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2900000004

第4章 江南印象与记忆(1)

在走进江南之前,我们不妨先“遥望江南”。

对出生于江南,或久居江南的人来说,这就意味着他们要将具体的记忆模糊化为一个总体印象。于是就有了收入本辑的王本道先生的《水性江南》和钱谷融先生的《江南味道》。

而初识与未识江南的朋友,则可以通过前人的记忆和叙述,获得某种总体印象。本辑特地选录了两个外国人于四百年前和五十年前对江南的叙事绘景,这更是别具一种意义和一番情趣的。

江南味道[1]

钱谷融

我是常州人,从小生长在江南,虽然十八岁那年,独自流浪到了四川,在巴山蜀水间度过了整整八年。但1946年就又重回故乡,此后一直居住在上海。今年我已八十岁了,除去在四川度过的八年以外,我在江南已生活了七十多年,对江南应该是非常熟悉的了。但要我说说江南味道,却又真不知该从何说起。“味道”这东西,原本是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它迷离惝恍,如烟似雾,缥缥缈缈,无所不在,可又捉不住摸不着。你说江南多的是小桥流水,但有小桥流水的地方,未必就是江南。江南固多竹篱茅舍,但在川、滇、黔、桂、湖南、湖北,又何处没有竹篱茅舍呢?古来常说“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但有杏花春雨的地方,岂止江南?中国南方各省,哪里没有杏花,哪里没有春雨呢?即使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旖旎风光,也并不是江南金陵一带的特有景色。总之是,味道尽管会沾染到每一样具体事物的身上,但每一样沾染上某种味道的具体事物,不就是那味道本身。你想用某一种具体事物来作为某种味道的代表,来象征、说明某种味道,往往是徒劳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的特点,一方水土的味道,只有在那方土地上所培育、熏陶出来的人身上才最能显示出来。所以要领略江南味道,你当然最好是能到江南来实地体会、亲身感受一下。如果无缘亲临其境,那么,从土生土长的江南人的言谈举止上,从久受江南水土浸染的江南人的风神气度上,或许也可以仿佛体味其一二。不过,正像单是江南的景色,不足以完全代表江南;抛弃了江南景色的江南人,因为脱离了自己的生身之地,就像鱼儿离开了水,也就失去了他本来的鲜活了。真正的江南味道,是江南景色与江南风俗人情的统一。要充分领会这种味道之美,必须到江南景色与江南人情的相互映衬中去找寻。这在我们的古典诗词中保存得颇多。因为杰出的诗人是最能够在自然景色与风俗人情的结合中来把握美、表现美的传神妙手。

譬如李白《金陵酒肆留别》中的下面二句,该有多美呀:“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论时间,正是春光明媚,柳花飘絮的时候。论地点,则是酒满六朝的锦绣之地——金陵,实足的江南景色。景色如此,活动于其中的人情又如何呢?李白要离开金陵了,朋友们为他送行,宾主一同来到一家酒店,出来迎客的酒家女是位吴姬,吴地多美女,在我们的想象中,不消说,这位吴姬必是个面目姣好的姑娘。“吴姬压酒劝客尝”,待大家坐定,酒筵摆好以后,这位吴姬姑娘款款地走上前来,轻轻地按一按手中的酒杯,来向客人们殷勤地劝酒了。“压酒”,注家们多解释为压紧榨床取酒,未免太周折,不如径直理解为用她的手指轻轻地压一压酒杯以表劝客之意,这样不是显得更亲切、更有情致吗?我们试凝神设想一下,吴姬以手压酒的姿态该有多美,殷勤劝酒的笑该有多甜蜜,客人们恐怕酒未沾唇,先就醺然欲醉了。而且,我们知道,柳花其实是并无香味的,更不会使满店都香起来。所以这个香味,多半还是从这位吴姬姑娘身上散发出来的哩!

