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4700000007

第7章 《左传》其书(2)

《公羊传》中也有一些对经文的训释,使经义一目了然。如隐公元年经“祭伯来”,《左传》仅记“祭伯来,非王命也”,不知祭伯为何人,来鲁国何事。《公羊》则曰:“祭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何以不称使?奔也。奔则曷为不言奔?王者无外,言奔则有外之辞也。”在释义例的同时,对祭伯其人其事亦解释清楚了。至于经文僖公十六年正月记“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公羊传》曰:“曷为先言陨而后言石?陨石记闻。闻其磌然,视之则石,察之则五。……曷为先言六而后言鹢?六鹢退飞,记见也。视之则六,察之则鹢,徐而察之则退飞。”此段按观察事物的先后次序,分三层言事,既探究圣人之用心,又体现出严密的逻辑性和表达的谨严,历来为学者推尊为解经之典范。

《公羊传》叙史实的成分不多,但偶尔也有略胜《左传》一筹的。如宣公十五年“宋人及楚人平”一段:庄王围宋,军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于是使司马子反乘堙而窥宋城,宋华元亦乘堙而出见之。司马子反曰:“子之国何如?”华元曰:“惫矣。”曰:“何如?”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司马子反曰:“嘻!甚矣惫!虽然,吾闻之也,围者柑马而秣之,使肥者应客。是何子之情也?”华元曰:“吾闻之,君子见人之厄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司马子反曰:“诺,勉之矣!吾军亦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揖而去之。反于庄王,庄王曰:“何如?”司马子反曰:“惫矣!”曰:“何如?”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庄王曰:“嘻!甚矣惫!虽然,吾今取此然后而归尔。”司马子反曰:“不可。臣已告之矣,军有七日之粮尔。”庄王怒曰:“吾使子往视之,子曷为告之?”司马子反曰:“以区区之宋,犹有不欺人之臣,可以楚而无乎?是以告之也。”庄王曰:“诺,舍而止。虽然,吾犹取此然后归尔。”司马子反曰:“然则君请处于此,臣请归尔。”庄王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引师而去之。

这里详细记录了华元与楚子反、子反与楚庄王之间的对话,与《左传》相比,同是一件事,《公羊》显然更富于戏剧性。再如庄公十二年传“宋万弑其君接及其大夫仇牧”,《公羊》也比《左传》详细生动。不过这样的例子毕竟极少。

三、《穀梁传》

《穀梁传》的体例,与《公羊》相近,也用问答式的解释体。《公羊》、《穀梁》二传,最早都有一个口耳相传的阶段,问答体即标志其师弟授受的记录。

《穀梁传》的作者,《汉书·艺文志》只说:“《穀梁传》十一卷,穀梁子,鲁人。”“子”即“先生”,故未知其名。颜师古注为“名喜”;钱大昭《汉书辨疑》据闽本《汉书》,以为“喜”当作“嘉”;桓谭《新论》、应劭《风俗通义》、蔡邕《正交论》、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引麋信注,皆作“穀梁赤”;王充《论衡·案书篇》又作“穀梁寘”,阮孝绪《七录》及《元和姓纂》引尸子语又作“穀梁俶”;杨士勋《穀梁传疏》又引作“穀梁淑”。其名如此繁多,学者认为此乃代表不同时代,非专属于一人。

《穀梁传》的传授,旧说由穀梁赤传荀子,荀子传两汉初年的鲁申公,申公传博士瑕丘江公,江公传荣广及皓星公,荣广传周庆、丁姓及蔡千秋。千秋又事皓星公,以传尹更始。更始撰《穀梁章句》,以传翟方进、房凤及子成。汉宣帝好《穀梁》,立之于学官。后世学者多认为《穀梁传》后于《公羊传》,大概写定于汉昭帝、宣帝之时。

