灰,出场就死……没有第二种可能。*********此文无报复社会想法。*********此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不幸。
  • 万毒医女

    万毒医女

    父母新丧,二叔鸠占鹊巢,逼取唐祖家印,奶娘惨死敌人刀下!她,睚眦必报的毒女穿越成跳崖明志小孤女,逆天空间开启,她要替原主小孤女夺回属于她的一切!他,夜帝之子,天生战神,一朝丹田修复,成名天下。当狂女撞上腹黑,天才杠上妖孽!他与她携手同行,狂傲天下,霸气凌云!【新书《废材丹神:太子独宠小狂妃》火热连载,请继续支持楼楼作品哦!】书友群:【楼门】医女狂炸天120960923,新浪微博:楼星吟楼楼已完结《神医贵女:盛宠七皇妃》,求支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