紧接着这二句,下面是:“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江南人是好客而惜别离的,听说李白要走了,许多金陵子弟都赶来相送。纷纷举杯热情地向李白敬酒,尽管酒量远不能与这位酒仙相比,有的甚至不大会喝酒,也都一饮而尽。足见情意殷勤,真诚感人。要问他们的惜别之意,究竟有多悠长,那么,恐怕只有滚滚不绝的长江东流水,才能与之一较短长了。从这首诗里,你就可以充分体会到江南的景色之美,江南的人物之美、尤其是江南的风俗人情之美。体会到一种真正的江南味道。

又如欧阳修的下面这首词——《渔家傲》:

一夜越溪秋水满,荷花开过溪南岸,

贪采嫩香星眼慢。

疏回眄,郎船不觉来身畔。

罢采金英收玉腕,回身急打船头转,

荷叶又浓波又浅。

无方便,教人只得抬娇面。

正是秋水发的时候,一夜之间越溪水涨,使得南北两岸的荷花,开成了一片。家住北岸的姑娘,只顾贪采荷花,不觉已采到了南岸,无意间偶一回首,忽见情郎的船只已经来到了自己身边。这叫人多难为情啊!急忙想拨转船头逃开去,但荷叶浓密,水又太浅,实在转动不得。没奈何,只得抬起羞红的脸蛋,双眼怔怔地来面对“他”了。这该是多动人,多令人目眩神迷的一幕!这也是一种江南味道。

崔颢那首著名的《长干行》: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描绘了这样一幅景象:江面上面对面地行驶着两只小船。两只船上各站着一个人,一个是男的,一个是女的。彼此都可以互相瞧见。忽然我们看到那个女的把船停了下来,等那男子的船驶近来时,她就把船靠了过去,殷勤地向男的打起招呼来,并说“自己是横塘人,不知你大哥是哪里人?我们说不定是同乡呢,所以才特地停下来向你请问一声”。喜欢攀同乡,拉关系,更是人之常情。也许那女的听到男的说话的声音,有点像自己那一带的人,所以有此一问。也许那男的根本没有开过口,那女的只是远远地瞧了那男的一眼,或者是两个人同时隔着船,互相对望了一眼,这一眼颇有吸引力,使那女的对对方产生了喜欢之心,而且直觉到那男的对自己也并非漠然无动于衷,于是就没话找话地借故上前搭讪来了。接下去,事情将怎样进一步发展,可以留给后人们以无穷的想象余地。在江南这种美丽的地方,是会有许多美丽的故事可听的。人们不由得会生发出许多奇思妙想,产生着各种各样热切的期待。这也是江南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所特有的魅力,一种特别的江南味道。

江南是水乡,到处溪涧纵横,绿草如茵,景色十分清幽。水是流动的,象征着江南人的活泼、富有生命力。可江南的水,少有汹涌奔放的气势,只是长年潺潺汩汩地流淌着,培育出了江南人特有的温和柔美的性情。所谓江南,原本地域包括甚广,且时有变化。近代以来,则专指苏南和浙江一带。俗话所说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以说是江南的总代表。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温馨、轻柔和灵巧。论戏曲则有绍兴的越剧,苏州的评弹;论工艺则有苏州的刺绣,杭州的织锦;讲菜肴则有杭州楼外楼的西湖醋鱼,苏州松鹤楼的乳腐肉;要买醉则有苏州醇香,绍兴花雕;想品茗则有獅峰的龙井,洞庭的碧螺春……这一带的人,特别懂得乐享生活,善于捕捉生活里的各种情趣。他们常是显得那么悠闲,那么从容自在。我随意浏览了一下敏特兄寄来的书前的目录和摘要,眼前忽然跳出了这样几行文字:“燕子来时,天天春光晴好,豆花开了,菜花开了,日长悠悠。”(唐炳良《燕子来时》)那么平平淡淡、朴朴素素的几句,对于我这个江南人,却有无穷的魔力。一下子把我引入了一个如梦如醉的境地,使我仿佛重又回到了已经像流水般逝去了的童年、在家乡所度过的那些岁月之中。身旁燕语呢喃,花香醉人。我忽然若有所失,心头说不出是欢喜还是忧伤?是甜蜜还是悲凉?一种复杂的、不可名状的情绪,难解难分地纠结在一起,紧紧地攫住了我。我茫茫然、蒙蒙然地陷入到一种不知究竟是痛苦的极致还是美的极致的境地之中。而反观作者,他却只是闲闲道来,辞气是那么从容,音调是那么舒徐,好像漫不经心似的。正体现出他襟怀的散淡自在,这是江南人的一种特有的风神,一种独特的江南味道。