胡安国曾说:“事莫备于《左氏》,例莫明于《公羊》,义莫精于《穀梁》。”由此可知三传之区别。就阐发《春秋》之大义来说,《穀梁》确有超出《公羊》的地方,如隐公元年“春王正月”的传文,《穀梁传》曰:虽无事,必举正月,谨始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志也。焉成之?言君之不取为公也。君之不取为公,何也?将以让桓也。让桓正乎?曰:不正。《春秋》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隐不正而成之,何也?将以恶桓也。其恶桓何也?隐将让而桓杀之,则桓恶矣。桓杀而隐让,则隐善矣。善则其不正焉何也?《春秋》贵义而不贵惠,信道而不信邪。孝子扬父之美,不扬父之恶。先君之欲与桓,非正也,邪也。虽然,既胜其邪心以与隐矣,已探先君之邪志而遂以与桓,则是成父之恶也。兄弟,天伦也。为子受之父,为诸侯受之君,已废天伦,而忘君父,以行小惠,曰:小道也。若隐者,可谓轻千乘之国,蹈道则未也。

《公羊传》则曰:

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也微,国人莫知。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之,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穀梁》开宗明义即坚持“隐不正而成之,将以恶桓”的立场,推演出“隐无正,桓无王”这一正隐治桓之说,以证明《春秋》为乱臣贼子所作这一意义。《公羊》之说,则重在阐述周代立嗣之礼制,对《春秋》之大义,却不如《穀梁》之精深。

《穀梁传》的传经,还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如僖公二十二年泓之战,对宋襄公那种“蠢猪式的仁义”,《公羊》赞曰:“故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而不忘大礼,有君而无臣,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大其”就是非常称赞和推崇宋襄公“不鼓不成列”的做法。而《穀梁》则指出:“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信之所以为信者,道也。信而不道,何以为信?”这是批评宋襄公迂腐。打仗还讲什么“信”啊?信是正道,可是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打仗就要讲“诈”。所以宋襄公此时讲“信”,是不符合战争规律的。《穀梁》还评论说:“道之贵者时,其行,势也”。意为施行正道,贵在适合时宜。用兵,也应根据时势的发展变化而采取相应的行动。宋襄公“不鼓不成列”,“何以为人”,实在是太迂腐了。《穀梁》此论,显然优于《公羊》。

又如宣公十五年经文:“冬,蝝生。”《公羊》说是“上变古易常,应是而有天灾。”意为鲁国行“初税亩”,上天于是给予惩罚。《穀梁》则说:“非灾也。其曰蝝,非税亩之灾也。”与《公羊》针锋相对。《穀梁》无疑是正确的。

同样,《穀梁》少叙史实,然偶而也有优于《左传》的细节。如晋国骊姬谮杀太子申生一事,《穀梁》虽略于《国语》,但详于《左传》。写骊姬诡称梦见献公夫人齐姜(申生生母),设计陷害申生,骊姬啼号蛊惑献公,都可谓声口毕肖,相当生动。再如成公元年“鞌之战”前,写郤克出使齐国:季孙行父秃,晋郤克眇,卫孙良夫跛,曹公子手偻,同时而聘于齐。齐使秃者御秃者,使眇者御眇者,使跛者御跛者,使偻者御偻者。萧同侄子处台上而笑之。闻于客,客不说而去,相与立胥闾而语,移日不解。齐人有知之者,曰:“齐之患,必自此始矣!”

而《左传》写郤克出使齐国就远没有《穀梁》生动,仅在“宣公十七年”说:“晋侯使郤克征会于齐。齐顷公帷妇人使观之。郤子登,妇人笑于房。献子(郤克)怒,出而誓曰:‘所不此报,无能涉河!’”