当然,这种江南味道,论格局,论气魄,都未免琐琐不足称道。它既与“经国之大业”无关,也拉扯不上什么“不朽的盛事”。而事实上,我想也没有人会以为它就是天下唯一之至味,而不承认在别的许多地方还存在着各种各样与之不同的其他很好的味道。不过,无论作为一种生活情趣来说,还是作为一种文化境界来说,总应该承认,这种江南味道不但确实很有特色,而且意蕴深长,情味无限,是有其独具的魅力的。尤其是今天,生活节奏如此急剧,人们长时间地被包围在喧闹紧张的气氛之中,不免心烦意乱,常有惶惶不可终日之感。江南秀丽的自然风景,会给予你烦躁、焦渴的心灵以抚慰,使你高度紧张的精神得到缓解、舒息。而江南人特有的生活情趣,他们那与大自然打成一片的豁达襟怀与超脱眼光,则能使我们的思想得到升华,帮助我们从凡庸尘俗的境界中跳出来,重新树立起作为万物的灵长的尊严,恢复一个人所应有的独立自由的精神。

一九九九年五月三日

注释[1]选自《江南味道》,海南国际出版社1999年版。本文为该书序言,有删节。作者钱谷融(1919-),原名钱国荣,江苏武进人,学者。著有《〈雷雨〉人物谈》、《论“文学是人学”》等。

水性江南[1]

王本道

这些年常有机会去江南,每次去江南,大抵都是在莺飞草长的三四月间。对于江南的印象,最初还只是表层化的,如古人所谓“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去的次数多了,对那里的风土人情,氤氲意境渐渐有所感悟,于是便萌生了探究江南的真谛和她的属性的念头。

江南是烟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江南出芳草鲜花,出才子佳人,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这些都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只要随意浏览一下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就会谙知,江南又是英雄辈出的地方。古往今来,这里孕育过诸多骁勇的斗士。那用于刺杀的锐利兵器——剑,发展的鼎盛时期正是在地处江南的吴越之地,许多彪炳史册的著名战役所在地也是在江南。那么,是什么力量使得缠绵悱恻与剑气凌厉这两种反差极其悬殊的气质能够天衣无缝地契合在一地,且生生不息、历千年而不朽呢?我曾一度处于大惑不解之中。

一次重读先贤经典,《老子》中的一句名言让我顿开茅塞。“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老子的话,一语道破了水的柔弱秀美与坚韧顽强的两重性。江南是水乡,是水的故乡,河流纵横,池湖密布,它们流淌在青山脚下,穿行于广袤的田畴。“瓜洲渡口山如浪,扬子桥头水似云。”“西风作意送行舟,帆饱清淮碧玉流。”还有那直落九天的瀑布,山中奏鸣的清泉——千百年来,是水,滋养着江南的风物,江南的人,孕育了江南独特的文化属性。