《公羊传》和《穀梁传》既为解经之作,当然与《左传》作为史书的性质不同,但是三传又有一定的联系,这是在读《左传》时必须加以注意的。

(第三节 )《左传》与《国语》的关系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有“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之说,又《史记·五帝本纪》中说:“余观《春秋》、《国语》。”《十二诸侯年表序》中说:“于是谱十二诸侯,自共和讫孔子,表见《春秋》、《国语》。”于是后人有认为《左传》与《国语》同为左丘明所作,且都为解释《春秋》的。《汉书·艺文志》“春秋类”著录“《国语》二十一篇,左丘明著”,大概即本之于司马迁。《左传》与《国语》又有“《春秋》内传、外传”之说。《汉书·律历志下》有“《春秋外传》曰:……”是为以《国语》为《春秋》外传之始。王充《论衡》也认为《国语》为“左氏之外传”。至韦昭作《国语》解序,以《左传》为“内传”,《国语》为“外传”,又是本之于班、王二说。后世更有人发挥说,《国语》是左丘明作《春秋传》的稿本,“时人共传习之,号曰《国语》(《文献通考·经籍考》引巽岩李氏说)。所以,《国语》长期被目录学家列入“经部春秋类”中,以“准经典”的身份流传后世。

之所以称《左》、《国》为内外传,除了上述的原因,还因为两书中之史事有很多相同之处。《国语》记史时间始于西周穆王,终于鲁悼公(约前九六七—前四五三年),在时间上与《左传》大体相同,而且有许多历史事件既见于《左传》,又见于《国语》。因此后人疑《左》、《国》本为同一书。到了晚清康有为作《新学伪经考》,更认为《左传》、《国语》本为一书,后经刘歆割裂《国语》,乃一分为二。

驳《左》、《国》非一人所作,自晋代傅玄开始,至唐、宋以迄清代、近代,皆有说者。如隋代刘炫,唐代柳宗元,宋叶梦得、陈振孙,清代崔述等,皆有论述。这里且以崔述之论为代表。崔述《洙泗考信录》论“《国语》非左氏作”云:《左传》之文,年月井井,事多实录;而《国语》荒唐诬妄,自相矛盾者甚多。《左传》纪事简洁,措辞亦多体要;而《国语》文献支蔓,冗弱无骨,断不出于一人之手明甚。且《国语》,周鲁多平衍,晋楚多尖颖,吴越多恣放,即《国语》亦非一人之所为也。盖《左传》一书,采之各国之史,《师春》一篇,其明验也。《国语》则后人取古人之事而拟之为文者,是以事少而辞多;《左传》一言可毕者,《国语》累章而未足也,故名之曰《国语》。语也者,别于纪事而为言者也。黑白迥殊,云泥远隔,而世以为一人所作,亦已异矣。

崔述从事辞之风格、材料之来源及体裁之差异来论述《左》、《国》作者非同一人,识见实为精邃。

崔述比较《左》、《国》两书之差异,不但可以说明两书非一人所作,也可以说明两书本非同一书之分化。对于后一个问题,近代有许多学者已有详细论述。如杨向奎先生《论〈左传〉之性质及其与〈国语〉之关系》一文从《左》、《国》体裁的差异,记事的分歧,以及在先秦典籍中名称的不同,证明二者不是同一书的分化。嗣后,孙次舟先生发表《〈左传〉〈国语〉原非一书证》之文,从刘向、刘歆父子校书的实际情况以及《左》、《国》内容的比较,否定《左传》为刘歆割裂《国语》而成。刘节先生的《〈左传〉〈国语〉〈史记〉之比较研究》一文,则认为《左传》、《国语》乃共同依据一种原始史料,然后按不同的目的加以改编,《国语》注重保存掌故制度,而《左传》注意政治和战争方面的史事,再次反驳割裂说。

争论虽然存在,但关于《左传》、《国语》的关系,较多的研究者对比的看法是:《左传》《国语》是在战国时就已存在的两部书,它们都参考过相同的原始史料,但各自独立成书。《左传》晚于《国语》,《左传》可能参考了《国语》中的史料,甚至改编了《国语》中的某些记载,但《左传》并不是割裂《国语》而成的。

同类推荐
  •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本书是作者李岗在多年研究生教学材料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产生背景,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对象与任务,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科基础,跨文化传播原理和模式,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文化的认知要素和文化类型,语言与跨文化传播,非言语行为与跨文化传播,视觉符号与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研究作为一种理论观照。
  • 非洲双城记