江南的水,如轻纱雾霭,随风起舞,变幻无穷,滋润着江南的景物风姿绰约,江南的人风情万种。宋祖英的一曲《又唱江南》,浓缩了一年四季江南的秀美景色:“二月你看江南的花,花如野火遍地燃”;“清明你看江南的雨,雨中藏着万重山”;“五月你看江南的船,排排龙舟划上天”;“走过江南桥弯弯,处处翠竹撑绿伞”……江南的人也一如江南的风物,温婉细腻,柔肠百转。“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对江南人的赞美虽有些夸张,但说的却是实情,那无边的波光水影之中,充溢着无边的风月。秦淮河上的桃花渡,莫愁湖畔的莫愁女,瓜洲古渡的杜十娘,西泠桥畔的苏小小,还有惠山的明月、西湖的断桥、绍兴的沈园……深受上天厚爱的才子佳人,他们的柔情蜜意在江南大地上留下了诸多生命的足迹和美丽的传说。物美、人美、情浓,就连江南人讲话也是吴侬软语,情真意切,唱起来就更让人心旌摇动。我十分喜欢江南曲艺的代表苏州评弹,唱词娓娓如述,琵琶弦乐清丽委婉,典型的水乡音乐优美儒雅,婉转沉静,就像曲水清流,清澈纯净又韵味悠长,就连草木也会为之摇曳。

同类推荐
  •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

    本书分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两篇,是作者多年进行丝绸之路学术研究和丝绸之路实地考察的最终成果。作者结合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对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具体线路,沿路民族、文化、名城以及相关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等等,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尤其对丝绸之路在中国与海外交通方面所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做了深刻的阐述。
  • 幽暗意识与时代探索

    幽暗意识与时代探索

    历史学家张灏提出的“幽暗意识”与“转型时代”已成为中国思想史研究的重要理论。张灏多年治学的中心问题是:如何探索时代大风暴的思想根源与背景?张灏的思考结晶之一便是名著《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所谓“幽暗意识”是发自对人性中与宇宙中与始俱来的种种黑暗势力的正视和省悟:因为这些黑暗势力根深蒂固,这个世界才有缺陷,才不能圆满,而人的生命才有种种的丑恶,种种的遗憾。张灏探索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对中国传统的“幽暗意识”也有独到的研究。本书是张灏历史学研究的重要文章精选。
  • 经典里的中国(全集)

    经典里的中国(全集)

    华文世界独一无二的经典领读者杨照,带你重回朝气蓬勃的先民时代,走进经典里的中国。本系是杨照结合“历史式读法”和“文学式读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尚书》《诗经》《左传》《论语》《墨子》《庄子》《孟子》《老子》《荀子》《战国策》)的选读和导读。通过对这十部经典的部分章节的逐字逐句解读,还原经典于具体的历史情境和历史脉络,展现出先秦时代诸子百家面对现实变化提出的因应之道,勾勒学派代表人物有血有肉的个人形象和个性及其现实活动;同时,通过还原,让今天的读者领略到经典所展现的思想和时代精神独特魅力,既因为古今时代境况差异而激发个人的思考,又因为古今相同而感同身受,汲取古人先贤应对生活的伟大智慧。
  • 发现陕西:雄伟壮观帝王陵

    发现陕西:雄伟壮观帝王陵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内容介绍了从上古到明代陕西境内的帝王陵墓,详细阐述了不同时期概况、各陵的形制和墓主人以及不同时期帝王陵的特点等。以精确的考古数据作支撑,以小资料链接作为知识的补充外延,充实了全书内容。图片精美,大部分由作者亲自拍摄,可观度较强。
  • 非洲双城记

    非洲双城记

    散文,情到深处即成文。好的散文,不在于有多少华丽浪漫的辞句,而在于能够引起读者仿若身临其境的共鸣。
热门推荐
  • 龙门西施

    龙门西施

    夏家剑谱和白蛇剑到底是被谁抢走了,夏无敌被谁所害,神秘的锦衣卫高手无情剑毕雪峰出现在龙门镇客栈,一场危机正在逼近。
  • 家有妖妻

    家有妖妻

    奶奶给我安排了一门亲事,结婚后我才知道,娶进门的媳妇儿是只狐狸精...
  • The Great War Syndicate

    The Great War Syndicat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血族小子

    血族小子

    身为血族唯一的后人,他不得不寻找解决寿命的办法,让血族之人能够正常的生老病死,而不是只有短短的四十年寿命!他不甘,凭什么老天这么的对他不公,从此他逆天而行,突破天地法则,成就强大的血族。
  • 康有为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康有为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本书是一部从思想学术角度描述康有为一生的传记。内容包括突破传统的藩篱;“貌孔心夷”的“今文学家”;一个先知的悲剧。
  • 缺席与偶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缺席与偶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缺席与偶在》主要分为三编,第一编讨论西方哲学与美学问题,兼及中西思想比较。其中多数文章试图把哲学和美学的若干基本观念放在“现代问题”的视野中加以考察;第二编讨论环境伦理学与生态政治问题,探究生态主义意识形态的缘起、主张及政治合理性限度;第三编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其中多篇是作者正在从事的“症状——中国当代艺术档案”研究计划的初步成果。
  • 校草的萌妹小女友

    校草的萌妹小女友

    哇塞!新晋的帅锅转校生,战斗值完胜灌篮高手,美颜值秒爆学院美男榜NO.1?!花痴萌妹眼冒桃心,摩拳擦掌,誓要折下这绝版校草!“妹控”亲哥做后盾,闺中损友成军师;打探身份,制造浪漫,趁机扑倒……奸笑,学长这回保你无窗可跳!
  • 重生之新生

    重生之新生

    她,一个父母厌弃的小孩,和奶奶相依为命的长大。然而,十八岁,奶奶也永远的去了,只留一个玉镯给她。她在想活着是为了什么?一个人,一个人,一直一直……可是,她还得活着,奶奶说,你要活着。她很听话。浑浑噩噩的过了几年,孤单寂寞的她,本以为这一生就将如此老去,但是在一个雨夜的电闪雷鸣中,她的人生出现了转机。她,重生了。重新拥有了亲人,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玉镯的空间让她有了资本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有让她有了别人永远想不到的奇遇。不张扬,不随意。用心爱着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可是老有人企图破坏他们的生活,危害她认可的人。于是,她爆发了!阴谋诡计在强大的力量下都是纸老虎,谁要妨碍她,她就给谁好看!
  • 惑乱天下,王妃太嚣张

    惑乱天下,王妃太嚣张

    顶尖商业间谍席浅陌意外穿越成脚瘸的病殃子。爹不疼也就算了居然还费尽必力想要杀了她。毁容,落魄街头,被人设计,侮辱,各种杀机步步紧逼让她无处可逃。生死关头王爷救美,对她温柔呵护疼爱至极。却不想卷入明争暗夺的皇位阴谋。芳心暗许时,才知一切都是个局。她发誓,只要她席浅陌活着的一天定要那些人血债血偿。要他们看看她席浅陌如何颠覆这个天下。“左相大人很像本王的一位故人。”时隔三年,那时她已是手握是权,高高在上的楚国左相席浅陌。“王爷,你对这个天下可否感兴趣。”她,就是要不择手段颠覆了这天下。步步为营,阴谋诡计挑起天下祸事。金鳞岂非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不感兴趣没关系,她会让他感兴趣的。
  • 中纪委推荐:历史的教训

    中纪委推荐:历史的教训

    本书是响应习近平号召牢记历史的教训,中纪委推介的“2015新年第一书”,王岐山最新推荐!《中国新闻出版报》优秀畅销书榜总榜第一名!美国普利策奖获得者的传世经典,浓缩对历史经验教训的独特见解! 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普利策奖”获得者威尔杜兰特及其夫人阿里尔杜兰特的代表作。《历史的教训》浓缩了11卷《世界文明史》的精华,通过提纲挈领的线条,勾勒出历史与人类生活各方面的关系,详细说明了地理条件、经济状况、种族优劣、人类本性、宗教活动、社会主义、政府、战争、道德、盛衰定律、生物进化等在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总结出历史留给人们的巨大精神遗产。 这些精神遗产给改革中的国人以启迪与警鉴,使其更加智慧地面对当下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