    非洲双城记

    散文,情到深处即成文。好的散文,不在于有多少华丽浪漫的辞句,而在于能够引起读者仿若身临其境的共鸣。
  •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既豪爽又谨慎,既热情又小心,既善于经营世俗人生,又崇尚精神生活。他们可以披肝沥胆,无私助人,也可以小处计较,谨慎处世;他们可以争强好胜,兼济天下,也可以超然物外,独善其身。本书是第一本诠释湖北人性情的精华本,是洞悉湖北人行为特性的全面攻略。本书着重描写了湖北的地理特点、文化和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本书中,编者突出表现湖北人在经济、教育、社会、性格、人文况味、语言等领域所呈现出的性情特征。其中,尤其对“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俗语,做了细致的解释。
  • 风筝

    风筝

    金开诚编著的《风筝》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风筝相关知识。《风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真的,“回报” 是幸福的。她让我们感到自我价值的丰富,人性光芒的闪烁,人生经历的厚重。我们生活得快乐健康或许是父母对我们的最大希望,他们或许没有想过要我们为他们做些什么,现在就让我们以自己和父母都能接受的方式和方法,去做这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热门推荐
  •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本书汇集了广州市第一幼儿园60年幼教工作的教育科研成果,分为三个分册,分别为《保育员工作手册》《新教师工作手册》《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本书内容涵盖幼教工作的各个方面,来源于幼儿园60年实际工作的研究总结,其内容丰富,操作性强,是幼儿园幼教工作者实用的参考书。
  • 绮户朱阁

    绮户朱阁

    候门似海,平静的表面下,波诡云谲端木芬一介寒门孤女,投亲而来她左右周旋,谨小慎微,只想换得数年安稳然而形势逼人,她终深陷侯门无可奈何,她只能用自己的聪慧,为自己也为身边的人在重重院墙里谋一世岁月静好
  • 异界之创始之初

    异界之创始之初

    轮回一世,在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里面干出自己的天下,不负这一世的辉煌。(书主角前期实力不行,后期能力超强,不会太爽)
  • 人间正道

    人间正道

    这是一部全景式反映我国当代改革生活的作品,作品以经济欠发达的平川地区为切入口,以一千多万人民摆脱贫穷落后的经济大建设为主线,在两万八千平方公里土地上,在上至省委,下至基层的广阔视野里,展开了一幕幕悲壮而震撼人心的现代生活画卷。市委书记吴明雄押上身家性命投身改革事业,在明枪暗箭和风风雨雨中为一座中心城市的美好明天艰苦地奋斗着……
  • 弃妇何愁嫁

    弃妇何愁嫁

    开了新坑《绝色魔君你好坏》自己做了个视频,大家来看看:?pstyle=1现代穿越女,无奈的穿越,穿过去第二天就被狠心的爹娘以嫁为名卖给了江家。故事就此展开。江家老爷江晴初,美则美矣,对女人却非常狠辣:“嫁到我江家的小妾都活不过七日,你已混到第六天,看你还有没有命撑到第七天。”将他归为禽兽一类!不鸟他。只求有多远就跑多远。江某某的儿子,摇身一变,却成了龙种:“你要等我,等我长大了,我让你做我的皇后。”小毛头说要娶她,摇头又叹气,太小太小,等你长大咱都成老太婆了。温某,俊雅不凡,胸怀天下,却被人负之。将她全身上下摸个遍后:“你放心,我会对你负责的。”谢谢你,温爷,虽然很想和你那个,但是这种施舍怜悯咱不要。朱某,江湖浪子,宰相儿子,因被她诬陷,给他老爹留信一封:“想抱孙子,除非将那弃妇迎进门。”对不起,猪头男,你的自己以为是咱还看不上,走人。最后:江某:跟我走,我温柔待你一辈子。龙种:你不当我的皇后,我就死给你看。温某:我等了你千百年,你绝不能负我。朱某:肠子都悔断了,怎么就不知道先下手为强。阴阴地一笑,弃妇又如何,有人疼来有人爱,照样不愁嫁不了人。大家且看,穿越时空,寻寻觅觅,辗转颠沛,经历磨难,最后花落谁家?走过路过的亲们看看这里呀,很重要的通知:本文新建群:34518812,欢迎大家进去多提宝贵意见。(请以前入群的读者重新进入这个新群,以前的那个群因群主不在带给大家很多不便,这个新群小星会全天都在。谢谢!)————————————本文感情路线一对一,不是NP,男主对女主痴心绝对。本着自娱自乐的心情写这篇文,喜欢的就留个脚印,欢迎多提建议,不喜欢的可以绕道而行。推荐好友的文,文笔不错哦!老公,咱们小气的过日子都市兰竹(现代都市)贤妻良母鹦鹉晒月(穿越时空)坏坏相公倒霉妻夜初(穿越时空)桃妖乱灵路(架空历史)医仙孽爱寒姿(穿越时空)
  • 倾世嫡女:国师大人追妻忙

    倾世嫡女:国师大人追妻忙

    “你说你一个堂堂的国师,成天不干正事,总跟着我干什么?”看着身后的大尾巴,曲若漓无奈的撇撇嘴。“喂,快放我下来,你抱这么紧干嘛?”曲若漓恨恨的盯着君成烨,‘这家伙肯定是故意的,越说抱得越紧,弄得自己现在都不能走路了。’某位无良国师邪笑着,“大婚之日还到处跑,不抱紧点怎么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皇室公主太高冷

    皇室公主太高冷

    她,是天才少女,是皇室公主。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从小离开父母生活在异国的她虽然有一身本事,却渐渐冰封了自己的心。突然被遣回国,被父皇逼着带着找男朋友的目的去皇室学院读书。高冷的她女扮男装本想把日子混过去,却没想到遇到一群有趣的伙伴,她的心门渐渐敞开。在她遇到真爱时却躲不过一劫,然而这一切都是被人操纵着的阴谋。
  • 腹黑邪神狂傲妻

    腹黑邪神狂傲妻

    她,蓝发飘飘,一双雪瞳能冻结万千事物,一招冰炙既能瞬间手到病除,却亦可分秒灭人于无形,是生是死,全在她一念之间!这些够吗?不,她慕容雪鳞说不够!至尊剑法,为她所用。上古神兽,为她所有。异世苍南大陆荒战十三年,已然民不聊生。而在那齐恒山上诞生的闪耀之星——慕容雪鳞,必将携手英雄勇闯天下!*爹爹被二叔杀害,财产被姐姐霸占,自己居然要入狱?!——靠!这是什么情况!想她慕容雪鳞,齐恒山响当当的强盗头子!出门骑神兽,高兴了踩别人的,不高兴了秒别人,什么时候轮到别人反抗?好好好!既然敢逼我出齐恒山,成为一枚华丽丽的通缉犯,那就该做好承受姐怒火的准备!*【鳞儿VS金钱】人在大陆闯啊,哪能没仇恨啊,回头一看,额,仇恨拉满了。“冰淇淋!和我杀仇恨去。”“靠!死女人,这些杂毛也敢拿来当仇恨!大爷可是上古神兽冰麒麟!”“冰淇淋,说完了么?说完了走吧!”“…”*且看,神话是如何练就的。又是谁能与神话并肩,笑看大陆。——————简介无能是无奈滴,内容精彩是必须滴,男配优秀,但是,人家是专一的好孩子,文文是一对一的哦。等啥丫?开看吧!
  • 中国鄱阳湖

    中国鄱阳湖

    详细讲解了鄱阳湖古今历史之演变,描述鄱阳湖周边各地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以及地理资源概况,熔历史、思想、知识及趣味性于一炉,资料丰富详实。
  • 活着,就不能被自己打垮

    活着,就不能被自己打垮

    万变世界中,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适者生存,个体不被社会所抛弃的方法就是改变我们自己来适应这个社会,从生物型的个体转化为社会型的个体。本书提出了“适应力”这个概念,通过“三步适应法”:第一步,接受改变;第二步,扩大选择范围;第三步:采取精准行动,为在感情、事业中感到迷茫、困顿的人提供指导,在适应现实的前提下,活出快乐的自己。